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書摘-如何學會任何語言

看板NIHONGO作者 (阿冷)時間14年前 (2010/05/16 02:26),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因為開始自學日語的關係, 找了一些語言學習相關的書籍來看, 覺得這本書作者所提值得一看, 做了書摘供大家參考。 網誌版 http://wp.me/pSGDs-1r 這本書的作者自學而成二十幾種語言,這本書內含他幾十年來,學習語言的歷程與方法分 享。 一直以來,語言的學習主要分成兩種方式:學院派以大量的教材與老師帶領循序漸近,草 莽派則強調身體力行,在不斷的試誤與強攻中自學達到目標,本書作者顯然是後者的支持 者;雖然作者為英文母語使用者,且本書由英文譯成,但除了其推薦的某些英語教材外, 書中分享的方法都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事實上,作者也承認許多語言間有共通性,能說的語言數量並非完全獨立,但畢竟不是有 很多人能學會這麼多種語言,故文末各國語言的學習心得與橫向比較可說相當珍貴;此外 作者提供了中文的學習心得,以中文為母語的我來看也覺得挺有意思;如果有比較大的遺 憾的話,大概是作者沒有一整篇獨立英文學習心得吧:) * 語言的學習歷程:嬰兒(字)->幼兒(句)->兒童(整體概念) ->成人(可與他人順暢討論對話)->成熟(腔調正確) * 作者觀察到的錯誤觀念,並指正如下: 1. 只悠閒的放錄音帶沒有用,學習的過程比較像是在搶答百萬大挑戰。 2. 不存在某條「學會某個語言」的一條線。 3. 學習語言不能休息,應該向行軍打仗一樣維持一定的節奏,有嚴謹的計畫。 4. 不可跳過文法困難的部分。 5. 要重視腔調,腔調就像人在外行走穿的衣服,少了不影響溝通但事關重大。 * 記下該語言的文法術語,要培養利用目標語言討論文法的能力, 才能與其語言的母語使用者討教。 * 文法:先熟記正確句子,再去發現它的文法; 學習初期,只要搞定基本文法, 接著通過閱讀、對話、理解慢慢加深文法的進步。 遇到違背已知文法的句子時,再去思索解決。 * 背單字的方法:圖像與聲音聯想法。 <編按:以我想出來的單字做例子,日文甜的a-ma-i=阿-螞-蟻, 重點是要把母語讀音跟單字意思做連結> * 工具: 1. 基礎文法書。 2. 雙向字典:注意單字量要夠,可找複雜單字檢驗。 3. 辭彙書:如供旅遊使用之詞彙手冊。 <編按:比如「超簡單三十小時旅遊日語」之流> 4. 原文報章雜誌一份。 5. 該國小六等級之課本教材:不易找到則以報章雜誌代替。 6. 隨身聽。 7. 語言錄音教材:單次複誦教材(目標語言、母語各複誦一次), 兩次複誦教材, 結構化教材<編按:內容為英文教材省略>, 文化教材(如歌曲、故事,主要為緩和思緒與測試現在程度, 輔助用)。 8. 自己錄製語言錄音教材:作者認為相當有效, 雖然可能不正確但可與正確發音比較。 9. 單字卡。 10. 空白單字卡。 11. 螢光筆:用以處理書報雜誌。 * 破冰法:將書報雜誌為教材查出文章意思。 <編按:萬事起頭難……,倒吃甘蔗?> o 將不懂的部分做成摘要隨身攜帶解決,真不懂先放置不管。 o 要初步理解文法再開始。 * 辭彙書: 1. 注意發音規則。 2. 自組對話情境模式。 * 完全利用空餘時間。 * 隨意書寫。 * 回想不起來的單字記入單字卡。 * 搞懂文法名詞的意思,查出目標語言的文法名詞: o 名詞、代名詞、動詞、不定詞、助動詞、形容詞、副詞、 介係詞、定冠詞、不定冠詞、主詞、受詞。 o 人稱、格。 o 數、基數、序數。 o 時態。 o 主動語氣、被動語氣、反身語氣、祈使語氣。 o 比較級、最高級。 o 稱呼語、小名、片語。 * 熟記輔助語句,勇於找母語使用者練習: o 「抱歉還不能很流利的說你的語言。」 o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o 「可否講慢一點。」 o 「麻煩再一遍。」 o 「如何說這個字。」 o 「抱歉我不明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93.128 ※ 編輯: Sarnux 來自: 140.117.193.128 (05/16 02:28)

05/16 07:21, , 1F
感謝資訊
05/16 07:21, 1F

05/16 09:57, , 2F
我想買這本博客來沒貨QQ
05/16 09:57, 2F

05/16 11:31, , 3F
我有這一本喔!多年前買的!書架上看到馬上買下!
05/16 11:31, 3F

05/16 11:31, , 4F
只是後面附錄說明日語的特色那邊怪怪的
05/16 11:31, 4F

05/16 12:54, , 5F
我也看過這本,整理的很好喔:)
05/16 12:54, 5F
文章代碼(AID): #1BxkTTDb (NIHONGO)
文章代碼(AID): #1BxkTTDb (NIHO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