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官方出版史料對陝甘寧種&販鴉片的記載

看板MdnCNhistory作者 (lvye)時間14年前 (2010/07/05 09:58),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Warfare 看板 #1CBeMXtY ] 作者: tomasvon (lvye) 看板: Warfare 標題: Re: [問題] 主要戰場、敵後戰場、正面戰場 戰爭勝 … 時間: Sat Jul 3 08:34:38 2010 : → midas82539:樓上的資料出處願聞其詳? 還滿有趣的 07/02 20:07 : 推 purineboy:共軍應該還有偽軍好應付吧 07/02 21:32 : → Alex13:鴉片的部分大概是出自於共黨老兵或官員的日記及回憶錄吧 07/02 21:56 : → Alex13:戰間有些事情只要是頭腦正常的政府,戰後都不會承認的 07/02 22:00 : → tomasvon:從後來出版的根據地財經資料中可以找到陝甘寧和晉綏販賣 07/02 22:02 : → tomasvon:鴉片收稅收的記錄。但延安沒種過﹕孫平造謠﹐他人傳謠 07/02 22:04 ^^^^^^^^^^^^收回這句話。 : 推 foreigners:私下不得見光的事情怎麼可能會出現在正史上XD 07/02 22:26 陝西省檔案館﹐1980年5月 《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史料摘編 6 財政》 P18 - P20 陝北從來就很窮困﹐但民國十五年前後﹐綏米一曾經有過商業上的畸形 發展﹐那是鴉片貿易起了決定作用……邊區財政若想打破難關﹐不叫它 的特殊經濟條件…困死…則必須借助於特產。 1942年~邊區自產特產~並專利代銷晉綏的特產﹐不但解決了當年的財政困難… 支持了1943年春季的財政。 (好吧我承認陝甘寧邊區有種鴉片) 1943年……這一年晉綏給予很大的幫助﹐送來大量特產﹐並由陝甘寧代銷 晉綏特產抽20%的貿易稅。 (西北財經辦事處﹐1948.2.18《抗戰以來的陝甘寧邊區財政概況》) P29 …去年和今年主要依靠特產﹐沒有特產等收入而想渡過去年和今年的 財政難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當邊區國民經濟還相當落後﹐財政來源 不豐﹐我們的自給經濟還剛在發展﹐鹽的運銷還不能毫無阻礙的發展時﹐ 特產收入在將來一、二年中還是解決財政的主要與可靠的辦法。 (邊區財政廳﹐《財政工作總結》﹐1943年) P59 1942年度財政收支數目表 ………… 公鹽 35,557,000 10.00% ………… ………… 鹽業收入 1,220,000 1.00% 特產 139,623,000 40.00% ………… 合計 348,875,000 100.00% (邊區財政廳﹐《二年來財政收支工作總結》﹐1943年10月) : 推 foreigners:問題是黨中央不挺 這就變成了私下不得見光的事情..XD 07/02 22:31 的確有點見不得人﹐後代的宣傳部門對這個能不提就不提﹐ 但歷史、檔案部門出版史書的時候﹐還是秉著實事求是的 態度﹐照錄原版資料﹐隻是不打廣告宣傳而已~ 但願台灣當局有老實發布過中國農民銀行的光輝事跡材料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135.194.62

