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商業週刊917期的感想

看板NTU-IPH92作者 (映)時間19年前 (2005/07/05 13:3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因為研究主題讓我有機會接觸另一群在台灣土地生活的人—外籍家務工作者 。前幾週,訪談了一群越南籍的家務工作者,在與他們互動的過程中,我驚訝的 發現在我認知裡的外國人,竟然與我的生活這麼相像,他們也有端午節、中秋節 ,他們也跟我們一樣紀念屈原,相信嫦娥奔月的故事(現在台灣多數人大概只過 節日,忽略原始意義)。即便是穿著打扮,也因來台日長,而難以區分。但我相 信每個台灣人還是可以清楚地區分我們及他們,即使是外籍配偶與台灣人的小孩 ,也另立名號「新台灣之子」來稱呼,因此那些媚公河畔的小孩才會因為父母離 異而失去在台灣的身份、失去被台灣政府承認保護的可能。 有一天,台灣會不會因為少子化的情形加遽,而願意將他們接回來好好教育 呢?還是等待他們在越南長大成人,回來台灣當「外籍勞工」,為台灣的經濟打 拼,而台灣可以因此省去養育他們長大的成本。我不禁擔心,這些小孩在長大的 過程中,是如何定位自己的國族認同與文化認同,何者才是他們的根? 這幾天看了一位熱心復興中國文化老師的演講稿,我才發現原來中國固有文 化是這麼的深邃與教化深遠,東南亞鄰近國家的文化幾乎都有中國文化的遺跡, 也才知道為什麼我們國高中要念國文,習孔孟之學,那些都是教導我們如何為人 處事的道理,而不是考試的工具。古人為何要把這些道理流傳下來,就是希望能 讓後代子孫避免重蹈覆轍,讓中國的精神文明可以代代相傳,可惜我們現在卻不 重視了。 古代的讀書人志在聖賢,不在為己。范仲淹《岳陽樓記》一文:「先天下人 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如果每個人做事都不為自己,一心一意為社會 國家好,先當良善種子感化社會,久了社會風氣自然會有一些變化。而台灣的下 一代也會因為典範在前而受到感召,如果我們不從自己做起,怎麼能奢望下一代 變好,「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 我回想一下自己評斷一個人好壞的標準幾乎都是古人對於德行的要求,可是 自己卻做的很差,應該要好好回頭去習古德之範。年方二十六,始學為人。最後 再進階到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要想想未來,想想對國家未來的影響,對別人好就是對自己好。 -- 嘿嘿...inzoo自言自語的功力也不遑多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229.193
文章代碼(AID): #12oXjVlr (NTU-IPH92)
文章代碼(AID): #12oXjVlr (NTU-IPH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