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求助erp工程師經驗

看板MIS作者 (無限解、解無限)時間5年前 (2018/11/03 17:34), 5年前編輯推噓10(10070)
留言80則, 10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sun3747 (sun3747)》之銘言: : 各位前輩好 : 小妹為了上明年職訓要學C#的ERP課程,最近才開始自學這門語言,目前寫到三角形,沒有 : 排斥也沒有很有熱情。到物件導向章節有感到吃力QQ,多少擔心自己不是這塊料,加上非本 : 科自學,真的非常茫然,沒有一開始這麼有衝勁 你這塊說的是開發,也就是編寫erp 程式,這部份大致上分為二部份 一條路是到各erp 廠商裡去開發,大致上會有相對明確的開發規格書 所以你比較需要的是軟體開發能力,其它部份,大致上會有其它專職人員搞定 另外一條路,就是到私人企業裡去開發,這時就比較複雜了... 主要是需求不明確,然後環境裡可能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系統」存在 可能有mes,有hr,有bi,有oa等等,開發人員各不相同,使用的語言也很難一致 如何串連起來是個問題,更麻煩的是,提出需求的人了不了解各系統間的操作 再來就是如果沒有個專職的人員或部門在處理協調,而是各單位直接提出需求 那能不能提出「正常」的規格書是個大問題,注意,我用的詞是「正常」 因為通常要求到「正常」都有難度了,要到「正確」可能該公司要有頭腦很清楚的人在 此時,你就需要有足夠能力去串接各系統,流程上也要有能力去判斷對不對 寫erp最怕的是,a單位為了解決他部門的事,提出奇怪的需求,造成b流程錯誤 而且很多時候,思考問題的出發點有問題,得出的結論就會很不一樣 舉個我今天遇到的問題,qc主管跑來問我,能不能製程中產生的pqc全都自動審核 然後他們只要針對ng品去做qc就好,或是可不可以批次把同成品的qc單一次做掉 這樣是讓他們的工作量小了,但問題是,那你在系統上做qc幹嘛 留的資料都是不準確的(例如同成品批量做掉,那你抽驗數量一定跟實際不符) 那麼,如果這樣的工作造成困擾了,主管要考慮的是,要不要修改流程 取消系統pqc的動作,或是增加人手,而不是修改系統讓工作量減少了一點 但還是花了一堆人力去做出完全不確準的資料,那還不如直接放棄在系統上做pqc 類似的問題很多,像我最常遇到的就是要不要走「批號」這件事 多數主管及qc都會希望要走批號,但通常走到最後就是淪為型式 大家批號是批號,實物是實物,登打系統只是打好玩的 像這樣的事,純erp「工程師」是很難有辦法處理的... 原則上是比較偏向維護/導入顧問的職位,也比較接近你後面的描述 : 再來就是,其實我也不清楚ERP工程師的實務內容,畢竟"想像"、"實際"絕對不一樣,下面 : 是我覺得的erp工程師 : 1.因為台灣很多公司都要erp,學了應該不會失業,收入穩定不錯 不同erp的大邏輯可能差不多,但細節差非常多 尤其是成本那塊,再者,不同產業間的差異也很大 收入好不好很難說,得看你的能力跟心態 前面幾篇就有位大大一直認為自已導入的薪水不怎樣... 不過有一技之長,相對工作是比較穩定一點,可替代性相對還好就是 : 2.有經驗之後erp導入只要工作幾個月,不用全職賣命 我玩erp玩了十年,導入了好幾家,現在剛導入第四家,這兩天正開帳中 應該勉強算有經驗吧,你說工作幾個月的部份應該是誤會了 這應該單純指導入階段,但導入階段只有「幾」個月也很少見 一般而言,半年就算很快了,而且那要公司有人有經驗,了解產業流程 而且多數以標準流程為主,不過通常要將近一年才會慢慢順利 好了,上線之後呢?你要不要維護?要不要微調流程? 老闆們會不有三不五時突然想要加個功能? 這些都是需要日常維護的,如果真的讓你完全都搞好,不需要維護 你覺得以台灣慣老闆的思維,有可能讓你不到公司還付你薪水嗎? : 3.未來成熟還能做維護,在家結案、或進幾天公司就好 : 說來慚愧,因為生性待不了辦公室,沒辦法坐滿8小時,也無法和不喜歡的上司相處還要巴 : 結他們,剛剛才從上一份國外業務離職了。發現還是喜歡自由性高的工作,有專業、錢多的 : 工作我都蠻嚮往的 往顧問發展是有機會達到類似的工作環境,可是你還是得面對各式各樣奇怪的客戶 前面導入的訪談,流程規劃,規格書確認,甚至是做教育訓練,你還是得面對人群 只是巴結的人從主管變成客戶,而且這票人通常比主管更難搞 自由度高不高呢?通常顧問還是得掛在公司底下,仍然有他的制度存在 而且大公司底下的顧問,薪水一般都不會很高,但工作量卻滿大的 通常做一陣子有能力了,都容易被企業給挖走,一方面穩定,一方面薪水高 反而跟你的想法背道而馳,而你要做獨立顧問,首先你的專業從那裡培養 再者,如何讓客戶接受你,顧問這種事跟賣產品不一樣 成品是無形的,就算你有成功導入的經驗,也不見得讓人接受 畢竟動輒上千萬的erp軟體,不找原廠顧問,找外面的風險很高啊 就算是維護廠商也是一樣的,我好好的不跟原廠簽ma,找外頭的幹嘛 : 在此懇請前輩現身說法是否真如我想像的這樣,給我動力也好,讓我提早放棄也罷,有什麼 : 工作甘苦談也拜託和我分享,讓我有個底 我想,你得先定義清楚什麼叫erp工程師,然後你想走那條路 再者,你願意花多少時間,多少金錢去培養這樣的能力 走coding,無論是私企或erp公司,免不了先進辦公室操幾年才有機會有能力自行開發 而且只會開發,你絕對不可能賣得了產品,你還得有能力了解客戶需求 進而合理的轉換成erp的流程,當然如何推銷產品則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走顧問,同樣得面對人群,別以為跟一般網頁開發之類的soho族一樣能在家公司 通常erp是高度面向人群的軟體,各行各業間的差異性也很大 而且不只我有提過,玩erp,最大的困難從來就不是軟體,而是人.... 我想,你真的完完全全誤會這行在做什麼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2.92.199.5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S/M.1541237660.A.212.html

