[開箱] CRYORIG H7 QUAD LUMI RGB 散熱器

看板PC_Shopping作者 (世界上怎那麼多背骨仔)時間5年前 (2018/09/19 23:16), 5年前編輯推噓5(5010)
留言15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好讀連結: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37370177.A.B8E.html ============================================================================= 繼上次 +12V RGB 的 REEVEN E12-RGB 開箱實測後,這次要來開箱實測的散熱器是一樣是 CRYORIG H7 Quad Lumi,一樣也是 RGB 款式,但發光與 E12-RGB 不太一樣,因為它是走 USB2.0 來進行控制,非主流的 RGB 方案的優缺點有哪些以及想了解 H7 Quad Lumi 的 表現能力為何,後面將有更詳細的解析。 H7 Quad Lumi 的包裝真的 Hen 漂亮,擺在架子上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精品” ,很難不多看它一眼,這也是許多人讚許的特色之一。 https://i.imgur.com/fuPMEkC.jpg
包裝側邊有講解一些 H7 Quad Lumi 的特色阿,例如是世界第一款 RGB 散熱器以及採用 NZXT CAM 燈光控制系統….等等。 https://i.imgur.com/8RtuGZ2.jpg
背面為產品詳細規格以及簡易的 CAM 軟體介紹。 https://i.imgur.com/iNOhr3S.jpg
H7 Quad Lumi 散熱器有三年保固,但這邊的保固應該是以風扇還有燈光控制系統為主, 塔散本體生鏽發黑發白應該不在保固範圍內。 (有錯誤請指證) https://i.imgur.com/I5maRCh.jpg
打開後可以看到很漂亮的黑色上蓋飾版,包材也將塔散本體以及配件固定的很棒,這種看 似不起眼的設計,可以看的出 CRYORIG 在這方面下了許多功夫。 https://i.imgur.com/q1c3VNX.jpg
H7 Quad Lumi 的配件內容,線扣有多附一組,因此可以改裝成雙風扇的型態。 https://i.imgur.com/8RiULAM.jpg
H7 Quad Lumi 襲承了 H7 的特色,外觀設計上擁有著極高的顏值,採用 PWM 單風扇配置 ,加上塔高僅有 14.5cm 公分,絕大多數的機殼都能順利安裝。 https://i.imgur.com/UTGm1vU.jpg
整體的組裝品質工整,包材的固定方式也沒有讓鰭片歪斜,底部還有上散熱片來加強,設 計概念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問題,解熱能力到底為何,還是要實際上機測試才知道。 https://i.imgur.com/OfLKYK0.jpg
安裝前要記得將這層薄膜給撕掉,否則…散熱表現將會打折扣! 可以看到 H7 Quad Lumi 的熱導管共有 4 根,比自家的 H7 多了一根,扣具形式也從H7 的蝴蝶樣式變成較為傳統的固定結構。 https://i.imgur.com/xn6CYmo.jpg
在散熱器頂部與底部均有數位 RGB 燈條來投射至上蓋以及半透明的風扇上。 https://i.imgur.com/aU80WsF.jpg
RGB 燈條並非走5050樣式,而是走 USB2.0 來進行控制,因此要接在內接 USB2.0埠,才 能夠點亮燈條。 https://i.imgur.com/nETgHNI.jpg
開機點燈! 因為熱管有做向後偏移,所以主流的 RGB 記憶體幾乎是不會干涉到 (圖中記 憶體是使用 PATRIOT VIPER DDR4-3000 RGB),左右寬度也不會干涉到第一個 PCI-E 插槽 https://i.imgur.com/bt5mpoL.jpg
要控制燈光變化必須先上官網下載”恩傑CAM”燈光控制軟體, 這邊小錄製一段個人比較喜愛的效果供大家參考一下。 https://imgur.com/EDmxnGF
這邊提醒一下,就算電腦關機後燈條依舊會持續發光,發光的樣式就是最後一次進軟體設 定值,為什麼關掉電腦會持續發光? 因為關機後會變成由+5Vsb來供電,如果要把燈光給 徹底關掉,必須在關機前進入軟體來控制或是直接把USB線給拔掉。 https://imgur.com/imYFRwh
平台測試明細列表,BIOS的各項設定均預設值,僅有設定記憶體的 X.M.P,使用Prime95 對 CPU來進行運算榨出最大效能,每段測試時間均為 30min,並使用 AIDA64 與 HWMonitor 來進行平台數值監測,環境溫度為28度。 https://i.imgur.com/n2teTMm.png
H7 Quad Lumi https://i.imgur.com/QrsS5Ov.png
REEVEN E12-RGB https://i.imgur.com/uwVS2k3.png
心得的部份分成三個部分來講解,首先先來講講H7 Quad Lumi 的扣具,H7 Quad Lumi 與 H7 兩者的扣具樣式是不一樣的,認真來說 H7 Quad Lumi 的扣具是比 H7 蝴蝶型扣具還 要來的好安裝,但在本次安裝 AMD 平台的時候將螺絲安裝至定位時卻發生無法開機的現 象,必須要鬆一圈半鎖點螺絲才能夠正常開機成功,若扣具本身可以加上套筒來控制壓接 時的磅數,或許就可以大幅度的改善這種狀況產生。 https://i.imgur.com/pIOAZGL.jpg
目前市場上燈光控制大部分的外設品幾乎都跟著板卡廠走,特色優點就是針腳定義搞好即 可使用板卡的 RGB 軟體來做燈光同步的功能,一來省成本,二來整體裝機所呈現的視覺 效果也較為一致,而 H7 Quad Lumi 反倒是採用 NZXT 的方案,需要額外安裝專屬軟體, 二來無法跟四大板卡廠的燈光同步,三來多占用一個 USB2.0,四來可能因為軟體授權導 致產品成本往上墊高,但其實也不難理解為什麼 H7 Quad Lumi 會採用 NZXT 這個方案, 主要是在一兩前市場對於 RGB 的規格尚未明朗,且有些主機板並無 RGB Header,為了要 能在作業系統介面上控制燈光效果,似乎也只能這樣子做,只能說流行來的又快又急。 https://i.imgur.com/1hB5hdp.png
最後來看看規格細項,本次開箱的 H7 Quad Lumi 與上次開箱的 Reeven E12-RGB 兩個所 採用的 RGB 方案是不一樣的,有許多項目也還蠻值得探討,例如散熱器體積大小、風扇 的設定值似乎沒有一定的絕對值,更認真的來講這兩款所呈現出來的數據結果是有點顛覆 以往既有觀念 (ex: 散熱器體積越大散熱效果越佳或是風扇轉速與風壓的關係),若單純 看效能以及價格 H7 Quad Lumi 確實略遜 E12-RGB 一些,但以產品包材、本體外觀以及 設計理念來看 H7 Quad Lumi 還是有值得稱許的地方 (ex: 散熱器的顏值表現與塔散高度 / 主機板無RGB header的支援),下一回會再找找看 AMD 原廠 RGB 散熱器或是 +5V ARGB 的散熱器一起加入評比,希望能夠對關注 RGB 散熱器的人有一定程度的幫助,本次 的開箱測試到這邊,感謝耐心看完。 https://i.imgur.com/WxOnaXT.p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9.14.116.8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37370177.A.B8E.html

