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聰明的基因在媽媽身上

看板NetRumor作者 (o(‧"‧)o)時間19年前 (2004/12/17 18:05), 編輯推噓9(906)
留言15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有趣的理論 ~ 據說決定智商的八對基因全部都是位於X染色體上面,然後男生是XY, X是來自母親, Y是來自父親。 所以男生的智商全部都是來自母親的遺傳。 然後女生是XX,所以女生的智商是父親跟母親各有一半影響。 然後說,因為女生的智商是父親母親都有影響,所以會有中和的效應。 所以女生智商的分布會呈現自然分布(normaldistribution),就是倒鐘狀, 中間最多,兩邊較少。 然後男生因為是完全只受一方影響,所以男生智商分布會呈現在偏向在兩個極 端。 也就是說,男生天才比較多,但是同時,蠢材之中也是男生特別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1、「你要判斷一個男生聰不聰明,看他媽媽就知道了。」 2、 然後我們用機率來算:生男孩的機率=1/2,生女孩的機率=1/2。 生男孩的時候,母親對於男孩智商的影響力 = 1。 生女孩的時候,母親對於女孩智商的影響力 = 1/2。 所以說母親跟父親對於下一代智商的影響力(期望值)的比例是: 1*1/2 + 1/2*1/2 : 0*1/2+ 1/2*1/2 =0.75:0.25 = 3 : 1 = 母:父 所以說, 如果你: 1 、是男生,如果你覺得你很笨的話。你千萬要娶一個聰明的女生來。這樣你 小孩翻盤的機率還有七成五,人生還是充滿了希望。 2、是女生,如果你覺得你很笨的話,糟糕了~因為,你翻人家盤的機率有七成 五..... 3 、當你看到一個男生很聰明的時候,則,他父親很聰明的機率是無法得知 . (應該說,就算他父親很聰明,也對他是沒有影響的),可是他母親很聰明的 機率是100%.所以說,如果你在考慮要嫁給一個很聰明的男生的時候,你就 要小心他媽媽,可能會是一個很會算計的婆婆。 反之,當你看到一個男生很笨的時候,沒錯,他通常會很有錢,這是上 帝的安排,上帝為了不讓人類滅亡,所以他會讓很笨的人很有錢,這樣他才能娶 到聰明的女生。 總之,當你看到有錢但很笨的男生的時候,不要猶豫,嫁給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0.171

140.112.244.211 12/17, , 1F
第一行就有問題
140.112.244.211 12/17, 1F

140.112.251.122 12/18, , 2F
有什麼問題?? @_@a
140.112.251.122 12/18, 2F

140.112.241.91 12/18, , 3F
好奇一樓的解釋喔~
140.112.241.91 12/18, 3F

140.117.202.118 12/18, , 4F
智商會變,非天生,說能由八對基因未免...
140.117.202.118 12/18, 4F

128.12.196.144 12/18, , 5F
如果有人找到控制智力的基因
128.12.196.144 12/18, 5F

128.12.196.144 12/18, , 6F
那鐵定會刊在有名的科學期刊上
128.12.196.144 12/18, 6F

128.12.196.144 12/18, , 7F
所以一樓的說第一句話有問題
128.12.196.144 12/18, 7F

128.12.196.144 12/18, , 8F
是沒錯的 起碼到目前為止
128.12.196.144 12/18, 8F

128.12.196.144 12/18, , 9F
沒聽說過有那麼大的發現
128.12.196.144 12/18, 9F

61.229.225.63 12/18, , 10F
為什麼只受一方影響會成兩極化???
61.229.225.63 12/18, 10F

61.229.225.63 12/18, , 11F
為什麼男生笨通常會有錢?
61.229.225.63 12/18, 11F

140.112.230.57 12/19, , 12F
那乾脆說女生有兩條X不是更聰明XD
140.112.230.57 12/19, 12F

222.157.76.36 12/19, , 13F
曾在新聞報導上看過耶..
222.157.76.36 12/19, 13F

222.157.76.36 12/19, , 14F
N年前..@@
222.157.76.36 12/19, 14F

218.172.182.188 12/28, , 15F
女生有兩條X但其中一條因甲基化而失去活性
218.172.182.188 12/28, 15F
文章代碼(AID): #11mgzZOh (NetRumor)
文章代碼(AID): #11mgzZOh (NetRum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