11/03 18:52, 5年前 , 1F
ERP就是透過系統去制定人要做啥和該做啥,但是往往在制定過
11/03 18:52, 1F

11/03 18:53, 5年前 , 2F
程,會充滿磨擦,如果ERP的專案負責人肩膀不夠硬,通常會導
11/03 18:53, 2F

11/03 18:53, 5年前 , 3F
失敗的機率頗高,甚至如果專案負責人只是某單位主管,也難跨
11/03 18:53, 3F

11/03 18:54, 5年前 , 4F
單位去制定其他單位,然後ERP導入通常都是企業流動率最高峰
11/03 18:54, 4F
最常發生的問題就是各單位想得太美好,但完全不考慮現場作業人員是否能操作 還是剛發生的例子,這次新導的這套,財務希望走製程成本 然後每個製程拆成本中心,從請採開始就要各申請單位挑成本中心 然後還要依不同生產成品的原材去細拆,報工也是要報超細... 我就跟財務主管說,做的話,系統都可以做,但你得考慮到現場操作人員 我可以預見玩到這麼細,到時你一定很難控制產線人員怎麼KEY,反而難追 但他就堅持有這功能就是要這樣玩,做不來是人的問題...

11/03 19:29, 5年前 , 5F
工廠大多技術人力不足或CD, 不然各工段作 IQC 才是替
11/03 19:29, 5F

11/03 19:30, 5年前 , 6F
品質把關,也達到相互稽核作用
11/03 19:30, 6F
實際上是各工站都有做PQC,也有留紙本,但現在問題就是要不要把這些資料入到系統裡 你要入系統,資料就要準確,不然乾脆就繼續紙本就好,否則只是浪費時間

