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電影《一九四二》中的蔣介石

看板MdnCNhistory作者 (A將~)時間11年前 (2012/12/29 13:56), 編輯推噓3(3010)
留言13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出處: 兩岸史話-電影《一九四二》中的蔣介石 \ 旺報 兩岸史話-電影《一九四二》中的蔣介石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308/112012122700522.html 2012-12-27 01:20 旺報 【文/楊艾俐】  ▲馮小剛電影《一九四二》中由演員陳道明飾演蔣介石。圖為劇照。(本報系資料照片 )  編者按由華誼兄弟公司發行的電影《一九四二》近期在大陸院線放映,故事改編自 小說《溫故一九四二》,講述了1942年抗日戰爭背景下,河南大旱,戰爭僵持階段,數百 萬民眾忍受飢荒的痛苦,背井離鄉,逃荒的旅程。作者由此探討電影中的史觀和史實,也 提出對影片中的中國領導人蔣介石功過的個人觀點。  歷史有時被歪曲或醜化,但是漠視歷史更嚴重,馮小剛的《一九四二》再次證實, 兩岸三地都亟需正視民國史。  每次在大陸,看到有關民國史的影片,來自台灣的我,都禁不住看看如何描繪那時 代的歷史。一個時代的好壞,領導人應負重大責任,最近馮小剛導演的《一九四二》(描 述那年河南遭遇大飢荒,3百萬人餓死,橫屍遍野,餓殍滿地)上演,依然忍不住沿襲舊 例,看看該片如何描繪當時領導人──蔣介石。  電影非史實  我應該算中間人士,不偏藍也不偏綠,我第一個反應,發生那麼大飢荒,餓死如此 多人,當然蔣介石必須負責。電影中描述蔣介石不知災情如此嚴重,必須由美籍記者白修 德告知,我卻打了個大大問號,以歷史常識判斷,蔣介石重視情報,他重用的人如戴笠, 毛人鳳等都是情報頭子,怎麼可能不知道。  我更驚訝的是,海峽兩岸對電影裡如此評價蔣介石,(明年說不定本片還會抱一座 金馬獎回去)幾乎無人表示是否符合史實或失實,贊同或反對。尤其是台灣的國民黨及歷 史學者對此毫無反應。好不容易,看到微博@漩渦星系2寫的〈真實1942 民國政府做過的 那些事兒〉,看到一些不同看法,他舉出民國政府在1942年中之後,分4階段積極展開救 災,以鄉鎮為單位普設粥廠湯廠,大量配發救荒食品,並附以工賑、扶植生產等,接著展 開救災善後工作。招撫流亡、災民歸耕、籌貸秋種、補充耕牛農具、減免田賦積欠及賡續 收養災童等措施。  接著騰訊歷史版登出,由諶旭彬所寫的「戳破《1942》裡的偽歷史」,強調無論是 電影本身,還是作為腳本的紀實原著,乃至於媒體對該段歷史的諸多重新發掘,均可謂是 偽史當道。例如政府封鎖消息,不允許媒體報導河南饑荒?甚至導致《大公報》被停刊3 天,但大公報是被其他理由停刊,之前,重慶《新華日報》對河南災荒的報導至少已有40 餘起。例如電影中蔣介石不許報災、「根本不相信河南有災」?流行的史料依據有3份, 都有問題,主要是根據大軍閥馮玉祥的回憶錄以及其他人寫的文章。  而諶旭彬考證《一九四二》原作者劉震雲說他的家鄉河南延津縣,餓死了幾萬人, 1942到1943年日軍進城才解救了鄉親,但是河南延津早在1938年就淪陷至日本手裡了。  歷史學家段宇宏也舉出民國政府在1942年撥款約近2億元賑災,占財政收入的近4% ,當時值抗戰時期,軍費支出就占財政收入的62%,其餘38%必須供全國使用,1943年2月 賑災就又占了4%,不可謂少。河南省政府還制定了保護農民土地辦法,決定因災荒而賣當 之土地、房產,准5年內以原價贖回。所有這些蔣介石不可能不知道。而白修德第一篇關 於河南災情報導,1943年3月份,已經是進入第3階段賑災了。  所以,電影中所敘,「這場饑荒主要是在美國記者、美國報界的干預下、在美國輿 論的壓力下民國政府才匆匆實行救助措施的結論,是無比荒謬的。」漩渦星系2在微博中 說。  關於歷史的諷刺辭彙很多,如「歷史如小姑娘,任人打扮」(胡適所說)等。但是 近年來,我覺得歷史上,對人或事件漠視比醜化更嚴重,醜化總有一天可以翻案,但漠視 ,此人和此事隨風而過,再無真相大白的一天。民國建立一百年,中共建政60年來,有無 數人與事被漠視。  蔣介石大概是最被兩岸漠視的領導人。最近,去了南京,上海,發現蔣介石的痕跡 都被抹去。在南京中山陵孫中山紀念館裡,陳列很多孫中山與當時中國共產黨及蘇聯領導 人的照片,甚至與平常百姓的照片,但是獨缺他與蔣介石的合照。有的照片孫中山站在中 間,旁邊是空的,再過去才是另外一人,按照中國照相慣例,領導人物旁邊一定有人站, 動過手腳的痕跡清晰可見。  漠視關鍵者  在台灣,蔣介石似乎也已消失,看不到他的銅像(當然以前也嫌太多),他統治台 灣20餘年的歷史,似乎空白一片。他的確施行白色恐怖,多人無故被槍斃,病死冤獄。如 我是受難家屬,終生也難原諒他。但是另一面,他確實爭取到美國的支持,在風雨飄搖中 ,奠定自由台灣的基礎,在50年代他力主台灣必須發展民營企業,避免公營企業獨大,並 訂立若干法條,鼓勵中小企業,釋放台灣創業家活力,進而有後期的台灣經濟奇蹟。  台灣有陣子猛力興建蔣介石銅像,全台一共有4萬5千個他的塑像,1988解嚴後,再 加上民進黨執政,陸續拆除,放在桃園的一所蔣介石雕像公園,專欄作家許知遠到台灣時 ,偶爾漫步到那個公園,在〈複製的領袖〉一文中寫道「眼前的雕像早已失去了往日意義 。它們因批量排列在一起倍感滑稽。它不僅失去了威嚴,也失去了殘忍與肅殺。」  台灣人選擇漠視他。但是縱使作為人,他也有值得研究的一面。這幾年在大陸看史 料,他的舊居等,更發現他人性的一面。如在抗日前他的照片猶如四十左右的中壯年,精 神奕奕(當時50歲),但1946年,他重新邁入南京的總統府時,已經垂垂老矣,連鬍子都 泛白,期間才不過8年。可想領導抗戰,是如此重任加身,令他心力交瘁。  又如他從廣大中國退至台灣一隅,心情為何,(至少他沒有如李宗仁飛至國外當寓 公),為什麼能天天寫日記,堅持半個世紀,作為基督徒,他如何平衡白色恐怖與宗教的 仁愛情懷,他的禱告內容如何?他對台灣有感情嗎?又是什麼樣感情?  於微觀,於宏觀,蔣介石不應是被漠視的歷史人物。法國作家雨果在《悲慘世界》 中說:「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恆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全文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7.105.5.224

