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用四張牌來代表一個系列

看板Magic作者 (Mazzy Star)時間15年前 (2009/03/18 01:34), 編輯推噓6(608)
留言14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0/26 (看更多)
我是路人,意外發現這板,看到這討論串很有趣,想來湊一腳參加討論, 如果有什麼不合板規的地方,就請板主直接刪除吧QQ 我是從mirage後期開始玩,如果要我選憧憬這系列的代表牌 (爬之前的定義,似乎是強度夠/當時套牌主力/系列特色), 我會說c牌比r牌普遍具有代表性,不過雖然這麼說,我的首 選還是張r牌就是了。 1.吸血鬼導師 堪稱motg最強的導師牌之一,可以相提並論者我覺得只有IA的 Demonic Consultation,或是暴風雨的直覺。這張不但強,在 當時流行的繁花興旺套牌裡面,也佔有一席之地,基於這個理 由,同一系列的興旺和糟蹋資源就不重複提及。在往後的所有 組合技,甚至是控制套牌裡面,只要有黑幾乎就必定有這張牌 ,在我個人看來絕對是本系列首選。 2.河流蟒蛇 兩點綠色優質生物之一,在野雜種狗出來之前,要選最強兩點 綠色生物我想不少人會投它一票,從小綠快到後來的火套牌都 可以看見它的蹤影,海島行者加上重生,攻守俱佳,又在不同 年代活躍了好長一段時間。 3.衝動 兩點濾牌咒語,只需要兩點法力,濾牌深度高達四張,而且把 廢牌濾到牌庫底(勘誤過,洗牌那句話純屬搞笑),等於是很實 在的前進四回合,比起腦力激盪下去看到三張沒解的感覺... 以現在來說強度仍然屬一屬二,在當時盛行的純藍控,號稱衝 動下去不是找到另一張衝動就是找到碟子,不然就是找到耳語 ,堪稱是張不管怎麼樣都不會令你失望的好牌。 4.火焰衝擊波 http://wowbox.tw/mtg/viewacard.php?CardID=3686 忽略它右上角的施放費用吧,在當時玩家的眼中,這是張不需 任何施放費用的四點直擊咒語,它就是這麼單純的強,在當時 史賴的套牌裡,對手的血是從16點開始算,詛咒捲軸如果喊的 是這張牌,對手幾乎可以開始準備下一局。就算是比起它的前 身Pyrokinesis 也是難分高下(一張手牌 vs. 兩張最後一擊時 的已橫置山脈)。 其他的遺珠,像是尼可拉塔/戰艦水母/烏克塔比長臂猿三人組, 或是紅過一陣子的組合技要角時空阿托格、備牌居多的矮黑河馬 、白快要角長弓箭手、綠快要角奎利恩流浪漢 /狂奔獸群、幻碟 主角之二的幻影護符以及該套牌少數生物的彩虹魔神、五色地未 知的樂園,都佔據當時套牌一段時間,也都有一定強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1.29 ※ 編輯: WRATH 來自: 140.112.211.29 (03/18 01:35)

03/18 01:46, , 1F
我覺得你選河蟒有問題,海市當時河蟒是死在路邊的廢
03/18 01:46, 1F

03/18 01:46, , 2F
某怒大哥來了XD
03/18 01:46, 2F

03/18 01:46, , 3F
卡(側攻當時很威猛),如果你要以非當時標準來看請註明
03/18 01:46, 3F

03/18 01:47, , 4F
可以跟吸血鬼導師比的..明明還有頭上有角,拿著一本書的啊!!
03/18 01:47, 4F

03/18 01:48, , 5F
喔喔,所以我河蟒的部分有寫從小綠快開始啊@@
03/18 01:48, 5F

03/18 02:19, , 6F
河蟒只能說當時藍控太盛行 以至小綠必備品
03/18 02:19, 6F

03/18 02:21, , 7F
行者+重生 讓藍控沒康到就是 死一半
03/18 02:21, 7F

03/18 07:59, , 8F
可惜Pyrokinesis只能打生物,但還是很強大啦
03/18 07:59, 8F

03/18 09:30, , 9F
以當時標準來看,黑白快太強了,蛇只能當陪葬品
03/18 09:30, 9F

03/18 09:32, , 10F
況且當時黑、白兩色DECK的生物素質極高,綠色只能拿來打
03/18 09:32, 10F

03/18 09:34, , 11F
興旺繁花、或混紅來打快攻,不然真的很少看到賽場也有混綠
03/18 09:34, 11F

03/18 09:34, , 12F
確實,我也贊同dromor和mikemai對當時賽場環境的評價
03/18 09:34, 12F

03/18 09:35, , 13F
直到後來出了WL後才漸有五色綠控OR綠控..但生物也不會選蛇
03/18 09:35, 13F

03/18 09:38, , 14F
蛇的可怕之處是建立在rancor的淫盪之下
03/18 09:38, 14F
文章代碼(AID): #19lzy8CA (Mag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lzy8CA (Mag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