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我的New Orleans驚魂記7

看板NorthAmerica作者 (天阿)時間18年前 (2005/09/23 12:48), 編輯推噓18(18013)
留言31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其實要把行李中的東西丟掉還真是捨不得,有一些是我用在Special needs的營隊中 辛苦工作2個月賺的血汗錢血拼的戰果,有一些是買回去打算送給親朋好友的禮物,還有 一些東西是我工作2個月的回憶以及友情的見證。要放棄他們,就像從我身上割下一塊肉 那樣的難過和痛苦。但是為了活命,為了求生存,我不得不作出如此決定。狠心重新打包 完我的行李之後,我遇到了住在我房間對面的一個白髮老人房客。其實我昨天晚上就有和 他第一次談話了,就在我哭完之後坐在陽台上吹風時,他正好也在那裡,於是我們曾有過 一番對話。這位老先生有一隻小狗陪伴他旅行,老先生的女兒在Boston當日文老師。他打 算打電話請朋友開車載他到火車站,顯然他打算經由鐵路離開這裡。雖然我和他的打算不 同,但是他仍然好心的邀請我如果他聯絡上他朋友的話,我可以和他們同車離開這裡。雖 然僅僅只是10幾分鐘的對話,卻讓我覺得大受感動,除了他的邀請之外,他女兒在我一直 都很喜歡的Boston居住更是讓我覺得親近不少。於是在我離開之際,不免要道別一下。他 說似乎連火車站都停止運作了,自己打算就留下來繼續等,看看政府是否會來救援。當然 我也就提出我的邀請,看看他是否願意和我們一起走走看。不過他婉拒了我的邀請,一方 面是他年紀大了,經不起如此長距離的行走。再來他有很嚴重的慢性病,好像是糖尿病之 類的,身體狀況更是不允許他加入我們的行動。他說他會是最後一個離開這間hostel的人 ,如果到時後撐不住了,他搞不好會放火燒房子,這樣警方就會來救他了。雖然這應該是 玩笑話,但是也看出我們的無奈,而且老實說,這個想法不是不可能去作,在現在這種艱 難的環境下,這種想法若是成真我是一點都不意外的。不過他也安慰我說他有很多的飲水 ,應該是撐得下去。我很想知道我能幫上他什麼忙,如果我能夠離開這裡回到文明,我真 的很願意為他作些什麼。然而他又再一次婉拒我的好意。顯然我能夠給予他的只有我的祝 福。拖著上面掛有"Made in Taiwan"紙牌的行李箱(這行李箱是我這次的美國行之前才買 的,那張紙牌是我刻意留下來的),我站在check in的櫃檯前面準備check out。 此時我的那2個加拿大朋友還在他們房間裡面重新整理他們的行李,我想他們也和我 一樣很猶豫不知道哪些東西該留下來,哪些東西該帶走吧?畢竟大家以前都沒有這種經驗 。看到我拖著行李站在check in櫃台前面,有許多在附近徘徊的房客都在問我是否要離開 。大概想知道我有什妙方可以離開這災區吧,也許他們最想知道的是有沒有可能搭便車。 當他們知道我準備用走的時候,那個表情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一副就是看好戲的表情 ,甚至還有人說我一個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儘管我的加拿大朋友沒有放我鴿子適時地出現 了,不過基本上大家都不認為我們3個能夠成功。有2個法國人雖然說祝我們好運,不過表 情就是在打賭我們什麼時候會撐不下去折回頭。不過我之前說過的那個荷蘭夫婦就比較不 會這麼澆人冷水,那個先生還幫我們在地圖上指引我們可能可以嘗試的離開路線。總之, 除了住在我對面的那位老先生和2位對我很好的黑人女工作人員,所有人都不看好我們的 行動。然而這對我們來講一點都不重要,因為想回家的慾望大過一切,旁人的冷嘲熱諷只 是更堅定我們的決心。我心中的想法是,也許我的小命真的要留在美國,但是絕對不是在 這麼一個破爛的hostel裡面,我要死的像個男人,死的像個鬥士,我要在逃生的路上耗盡 我的一切,如果這樣都還到不了能讓我回到家的地方,那我死在路上也無怨悔。至少,我 努力過了。 走出hostel的我們,心中的鬱悶和無助好像瞬時減輕不少。