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艦載機回家

看板Military作者 (oops)時間4年前 (2019/12/28 11:59), 4年前編輯推噓4(4075)
留言79則, 8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12/27 21:32,
一堆風怎麼能不飄 就速度跟重量來看現在更危險 樓下解釋
12/27 21:32

12/27 21:56,
現在有電腦輔助好一點吧 只要裝置不故障的話
12/27 21:56

12/27 22:01,
不過有一點是現在斜角甲板進場有個小角度 那時候沒有就是
12/27 22:01

12/28 07:35,
現在降落因為飛機速度跟船艦速度都大幅提升,飛機重量
12/28 07:35

12/28 07:35,
跟海上波浪的關係,降落比以前困難非常多
12/28 07:35

12/28 07:36,
電腦加上進場燈號儀器輔助降落有降低難度
12/28 07:36
這邊請容我講句閒話 五代機變快變重 低速難降有之 船廠泊位大不起來 甲板大不起來有之 但小的以為 所謂飛機變難飛其實是現在變貪心 要飛機強又好照顧又要拼多架次 否則當年海航快被空軍消滅時 是以45噸起飛重超大機為目標在實驗跟測試的 後來降到35噸 飛a3大顆呆 a5/ra5c大肥仔 尤其後者是純然高速設定 只靠吹氣襟翼降速著艦 使其每天在降速與動力不足兩個矛盾間掙扎 今天海航落到這種地步 飛機變大難降是因素 航媽無法更大是因素 但都比不上8~90年代海軍計畫管理太爛 短場技術升級跟匿蹤技術升級 兩頭都落空 當年曾有軍校背景的記者去採訪海軍測試飛行學校 就抱怨當年設立海軍測試中心就是要以海軍需求 來檢驗新機設計符合海航特殊需求 到了最終卻變成想方設法讓不合用的方案過關 s3反潛機 t45高教靠著曠日費時的事後修改總算過關 a12踢到鐵板就毫無意外 那個設定那個需求本身就跟上艦抵觸 硬著頭皮上最後就是上面的上面出來洗地整個取消 只要從初始設計就把上艦設定還有相關配套抓好 當年可是讓大顆呆加大肥仔擠在甲板上過年的 怎可能現代科技就不行 當然現在時機過了 要再專門設計測試海航氣動裝置 大概辦不到了 要叫海航把鋼纜彈射裝回去 我相信他們也是不願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5.26.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577505553.A.10B.html ※ 編輯: PAULDAVID (42.75.26.23 臺灣), 12/28/2019 13:27:15