11/04 18:36, 5年前 , 7F
推!! 最後重要的是人,而不是系統,生一個報表欄位,比處
11/04 18:36, 7F

11/04 18:37, 5年前 , 8F
理部門間的責任歸屬溝通還來的簡單,人 才是最難處理的XD
11/04 18:37, 8F
是,人真的是最麻煩的 ※ 編輯: esla (222.92.199.54), 11/05/2018 17:28:38

11/05 20:31, 5年前 , 9F
我前公司的智障主管就是腦包,跟他很強調資料輸入了,垃圾出
11/05 20:31, 9F

11/05 20:32, 5年前 , 10F
的資料還整天叫我查去報告,整天叫另一個"厲害"的寫程式
11/05 20:32, 10F
我真的完全看不懂這段在寫什麼耶,「跟他很強調資料輸入了」是啥意思? 「垃圾出的資料」垃圾是指人還是系統?「去查去報告」是查出來垃圾出的資料然後報告?

11/05 20:33, 5年前 , 11F
看能不能解決錯誤資料發生,我除了在科技廠看到現場因編製
11/05 20:33, 11F

11/05 20:35, 5年前 , 12F
較完善,該打的資料都有打,其它傳產沒廠助做,會完蛋
11/05 20:35, 12F
我現在的公司是有這樣的編製,但人員流動性很高,通常這樣的職位學歷也不高 搞一堆需要判斷又複製的流程,出錯的可能性相對提高不少 再者,個人覺得最大的問題是,公司太過和諧,獎懲沒太大誘因跟嚇阻作用 讓認真的很認真搞,想打混的也照樣能打混,反而變相懲罰能者多勞的人 主事者太過理想化,但又沒足夠的魄力時,真的很容易導失敗... 上家公司少董要求倉庫一定要見到電子簽核完貨物才放行 那怕半夜二、三點打電話叫少董簽單也得簽,不能出不了貨就別出貨 再上家,單據沒補,我站在倉庫門口喊誰敢出貨就大過一隻,老闆也是挺我 這兩家到後來,原則上都比較沒有執行力不足的問題... 現在,連要停一天靜態盤點都不行,很多東西都得配合客戶 然後因為部份主管不太管事的,就變成少數人在管控 一家近千人的公司,連十塊的請購單都要一層層簽到總經理,我也是很無言啊... ※ 編輯: esla (222.92.199.54), 11/05/2018 22:48:00

11/05 23:11, 5年前 , 13F
作業流程系統化除人員教育訓練外,系統親善度很重要
11/05 23:11, 13F

11/05 23:12, 5年前 , 14F
產線上有外勞+文盲,看不懂就印系統說明圖示+翻譯
11/05 23:12, 14F

11/05 23:13, 5年前 , 15F
開不同權限帳號,讓他們作業簡化,就只有相關回報功能
11/05 23:13, 15F

11/05 23:14, 5年前 , 16F
多國語言也很重要,甚至找翻譯協助(用google亂翻不好)
11/05 23:14, 16F

11/05 23:16, 5年前 , 17F
電子簽核卡流程也是,外加一點是公司最高層也要常用
11/05 23:16, 17F

11/05 23:17, 5年前 , 18F
流程設計是一回事,核決權限設計更是一回事
11/05 23:17, 18F

11/05 23:18, 5年前 , 19F
表單簽完有沒有人再次稽核也很重要,不然容易淪為形式
11/05 23:18, 19F

11/06 18:38, 5年前 , 20F
現場/辦公室的人都不喜歡入資料,沒資料怎麼還會有後
11/06 18:38, 20F

11/06 18:38, 5年前 , 21F
11/06 18:38, 21F
怎麼說呢,資料精準/精細這件事,跟工作量減少通常會是互斥的 主要上頭的要有這樣的認知,你要求資料愈細,人力就很難減少,甚至得增加 你不能因為人力不足時,還要用失去管控意義的方式硬幹 很多時候你花很多的人力跟時間去輸入不正確的資料時,其實是很腦殘的一件事 就像我上面舉的例子,你實物跟批號沒有嚴格控管時,那還做批號幹嘛 只是單純增加所有人員的工作量,真的要追蹤品質異常時,也達不到任何功效 這時候主管真的就得拿捏一下,不能什麼功能都想要,但又不配置足夠/合適的人力 或是在管理上妥協,為了出貨或客人哇一下就什麼流程都不管 人員稽核的確很重要,但最怕的就是,連key單人力都配不好了,就別想再加稽核人員了 ※ 編輯: esla (222.92.199.54), 11/06/2018 19:27:08

