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們需要劇漫獎嗎?上

看板Native作者 (吳道成)時間15年前 (2008/10/31 10:4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動筆開始寫這系列文章前,瀏覽了不少網路上關於劇情漫畫獎的相關討論,其中卻多以負 面評價居多。大部分意見主要是強烈質疑劇情漫畫獎公平性與存在必要性。 全力出版社林總編甚至直言:「這不是政府該插手的事情。」成為了反對劇情漫畫獎最有 力的一個意見。 在尚未見過劇漫獎書籍本身之前,這些意見對我有相當的影響力。從本系列第一篇文章標 題中其實可以推論出我當初的立場是偏向在質疑檢討劇漫獎的存在意義。 本來只是想寫一篇關於評論劇漫獎的文章,但在沒看過漫畫本身前,不敢妄下評論。因此 決定先蒐集全部作品並閱讀過後再下筆。本文實際上從本系列文章第一篇開始寫作時是同 時進行的。 最早寫出來的結論是下面這段: 在基於鼓勵漫畫創作的理由下,我認為劇情漫畫獎有繼續舉辦的價值。劇情漫畫獎獎金對 台灣漫畫創作者來說確實有實質上的效益,實在沒有理由反對政府提供獎金來創立這個獎 項。 講白了其實就是說:政府給錢,不拿白不拿。 但一路看過劇漫獎得獎作品後,我的想法產生劇烈的改變。 看了蕭乃中老師《黃昏的散步者》對於人性善惡掙扎中光明面的描述、張佩芳老師的《雕 塑王》展現出那種不輕易放棄夢想直透人心的感動… 回想起當初寫鄭問老師時那股熱血,我似乎快忘了一開始寫台漫文章的動機: 不願看到真正優秀作品被埋沒! 我不是因為「漫畫家是台灣人」才看台灣漫畫的,我是因為被這些台灣漫畫家的作品深深 的感動才看的。台灣漫畫之中有那麼多優秀作品,卻常聽人說:「台灣漫畫沒有好漫畫。 」 我開始認真思考台灣人不看台灣漫畫的原因。縱使這個問題到現在對我來說仍然是無解的 ,但我隱隱約約的感受到其中的癥結點。我發現有許多人表面上看似關心台灣漫畫這個議 題,實際上深入去探討並思考解決之道的人並不多。 身為一位普通讀者,我知道我自己能夠做的不多。在蒐集漫畫的過程中注意到台灣漫畫最 大的一道障礙就是:資訊取得非常困難。無論是書籍本身,甚至連相關的討論也寥寥無幾 。因此我決定開始保存及紀錄一些我認為是真正優秀的台灣漫畫作品。 單純就「介紹劇情漫畫獎」的角度來看本系列文章是不及格的。你可以清楚的注意到這一 系列文章喜好相當分明。我必須承認自己的文章相當的主觀,喜歡的作品就拼命誇讚,不 喜歡就毫不留情的批評。 如果我的文章可能傷害到作品或作者,我在此必須向作者道歉。我不喜歡您的作品僅代表 我的意見,並不代表您的作品是不好的作品。我在此肯定所有作者的在漫畫創作上的努力 。 我很討厭台灣漫畫讀者的溫情主義。這種想法跟日漫迷的日漫至上主義本質上是一模一樣 的。這種把台灣漫畫無差別的認為一樣好,以因為是「台灣本土」作品所以要支持的想法 並無法說服任何人,甚至無法說服自己。簡言之,唯有好作品才能感動讀者。 相對唱片界裡的一片歌手,劇漫獎產生了許多「一本漫畫家」。 縱使如此,漫畫家在劇漫獎表現出來的並不是氣餒。而是一種「或許我只有這次與讀者碰 面的機會,所以我要全力一博」的拼勁。我深深感受到台灣漫畫創作者展現出那股強勁的 生命力。 其實每個漫畫出版社都有自己的經營方式,在沒有與出版社「理念正確」的漫畫家是沒有 出版機會的。在某個角度來看,出版社認為是好的作品,讀者不見得會喜歡。反之,讀者 認為是好的作品,出版社也不見得會喜歡。 日本有有因為動畫迷經反思後,向電視台要求讓〈GUNDAM〉這部後來成為經典系列作品敗 部復活的例子。先不問台灣的出版者是否會重視讀者的意見,我懷疑台灣讀者是否有足夠 的鑑賞力去判斷一部作品的真正價值,並影響出版社重新出版? 站在這個角度思考,我突然驚覺若無劇情漫畫獎的出現,某些真正優秀作品可能就永遠與 讀者無緣碰面了。 我要再重新強調一遍:在基於鼓勵「漫畫創作」的理由下,我認為劇情漫畫獎絕對有繼續 舉辦的價值。 但我們必須先檢視劇情漫畫獎現在的限制何在?才能重新找回他的價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07.138
文章代碼(AID): #192d1cJU (Native)
文章代碼(AID): #192d1cJU (N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