12/28 13:30, 4年前 , 1F
航艦上還是有鋼纜可以彈射,不然要怎麼把車子送進海裡
12/28 13:30, 1F

12/28 13:31, 4年前 , 2F
反正回收器本來就回收效率很差...
12/28 13:31, 2F

12/28 16:19, 4年前 , 3F
降落速度是升力特性,跟幾代機其實沒關係
12/28 16:19, 3F

12/28 16:20, 4年前 , 4F
當初美帝海軍大圈錢計劃夢幻匿蹤VG翼戰機
12/28 16:20, 4F

12/28 16:21, 4年前 , 5F
用那超低後掠角大翼展就能壓低降落速度
12/28 16:21, 5F

12/28 16:22, 4年前 , 6F
也沒規定5代氣動須走高速向 尤其多用途化
12/28 16:22, 6F

12/28 16:23, 4年前 , 7F
又要長腿的,只能加強升力...
12/28 16:23, 7F

12/28 17:54, 4年前 , 8F
其實升力體設計跟匿蹤有可並存之處
12/28 17:54, 8F

12/28 17:57, 4年前 , 9F
F-22N並不是癡人說夢
12/28 17:57, 9F

12/28 18:00, 4年前 , 10F
最極致艦載定翼低速高升力5代方案....
12/28 18:00, 10F

12/28 18:01, 4年前 , 11F
就是肥閃B作弊般塞個風扇,超短滑行起飛
12/28 18:01, 11F

12/28 18:02, 4年前 , 12F
什麼低速困難....方案超多,是你沒錢沒技術...
12/28 18:02, 12F

12/28 19:14, 4年前 , 13F
貧窮限制了想像力嗎
12/28 19:14, 13F

12/28 19:17, 4年前 , 14F
航母的船殼可以做更大啊,但是動力系統會達不到美軍
12/28 19:17, 14F

12/28 19:17, 4年前 , 15F
要求30節以上的極限船速,然後量產性跟CP值會讓元老
12/28 19:17, 15F

12/28 19:18, 4年前 , 16F
院擺臭臉給你看
12/28 19:18, 16F

12/28 19:19, 4年前 , 17F
然後我想不透的是為啥還要裝鋼纜彈射....蒸氣彈射不
12/28 19:19, 17F

12/28 19:19, 4年前 , 18F
好?
12/28 19:19, 18F

12/28 19:26, 4年前 , 19F
鋼纜彈射一樣也是靠蒸汽彈射阿,只是把鋼纜換現在的是
12/28 19:26, 19F

12/28 19:26, 4年前 , 20F
固定結構
12/28 19:26, 20F

12/28 19:35, 4年前 , 21F
鋼纜彈射有一些花招可以玩 比方高攻角翹孤輪彈射 高攻
12/28 19:35, 21F

12/28 19:35, 4年前 , 22F
角彈射(不一定翹孤輪) 是英國人用250米航艦也能玩幽靈
12/28 19:35, 22F

12/28 19:35, 4年前 , 23F
海盜等重中艦戰艦爆的原因之一 有時候不是貧窮限制了想
12/28 19:35, 23F

12/28 19:35, 4年前 , 24F
像 是當年有錢(ata)的時候有人草率玩 把機會玩掉了
12/28 19:35, 24F

12/28 19:41, 4年前 , 25F
其實我很好奇當初的中重型戰機有多重
12/28 19:41, 25F

12/28 19:44, 4年前 , 26F
先不說二戰時期,冷戰時期跟現在比飛機重量也不同
12/28 19:44, 26F

12/28 19:49, 4年前 , 27F
而且以大攻角起飛來說,我會覺得說已經是不得已而為
12/28 19:49, 27F

12/28 19:49, 4年前 , 28F
之的做法了
12/28 19:49, 28F

12/28 19:50, 4年前 , 29F
A-3的重不是肥閃比得上的,A-3最大起飛重還比肥閃重
12/28 19:50, 29F

12/28 19:50, 4年前 , 30F
一萬多磅
12/28 19:50, 30F

12/28 19:51, 4年前 , 31F
反而肥閃比A-5還重了
12/28 19:51, 31F

12/28 19:58, 4年前 , 32F
不過肥閃是因為機構問題,本身呆重就多吧
12/28 19:58, 32F

12/28 20:34, 4年前 , 33F
冷戰那種國防預算佔GDP比例的話
12/28 20:34, 33F

12/28 20:35, 4年前 , 34F
用現在技術就算空戰20幾噸也有辦法低速起降
12/28 20:35, 34F

12/28 20:36, 4年前 , 35F
不是卡在技術之壁或匿蹤限制.
12/28 20:36, 35F

12/28 21:28, 4年前 , 36F
純比戰鬥機來說,當年雄貓就比現在肥閃重了(雖然有可
12/28 21:28, 36F

12/28 21:28, 4年前 , 37F
變翼),更早之前的幽靈雖然輕了點,但是三代機的低推
12/28 21:28, 37F

12/28 21:28, 4年前 , 38F
重比和高速構型絕對是不利短場,卻都上了航母,而肥閃
12/28 21:28, 38F

12/28 21:28, 4年前 , 39F
的暴力推和先天的短場設計上航母根本不是問題。
12/28 21:28, 39F

12/28 21:31, 4年前 , 40F
航母最大的痛苦點其實在螺旋槳轉噴射的時期,飛機的特
12/28 21:31, 40F

12/28 21:31, 4年前 , 41F
性差異太大
12/28 21:31, 41F

12/28 21:34, 4年前 , 42F
