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Re: [問題] 關於中國武術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呆方)時間6年前 (2018/02/11 18:39),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 引述《rolionly (Coldicee in JTeam)》之銘言: : 小弟純鍵盤武術家 以下認真發問非釣魚引戰 : ------------------------- : 今天無聊揮了兩下正拳,突然想到 : 中國武術存在很多發力技巧,講求勁力 : 是否是因為中國武師,在發展時缺乏強壯的肌肉(當然也可能認為不重要) : 所以才創造出如此多的發力方式 : 近代的格鬥家在容易練習肌肉的背景下 : 刺拳的穿透力足夠,所以複雜的發力技巧才會在現在較難使用 ? : (雖然可能可以發出更多力量) 你好 既然是鍵盤武術家的問題,就由鍵盤武術家回答啦~ 在我看來,傳統武術中的發力技巧跟勁一類的東西,就是現代運動中所謂的動力鍊。 柔道練習一次次的摔、拳擊手不停的打沙包、投手一球一球的練,這些都是為了讓運動員的神經系統更加熟悉這些動作,使身體在執行這些動作時可以保持正確姿勢並且更有效率的徵召肌肉。 相較於體能、速度、力量等可量測的條件,這才是區別不同運動專業的關鍵,所以一個健美選手再大支,拳重也可能沒有一位輕二十公斤的拳擊手來的重,並不是健美選手的肌肉很廢,只是訓練目的不同而已。 話題再拉回來,為什麼中國武術裡有這麼多「有趣」的發力技巧,而現代技擊運動中沒有呢。 為什麼說這些技巧是有趣的呢?因為在擂台上沒有用啊。 但是,這並不是說練這些技巧的人都傻子,而是這些技巧是因應不同的需求而產生的。詠春的短距離發力很有名,但不是因為這種拳有力才這樣打的,而是為了在狹窄環境中搏鬥才發展起來的。 撇開力量跟實戰經驗不談,為什麼詠春高手老是被散打選手屌虐,我想這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跟把純拳擊手拉去打綜合格鬥一樣,如果沒有額外的訓練,十次被虐九次半;但是可笑的是這些中國武術高手也很蠢,竟然沒有自己在擂台上就是比人家弱的自覺,當然這屬於眼力問題這裡就不說了。 接下來講為什麼現代技擊運動沒看到發力技巧呢? 第一個原因是你傻,你沒去真正深入接觸過這些項目,就以為人家沒技巧,其實這些技巧都在選手的訓練項目中。柔道選手能在半秒內把重他二十公斤的人抬離地面再重重摔下,這不是發力技巧,什麼才是。 第二個原因是隱密性的需求,許多技擊運動比賽中,隱藏攻擊意圖是很重要的,拳擊手的刺拳有時會犧牲拳重以減少準備動作跟提升攻擊頻率。寸勁的預備姿勢和刺拳類似,但為什麼沒有在擂台上被使用就是這樣,寸勁包含太多軀幹的扭轉,看似出其不意實則發動時間太長。 第三是因為個人差異,因為多數技擊用的場地是一個很單純的環境,平坦沒有障礙物,所以並不需要什麼特化的發力技巧,所以影響發力技巧的就剩個人身體條件的不同了,不同的身高、臂展、肩寬會使你的動作有些許差異,但是這種差異的修正多數必須自己體會,所以教也沒用。 再重複一遍,為什麼不使用那些發力技巧呢,因為在擂臺上最有力最迅速的不是它們。不是現代人好笨笨,古代人好棒棒,而是不同時代、環境所需求的不同造成的。 以上就是來自另一位鍵盤武術家的個人見解,如有冒犯請多見諒。 ----- 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G342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1.209.18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tialArts/M.1518345540.A.2CC.html

02/11 22:08, 6年前 , 1F
這篇說的滿不錯的
02/11 22:08, 1F

02/12 01:02, 6年前 , 2F
02/12 01:02, 2F

02/12 02:31, 6年前 , 3F
02/12 02:31, 3F

02/12 03:51, 6年前 , 4F
詳細
02/12 03:51, 4F

02/14 16:06, 6年前 , 5F
02/14 16:06, 5F

02/18 10:09, 6年前 , 6F
我也認為發勁就是動力鍊
02/18 10:09, 6F
文章代碼(AID): #1QW1r4BC (MartialArts)
文章代碼(AID): #1QW1r4BC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