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對商業週刊917期的感想

看板NTU-IPH92作者 (要不要修?)時間19年前 (2005/07/07 12: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inzoo (映)》之銘言: : 化是這麼的深邃與教化深遠,東南亞鄰近國家的文化幾乎都有中國文化的遺跡, : 也才知道為什麼我們國高中要念國文,習孔孟之學,那些都是教導我們如何為人 : 處事的道理,而不是考試的工具。古人為何要把這些道理流傳下來,就是希望能 : 讓後代子孫避免重蹈覆轍,讓中國的精神文明可以代代相傳,可惜我們現在卻不 : 重視了。 固然,國文課程應是思想啟迪而非僅是語言工具, 但是我懷疑(至少以我所經歷的)高中國文教材及教法,是否真的能傳遞什麼, 或者說,它究竟傳遞了什麼? 相信從近年來中小學人文社會教材的爭議, 可以理解教育做為一個意識型態競逐及再生產的場域。 當特定意識型態透過教育而傳遞時, 古典思想中的思辯性質還剩多少? 根據我個人的體驗,過去的教育總是告訴我們應該如何, 而甚少告訴我們何以應該如此, 更少針對諸子間的辨證與矛盾來引發學生思考。 如果再加上教育所承載的促進社會流動/平等的功能, 那問題就更加複雜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
文章代碼(AID): #12pAf0E1 (NTU-IPH92)
文章代碼(AID): #12pAf0E1 (NTU-IPH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