每走出一步,離hostel就 越遠一步,也就是離希望更近一步。儘管室外是攝氏40度以上的高溫,潮濕更勝台灣。我 頭上戴著一頂漁夫帽,鼻子上掛著我27日下午在French Quarter逛街買的太陽眼鏡。脖子 上圍著一條從家裡帶來的毛巾,以防脖子被曬傷以及出汗過多。肩上揹著一個adidas的運 動背包,手上拖著的當然就是台灣製造的行李箱。就這麼樣3個年輕人踏出了逃生的第一 步。我們花了20幾分鐘走到聽說是唯一一條現在能通往外地的公路高架橋下面,很不幸的 我的地圖這時候就掉了,還好Tyler那邊還有一張地圖,不然就真的是出師不利。也因為 這樣害我一路被他們2個虧,也算是製造了一個話題吧。 沿路上發現決定要靠自己雙腳離開New Orleans的人還真是不少。許許多多的人都是 攜家帶眷的,扛著一大堆家私。不少人是從昨天就開始走了,大部分是來自downtown那邊 的居民,因為那邊淹水,所以從那邊走到這裡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也難怪他們要從 昨天就開始動身了。當然也不是只有行走的難民,路邊不時呼嘯而過的車子,往往也都是 塞著滿滿的乘客。普通的私家轎車我估計都要塞個至少7個人,以及他們的包袱。每輛車 都是輪胎下沉,車速緩慢。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不少人偷美國郵局的送郵件車子逃難。這 時候我真希望學校裡面有教我們怎麼偷車子,我就不用頂著烈日走那麼遠了。這種感覺尤 其是到了跨越Mississippi River的大橋前更是強烈。因為有2輛警車停在那邊把我們攔下 來,他們只准開車的人過橋,因為他們認為用走的很危險。說真的我完全不認為有什麼危 險的,反正我們早就在高速公路上面走一段了,沿路下來其實車輛並沒有想像中多,而且 車速也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都不快。如果我們一直這樣走在路邊,實在是沒啥理由造成任何 危險。不過我不太想違逆警察,雖然他們一直以來都沒幫上我什麼忙。加上他們又說會有 shuttle來接送我們過橋,所以大家只好乖乖的站在路邊等警察承諾的shuttle。 站在艷陽之下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我想如果有移動的話可能還好一點。隨著等待 的時間越來越長,而被承諾的shuttle卻連影子都沒看到,身邊呼嘯的車輛毫不客氣地一 台接一台過橋去,群眾不耐煩的情緒持續在累積、壓抑著。終於有不少人打算不理會擋路 的警察準備硬闖,就在雙方衝突的時候,突然有2輛shuttle開過來。大家就有如禿鷹搶食 一般搶著上車,顯然我們3個的行李還是太重了一點,上車的人裡面沒我們的份。不過我 們3個似乎不是唯一搭不上shuttle的民眾,至少還不會太悲情。不過下一班的shuttle好 像是遙遙無期,儘管警察說shuttle就在馬路對面反方向的車陣中,不過我已經觀察那個 車龍30分鐘了,在30分鐘內可以說是一動也不動,呈現完全死當狀態。超過8成的車輛後 面都拖有載著小艇的拖車,想來是外地民眾應美國政府的征召來幫忙救災的。如果我們的 shuttle也在其中,那我看到下午前都過不了橋了。在等待shuttle的同時,看到又有一些 警察駛過來準備將這一條,也可能是唯一一條目前仍然可以通往外地的公路封鎖起來。聽 他們的說法是準備實施戒嚴,我們差不多是最後一班的逃難民眾了,再晚也別想離開New Orleans,至少短時間內沒辦法靠自己離開New Orleans。就這麼和警察玩著大眼瞪小眼的 遊戲,又在強烈的紫外線下曝曬了20分鐘左右,總算警察放棄了他們莫名奇妙的堅持,同 意讓我們步行跨過Mississippi River。我只能說再度移動的感覺真好,真的是只要移動 ,我就不知為何的充滿希望。 (待續) -- 因為我喜歡曲線 數學 所以我主修數學 讓我掌握曲線的走向 因為我喜歡曲線 足球 所以我熱愛足球 讓我著迷曲線的激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7.22.1