11/08 10:04, 5年前 , 22F
key資料跟手寫以單筆比較當然沒優化到任何工作量
11/08 10:04, 22F

11/08 10:05, 5年前 , 23F
但大量重複性的就相對要簡化很多工作,如同批號入庫
11/08 10:05, 23F

11/08 10:05, 5年前 , 24F
以工廠作業流程, 應該也少了紙本傳遞跟安排作工時間
11/08 10:05, 24F

11/08 10:08, 5年前 , 25F
甚至有人在搭車上班時就已經完成當日工作排程
11/08 10:08, 25F

11/08 10:10, 5年前 , 26F
省下來的時間相對就可以讓他們在工作時做好資料校對
11/08 10:10, 26F

11/08 10:11, 5年前 , 27F
其實管理不外乎就是這樣, 人員素質不佳更要好好教育
11/08 10:11, 27F

11/08 10:12, 5年前 , 28F
不然人員異動率下不來, 還要花更多時間找人跟訓練
11/08 10:12, 28F

11/08 10:12, 5年前 , 29F
另一個角度是 軟體到底能幫忙到什麼樣的程度
11/08 10:12, 29F

11/08 10:14, 5年前 , 30F
除了防呆外, 資料間的連動避免出錯也是很重要
11/08 10:14, 30F

11/08 10:15, 5年前 , 31F
自己設計就花大部份時間在這上面, 相信這能跟廠商要求
11/08 10:15, 31F

11/08 10:16, 5年前 , 32F
我導過的幾個廠產線都是外勞跟歐巴桑為主
11/08 10:16, 32F

11/08 10:17, 5年前 , 33F
系統化的確帶來很多便利性跟正確性,也能幫助庫存去化
11/08 10:17, 33F

11/08 10:19, 5年前 , 34F
過程的確是要有耐心去輔導他們使用, 程式也要一改再改
11/08 10:19, 34F

11/08 10:20, 5年前 , 35F
有時IT/軟體廠商的角度 跟現場作業還是有落差
11/08 10:20, 35F

11/08 10:21, 5年前 , 36F
持續追蹤改善(CI)才是重點, 不是單純上線而已
11/08 10:21, 36F

11/08 10:22, 5年前 , 37F
但實際上很多企業都是把系統上線當作一次性目標跟績效
11/08 10:22, 37F
k大可能完全誤會我文中的重點了,有些公司的主管考量流程並不是非常全面 聽到系統有相對應的功能就會想通通抓來用,但不會去考慮需付出的成本 真的跑下去之後,發現人力不足,或是人員操作不熟悉、流程冗長 此時考慮的點不是增加人力,加強培訓或是改善防呆、完善稽核流程甚至取消流程 而是去用不合適的方式去減少工作量,反而讓原本的功能失效 像我上面說的例子,主管希望每個製程都做pqc,然後因為pqc的工作量增加了 竟然希望能挑選n張工單合併做一筆qc單,或是過站自動合格,不合格再回頭改qc單 前者,你抽檢數一定是不正確的,後者,忘了做怎辦,合格的部份也沒記錄抽驗記錄 既然如此,硬要每站做pqc,然後再來哇說工作量大,把系統改的不淪不類的 那還不如別做,不然資料不正確,又增加所有人的工時,實在是沒意義

11/08 15:30, 5年前 , 38F
然後上線完過了半年回訪 發現客人已經把系統棄置
11/08 15:30, 38F

11/08 15:30, 5年前 , 39F
不用了 .. 唉...
11/08 15:30, 39F

11/08 22:40, 5年前 , 40F
人的問題真的很大,再多的控卡,也抵不過使用者各種奇
11/08 22:40, 40F

11/08 22:40, 5年前 , 41F
怪的操作流程啊……
11/08 22:40, 41F
操作上有問題,還有辦法從程式面卡,但主要是連主事者都搞不清楚狀況那就比較麻煩 ※ 編輯: esla (222.92.199.54), 11/09/2018 17:10:16

