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台灣幹細胞發展?

看板Medicine作者 (--/)時間16年前 (2008/06/07 21:2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有幾點我想建議大家,在踏入幹細胞應該要省思的問題 第一點 課堂上所開授發育生物學和胚胎學,其實跟胚胎幹細胞一點關係也沒有。 發育生物學的實驗對象是果蠅,跟幹細胞可差很多了。 至於胚胎學呢?就看你的教授是對哪一方面的動物比較行。 那麼到底常用來研究的幹細胞有哪些呢? 那我們就從受精卵開始講起吧 卵子從授精的那一刻開始 5~7 days Embryonic Stem cells(totipotent) 6~weeks Embryonic Germ cells(primordial germ cells) (pluripotent) Fetal Fetal tissue Stem cells (pluripotent or mutipotent) Infant Cord Blood Stem cells and Placental Stem cells (Pluripotent or Mutipotent) Infant to Adult Adult Stem cells(pluripotent or Mutipotent) Teratocarcinoma(germ cell tumor)→Embryonal Carcinoma cells (pluripotent) 當然這只是大致上的分類,還可以再細分。 第二點 基因轉殖只是一種技術,這是在分子生物或細胞生物很普遍的技術 不管是動物和植物都很常用。 像基改作物,基因改良的動物啦~ 那些看起來會要你命的東西。(其實不會要你命,我實在是沒有看到什麼根據。) 基改作物和牲畜,的確是引起很大的風波。 但那跟幹細胞還是沒有關係,一點關係也沒有。 你進去做,大概就是想辦法如何讓vector進入細胞,並且讓細胞不會排斥它。 而且能成功生長和繁殖。 那什麼才有關係? 嚴格講起來是一種技術叫做 nuclear transfer 這種技術就是複製動物所需要的。 它跟複製羊就有很大的關係。(複製人也是靠這個啦...) 同時這也算是胚胎學的領域,但和幹細胞? 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第三點 研究上報不見得是好事 很多負面的,都沒有寫。你只看到光明面! 請參考沈家寧博士在科學發展上寫的文章:人造幹細胞 當你進去實驗室的時候,很多教授會跟你講不要相信媒體所說的話。 光看媒體的報導,是增長不了你的專業認知。 當然還是有少數人例外,可能為了爭取曝光率還是什麼的... 最後一點 台灣目前比較有規模的幹細胞團隊 由中研院游正博博士主持的幹細胞實驗室 成員有:游正博、李仲良、吳漢忠、郭紘志、沈家寧、陳淑華、邵立恩、林泰元     呂仁、沈家寧等 (地點在生醫所,雖然網頁寫在基因體中心,但其實是在生醫所) 另外一個是台大醫學卓越研究中心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成員部分我不清楚,因為台大校訊只有寫包括三位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定信、楊泮池及 陳培哲;與27位博士級以上教學研究同仁) 如果你對幹細胞有興趣 歡迎暑假參與台大生技中心所開設的相關課程。 至於進入實驗室做專題??? 這部分因為幹細胞實驗相當昂貴,除非你希望有所表現。 否則教授大概只會教你做組織培養之類的東西。老實講那種東西,你倒不如選擇去細胞生 物或分生相關實驗室做。 我個人建議是對該研究領域保持觀望,碩士完後你想走幹細胞研究也不遲。 這些團隊都會收博士生和博士後研究生。有一定的基礎再來,都不會太遲。 平常可以看nature review stem cell collection之類的期刊。 總而言之,我建議至少要有兩項專長,不然幹細胞實驗要到應用階段,都要很長一段時間 比起那些疫苗和病毒研究(你想想看SARS的冠狀病毒研究,沒幾年就出爐了),真的慢很多 ...如何養活自己就成最大問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12.167 ※ 編輯: charli 來自: 118.166.12.167 (06/07 21:26)

06/09 10:27, , 1F
感謝 ^^
06/09 10:27, 1F
文章代碼(AID): #18IelzKx (Medicine)
文章代碼(AID): #18IelzKx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