09/23 14:19, , 1F
推推推,很佩服你的勇氣耶!
09/23 14:19, 1F

09/23 14:30, , 2F
太棒了!每天都按時報到北美版呢!
09/23 14:30, 2F

09/23 15:40, , 3F
推!!!!我也是每天來看有沒有新連載XD
09/23 15:40, 3F

09/23 17:01, , 4F
對阿 我每天都來等新的續集^^
09/23 17:01, 4F

09/23 22:04, , 5F
讚讚讚~ 我也是中時讀者之一~~
09/23 22:04, 5F

09/24 02:22, , 6F
雖然文章寫得很好,我還是要修正一下裡面誇飾/不正確的部份
09/24 02:22, 6F

09/24 02:31, , 7F
8/29~9/3,New Orleans的最高溫只有33度,歷史高溫紀錄僅36度
09/24 02:31, 7F

09/24 02:32, , 8F
36度的紀錄是發生在1954年,今年九月初到現在的最高溫僅34度
09/24 02:32, 8F

09/24 02:34, , 9F
該地是海洋性氣候,要衝破36度是非常罕見的,從未超過39度過
09/24 02:34, 9F

09/24 02:37, , 10F
文章雖好,過度的誇飾要避免. New Orleans和台灣差不多熱
09/24 02:37, 10F

09/24 02:44, , 11F
只有內陸沙漠氣候的地區容易突破40度,海洋附近不可能
09/24 02:44, 11F

09/24 11:32, , 12F
New Orleans夏季常有午後雷陣雨,平均氣溫比休士頓低.
09/24 11:32, 12F

09/24 14:35, , 13F
我覺得這是一篇記錄 而不是什麼文學研究或專題報導之類的
09/24 14:35, 13F

09/24 14:36, , 14F
有沒有40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原PO當時的感受有40度吧
09/24 14:36, 14F

09/24 14:45, , 15F
看得還真認真。
09/24 14:45, 15F

09/24 18:08, , 16F
有沒有40度不重要啦 重要的是第八集啥時會出?^+++^
09/24 18:08, 16F

09/25 13:05, , 17F
就是因為是紀錄,如果裡面有錯誤的內容,就失去重要的意義
09/25 13:05, 17F

09/25 16:25, , 18F
意義不是決定在氣溫的數字,是在於字裡行間原po珍貴的體驗
09/25 16:25, 18F

09/25 16:46, , 19F
明明只有35度,寫成40度的高溫,就是不正確的文章
09/25 16:46, 19F

09/25 16:47, , 20F
想要紀錄一件歷史事件,使用的資料不可不慎
09/25 16:47, 20F

09/26 07:58, , 21F
重點是你確信那幾天的氣溫報導是正確的?整個城市都癱瘓了,
09/26 07:58, 21F

09/26 07:59, , 22F
包含氣象設施更是如此,尤其小地區的氣象站也很多沒在運作,
09/26 07:59, 22F

09/26 08:00, , 23F
這是第一個疑問所在,因此官方報導只能指出大致氣溫..
09/26 08:00, 23F

09/26 08:00, , 24F
第二,在巨變之後,地區氣候本來就會有所改變,積水和水位本來
09/26 08:00, 24F

09/26 08:01, , 25F
就會影響原來的氣候,而小部分地區出現和大體氣溫不同的現象
09/26 08:01, 25F

09/26 08:01, , 26F
是非常有可能的,單憑我們住的舊金山市區,溫差就能落差達10
09/26 08:01, 26F

09/26 08:02, , 27F
度以上,沒有weather neighbor station根本無法準確測出小地
09/26 08:02, 27F

09/26 08:02, , 28F
區的溫度,最後,我還是強調,體驗大於數字,而且他沒誇大多少
09/26 08:02, 28F

09/26 08:03, , 29F
然後,這不是史料阿...這是個人遊記...他想怎寫都可以阿
09/26 08:03, 29F

09/26 08:03, , 30F
難不成以後大家出遊寫遊記都還要帶各溫度計?..XD
09/26 08:03, 30F

10/12 11:48, , 31F
感受溫度跟實際溫度是有可能不同的
10/12 11:48, 31F
文章代碼(AID): #13Cua5dt (NorthAmerica)
文章代碼(AID): #13Cua5dt (North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