07/03 08:39,
40% 挺吃重的.
07/03 08:39

07/03 08:40,
不過掩飾到連大陸大部份人都覺得沒賣過, 就太過火了.
07/03 08:40

07/03 08:42,
農民銀行被合併了,不見蛋了,科科
07/03 08:42

07/03 08:45,
至少也應該是懷疑賣過, 而不是一口咬定沒賣吧, 我想.
07/03 08:45

07/03 08:47,
不過這篇是好的, 把引文分享, 日後在別處更正也容易些.
07/03 08:47

07/03 10:45,
推實事求證的精神!
07/03 10:45

07/03 11:07,
想請教您,所謂特產都是指鴉片嗎?
07/03 11:07

07/03 12:06,
推精神+1~
07/03 12:06

07/03 13:02,
推精神!
07/03 13:02

07/03 13:11,
真的 在網路跟大陸人討論這件事 10000個有9999個都說
07/03 13:11

07/03 13:12,
不相信中共有種賣鴉片
07/03 13:12

07/03 14:26,
在這個年代 各方勢力都會有"不得已"的手段 不足為奇
07/03 14:26

07/03 14:28,
這次推你總算敢面對對共方不利的歷史了
07/03 14:28

07/03 14:29,
其實板上前陣子就已經討論過這問題 推客觀討論精神
07/03 14:29

07/03 14:46,
大推!之前和大陸同學聊到這個他們也是一口咬定沒有 -_-
07/03 14:46

07/03 15:43,
推你求證的精神
07/03 15:43

07/03 17:29,
推精神+1
07/03 17:29

07/03 21:08,
主要是TG後來禁毒禁得很徹底,所以大陸人印象中
07/03 21:08

07/03 21:09,
覺得TG不是做這種事的咖
07/03 21:09

07/03 22:47,
天下烏鴉一般黑-其實是一隻比一隻更黑
07/03 22:47

07/04 02:54,
能承認錯誤 很好的研究精神
07/04 02:54

07/04 11:15,
邊區是什麼意思?
07/04 11:15

07/04 11:17,
純推精神
07/04 11:17

07/04 12:18,
陝甘寧邊區 中共的根據地 是一個行政區域
07/04 12:18

07/04 15:12,
請問特產意指鴉片的證據是什么?
07/04 15:12

07/04 15:19,
延安特產有:紅棗洛川蘋果雜豆紫砂陶瓷中藥材等
07/04 15:19

07/04 15:32,
而延安紫砂壺的加工工藝正是始于1942年.
07/04 15:32

07/04 15:39,
延安人原本不懂怎么生產陶瓷的技術,為什么42年就懂了.
07/04 15:39

07/04 15:44,
肯定是紅軍中的南方人傳播的技術.而造出來是為了外銷.
07/04 15:44

07/04 15:48,
上面有好史料,不看嗎?
07/04 15:48

07/04 15:53,
而當時江蘇宜興被日本占領,紫砂生產已停頓.延安的一定好賣.
07/04 15:53

07/04 15:54,
上面史料只說特產賺了錢,有說特產是鴉片嗎?
07/04 15:54

07/04 15:57,
特產是邊區委婉避諱的說法﹐其實主要就指鴉片。
07/04 15:57

07/04 16:11,
證據呢?你說委婉就委婉了哦?特產這詞一直都是指土特產.
07/04 16:11

07/04 16:14,
先在空白紙上打一槍,然后再在槍眼周圍畫幾個圈就叫百發百中
07/04 16:14

07/04 16:16,
這種百發百中也很委婉.
07/04 16:16

07/04 16:20,
好吧我們不用別的史料來佐証﹐就本文所述﹐特產可不隻
07/04 16:20

07/04 16:22,
延安﹐還有來自晉綏﹐應該可証明不是你所指的延安紫砂
07/04 16:22

07/04 16:24,
戰亂年代被封鎖公鹽都隻有這點收入土特產是撐不起40的
07/04 16:24

07/04 16:26,
本文檔案記載也很清楚﹕鴉片貿易起了決定作用(40%)
07/04 16:26

07/04 16:27,
我們可以認可特產中也包含土特產﹐但主要應該就是鴉片
07/04 16:27

07/04 16:31,
更正我的說法﹕決定作用是民國15年(1926)年前後﹐但
07/04 16:31

07/04 16:32,
從前後文所指無疑就是指鴉片。以上
07/04 16:32

07/04 17:23,
我只想說特產里有紫砂,并沒說特產全部是紫砂.只想說明能賺錢
07/04 17:23

07/04 17:52,
剛搜索到的:43年,全邊區已經有紡織廠23家,造紙廠11家
07/04 17:52

07/04 17:53,
肥皂廠2家陶瓷廠3家石油廠1家火柴廠1家制藥廠1家皮革廠2家
07/04 17:53

07/04 17:55,
印刷廠4家被服廠12家煉油廠2家工具廠8家木工廠2 家
07/04 17:55

07/04 18:02,
請如何說服10000個中的9999個,邊區是張白紙,除了鴉片什么都
07/04 18:02

07/04 18:03,
生產不了.
07/04 18:03

07/04 18:39,
PS:任何地方再落后特產也不會只有一種。40%應該非單一商品
07/04 18:39

07/04 18:44,
本文檔案記載很清楚的是:特產占40%。請問哪里說了鴉片占40%
07/04 18:4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28.53.167

07/05 10:35, , 1F
應該不是實事求是的精神,我看是出版時根本不知道史料價值
07/05 10:35, 1F

07/05 11:33, , 2F
應該說"忘了銷毀這個史料"
07/05 11:33, 2F

07/05 16:54, , 3F
我看是…你以為陝西省檔案館的專職人員不知道其價值
07/05 16:54, 3F

07/05 21:28, , 4F
請問兩位,知道價值後,是公布?還是掩飾?還是銷毀?
07/05 21:28, 4F
文章代碼(AID): #1CCJnY8Q (MdnC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