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國空軍 冰與火之歌(?)

看板Military作者 (FanSofunLaLa)時間4年前 (2020/05/19 22:41), 4年前編輯推噓23(23018)
留言41則, 25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Eglin Air Force Base 裡面駐紮了 第96測試飛行聯隊 http://i.imgur.com/36ToKMn.jpg
他最主要的職責就是負責測試跟驗證所有美國空軍的新飛機跟武器 還有所有的作戰用電子設備 裡面有一座McKinley Climatic Laboratory http://i.imgur.com/tC9tr9E.jpg
這是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氣候實驗室 專門模擬作戰時所有可能發生的最極端氣候 https://youtu.be/oO54NGDqAhs
這個設施可以從華氏-65度(也就是攝氏-53度) 到 華氏165度(攝氏73度) http://i.imgur.com/c0yvKqt.jpg
之間做轉換 還可以同時模擬烈日 狂風暴雨 暴雪 鹽霧 沙塵暴 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讓美軍的飛機 可以在緯度0度~緯度90度的所有環境作戰 小至輪胎大至B2 B52轟炸機通通可以在這邊做測試 (就等於美軍的所有飛機型號都得在這邊測試一輪才能畢業的意思)∠( °ω°)/ 他會有一個非常強烈的風扇跟冷凍機 直接對著測試飛機吹 http://i.imgur.com/oTRVJdX.jpg
F117 http://i.imgur.com/1raeYri.jpg
B52 http://i.imgur.com/HsBQl4i.jpg
B1B http://i.imgur.com/dDw9MFX.jpg
F16 http://i.imgur.com/HZPh7rf.jpg
F22 http://i.imgur.com/zUZBbUk.jpg
F35 http://i.imgur.com/im0LS4S.jpg
C5運輸機 http://i.imgur.com/nvhj2QG.jpg
http://i.imgur.com/EwKGggc.jpg
(飛機頭頂那一排陣列就是紅外線輻射加熱燈) MC130 http://i.imgur.com/XcCdbVV.jpg
HH60R http://i.imgur.com/Esz6GUu.jpg
http://i.imgur.com/6lzMcwj.jpg
C130 http://i.imgur.com/xtPcD6d.jpg
http://i.imgur.com/FuOskJV.jpg
MV22 http://i.imgur.com/8WbUWld.jpg
U-2 http://i.imgur.com/Fqft6DU.jpg
後期甚至開放民間廠商也進來測試 例如Ford http://i.imgur.com/PqxnY8C.jpg
空中巴士 http://i.imgur.com/g1NBuBS.jpg
這麼龐大的廠房 一天的冷氣錢大約是70萬台幣上下XD -- http://i.imgur.com/cZLEQ41.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2.7.1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589899311.A.01D.html

05/19 22:46, 4年前 , 1F
吼~怎麼不蓋在阿拉斯加,用天然冷氣機?
05/19 22:46, 1F
Su-22大大想去吹個冷氣嗎XD

05/19 23:19, 4年前 , 2F
其他國家自製機大部分省略這部分
05/19 23:19, 2F

05/19 23:23, 4年前 , 3F
IDF 沒這個必要啊
05/19 23:23, 3F

05/19 23:36, 4年前 , 4F
美軍要全球部署,標準比較嚴格吧
05/19 23:36, 4F

05/19 23:37, 4年前 , 5F
其實不只這種測試,很多自製機
05/19 23:37, 5F

05/19 23:37, 4年前 , 6F
連更基本的測試也會偷懶....
05/19 23:37, 6F

05/19 23:37, 4年前 , 7F
因為美國有龐大自用與外銷的分母
05/19 23:37, 7F

05/19 23:38, 4年前 , 8F
什麼都能測好測滿,成本分攤到幾乎0
05/19 23:38, 8F

05/19 23:39, 4年前 , 9F
其他國家本來就落後於美機 分母又少
05/19 23:39, 9F

05/19 23:40, 4年前 , 10F
測試計劃往往差不多就先服役量產
05/19 23:40, 10F

05/19 23:56, 4年前 , 11F
越戰之後 米軍武器對耐候性的標準又更嚴苛(高溫高濕
05/19 23:56, 11F
還有針對海島類型氣候(例如關島)之類的高鹽分環境做研究 ※ 編輯: mmmimi11tw (111.252.7.102 臺灣), 05/20/2020 00:12:58

