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從電影看性別-《豔光四射歌舞團》

看板Ourmovies作者 (肥了 囧)時間17年前 (2006/11/01 08:5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http://movie.cca.gov.tw/column/column_article.asp?rowid=171 《豔光四射歌舞團》—從慾望花車看同志空間   文/趙錫彥               在同志運動開展十餘年後的台灣,同志已然成為同性戀的「政治正確」代稱。 一方面,這樣的轉變多少反映了同運為同性戀「去污名」的運動成果;但另一 方面,將同志化約為同性戀,卻也同時窄化了同運對於解放各式情慾(包括雙性 戀、扮裝同志、S/M同志…)的自我期許。不容否認的,即便是在男同志圈內, 陰柔的、甚至喜好扮裝的男同志仍是備受歧視的一群,屬於弱勢中的弱勢。 令人欣喜的是,周美玲的新作《豔光四射歌舞團》所關注的正是這群常遭忽略 和排擠的扮裝同志。透過一群扮裝同志們的美麗與哀愁,《豔》讓觀眾看見(make visible)這個在同志社群中的邊緣族群,思索在同性戀vs.異性戀之外的其他 酷兒實踐(例如扮裝皇后本身、以及和扮裝皇后發生關係的男孩,便無法單以 異性戀、同性戀或雙性戀來加以理解,而應強調其殊異的主體性),以及身體 、服裝、歌聲和情慾之間的幽微互動。 若從創作者的角度來看,我們發現周美玲在她的前作《私角落》中,便曾藉由 一間名為「角落」的gay吧,探討社會權力運作對於同志生活空間與身份認同的 影響。從同志與家人的生活、在gay吧消費,到同志對新公園等公共空間的進用 權,乃至於同志的其他公民權益(如工作權的保障、結婚權的享有…),同志生 活空間可說是具體與抽象、私有與公共空間的交疊。誠如畢恆達教授所言: 「空間就是權力」,被壓縮的同志空間既反映出異性戀霸權對於同志族群的壓 迫,更同時阻礙著同志發展情慾、認同自我的權力,折射在同志對於原生家庭 、故鄉、甚至於母語等的無奈疏離上。 承續著《私角落》對於同志空間與身份認同的關注,《豔光四射歌舞團》將同 志的邊緣處境和疏離體驗,轉化為劇情片的創作概念、主題和情節。像是《豔》 的英文片名《Splendid Float》便一語雙關,因為float既是片中扮裝皇后們用 以演出的「花車」,又同時暗示了這群扮裝同志們的「漂泊」狀態;而皇后們 絢麗演出所置身的夜間、公路、沙洲、河面等等場景,也透露出她/他們「艷光 四射」(splendid)表面下的滄涼、內裡的不安。 而從《豔》的角色設計(主角以「師公」為白天的職業)與故事發展(主角的愛人 在影片前段便溺水身亡)來看,我們發現死亡、失落竟然同是這個愛情故事的重 要元素,而這種對於愛情既渴望卻又不敢奢求的抑鬱情結,所體現的正是一種 或稱「同志感性」(gay sensibility)的近代情感結構。該情感結構是以上述 「同志空間的壓縮」為其物質形構基礎,透過同志主體的感知與創作,反映出 近代同志在認同自我、抉擇情感的當口,所必須承受的壓力與掙扎。在華語電 影的範疇,像是關錦鵬和楊凡這兩位同志影像創作者便對於失落和死亡的主題 相當迷戀,而在他們所執導的作品當中,除了《藍宇》和《美少年之戀》等直 接以男同志為題材的影片,就連異性戀的愛情故事也常浸染著濃稠的失落與感 傷。 但另一方面,《豔光四射歌舞團》並不停留在擁有與失落、愛慾和死亡的交纏 ,更試圖藉由扮裝皇后的主體性和「露淫」(camp)美學,將同志內心的悲?自憐 轉化為華麗歡樂的嘉年華,歌詠一股支撐著眾多同志走下去的酷異生命力! 此外,本片還承續了作者對於本土文化的持續關懷(可見諸導演先前如《極端寶 島》等多部紀錄片),既掌握了民俗的神采,展現扮裝皇后的在地性,又彌補了 抽象性別理論中常忽略的地域文化特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234.143
文章代碼(AID): #15H_1YPL (Ourmovie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H_1YPL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