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楊可夫斯基是誰?

看板Military作者 (mustang)時間11年前 (2012/11/04 11:06),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他是物理系畢業,喜歡軍事,有修過或旁聽一些航太系的基礎或者是通識課程。對於 俄國冷戰末期的幾款戰鬥機比較偏好,也針對這些飛機蒐集許多資料。而他的許多資料 來自於俄文,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手原文資料,就像是許多網友使用的英文或者是 日文資料。 過去他曾經有表示過對於西方媒體或者是出版品貶低俄國系統的說法相當不滿, 而他和一些”同好”的做法是類似替他們平反,以平衡西方過度充斥的說法。 這種聲音在冷戰結束後的西方出版界已經不是新聞,而且是非常的多,甚至是 俄國的作者自己,或是與英語系的編輯者共同出版相關的資料和書籍,可以說過去20年 來有關俄國的資料已經不是僅有過去那種狹窄的出版與宣傳管道。出現這一類的聲音 可以算是正常的現象。 至於在資料的分析上,如同其他人提到的,有些結論是他直機拿俄國人的說法, 或者是他在判斷上欠缺對於西方或者是冷戰早期的歷史資料有所了解而會出現 問題。譬如說,他曾經在尖端科技的文章上說美國第一款主動空對空飛彈是AIM-120。 當然,這是很多年前的文章,不過當時他已經是在撰寫一系列關於俄國的新款 戰鬥機的評論,相對於他對這俄國新飛機的了解,他對西方的系統顯然並不熟悉。 另外也有人提到他對於電漿匿蹤的說法和推論,我最後一次仔細看過他的文章並且 提出一些不同論點的時候,已經是他不再大規模推銷他的電漿匿蹤理論的時候, 所以可能有些網友不太清楚他過去對於電漿匿蹤的描述是如何的科幻。有興趣的 可以找找他過去寫過的文章,他當時對於電漿匿蹤可以在機身外高速氣流下存在 與運用,還可以任意”開口”以協助通訊天線收發訊號的描述,對照接下來俄國 在這方面的實際表現,可以說是天差地遠。 有關他的評論是否過於偏頗,這裡提供一個例子。在全防的一篇介紹Su-35BM的 文章中,他提出俄國在這架飛機上所使用的雷達對於F-22的可偵測距離是多少 距離,這個數字的來源,根據他文章中的說法,是因為俄國人在展覽中的出版 品上,表示雷達偵測距離的目標物畫的是一架F-22。 我當時對這個論點的看法是:如果畫的目標物是UFO的話,那是不是他的推論 就變成對於UFO的有效偵測距離是該印刷品中提到的呢? 因為中文的環境中,有關俄國的資料的確很稀少,所以這樣一本書對於許多 新手或者是不太接觸其他語文的讀者來說是件好事,因為我沒有看過這本書, 所以不方便提供意見。有關俄國的系統方面,至少比過去多一些資料(無論 是廠商宣傳或者是有考慮到實際操作的部分)。 但是,對於任何出版品中的資料,如果無法透過其他 的來源交叉比較的話,持保留一點的態度是比較好的。至於有關和西方的 系統比較的部分,我個人比較偏向去看英文體系的出版品來參考,這方面很有 經驗的作者很多。 ※ 引述《LibrePourpre (武陵漁父)》之銘言: : 諸君肯定知道大陸出去的“平可夫斯基”,跑到加拿大;現在貌似臺灣冒出個“楊可夫 : 斯基”在俄羅斯,是聖彼得堡大學物理學博士,寫了本書,關於俄國T-50的,由尖端科 : 技雜誌社出版。大家知道他什麼來頭,靠譜嗎? : 附: : 新書介紹:玄武雙尊─俄羅斯第五代戰機 : 作 者:楊政衛(楊可夫斯基) : 出 版: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 : 「玄武雙尊─俄羅斯第五代戰機」,以俄羅斯準五代戰機Su-35BM與第五代戰機T-50為主 : 角,引領讀者一窺最新銳多用途戰機的技術內容、戰術運用、異機種對抗、以及市場與 : 政治影響。 : 本書詳細介紹俄羅斯第五代戰機 SU-35BM與T-50戰機的發展歷程,氣動力外型,發動機 : 與射控系統、空用武器系統、電戰與航空電子等裝備之詳情,並兼及此兩型俄羅斯戰機 : 的戰略意涵與戰術價值,並與世界同級戰機相互比較,內文詳盡充實,圖片豐富精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08.18.243.139

11/04 16:11, , 1F
認真文
11/04 16:11, 1F

11/04 17:10, , 2F
因為是蛇大回應的啊
11/04 17:10, 2F

11/04 18:11, , 3F
挖掘作者的身世學歷背景不是史學研究的基本功 XD
11/04 18:11, 3F

11/05 01:34, , 4F
這些不是用挖的,是歷年來累積的資料
11/05 01:34, 4F

11/08 07:36, , 5F
如果出版品畫的是鋼彈的話...
11/08 07:36, 5F
文章代碼(AID): #1GbTkhyz (Military)
文章代碼(AID): #1GbTkhyz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