12/29 16:02, , 1F
確實爭取到美國的支持? 釋放台灣經濟活力? 這段存疑~
12/29 16:02, 1F

12/29 16:03, , 2F
雖然蔣介石有些做為,但美國的支持主要還是韓戰後國際情勢轉變
12/29 16:03, 2F

12/29 16:06, , 3F
至於釋放台灣經濟活力? 我想除釋出那四大公司的股票之外
12/29 16:06, 3F

12/29 16:06, , 4F
應該是沒有,而且如果要接受美援,也不可能搞社會主義那一套。
12/29 16:06, 4F

12/29 16:54, , 5F
算了,跟馮小剛這種人談歷史,根本就是對牛彈琴,他腦袋
12/29 16:54, 5F

12/29 16:55, , 6F
里根本還是文革那一套歷史觀
12/29 16:55, 6F

12/29 21:14, , 7F
釋放台灣經濟活力算是有吧 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讓那
12/29 21:14, 7F

12/29 21:14, , 8F
些大地主把私有土地釋放出來 把資金投入工商業
12/29 21:14, 8F

12/29 21:15, , 9F
另外老蔣還有個功勞就是推行地方自治 奠定後來民主
12/29 21:15, 9F

12/29 21:15, , 10F
憲政的基礎 1949年政府播遷來台 1950年花蓮縣就自
12/29 21:15, 10F

12/29 21:17, , 11F
己選出縣長楊仲鯨 還有台北吳三連 台中楊基先
12/29 21:17, 11F

12/31 06:37, , 12F
簡單來說 就是讓地主不得不有動力釋放旗下佃農轉業...
12/31 06:37, 12F

01/24 03:35, , 13F
他該不會是在曲線影射沒啥自然災害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
01/24 03:35, 13F
文章代碼(AID): #1GteOWkE (MdnCN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GteOWkE (MdnC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