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請問懂拳擊的大大們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邊荒書劍)時間16年前 (2008/06/28 23:36), 編輯推噓32(320104)
留言136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前陣子有大大問出拳的問題, J大大方的方享出拳的方法; 要放鬆及像甩鞭子一樣。 小弟練的國術也是這種出拳方式(甩鞭勁)。 不過小弟有受第一神拳影響過(荼毒?)。 反而認為拳擊的出拳就是要出力。 問題來了,如果出拳正確方式應該是放鬆出拳的話, 那麼拳擊手鍛鍊手部的肌肉,倒底有何用處呢? 不會減少出拳的速度嗎? 還是只是單純增加拳的質量(灌到對手的)? 希望請有練過拳擊及懂拳擊理論的大大, 不吝指教小弟心中的疑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71.10.139

06/28 23:40, , 1F
這種問題去 boxing 板問應該會比較多可靠答案吧~~
06/28 23:40, 1F

06/28 23:42, , 2F
出拳如橡皮筋彈人一般 肌肉越鍛練 就如同越粗厚的橡皮筋
06/28 23:42, 2F

06/28 23:42, , 3F
彈人也越痛
06/28 23:42, 3F

06/28 23:43, , 4F
更專業的解釋 去問boxing 板...
06/28 23:43, 4F

06/28 23:46, , 5F
肌力和放鬆本來就沒有衝突歐
06/28 23:46, 5F

06/28 23:48, , 6F
過程都是鬆的 爆發點的力量 技巧一樣下 肌肉力量成正比
06/28 23:48, 6F

06/28 23:50, , 7F
用體重的位移 腰力的扭轉形成的力量 比單純的手力還
06/28 23:50, 7F

06/28 23:50, , 8F
大 所以腿部的鍛鍊也是很重要的
06/28 23:50, 8F

06/28 23:51, , 9F
這種理論東西方都在講 只是有時會有人給他加神秘的꘠
06/28 23:51, 9F

06/28 23:51, , 10F
色彩罷了
06/28 23:51, 10F

06/28 23:56, , 11F
既然都是練下盤與腰力,鍛鍊手部肌肉不是多此一舉嗎?
06/28 23:56, 11F

06/29 00:05, , 12F
手打出去需要速度 速度需要力量 力量需要肌肉
06/29 00:05, 12F

06/29 00:07, , 13F
不過小弟認為手部肌肉要強調耐力鍛鍊
06/29 00:07, 13F

06/29 00:07, , 14F
常常打沒幾回合就感覺手好沉重..
06/29 00:07, 14F

06/29 00:07, , 15F
除了耐力還有協調吧
06/29 00:07, 15F

06/29 00:14, , 16F
有點搞混了,速度需要力量,那不就又變成了用力出拳了嗎?
06/29 00:14, 16F

06/29 00:16, , 17F
你搞混的是"用力"的定義 不"用力"的話 人只會攤著不動
06/29 00:16, 17F

06/29 00:16, , 18F
所謂的放鬆出拳 不是要你整個人愣在那裡像傻瓜一樣
06/29 00:16, 18F

06/29 00:17, , 19F
用"力"的方式有技巧在
06/29 00:17, 19F

06/29 00:17, , 20F
而是你該用力的地方瞬間爆發出力 不該用力的地方放鬆
06/29 00:17, 20F

06/29 00:18, , 21F
這就好比你寫字的時候緊緊握住筆 反而寫得慢而且易累
06/29 00:18, 21F

06/29 00:19, , 22F
若是放鬆手指手腕 讓筆尖恰到好處的接觸紙面 快又輕鬆
06/29 00:19, 22F

06/29 00:19, , 23F
出拳沒有預兆 又抓對時機最快 而非絕對速度的快
06/29 00:19, 23F

06/29 00:19, , 24F
速度當然與肌肉力量成正比 不一定就是要用力才叫肌力
06/29 00:19, 24F

06/29 00:19, , 25F
放鬆是增加協調性 不協調做什麼動作都嫚
06/29 00:19, 25F

06/29 00:21, , 26F
我個人是建議原PO請一個懂得人教您比較快...
06/29 00:21, 26F

06/29 00:21, , 27F
推樓上 直接找個好老師教比較實際
06/29 00:21, 27F

06/29 00:22, , 28F
小弟練的是國術,想理解像拳王那樣的速度
06/29 00:22, 28F

06/29 00:23, , 29F
修正一下 肌力與速度的關係 應該是曲線 太過強大會礙到
06/29 00:23, 29F

06/29 00:23, , 30F
國術的速度不比拳擊慢 只是你平常看到的可能都只是練
06/29 00:23, 30F

06/29 00:24, , 31F
但若沒有足夠的肌力去爆發 就無法有好的速度及打擊威力
06/29 00:24, 31F

06/29 00:24, , 32F
公園太極的吧 = =?
06/29 00:24, 32F

06/29 00:24, , 33F
就我看來 很少有哪個人練到"肌肉太大"的地步
06/29 00:24, 33F

06/29 00:24, , 34F
就如同棒球投手 臂力的鍛鍊與球速相關(不考慮技巧)
06/29 00:24, 34F

06/29 00:25, , 35F
到底揮拳有無用力?用力的定義是從頭到尾都用力嗎?
06/29 00:25, 35F

06/29 00:25, , 36F
其二,若是是放鬆出拳的話,練手部肌肉不就沒意義了
06/29 00:25, 36F

06/29 00:25, , 37F
如果要打人前肌肉繃得很緊 那不就有預兆了嗎?
06/29 00:25, 37F

06/29 00:26, , 38F
就算是拳擊出拳 也是藉由整個重心移動的出力 不是用蠻力
06/29 00:26, 38F

06/29 00:26, , 39F
看泰森或其他拳王的肌肉跟速度 你就知道肌力與速度的
06/29 00:26, 39F
還有 57 則推文
06/29 00:55, , 97F
我都摸過 其實基礎理論沒差多少 只是拳擊的實踐性較
06/29 00:55, 97F