11/09 18:42, 5年前 , 42F
試問...Key錯資料和不Key資料,那一個比較慘?
11/09 18:42, 42F
個人認為是key錯比較慘,當然要看什麼樣的資料 如果是像上面說的,qc相關資料,現場都有紙本了,那不key遠比key錯資料好多了

11/09 23:14, 5年前 , 43F
其實還是要回到源頭看,若軟體本身是正確且符合需求
11/09 23:14, 43F

11/09 23:15, 5年前 , 44F
但經常是軟體有自己的程式邏輯,與現場作業方式有落差
11/09 23:15, 44F

11/09 23:16, 5年前 , 45F
所以要改軟體還是要改作業方式,各廠的答案其實都不同
11/09 23:16, 45F
現在問題就是,現場作業是分開記錄每張工單的pqc資料 但為了操作方便,希望在系統上合併記錄,那壓根就失去意義了啊

11/09 23:18, 5年前 , 46F
我曾經將一家製造廠的倉儲打造成倉儲業都來參觀取經
11/09 23:18, 46F

11/09 23:20, 5年前 , 47F
開始兩個月我是當自己是倉管去"做"每一項流程
11/09 23:20, 47F

11/09 23:20, 5年前 , 48F
然後邊自己設計自己想要的所有功能
11/09 23:20, 48F

11/09 23:22, 5年前 , 49F
兩個月開始製訂標準SOP &實際盯著做,程式有問題當天改
11/09 23:22, 49F

11/09 23:24, 5年前 , 50F
新人會覺得系統很好用,老人卻不響改變作業方式
11/09 23:24, 50F

11/09 23:25, 5年前 , 51F
回過頭來程式是用來輔助他們作業的,只要是對的
11/09 23:25, 51F

11/09 23:26, 5年前 , 52F
但如何釐清是"對的"這就牽扯很多SA經驗跟管理方式
11/09 23:26, 52F

11/09 23:29, 5年前 , 53F
可以馬上做的先做, 對的但目前做不到的可以列管起來
11/09 23:29, 53F

11/09 23:31, 5年前 , 54F
我自己是比較偏現場本位主義, 也經常會有意想不到收穫
11/09 23:31, 54F

11/09 23:35, 5年前 , 55F
會作到廠商的示範倉儲也算是之一,現場順就甚麼都順了
11/09 23:35, 55F

11/09 23:37, 5年前 , 56F
工單的部分,除IQC/QA/QC/PQC/FQC, 還有合併生產/重修
11/09 23:37, 56F

11/09 23:40, 5年前 , 57F
我遇到的是一開始也是有人要一站全作,問程式能不能
11/09 23:40, 57F

11/09 23:42, 5年前 , 58F
我記得我是回要作程式都能作,但你IQC到QC要程式作甚麼
11/09 23:42, 58F

11/09 23:42, 5年前 , 59F
"只要你寫出來再畫個資料移轉流程"就行了
11/09 23:42, 59F

11/09 23:44, 5年前 , 60F
我系統還在客人那邊運作,但提案那人已經不在公司了
11/09 23:44, 60F

11/09 23:46, 5年前 , 61F
自己的經驗是系統運作的順,牛鬼蛇神反而都跑出來了
11/09 23:46, 61F

11/09 23:48, 5年前 , 62F
同意 系統改到不倫不類不如不要作
11/09 23:48, 62F

11/09 23:48, 5年前 , 63F
但通常只要User講出個道理, 說服我就夠了
11/09 23:48, 63F
原則上我也是這樣,只要能說服我就好,但這種需求真的說服不了我啊

11/11 23:52, 5年前 , 64F
來回回esla對我的疑問,我提的問題算是蠻基本的,esla應該沒
11/11 23:52, 64F

11/11 23:53, 5年前 , 65F
碰過我講的那種工廠吧,這些工廠資本額也有好幾億的,但就是
11/11 23:53, 65F

11/11 23:54, 5年前 , 66F
那麼扯,key資料垃圾進就垃圾出啊!為什麼要查,因為該單位嗆
11/11 23:54, 66F

11/11 23:56, 5年前 , 67F
你系統有問題啊!我只好每個相關聯的單據一筆筆去打臉,E大
11/11 23:56, 67F
哦哦,一開始我是看不懂你要表達的啦,所以就是輸入的資料就是垃圾了 所以進系統後拋出來的資料也是垃圾就對了