50年前後那陣子嗎 真的慘 外面陸空軍快把海軍建置殲滅
12/28 21:34, 42F

12/28 21:35, 4年前 , 43F
裡面採購到的飛機要馬少尉殺手 不然就寡婦製造者
12/28 21:35, 43F

12/28 21:37, 4年前 , 44F
雄貓的降落速度能下壓至100節 不到200km/h 可變翼威武
12/28 21:37, 44F

12/28 21:38, 4年前 , 45F
相對幽靈膠蟲超蟲這些傳統構型艦戰都200好幾十快250的
12/28 21:38, 45F

12/28 21:39, 4年前 , 46F
照飛行員回憶 200km/h夜間著艦 能讓老手腿軟一陣站不直
12/28 21:39, 46F

12/28 21:40, 4年前 , 47F
那些200幾十的卻是正規標準 海航這行飯真不好混
12/28 21:40, 47F

12/28 23:28, 4年前 , 48F
另一個限制住艦載機的是航母格納庫天花板高度
12/28 23:28, 48F

12/29 09:59, 4年前 , 49F
畢竟可變翼可以改變翼展幅度,提供起降所需的升力
12/29 09:59, 49F

12/29 10:03, 4年前 , 50F
但是可變翼成本太貴,直接做成翼展長的又不利桶滾等
12/29 10:03, 50F

12/29 10:03, 4年前 , 51F
高機動動作
12/29 10:03, 51F

12/29 10:05, 4年前 , 52F
所以只能忍痛弄後掠翼,海航回家就用力敲甲板
12/29 10:05, 52F

12/29 15:39, 4年前 , 53F
機庫天花板高度在大傾斜V尾時代影響不大
12/29 15:39, 53F

12/30 02:26, 4年前 , 54F
垂直方向的穩定性還是要看垂直方向的分量
12/30 02:26, 54F

12/30 06:17, 4年前 , 55F
?傳統式的小傾角垂尾的意思?
12/30 06:17, 55F

12/30 06:56, 4年前 , 56F
當然也可以幹掉垂尾或用其他輔助手段 看以後弄不弄得出來
12/30 06:56, 56F

12/30 08:16, 4年前 , 57F
弄當然弄得出吧 但大傾尾甚或無垂尾大多靠飛控維持偏航
12/30 08:16, 57F

12/30 08:17, 4年前 , 58F
著艦低速階段又要吃艦橋艦尾亂流 控制要精準穩定感覺拚
12/30 08:17, 58F

12/30 08:19, 4年前 , 59F
啊 不然控制手段上 美海航比法海航保守 這是有調整空間
12/30 08:19, 59F

12/30 08:22, 4年前 , 60F
入庫尺寸問題也是有花招解決 看要不要而已 像英式(又是
12/30 08:22, 60F

12/30 08:23, 4年前 , 61F
英式)折雷達罩 或者A-5/RA-5(又是你)折垂尾
12/30 08:23, 61F

12/30 11:10, 4年前 , 62F
無垂尾就變成說要靠雙邊引擎調節出力控制了
12/30 11:10, 62F

12/30 11:25, 4年前 , 63F
只要偏航能穩定,垂尾只是手段之一
12/30 11:25, 63F

12/30 11:26, 4年前 , 64F
單發TVC或雙發引擎艙側壁或腹鰭...
12/30 11:26, 64F

12/30 11:27, 4年前 , 65F
都可縮減垂尾需求,然後V尾就不用太高大
12/30 11:27, 65F

12/30 11:28, 4年前 , 66F
其實有錢都能解決,是怕省錢沒錢
12/30 11:28, 66F

12/30 11:29, 4年前 , 67F
還是覺得最有未來是肥閃B方案
12/30 11:29, 67F

12/30 11:30, 4年前 , 68F
不用搞到垂直起降程度也很好用
12/30 11:30, 68F

12/30 11:30, 4年前 , 69F
未來即使陸基機恐怕也不能保證有很長跑道
12/30 11:30, 69F

12/30 11:31, 4年前 , 70F
我多次用巡弋彈藥白菜化來形容未來趨勢了
12/30 11:31, 70F

12/30 11:32, 4年前 , 71F
從今年葉門垃圾巡弋彈無人機突襲
12/30 11:32, 71F

12/30 11:33, 4年前 , 72F
也持續暗示未來跑道這類目標很難保持安全
12/30 11:33, 72F

12/30 11:35, 4年前 , 73F
要求短場省跑道,又不想重返大VG翼時代
12/30 11:35, 73F

12/30 11:35, 4年前 , 74F
也不想多幾顆笨重複雜引擎舉升
12/30 11:35, 74F

12/30 11:37, 4年前 , 75F
2030-2050年代恐怕弄升力風扇是全球通例
12/30 11:37, 75F

12/30 11:51, 4年前 , 76F
沒辦法 打飛機難~打跑道簡單 攤手
12/30 11:51, 76F

12/30 12:13, 4年前 , 77F
或者效法某90年代藍光人卡通,從小學學校游泳池內伸
12/30 12:13, 77F

12/30 12:13, 4年前 , 78F
出線性彈射器(X
12/30 12:13, 78F

12/30 12:43, 4年前 , 79F
管你6代還是7代,跑道還是跑道...
12/30 12:43, 79F
文章代碼(AID): #1U1jCH4B (Milita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文章代碼(AID): #1U1jCH4B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