05/20 01:02, 4年前 , 12F
HODOR! 門口! (大誤
05/20 01:02, 12F

05/20 01:08, 4年前 , 13F
工研院也有這種環控室,不過規模小很多,以前進去當過
05/20 01:08, 13F

05/20 01:08, 4年前 , 14F
白老鼠
05/20 01:08, 14F

05/20 01:21, 4年前 , 15F
現代很多作戰飛機都全天候了吧 很少看到在標榜強調了
05/20 01:21, 15F

05/20 01:57, 4年前 , 16F
標準高是很好,但這樣不會讓飛機減壽嗎?感覺這樣冰凍再回
05/20 01:57, 16F

05/20 01:57, 4年前 , 17F
溫對金屬結構好像很傷?
05/20 01:57, 17F

05/20 02:20, 4年前 , 18F
其實現代客機起降就是經歷一場三溫暖,爬到巡航高度是
05/20 02:20, 18F

05/20 02:20, 4年前 , 19F
氣溫在攝氏負20-30左右,回到地面又會面臨超過30度的
05/20 02:20, 19F

05/20 02:20, 4年前 , 20F
環境
05/20 02:20, 20F

05/20 06:39, 4年前 , 21F
就是要測有多傷阿
05/20 06:39, 21F

05/20 07:03, 4年前 , 22F
F117那張好帥!根本是會變機器人~
05/20 07:03, 22F

05/20 08:54, 4年前 , 23F
怎麼不順便冰些生魚賺外快,夏天賺生魚片,冬天燒烤
05/20 08:54, 23F

05/20 11:01, 4年前 , 24F
B1那張的天花板冰柱有點恐怖 感覺能輕鬆砸死人
05/20 11:01, 24F

05/20 11:20, 4年前 , 25F
就是密卡登被解封的地方啊
05/20 11:20, 25F

05/20 11:43, 4年前 , 26F
美軍在阿拉斯加跟巴拿馬各有一座環境實驗基地,純天然的
05/20 11:43, 26F

05/20 11:43, 4年前 , 27F
05/20 11:43, 27F

05/20 11:49, 4年前 , 28F
有點好奇 圖片看起來好像都是靜態測試 不知道是不是也會
05/20 11:49, 28F

05/20 11:50, 4年前 , 29F
看動態測試
05/20 11:50, 29F

05/20 12:08, 4年前 , 30F
C130那張似乎就是動態測試,其它飛機也是靜態、動態都做?
05/20 12:08, 30F
基本上有靜態就會有動態,看測試的主題需求是什麼XD

05/20 12:57, 4年前 , 31F
機尾有接那種奇怪的管子,應該就是動態吧
05/20 12:57, 31F
如果引擎進氣口沒有蓋住,然後尾巴有導管接著的 沒意外就是在測試動態

05/20 15:45, 4年前 , 32F
美國的電不用錢!
05/20 15:45, 32F
國家支出 沒事兒沒事兒

05/20 16:29, 4年前 , 33F
有錢真好
05/20 16:29, 33F
不過民間申請測試的話也是得自費XD

05/20 16:34, 4年前 , 34F
環境模擬器
05/20 16:34, 34F
真-地球氣候模擬器

05/20 18:48, 4年前 , 35F
被簽名檔嚇到 XD
05/20 18:48, 35F

05/20 19:17, 4年前 , 36F
(挑眉)
05/20 19:17, 36F

05/20 21:13, 4年前 , 37F
B-52:Winter is coming!
05/20 21:13, 37F

05/20 21:14, 4年前 , 38F
B1B:Hear me roar!
05/20 21:14, 38F

05/21 00:11, 4年前 , 39F
尾部接管子是為了什麼呀?
05/21 00:11, 39F
排掉引擎的熱空氣 因為高速運轉下的引擎是很熱的 這樣會讓整個冷房(?)效率變低 然後長時間操作下的話引擎廢氣如果充滿空間太多會影響引擎效率,所以把他引流出去∠( °ω°)/ ※ 編輯: mmmimi11tw (125.224.204.164 臺灣), 05/21/2020 00:15:54

05/21 12:57, 4年前 , 40F
冷凍烤機
05/21 12:57, 40F

05/21 16:01, 4年前 , 41F
長知識了 大感謝
05/21 16:01, 41F
文章代碼(AID): #1Um_0l0T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