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耶誕假期蘋果 iOS 端消費完勝 Android 陣消失

看板MobileComm作者時間10年前 (2013/12/27 13:45), 編輯推噓8(8018)
留言26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nvidia123 (濱崎步)》之銘言: : roudolf :你太多是建立在遊戲上 這篇卻是手機購物 12/27 11:51 : 這篇指的是APP商店中的消費 非一般電子商務消費 找資料很重要,但是解讀資料更重要。 你的連結: http://share.inside.com.tw/posts/3534 實際上是引用 36 氪的這篇報導: http://www.36kr.com/p/208710.html 而 36 氪的報導來源是 Business Insider 的這篇報導: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ios-android-shopping-2013-12?op=1 Business Insider 就沒有再提起引用來源的 IBM 內容在哪裡。不過沒關係,之前 黑色星期一的時候 IBM 也做過類似的報告,當時也是許多媒體競爭報導。這些數據 都是來自於 IBM Digital Analytics Benchmark,而且你的內容來自於這邊: http://www-01.ibm.com/software/marketing-solutions/benchmark-hub/dec26.html 先不提 IBM 文章末段的敘述,先看看 Inside 引用 36 氪的部分文字: 「每一次消費iOS 的平均單價為93.94 美元,而Android 只有48.1 美元」 看到這邊就應該先懷疑了,「每一次」的意思是?在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裡面 你要怎麼買才會造成每一次的金額可以高達 93.94 美元或 48.1 美元?再看看 Business Insider 的原文寫的是 「iOS users spent $93.94 per order, nearly twice that of Android users, who spent $48.10 per order.」 這邊看起來就是線上購物而不是在 App store 或在 Google Play 買東西了。 接著看 IBM Digital Analytics Benchmark 那篇文章末段寫著 Today's updates are based on the cloud-based IBM Digital Analytics Benchmark, the industry’s only real-time, cloud-based digital analytics platform that tracks millions of transactions and analyzes terabytes of raw data from approximately 800 retail sites nationwide. 前面 IBM 替自己打廣告的就不用看了。這些數據是分析自美國全國約 800 間零售站台 的原始資料。 所以這個資料不是講app商店的線上購物。 另外 IBM 僅僅是提供他們分析的結果,並不會對於 iOS 與 Android 生態多加評論。 當然各自的擁護者得到「對自己陣營看起來漂亮的數據就會很開心的拿來利用」這是很 常見的事情,只是許多數據往往呈現的都不夠完整,把所有東西放在一起分析後才能看 出比較接進真實的面貌。哈,這段是廢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12/27 14:01, , 1F
原來是這樣呀!!!(右手垂左手掌
12/27 14:01, 1F

12/27 14:09, , 2F
大哥 不要這樣 臉會痛
12/27 14:09, 2F

12/27 14:10, , 3F
噗嗤
12/27 14:10, 3F

12/27 14:15, , 4F
阿哎 不管啦 ANDROID就是XXX...臉腫
12/27 14:15, 4F

12/27 14:41, , 5F
說實在分析這些對消費者好像一點都不重要
12/27 14:41, 5F

12/27 14:42, , 6F
甚至連你想要買電子業股票也都不重要...
12/27 14:42, 6F

12/27 14:44, , 7F
所以這篇文章是在告訴大家iOS 的使用者比較會花錢線
12/27 14:44, 7F

12/27 14:45, , 8F
線上購物,是嗎?
12/27 14:45, 8F

12/27 14:51, , 9F
臉腫腫的
12/27 14:51, 9F

12/27 14:58, , 10F
我倒覺得不是ios比較會肯花錢在線上購物,而是相較於
12/27 14:58, 10F

12/27 14:58, , 11F
android, ios比較常被用來作為線上購物的消費者平台
12/27 14:58, 11F

12/27 14:59, , 12F
以我而言,我有android手機和ipad以及windows 筆電
12/27 14:59, 12F

12/27 14:59, , 13F
但我幾乎都用ipad上購物網買東西,但這不代表我就是
12/27 14:59, 13F

12/27 15:00, , 14F
純粹ios的user
12/27 15:00, 14F

12/27 15:01, , 15F
也不代表我在android手機上花的app的錢比ios少
12/27 15:01, 15F

12/27 15:04, , 16F
iOS 相比 Android 平均生活水平上來的更富裕..
12/27 15:04, 16F

12/27 15:04, , 17F
自然有較高的消費能力..
12/27 15:04, 17F

12/27 15:05, , 18F
謝謝解讀~因為我解讀錯誤而感到抱歉 sorry~
12/27 15:05, 18F

12/27 15:06, , 19F
我也貼了T客邦的解讀文章 感謝~
12/27 15:06, 19F

12/27 15:06, , 20F
另一種解讀法,就是庫克常講的,iDevice 比較常被「
12/27 15:06, 20F

12/27 15:07, , 21F
使用」,也就是用途多、使用機會和時間也長,相較之
12/27 15:07, 21F

12/27 15:08, , 22F
下由於 Android 裝置跨越的價格帶太大,雖然數量多,
12/27 15:08, 22F

12/27 15:09, , 23F
但有一大堆可能都只是拿來當媒體播放器,或做其他基
12/27 15:09, 23F

12/27 15:10, , 24F
本用途的入門級商品,這些對線上購物當然就沒啥貢獻
12/27 15:10, 24F

12/27 15:55, , 25F
看網路流量iOS的確樂勝
12/27 15:55, 25F

12/27 18:34, , 26F
清楚推
12/27 18:34, 26F
文章代碼(AID): #1IlHFxvs (MobileComm)
文章代碼(AID): #1IlHFxvs (Mobile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