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Re: [問題] 打球的頭腦如何訓練?

看板NTUE_NseTTB作者 (阿龍)時間13年前 (2011/05/20 00:1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tabletennis 看板 #1DrH5YZA ] 作者: skypiper ( 天空笛) 看板: tabletennis 標題: Re: [問題] 打球的頭腦如何訓練? 時間: Thu May 19 20:47:27 2011 文章前面再說一次 這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四個階段性目標: 1.把單項技術練好 "大部分"的情況都有辦法用 2.同樣的來球 自己有好多種技術可以回擊 3.擊球時或擊球前 可以決定自己要怎麼回擊 4.依據經驗、理論 將技術組合成套路 四個階段性目標 可以交錯、可以同時、也可以反著來,沒有一定的順序。 不過我還是會建議 一開始學球 最好順著這四個階段走 第一個階段如果做得好,會最容易被大家看到成果 這個應該不用特別講,很多學球到一定程度的人都能做得好。 通常學生球,一開始都是這個階段做得不錯, 基本功的一些東西,像是拉球擋球等等有一個程度的底子, 長球來就拉、球短就擺短或挑, 練熟了,就可以讓旁人覺得好像很有程度。 (旁人:你看,他打球的樣子好像甲組喔。) 技術只有單純的幾項,因為常練,所以球熟,什麼球好像都能攻擊。 但是因為技術單純,所以碰上彆扭球、不適合自己技術的來球, 也沒有辦法做出其他的選擇,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自己練熟的技術。 講個例子, 熟練拉speedo的人,出台球好像都能掃大板, 遇上彆扭球,失誤率開始升高, 可是平常沒有練loop或是其他控制技術, 在場上使用不熟技術的結果是失誤率更多,開始沒自信後又變得保守, 所以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拉speedo。 這樣看起來好像沒什麼腦袋只會掃大板, 其實並不是聰不聰明的問題, 就算他再聰明,也沒辦法使用自己不會的東西吧。 訓練內容的話 可以給不同落點、不同旋轉、不同節奏的餵球, 然後練球者都確實用這項技術來把這些球打好。 比方 現在在練正手發力拉弧圈的話, 練球者本身的擊球點要固定、動作要固定、節奏要固定、堅持要發力, 而餵球者不管給的是上旋.下旋.快.慢.落點在哪, 練球者就是堅持正手拉弧圈, 不能扣、不能撈球、不能滑板、不能切、....。 每一球都要做確實。 因為這階段的目標就是練好單項技術。 如果對方切到你反手,你就沒辦法用正手拉了, 那你就是沒練好正手拉的腳步, 如果對方發給你長球,你就挑不好了, 那你的挑球就練得不夠純熟。 技術不夠,就沒有本錢, 就算打球到後來你整體水平上升了, 遇上跟你水平不錯又有策略的人, 你會很容易就被對方鎖在你弱勢的環節, 一直擺脫不開卻不知道是戰術哪裡有問題,其實是一開始技術就沒練好。 所以第一個階段是很重要的。 要澄清一點, 我在這裡稱單項技術,並非真的就只練一項技術而已, 一挑球一拉球、一正手拉一反手彈、側身拉之後撲正手大角, 這種簡單的組合也是算在單項技術上,可以說是銜接,但還稱不上套路。 也就是練一些很單一的東西。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這階段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差異。 第二階段性目標 面對一樣的來球,要練會不同的技術去打 這樣才有本錢在場上做調整, 同樣是空球,要能拉loop也能拉speedo、也可以扣殺、爆挑、彈擊。 當然也可以切、擺短、撇....等。 同樣在正手位的球,不一定要用正手位去打, 也可以練好腳步用反手去打, 在反手位的球當然也能側身用正手。 這個階段的訓練跟第一階段很像 可以在學新技術的時候,就把類似的來球將舊的技術做一個交替練習, 比方 原po問的loop和speedo 那麼可以練習用loop拉空球,然後練習用speedo拉空球, 練習用loop拉稍微有一點沉的球,然後練習用speedo拉稍微有點沉的球。 單純就是學新的技術、然後把新的技術練熟。 後兩個階段性目標,又要待續啦..... 因為我覺得打長文,大家會沒有耐心看下去, 所以我分篇打,哈哈哈。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248.45

05/19 21:10,
辛苦了!!
05/19 21:10

05/19 21:12,
十分受用
05/19 21:12

05/19 21:23,
嗚 我想看如何在前幾局快速鎖定戰略
05/19 21:23

05/19 21:24,
內容沒有樓上講的耶 因為原po問的是"訓練方式"
05/19 21:24

05/19 21:25,
不是比賽要訣XD
05/19 21:25

05/19 21:28,
問教練對手弱點比較快
05/19 21:2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0.99
文章代碼(AID): #1DrK8Ds3 (NTUE_NseTTB)
文章代碼(AID): #1DrK8Ds3 (NTUE_NseT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