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提問] 二戰坦克雙人炮塔的分工

看板Military作者 (有初老症狀的鹹魚)時間1年前 (2022/12/12 23:59),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stuj9019 (肥宅好吃 ^Q^)》之銘言: : 不知道應該發戰史版還是這裡,不過算是戰車設計的討論所以應該有在軍事的射程範圍之內 : 基本上在雷諾FT17奠定近代坦克傳統佈局(駕駛艙-戰鬥—動力艙)之後,在沒有自動裝彈機的前提下三人炮塔能夠顯著增加作戰效率這一點應該是毫無疑問的 : 但戰間期-二戰早期的坦克基本上仍然是採取雙人炮塔的設計,而大致分工可以分成車長兼任射手/裝填手以及車長兼任裝填手/射手兩種組合 : 而雙人炮塔被棄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車長身兼數職導致負擔過大+讓戰車作戰效率低落,但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何雙人炮塔的設計不是分工讓車長專心觀察周圍敵情,讓射手身兼裝填手的任務呢? : 當然犧牲射速這點是一定會有的,但相較讓擁有最好視野的車長分身乏術而言,讓炮手就乖乖待在炮塔內專職負責瞄準-射擊-裝彈,這樣的接戰效率應該會比前面提到的分工情形好上許多吧 : 早期坦克讓車長必須得身兼數職的原因是有特定設計上的考量嗎?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你搞錯方向了... 早期坦克設計思想→車長是廢物 『軍隊花錢養一個人坐在上面出張嘴甚麼都不做的人幹嘛!』 這才是早期坦克設計上的思維 甚至有些坦克根本沒有車長塔或是潛望鏡這種東西 換句話說,是射手或是填裝手身兼車長的職位 那時候多砲塔坦克才會有專職車長的成員 (因為他要負責指揮多個砲塔) 何時車長才被重視? 當然是1936-1939年的西班牙內戰 因為希特勒支持佛朗哥所以德軍介入這場內戰, 西班牙內戰也是一戰後第一次坦克對戰 德軍從中獲得不少經驗,也影響到三號坦克的設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6.85.2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70860765.A.13A.html

12/13 00:03, 1年前 , 1F
三號之後的車長塔會那樣設計
12/13 00:03, 1F

12/13 00:04, 1年前 , 2F
也是因為發覺車長跟視野的重要性才更改的嗎?
12/13 00:04, 2F
文章代碼(AID): #1Zbq_T4w (Military)
文章代碼(AID): #1Zbq_T4w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