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戰略嚇阻中共侵台 學者:台灣有必要發展已刪文

看板Military作者 (把握)時間2年前 (2022/04/12 19:23), 編輯推噓-2(022)
留言4則, 3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這麼多新聞, 就可以知道美國有可能早就在暗示, 有必要可以發展核武 甚麼台灣有核武,就會脫離與美國的盟友關係,或者說父子關係 脫離掌握, 純粹是搞笑 難道只要核武,不要褲子嗎? 現在是甚麼年代, 1950嗎 ? 產業這麼緊密相依, 全球分工這麼緊密 連俄羅斯這種盛產原物料和能源的國家, 較為接近自給自足的國家, 一被國際封鎖, 幾乎快要回到19世紀 台灣這種甚麼都沒有的國家, 不靠產業和對外貿易, 要自給自足? 難道擁有核彈就不需要gdp 嗎 ? 核彈能吃嗎? 獨裁政權可以封鎖資訊, 關起門來,像北韓那樣, 人民還會以為自己是全球最進步的國家 但台灣可能嗎? 台灣民意會支持你窮兵黷武 ? 對外路線有問題的總統, 選舉一定選不上啦 光是工商界就沒票 另一個問題是, 有核武, 敢不敢用的問題 如果打到要輸了, 有人是寧願被佔領, 也不用 ? 但是敵人會這麼想嗎? 還是有人是即使是對方丟核武, 我們也是乖乖吞下去 ? 但是敵人會這麼想嗎 ? 打仗前, 他們就會深思很多 而且我們還可以大方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 但是一打就是瞄準北京打, 朝發動戰爭的人砸下去 還有一個是對方領土太大, 我們太小 核彈是比多少顆嗎? 美國還比俄羅斯少, 朝鮮也才幾顆而已, 結果核武國家就緊張得要死 事實上每個核武國家核武都比朝鮮多 ※ 引述《vikk33 (vikk33)》之銘言: : 原文來源: :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890214 : 原文摘要: :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俄烏戰火未歇,俄羅斯恫嚇美國不排除使用核武,在韓國因烏 : 克蘭戰爭再度引發擁核呼聲,而中國為嚇阻美國涉入台海衝突,亦積極擴張核武能力。關 : 於台灣是否應發展核武?前戰爭學院榮譽講座學者廖宏祥表示,中共動用核武恐嚇,甚至 : 攻擊台灣的機會,可能因為台海戰事無法速戰速決,所引發中國內部的動亂而更形增加。 : 台灣基於自衛與國家安全上的需要,有必要發展核武。 : 自俄烏衝突開始以來,韓國網路聊天室中充斥著需要核武器,以防擁核鄰國北韓入侵的討 : 論。與烏克蘭一樣,韓國境內也曾有核武器,不過,首爾當局在1970年代放棄了祕密核計 : 劃,以換取美國的安全保證,但在烏克蘭遭俄入侵只能盼外國援助時,許多韓國人開始思 : 考放棄核武是一個錯誤。 : 廖宏祥指出,解放軍雖然有「核子三不」政策,但中國外交官沙祖康曾在聯合國表明,因 : 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中國的不率先使用核武承諾,並不適用於台灣。中共宣稱「 :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這並不代表中共就不會使用武力、甚至使用 : 核子武器來對付「台灣同胞」。 : 「台灣應發展核武!」廖宏祥強調,解放軍至今未武力犯台,純就軍事的角度來說,是因 : 為其沒有足夠的跨海與兩棲作戰能力,並不是因為台灣固若金湯,也不是傳統武力「毒蠍 : 理論」嚇阻效果使然。近年來,由於中共加速擴張海權,台灣所具有海峽天然屏障的優勢 : 可能快速喪失。將來美國如果為其國家利益,不願與中共發生軍事衝突時,台灣可能只有 : 屈服於中共的武力威脅一途。因此,如果在維持現狀的前提之下,台灣的出路可能就是發 : 展自己的核子武力。 : 關於台灣有無發展核武能力?廖提及,倫敦戰略研究所的西格爾曾估計,「台灣可在3到4 : 個月之內擁有核武」,亦有核子工程專家私下推斷,「台灣最多在1年左右,就可以擁有 : 核武」。然而更加重要的是,台灣在發展核子武器的過程中,首重的應該是「保密措施」 : ,像過去中科院核能研究所副所長張憲義叛逃美國的事件,不能容許再度發生。 : 廖宏祥分析,有人可能會說「台灣沒有長程載具,就算有核武,也沒有辦法對中共產生嚇 : 阻」云云。其實,這個問題可以藉由水下發射的短、中程彈道飛彈來克服。這種水下發射 : 的飛彈莢艙(capsule)可以拖曳到北京、上海、廣州的外海部署,然後以遙控引爆便可 : 。台灣只要擁有20枚低易毀性、配備核子彈頭的水下遙控發射型彈道飛彈,同時公布核武 : 戰略的政治底線與臨界點,便足以收戰略嚇阻之效。 : 他強調,每一個國家都需要根據其國家的利益來規劃自己的未來。就國防資源的運用來說 : ,擁有核武將可大幅減少防衛性武器的研發與採購,國防的戰略思想將隨之起巨大的轉變 : 。正如以色列一樣,擁有核武能夠增強國家的威信及安全,且能夠在國際談判桌上擁有更 : 多籌碼。也如印度及巴基斯坦一樣,台灣能夠擁有核武的話,雖然短期內在國際政經舞台 : 將遭受擠壓,但就長遠角度來看,台灣在國際上爭取生存的空間將隨之拓展。 : 心得感想: : 幾個點要討論釐清 : 1.戰略相關學術圈我不熟,這是真的有認真依學術途徑研究還是把網路嘴砲當研究結論? : 2.短期擠壓但長期拓展?是預期進入新一次冷戰壁壘分明?那即使如此台灣就算因而得到某一陣營承認國家法理地位好了,擁核的敏感性也不會隨之降低,會不會想太天真? : 注意事項:請注意版規內容。 ※ 引述《vikk33 (vikk33)》之銘言: : 原文來源: :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890214 : 原文摘要: :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俄烏戰火未歇,俄羅斯恫嚇美國不排除使用核武,在韓國因烏 : 克蘭戰爭再度引發擁核呼聲,而中國為嚇阻美國涉入台海衝突,亦積極擴張核武能力。關 : 於台灣是否應發展核武?前戰爭學院榮譽講座學者廖宏祥表示,中共動用核武恐嚇,甚至 : 攻擊台灣的機會,可能因為台海戰事無法速戰速決,所引發中國內部的動亂而更形增加。 : 台灣基於自衛與國家安全上的需要,有必要發展核武。 : 自俄烏衝突開始以來,韓國網路聊天室中充斥著需要核武器,以防擁核鄰國北韓入侵的討 : 論。與烏克蘭一樣,韓國境內也曾有核武器,不過,首爾當局在1970年代放棄了祕密核計 : 劃,以換取美國的安全保證,但在烏克蘭遭俄入侵只能盼外國援助時,許多韓國人開始思 : 考放棄核武是一個錯誤。 : 廖宏祥指出,解放軍雖然有「核子三不」政策,但中國外交官沙祖康曾在聯合國表明,因 : 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中國的不率先使用核武承諾,並不適用於台灣。中共宣稱「 :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這並不代表中共就不會使用武力、甚至使用 : 核子武器來對付「台灣同胞」。 : 「台灣應發展核武!」廖宏祥強調,解放軍至今未武力犯台,純就軍事的角度來說,是因 : 為其沒有足夠的跨海與兩棲作戰能力,並不是因為台灣固若金湯,也不是傳統武力「毒蠍 : 理論」嚇阻效果使然。近年來,由於中共加速擴張海權,台灣所具有海峽天然屏障的優勢 : 可能快速喪失。將來美國如果為其國家利益,不願與中共發生軍事衝突時,台灣可能只有 : 屈服於中共的武力威脅一途。因此,如果在維持現狀的前提之下,台灣的出路可能就是發 : 展自己的核子武力。 : 關於台灣有無發展核武能力?廖提及,倫敦戰略研究所的西格爾曾估計,「台灣可在3到4 : 個月之內擁有核武」,亦有核子工程專家私下推斷,「台灣最多在1年左右,就可以擁有 : 核武」。然而更加重要的是,台灣在發展核子武器的過程中,首重的應該是「保密措施」 : ,像過去中科院核能研究所副所長張憲義叛逃美國的事件,不能容許再度發生。 : 廖宏祥分析,有人可能會說「台灣沒有長程載具,就算有核武,也沒有辦法對中共產生嚇 : 阻」云云。其實,這個問題可以藉由水下發射的短、中程彈道飛彈來克服。這種水下發射 : 的飛彈莢艙(capsule)可以拖曳到北京、上海、廣州的外海部署,然後以遙控引爆便可 : 。台灣只要擁有20枚低易毀性、配備核子彈頭的水下遙控發射型彈道飛彈,同時公布核武 : 戰略的政治底線與臨界點,便足以收戰略嚇阻之效。 : 他強調,每一個國家都需要根據其國家的利益來規劃自己的未來。就國防資源的運用來說 : ,擁有核武將可大幅減少防衛性武器的研發與採購,國防的戰略思想將隨之起巨大的轉變 : 。正如以色列一樣,擁有核武能夠增強國家的威信及安全,且能夠在國際談判桌上擁有更 : 多籌碼。也如印度及巴基斯坦一樣,台灣能夠擁有核武的話,雖然短期內在國際政經舞台 : 將遭受擠壓,但就長遠角度來看,台灣在國際上爭取生存的空間將隨之拓展。 : 心得感想: : 幾個點要討論釐清 : 1.戰略相關學術圈我不熟,這是真的有認真依學術途徑研究還是把網路嘴砲當研究結論? : 2.短期擠壓但長期拓展?是預期進入新一次冷戰壁壘分明?那即使如此台灣就算因而得到某一陣營承認國家法理地位好了,擁核的敏感性也不會隨之降低,會不會想太天真? : 注意事項:請注意版規內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48.2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49762632.A.F43.html

04/12 19:41, 2年前 , 1F
核武器最大功用是能預防X國使用傳統武器失利後,見笑
04/12 19:41, 1F

04/12 19:42, 2年前 , 2F
轉生氣,使用核武.
04/12 19:42, 2F

04/12 19:42, 2年前 , 3F
八卦柵欄壞啦了
04/12 19:42, 3F

04/12 19:51, 2年前 , 4F
這算八卦文吧
04/12 19:51, 4F
文章代碼(AID): #1YLM58z3 (Military)
文章代碼(AID): #1YLM58z3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