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惠志談散打與傳統武術

看板MartialArts作者 (No Holds Barred)時間17年前 (2007/04/23 21:47),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梅惠志談散打與傳統武術 首都北京是全國開展散手運動最早的地區之一。80年代初, 國家體委在北京體院和武漢體院開始試點開展散手運動, 在北京有一批武術的拓荒者,為散手運動的普及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在這群人中,值得一提的就是被譽為北京散打第一人的梅惠志先生, 在他的培養下,便冒出了像:張新正、杜振高、楊廣軍、張力華、特學剛、 李瑞東等幾代優秀的散打運動員。 梅惠志先生不僅是散手運動的推廣人,也是將傳統武術同現代搏擊結合大膽的嘗試者 。他同他的學生曾多次同傳統武術進行過交手比試,對傳統武術有著較為深刻的認識。 梅惠志先生自幼練習過八卦、行意,後又學習過拳擊, 年輕時學習過中國式摔交,並成為北京摔交隊的主要成員。 退役后留在什剎海體校做摔交教練,70年代成為我國第一批柔道教練員 。自從國家體委開展散打運動以來,他組成了全市第一個半專業的散打搏擊隊 ,并將武術、搏擊和摔交的技術有效的結合起來,在不斷探索中完善傳統武術 和現代散打相結合的對抗形式。 針對現在的散打王比賽,梅惠志先生感慨頗深, 聽說民間選手要參加散打王比賽,他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易:梅先生是否看過散打王的比賽? 梅:看過,現在的比賽很精彩,除掉護具比賽更好看了, 另外場上運動員的表演也不錯,比如每個人都有綽號啦。 其實護具早就可以去掉,當年北京隊同泰國自由搏擊比賽時, 也不用護具。效果也很好。 易:現在散打王正誠邀民間高手參賽,您覺得這樣的比賽會不會很精彩? 梅:我看不會,打起來說不定會很難看。 易:為甚麼?不是說真正的高手在民間嗎? 梅:有這種提法,但從以前的經歷來看,民間拳手的水平很一般 。80年和81年北京搞散手試點,當時民間參賽的人數有上百人, 其中有八卦,心意,太極、大成,通背等拳種,比賽開始沒兩天 ,一看進入半決賽的選手,都剩練散手的了。民間武術的招數多 ,但多沒有經過對抗訓練,一上擂台就抓瞎。對抗起來根本沒有反應 ,挨上兩下就不打了。比賽打得很沉悶。由個練通背的還不錯, 同散手能打在一起,但水平還是有差距。最后冠軍都是體校的隊員拿啦。 易:散手規則是否限制了民間武術的發揮呢? 梅:很多民間武術不服氣,說不願戴拳套,後來市體的摔交教練 李保茹教練和他們很熟,就安排他們同我們體校的小隊員進行徒手的交流 ,比賽前我們特別囑咐我們的小隊員:不許用重拳,不許用砸頭的摔法 ,結果一兩個照面民間的選手腦袋上起了個大紫包,比賽也就沒法打了。 民間的選手輸不起,打不過就會找這樣那樣的原因, 頭兩年參賽的特別多,後來就沒人來了。知道自己也打不了。 易:是不是北京以外,還有一些高人? 梅:都一樣,我們的隊員參加過85和86年的河南少林杯,87年的武當山擂台賽 。當時的場面可熱鬧了,有扮成武松摸樣的、有和尚、老道、拎佛珠的、 穿長袍的。比賽前表演,那架勢挺嚇人,有人一掌把木板中的鐵釘子拍出來了 ,可一上台打擂,裁判喊:“預備—開始”,就挨了一腳, 自己就跳下擂台了。頭兩天民間的特多,過兩天就剩散手運動員了。 易:您也練過八卦,您覺得傳統武術有哪些不足。 梅:主要是訓練方法和意識的落後,傳統武術講究的是口傳心授, 多是對方怎麼打你,你怎麼防式的說招說手,平時實戰訓練水平很低。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對方邊腿踢你,散手隊員會一手格擋,一手反擊 。傳統武術可不這樣,他的先做一個雲手,這樣動作好看,可對方早就踢到你了 ,另外,有的拳種講究什麼螺旋力、三角力,每種都有幾十種用法, 說甚麼可以將人轉著打飛,實際上根本就不可能。 我們同他們交流時,也就一個照面就分出了輸贏, 用的就是一個簡單的迎擊,沒有甚麼神秘的。 易:民間不是還有甚麼鐵砂掌之類的功夫嗎? 梅:那些東西實際上用處不大,任何一個強壯的男士,訓練一個星期 ,都可以做這樣的表演。另外,搏擊對抗中人是不斷運動著的 ,那會讓你像打死沙袋那樣硬挨著。一般人的拳頭都很硬 ,打在頭上都會讓人受不了。所以硬功並沒有有些人說的那麼神秘。 談話中,梅惠志先生談到了很多傳統武術的門派和某些武術家。 出於對大家的尊重,並沒有說出他們的姓名。 他對傳統武術的看法讓人很感驚訝,如果真是如此的話, 散手王接受民間挑戰的比賽,也只能是商業價值大於實用價值。 不過真正的謎底只有在比賽之後才能被揭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5.69.202

04/23 23:13, , 1F
中肯
04/23 23:13, 1F

04/23 23:23, , 2F
中肯
04/23 23:23, 2F

04/23 23:30, , 3F
中肯
04/23 23:30, 3F
文章代碼(AID): #16BBZSu- (MartialArts)
文章代碼(AID): #16BBZSu- (Martial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