11/11 23:57, 5年前 , 68F
你算運氣還不錯,沒遇到那麼扯的主管,但你也蠻有魄力的
11/11 23:57, 68F

11/11 23:57, 5年前 , 69F
能讓老闆挺你也是我該學習的地方啦!
11/11 23:57, 69F
也不儘然啦,各公司有各公司奇怪的文化,有遇到很重視這塊的,也有完全無視的 現在我們公司也是有點問題,默許某個部門亂搞/不做事,只是站在我的立場是這樣子的 你要亂搞ok,我先提出風險在那,別到時出亂子了再來哇,我可是沒辦法 然後讓我很無言的是,該部門主管不管事,該他們做的事就默默的轉移到其它人身上 搞到公司變相的懲罰能者多勞的人,這段我也是念了很多次,但還是處理不了 但至少老闆還肯相信我,算是運氣不錯啦

11/12 00:02, 5年前 , 70F
我通常看到那種主管或高層就沒想要多積極了,先天不良後天
11/12 00:02, 70F

11/12 00:03, 5年前 , 71F
失調的公司,不想跟各部門浪費口水戰,直接準備跳下一家
11/12 00:03, 71F

11/12 00:04, 5年前 , 72F
話說想轉職到現在都沒還成功就是,還是只能當MIS,唉!
11/12 00:04, 72F
心態問題吧,要逃不是難事,但總不能永遠都這樣 玩erp,最困難的永遠都是人,不學會處理人的問題,逃到那都會有新問題產生的 當然,前提還是上頭的肯支持你,如果全世界都不重視這塊 只是想找個出了包能頂替的人,那當然就是塊陶啊~~ ※ 編輯: esla (222.92.199.54), 11/12/2018 12:00:20

11/13 00:49, 5年前 , 73F
ERP是不是應該先開政治學課程比較好.....? (路過認真一問)
11/13 00:49, 73F

11/13 00:49, 5年前 , 74F
管理 = 政治的手段 ERP就是要把這一套SOP系統化
11/13 00:49, 74F

11/13 00:50, 5年前 , 75F
感覺認真去導的如果不是第2代或是跟12代熟 就準備昇天
11/13 00:50, 75F
個人是覺得啦,玩erp的人要有個認知(排除純撰寫程式的) 導入erp時,你必須同時站在勞資雙方的角度看事情,導入起來會比較順一點 站在勞方角度:在重復無腦的工作內容中,你得考慮如何降低工作繁瑣程度 讓工作更輕鬆,甚至無腦到不易犯低級錯誤 站在資方角度:你得想辦法增加資料的準確及深度,在過程中試著校正錯誤的流程 然後有效率的降低工作成本(加班工時甚至是人力) 當然細節還有很多,我想分享的是,如果你只站在某一方看erp這套系統 你會很難了解對方的想法跟需求,進而也很難全面去考量跟說服執行正確的流程 難處就是在,通常這二方需求會是互斥的,你要更精確的資料,系統操作就可能更複雜 你要工作輕鬆,那能收集的資料量可能就會變少,如何去拿捏並說服雙方往往才是重點

11/13 05:58, 5年前 , 76F
實際上ERP只是"輔助"管理的工具
11/13 05:58, 76F
※ 編輯: esla (222.92.199.54), 11/13/2018 17:32:26

11/18 00:22, 5年前 , 77F
推 甲方乙方 兩種心態 兩種角色
11/18 00:22, 77F

12/19 22:08, 5年前 , 78F
真的~~人~~是最難搞的!! 尤其當多次教育訓練後
12/19 22:08, 78F

12/19 22:09, 5年前 , 79F
還是犯一樣的錯,然後照著他自己的中心思想應付工作~
12/19 22:09, 79F

12/19 22:10, 5年前 , 80F
一直卡單解單..整個人都無力了~尤其這個角色還是生管!
12/19 22:10, 80F
文章代碼(AID): #1RtMkS8I (MIS)
文章代碼(AID): #1RtMkS8I (M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