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模擬 MONSTER?!

看板MONSTER作者 (Rhyme)時間17年前 (2007/04/30 04:40), 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13 (看更多)
   文章旨意不是對原文作者做批判唷~看了這串討論後,我的想法是:原文的    邏輯假設-也就是前提-並不是很恰當。    我想提出的是,應盡量避免將舊有社會體制架在小孩子、青少年身上。    相信喜歡浦澤大師的人,多半也對這類心裡及社會議題有所關心跟感觸吧!    我們社會目前是出了很大的問題,應該說整個世界都是。古騰堡印刷術促成    了第一次地球村(第二次當然就是目前的數位電子時代囉!),加速了知識    傳佈跟社會整合;但它也是恐怖的武器,以制式、隱晦的方式快速複製了價    值觀予不同地區、不同世代。    好。試想:有多少人真正從這之中驚醒過?    已經找不出病源,但可顯見的是,有種價值觀病毒「認清這世界吧!這就是    事實,你要接受」正快速傳播。同原文作者這樣想法的人多如牛毛(例如自    己的父母、長輩)。    我對中產階級是感到失望的(當然這是趨向社會學角度),他們(也許該說    是我們,我們都是共犯)人數眾多,卻最是緊巴著一成不變的一群。    革命之初,那些挺身而出的都是被視為社會中炸彈型人物,是惹麻煩、不乖    的傢伙。脫下白袍的醫生、付出資本被視為不智投資的商人、投筆從戎的書    生……等。(突然想到天馬醫生,呵)    事實上世界能一次次的改版更新,絕對不是來自典型中產頑石(不願動嘛)    而是這些放下中產甚至上流身分跑到前線送死的人。    講了前面一些想法(該說是事實),回到原文。    與其將孩子們放進布爾喬亞的模型裡,壓出一個個複製人型板,我們應該給    他們從零開始的思考。白話點講,就是避免先給孩子們「結果」。    這種結果式做法在台灣真的很氾濫,尤其在就是我們的教育中(包括家庭、    社會教育,但我們社會卻幾乎把教育同等於學校,而學校更已變成職能訓練    所)。    這就是一開始說的:邏輯前提出現了謬誤。    先讓人看清殘酷、混亂的現實並沒有什麼幫助。有人會說:「這樣讓小孩子    抱持著美好大夢可不好。」請記住,這兩點其實沒直接衝突。    不讓孩子先目睹世界之惡,並不等同就把他的世界變成童話故事般的仙境,    沒認清這點,也是這社會另一種極端,導致一堆溫室花朵、單純小羔羊。    再回溯原文,如果要讓孩子面對社會各式生態,要先給的是「尊重」的價值    觀。別說這個簡單,常搭大眾交通工具或公眾場合發現很多家長根本言行沒    傳達此意。    還有就是相對於「給結果」,教導方式應該是讓他思考、分析。這個世界何    來答案之有呢?例如,我們大多數人從未想過自由主義的優劣、資本主義的    優劣,甚至這背後的操作。    為什麼只讓我們從戰爭故事得到「資本國家是好人、共產國家是壞人」的結    論?為什麼讓孩子們直覺「好萊塢電影才好看、麥當勞等同歡樂」?    當然這還要扯到傳播、品牌、行銷等因素,就暫不多論。    我很喜歡浦澤大師的作品,不只在於故事有趣、電影式分鏡畫面讓我熱愛,    也因為他在每個小故事中(這真是極大特色,每個大作都是好多不同小故事    、小主角搭建起來)都花不少時間描述,卻不給明確答案,可能停在一個皺    眉表情或是一句喃喃自語。    會想寫點心得不在於針對此討論串做辯論,而是想借題發揮。雖然有點唱高    調,不過還是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別讓自己捲進這個笨重的主流價值洪流。    一直以來都不是典型革命型人物,直接把「反」字批在身上。但始終有著反    骨不想屈服於主流價值。直到這兩年才澈悟自己二十多年來的人生步伐。    在接觸浦澤大師的作品前(這半年才注意到的),我問過自己跟朋友一個問    題,而我也有意以此發展成小說作品(不過太久沒寫東西,加上看了這麼多    大師名作後覺得寫東西應該更多思維、考證,所以尚未下筆),給各位板友    參考看看:     我的志願?    對!就是小時後我們都會寫到的作文題目。我一直在思考,這類型的問題充    斥在我們年幼時,其影響力到底多大多深遠?我們一向是被以「結論、結果    式」思維教導著那時候,給我們這樣的題目真的適當?是一種下意識催眠或    真能激起理想目標?(當然,也可能有些人只是個作業,沒任何意義,呵!    這樣也好,單純的多)    社會向來重科技輕社會人文的價值觀,是不是在答案多是科學家(只是相對    多數,當然相信有些人是填上其他有趣的職業)這個小小寫字動作中,已經    埋下種子?    或許是多慮,但念過一些心理學、社會學、下意識等,讓我寧可把大家當作    習以為常的細節拿來思考,畢竟這個笨重的體制社會,都是成因於大家的習    以為常,多恐怖!    「朋友」是大師假設世界中的一種勢力,我們站在第三者角度看當然馬上可    以看破它恐怖之處。但若是把「美國」、「自由資本」、「唯有讀書高」等    任何被直覺當作正面或事實的名詞以取代朋友,不都行得通嗎?    一點心得感想,大家切磋囉!最近才來這個板(很興奮阿),大家多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144.216

04/30 18:56, , 1F
看完這篇還蠻想推一下, 但不知道要推什麼 XD
04/30 18:56, 1F

04/30 18:57, , 2F
質疑通常是革命的第一步, 但常常也淪為唯一的一步
04/30 18:57, 2F

04/30 18:57, , 3F
真正最困難的還是實踐
04/30 18:57, 3F

04/30 19:56, , 4F
是呀,如何實踐就是我們這些年輕人的使命了
04/30 19:56, 4F

04/30 19:57, , 5F
比起以前時代的武力性革命,這個世代需要更長遠、廣泛的
04/30 19:57, 5F

04/30 19:57, , 6F
計畫~例如政治、經濟、教育等等,重點是我們心中要有
04/30 19:57, 6F

04/30 19:58, , 7F
要先有這個信念,而不是輕易就隨波逐流去了
04/30 19:58, 7F
文章代碼(AID): #16DGB5B8 (MONST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DGB5B8 (MON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