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有關汽車引擎工程師/

看板Mechanical作者 (Nick)時間6年前 (2017/07/24 10:21), 編輯推噓6(6034)
留言40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我來回一下關於對氣動跟汽車的問題吧 一般來說,氣動是外型的附屬,為了氣動所做的修改都是小幅的修改。至於大廠設有風洞 是為了驗證設計所建,並不能說氣動很受重視,甚至對於一般車輛,做風噪都比氣動減阻 還來受的重視,您可以去各大官網看看招聘訊息。 如同我之前說,未來電車越來越多,氣動噪聲控制會越來越重要。對了,我在談發展的時 候,並不是以台灣出發來看,記得原文主也說過考慮過國外的工作,對熱流有熱情固然很 好,但是條窄門也要理性分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5.241.1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chanical/M.1500862884.A.F33.html

07/24 11:11, , 1F
熱流是窄門我不太認同,更何況你還提到國外的產業,引
07/24 11:11, 1F

07/24 11:11, , 2F
擎跟電池的散熱不用設計嗎?除了汽車業的內燃機以外,
07/24 11:11, 2F

07/24 11:11, , 3F
飛機的渦輪引擎、火箭的固態燃燒、甚至是最近正夯的無
07/24 11:11, 3F

07/24 11:11, , 4F
人機飛行,難道都用不到熱流的專業人才嗎?熱流不是只
07/24 11:11, 4F

07/24 11:11, , 5F
有氣體動力這個部分
07/24 11:11, 5F

07/24 11:33, , 6F
抱歉,我指的是內燃機的部分
07/24 11:33, 6F

07/24 16:55, , 7F
不過以國外車廠缺來看,目前是軟體缺最多吧,之前稍微研
07/24 16:55, 7F

07/24 16:55, , 8F
究下大概是 軟體 > 結構(懸吊車體)>空氣動力.... 引擎
07/24 16:55, 8F

07/24 16:55, , 9F
部分因為沒仔細看不知道分布在哪好
07/24 16:55, 9F

07/24 16:55, , 10F
更正一下 軟體>>>硬體....
07/24 16:55, 10F

07/24 16:56, , 11F
軟體>>>結構才對...抱歉樓主能幫修嗎
07/24 16:56, 11F

07/24 17:13, , 12F
軟體不少職缺要有機械背景才能做
07/24 17:13, 12F

07/24 17:13, , 13F
引擎 懸吊 變速箱控制
07/24 17:13, 13F

07/25 00:04, , 14F
我不懂用職缺數來判斷重要性的道理在哪? 照你的說法,那CEO
07/25 00:04, 14F

07/25 00:04, , 15F
大概是一個公司最不重要的職缺了。
07/25 00:04, 15F

07/25 00:05, , 16F
然後如同你之前說的,你推薦原文作者的題目是電動引擎,跟
07/25 00:05, 16F

07/25 00:05, , 17F
氣動噪聲控制之間的關聯性是?
07/25 00:05, 17F

07/25 00:07, , 18F
至於內燃機相對是少人研究的題目我相信,但是說內燃機引擎
07/25 00:07, 18F

07/25 00:07, , 19F
在汽車業是窄門我不同意,在台灣或許是,在國外,也許你該
07/25 00:07, 19F

07/25 00:08, , 20F
看看自從ecobooster 1.0L問世後有多少車廠推出這類型小排氣
07/25 00:08, 20F

07/25 00:10, , 21F
渦輪增壓引擎。未來會不會有更新的發展,你永遠不會知道。
07/25 00:10, 21F

07/25 00:19, , 22F
手機好像不能修改?提噪聲是跟減阻比起來,降空氣造成
07/25 00:19, 22F

07/25 00:19, , 23F
的噪聲更為被重視
07/25 00:19, 23F

07/25 00:20, , 24F
我不否認有可能有新發展,只是回答一下您的問題而已
07/25 00:20, 24F

07/25 00:24, , 25F
降噪近年會流行,是因為歐盟把車輛行駛的噪音列入法規中,
07/25 00:24, 25F

07/25 00:26, , 26F
所以車廠努力在各方面甚至包含輪胎磨擦異音上降低噪音
07/25 00:26, 26F

07/25 00:27, , 27F
而減阻實際上難度較高,目前量產車款的風阻系數其實已經很
07/25 00:27, 27F

07/25 00:28, , 28F
低,要繼續把阻力系數降低至3.0以下,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07/25 00:28, 28F

07/25 00:28, , 29F
而外型也會有極大的改變(這點你說的沒錯),所以並不是每個
07/25 00:28, 29F

07/25 00:29, , 30F
車廠都會考慮投資在這上面。至於非量產車(超跑及賽車),空
07/25 00:29, 30F

07/25 00:30, , 31F
氣動力發展的目標在加大下壓力,反而是提升阻力系數非減少
07/25 00:30, 31F

07/25 00:49, , 32F
我想氣動降噪會變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馬達聲音與震動較小
07/25 00:49, 32F

07/25 00:49, , 33F
,因此車內噪音主因由引擎轉為其他原因
07/25 00:49, 33F

07/25 00:52, , 34F
但電池突破確實是一個難點,我也是學發展比較完善的方
07/25 00:52, 34F

07/25 00:52, , 35F
向,也很希望在領域中突破,但同時也感受到難點,所以
07/25 00:52, 35F

07/25 00:52, , 36F
才會這樣建議啦~
07/25 00:52, 36F

07/25 04:28, , 37F
抱歉剛剛才看到有人問職缺數,以職缺數去衡量重要性的確
07/25 04:28, 37F

07/25 04:28, , 38F
考慮不周,所想表達並不是重要性(缺一不可)而是選擇哪
07/25 04:28, 38F

07/25 04:28, , 39F
一個項目去發展較有機會或減少彎路能直接達成原po的目的
07/25 04:28, 39F

07/25 04:28, , 40F
07/25 04:28, 40F
文章代碼(AID): #1PTLcayp (Mechanical)
文章代碼(AID): #1PTLcayp (Mechan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