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觀念進步的太快?

看板MenTalk作者 (無想流流星拳)時間11年前 (2013/06/29 23:03), 編輯推噓7(707)
留言14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 引述《LiuLance (42)》之銘言: : 但又請那些 2,30年前的人來教導我們新穎的文化 ... 不覺得很衝突嗎? : 除此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觀念 和 制度 都是直接跳過過程 取結果 : 如果道德觀 和教育 這一類的事情 可以像數學1+1 全世界都=2 那就沒差 : 可是偏偏不是這樣 不知有沒有人跟我有一想法的呢? :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提供你寶貴的意見~ 甚麼都不學回來的結果, 就是南韓北面的那個國家. 另一個跑回去的國家叫菲律賓. 進步並沒有太快, 只有太慢, 外面的世界在進步, 你的選擇就只有緊 跟其進步, 或者被淘汰, 這世界不可能慢下來遷就你. 沒有人會體諒 你以前有多封閉. 觀念, 技術, 商業, 就像戰場一樣, 沒有人管你之前只懂拿大刀作戰 , 子彈照樣會打死你, 你可以選擇學習拿槍跟別人對幹, 沒有人會理 會你說, 你一輩子學大刀, 洋槍你不習慣. 人的改變是可以很快的, 這不論老少, 不願意改進大多是自己問題, 一個軟體工程師若是工作了二十年, 他可能在當中已學了五個不同世 代的開發語言, 軟體工程師不會抱怨改變太快, 因為他知道這根本沒 有選擇. 進步就是要盡全力, 否則就是不想進步, 找諸多籍口不願改變自己, 「循序漸進」就是籍口, 用變得太快是不好的來安慰自己不想進步的 心. 歷史上擺了個例子就叫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開始得比明治維新早 , 而結果就是清朝被更遲起步的日本打爆. 正常人會得出的結論, 就是洋務運動進步太慢, 浪費時間. 而不會說 滿清戰敗, 是因為洋務運動進步太快, 導致亂象叢生. 因為人家擺在 旁邊, 就是有人可以進步那麼快, 而且還正面打贏你. 還好當年甲午 戰爭是輸給日本, 而不是輸給英美俄, 不然肯定會有拿出「洋務運動 是因為進步太快導致諸多問題」這個籍口出來, 輸給同樣在進步的人 , 就無話可說了. 不想變的人給他多少時間他都會覺得太快. 況且, 你已經落後了, 你 要追上去就只有走得比別人更快, 比別人更努力完成進步, 否則你只 會越來越被拉開. 也沒有人要直接跳過過程, 是有些人自己在享用結 果的時候, 懶得去重溫過程. 至於依賴二三十年前的人去教導才懂新的東西, 根本就是錯誤, 新東 西是靠新世代自己去發崛的, 二三十年前的人, 他們不是留在這裡教 你甚麼的, 而是等待新世代盡速掌握新事物, 將他們全部擊倒並取代 , 這樣社會才有希望. -- 戰略遊戲版 SLG (C)lass > 8 戰略高手 > 11 GameTopics > 28 SLG 絕望人民共和國官方網站... http://chinesepeking.wordpress.com/ -- ※ 編輯: chenglap 來自: 61.18.51.146 (06/29 23:06)

06/29 23:04, , 1F
推 最難改變的還是文化,以及價值觀
06/29 23:04, 1F

06/29 23:06, , 2F
06/29 23:06, 2F

06/29 23:30, , 3F
06/29 23:30, 3F

06/29 23:56, , 4F
進步的定義? 全球化是不是進步呢,那它有沒有檢討的空間
06/29 23:56, 4F

06/29 23:58, , 5F
如果有檢討的空間,那所謂盡全力去進步,有包括解決負面
06/29 23:58, 5F

06/29 23:59, , 6F
影響的責任嗎? 說到底大概還是服從強權吧
06/29 23:59, 6F

06/30 00:14, , 7F
所以 大學是教我們如何思考 而不是那些既定的東西
06/30 00:14, 7F

06/30 01:52, , 8F
極端一點的說 全球化當然是進步 沒有全球化不知道多少
06/30 01:52, 8F

06/30 01:52, , 9F
國家現在還極端落後 當然你可以說你寧願要過以前純樸
06/30 01:52, 9F

06/30 01:53, , 10F
的生活不喜歡現在這樣 但多數人的選擇就是這樣
06/30 01:53, 10F

06/30 01:54, , 11F
如果全球化不是進步只是服從強權 那應該會有人選擇不全
06/30 01:54, 11F

06/30 01:55, , 12F
球化來進步 但你看開放前的大陸或北韓就知道結果
06/30 01:55, 12F

06/30 08:40, , 13F
沒跟上的人會被幹掉,贏的人才有辦法檢討負面效果..
06/30 08:40, 13F

06/30 23:44, , 14F
香港代表還是很強:P
06/30 23:44, 14F
文章代碼(AID): #1HplTGqI (MenTalk)
文章代碼(AID): #1HplTGqI (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