06/29 00:55, , 98F
不過的確有拳王轉行當健美先生的例子
06/29 00:55, 98F

06/29 00:55, , 99F
強 練習質量較大而已
06/29 00:55, 99F

06/29 00:56, , 100F
力由地起等等理論 中國武術會講得很玄 結果西方武術
06/29 00:56, 100F

06/29 00:56, , 101F
反而講得比較讓人理解
06/29 00:56, 101F

06/29 00:57, , 102F
中國武術之所以很玄我想是因為文化傳承時間很長
06/29 00:57, 102F

06/29 00:57, , 103F
這點就小弟唸中文系的經驗深有所感..
06/29 00:57, 103F

06/29 00:58, , 104F
例如讀史記 就有很多誇張的敘述 但又不能全盤否認
06/29 00:58, 104F

06/29 00:59, , 105F
但人通常會選擇性記憶聳動、玄妙的部分
06/29 00:59, 105F

06/29 01:00, , 106F
但是好的國術老師還是可以讓學生容易明白吧?
06/29 01:00, 106F

06/29 01:00, , 107F
西方是因為講求科學,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是西方邏輯
06/29 01:00, 107F

06/29 01:00, , 108F
所以我們會認為西方的武術比較容易懂
06/29 01:00, 108F

06/29 01:02, , 109F
但是假設今天我們是寫毛筆字,搖頭晃腦用中國式的邏輯
06/29 01:02, 109F

06/29 01:02, , 110F
去思考每一件事情,或許國術的東西對我們來說就沒那麼
06/29 01:02, 110F

06/29 01:02, , 111F
玄妙了。就好像針灸穴到、中藥在外國人眼裡都很神秘,
06/29 01:02, 111F

06/29 01:03, , 112F
甚至曾經被誤認為一種巫術,但在中國文化區卻是理所
06/29 01:03, 112F

06/29 01:03, , 113F
當然。
06/29 01:03, 113F

06/29 01:04, , 114F
很贊同樓上不過有另外的看法 西方人在五百年前也是很「玄」
06/29 01:04, 114F

06/29 01:05, , 115F
因為西方科學革命時揚棄了很多捉摸不定的觀念...
06/29 01:05, 115F

06/29 01:05, , 116F
醫學上而言五百年前的西醫跟現在的中醫是沒什麼差別的
06/29 01:05, 116F

06/29 01:07, , 117F
在下覺得整理出符合「現代價值」(當然這很難定義)是趨勢
06/29 01:07, 117F

06/29 01:07, , 118F
傳統也可以很現代XD
06/29 01:07, 118F

06/29 01:07, , 119F
但我還是要私心地認為中國草藥學大勝西洋草藥XD
06/29 01:07, 119F

06/29 01:08, , 120F
國術或許有很多東西 動作是跟身心靈交流出來的結果
06/29 01:08, 120F

06/29 01:09, , 121F
如果全面改用現代科學說法 似乎又會少了什麼
06/29 01:09, 121F

06/29 01:09, , 122F
這就要請國術高人出來說話了 XD
06/29 01:09, 122F

06/29 01:10, , 123F
拳禪合一嗎 還是順應天人 科科
06/29 01:10, 123F

06/29 01:11, , 124F
那就不是單純的武術薰陶了 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大文化
06/29 01:11, 124F

06/29 01:12, , 125F
但那不是國術現在欠缺的 國術現在欠缺的是實際又高
06/29 01:12, 125F

06/29 01:12, , 126F
質量高密度的練習
06/29 01:12, 126F

06/29 07:13, , 127F
許久不見這麼清新的討論了XD
06/29 07:13, 127F

06/29 10:42, , 128F
根據去宜蘭一遊,我不認為國術欠缺實際又高密度的訓練
06/29 10:42, 128F

06/29 10:42, , 129F
問題在於學生願不願意承受
06/29 10:42, 129F

06/29 12:25, , 130F
也要有心人來提供這麼好的設施
06/29 12:25, 130F

06/29 13:39, , 131F
有阿;台灣第一個武道館在宜蘭,超讚的說..
06/29 13:39, 131F

06/29 13:53, , 132F
不是武道館,是武術館才對.
06/29 13:53, 132F

06/29 13:54, , 133F
知道呀~還是縣立的,雖然只有一間,不過是好的開頭
06/29 13:54, 133F

06/29 14:49, , 134F
希望台北基隆也有 最好有重訓設施
06/29 14:49, 134F

07/02 12:01, , 135F
F=ma 所以要速度快 速度快要放鬆
07/02 12:01, 135F

07/02 12:07, , 136F
肌肉是質量
07/02 12:07, 136F
文章代碼(AID): #18PbftGz (MartialAr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PbftGz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