09/19 23:34, 5年前 , 1F
各有特色 推
09/19 23:34, 1F
確實各有特色 只能說 H7 Quad Lumi 以現在RGB SYNC 的年代來看,是需要大改版了 另外四根熱導管設計整體的效能比對比款的 REEVNE E12-RGB 還要遜色一些 若在拿來跟三根熱導管的 H7 來對比,大概真的就只剩下外型能夠支持了。

09/19 23:35, 5年前 , 2F
外型海放好幾條街.....
09/19 23:35, 2F

09/19 23:35, 5年前 , 3F
一個就真的只是有”RGB”風扇的塔散
09/19 23:35, 3F
單只有 RGB 風扇的款式不論在性能 / 價格 / 重量都還比較好一咪咪喔 ^.* 更別說扣具設計的不良導致平台無法開機的現象

09/19 23:38, 5年前 , 4F
這款的風扇很奇怪 四邊貼鰭片的位置都有一段挖空
09/19 23:38, 4F

09/19 23:38, 5年前 , 5F
導致風扇風量都會從四孔溢出 這不是減少了通過鰭片
09/19 23:38, 5F

09/19 23:38, 5年前 , 6F
的風量了嗎?
09/19 23:38, 6F
1.你講的可能是原因之一 2.風量不等於風壓

09/19 23:52, 5年前 , 7F
原po可以的話把他們兩個風扇交換試試看如何?
09/19 23:52, 7F
目前正在找原廠風扇以及 +5V ARGB 的散熱器,有找到適合的再看有無時間各別測試

09/19 23:53, 5年前 , 8F
鰭片不是蜂巢設計嗎?怎麼不見啦
09/19 23:53, 8F

09/19 23:56, 5年前 , 9F
喔看錯
09/19 23:56, 9F
※ 編輯: RHTZ (119.14.116.81), 09/19/2018 23:58:32

09/20 02:46, 5年前 , 10F
H大,那個風扇隨便挖空不是你想的那樣反而是qf120主
09/20 02:46, 10F

09/20 02:46, 5年前 , 11F
打增加進風量的方法,官網有寫
09/20 02:46, 11F

09/20 02:47, 5年前 , 12F
我也是H7 Quad Lumi 的使用者,都還不錯但CAM軟體真
09/20 02:47, 12F

09/20 02:47, 5年前 , 13F
的很常當機……
09/20 02:47, 13F

09/20 07:33, 5年前 , 14F
樓上你可以去風扇全速去摸 一堆風從哪吹出來 官網
09/20 07:33, 14F

09/20 07:33, 5年前 , 15F
說的進風是風扇正面的邊邊挖空
09/20 07:33, 15F
文章代碼(AID): #1RecX1kE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