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關於Siri與iCloud的一點想像

看板MAC作者 (danka)時間12年前 (2011/10/07 09:05),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 (看更多)
先前與朋友討論到Siri的應用,朋友表示它對這個應用抱持不那麼確 定的態度,因為cellphone具有強烈的selfphone特質,開口下指令, 似乎不是很好的方式。我有一點想法,由於正逢Steve Jobs的大日子 ,內心充滿哀傷,便把零星的想法整理整理,漫談開來,也聊做我對 Steve的讚言。 ------------------------------ 你的想法我能夠認同-如果我們討論的僅是手機,或你所說的selfphone。 但是隨著app數量不斷擴張,smartphone其實不斷突破技術或想像力所 設立的限制,進入人們生活的每個領域,而在這些領域裡,很多時候, 我感覺鍵盤輸入是一件惱人的事。當然,如你所說,隱私的確是個問題 ,所以我們不會想要一直說話給指令,但更多時候,當我並不需要隱私 的時候,我也毫無選擇。所以我建議,我們或許可以先放下對於cellphone 這個名字和它所衍生的本質上的堅持,想想這背後的事情。 於我而言,從第一代ipod touch到現在,我越來越肯定的一個觀點是 ,所有的智慧型手機,乃至於平板與一般電腦,都只是資訊的一個 portal(而我相信我是很慢很慢才了解到的,因為我並不在這個行業 中)。而iOS真正引領的革命,不是在這個portal的硬體面上,而是 在消除我們面對這些portal時,所產生的操作倦怠與惶恐,然後用成 功的經驗,改革另外一個portal。多點觸控是其一,而介面的直覺與 簡潔(並不一定炫麗)其二。必須了解,每當資訊存取的介面額外多 一道技巧與手續,便會將一大批使用者排除在外,所以當你將之簡化 ,其實也就把這些失落的使用者找回來,這也就是Apple所強調的 less is more,這句口號講的好聽,放眼市場,除了Apple卻從來沒 有哪家做的到,因為許多廠商在賣電子用品,Apple賣的卻是使用者經驗。 iOS以前的智慧手機,如果你要操作,硬體上你得拿出觸控筆,按壓 螢幕上的小圖像,告訴手機你要做什麼。軟體上必須一層一層進入迷 宮一樣的樹狀層,從外觀你絕對沒辦法知道你的下一層的詳細內容, 對於新使用者只能碰碰運氣,然後學習複雜而工程師導向的使用方式 ,安裝、刪除都需要複雜的手續。然而ipod touch, iphone出來了, 拿掉了觸控筆,拿掉了樹狀分支,拿掉了不直覺的使用方式,才讓使 用者突然感覺到:這東西本來就是這樣!所以iphone滅絕了古代的智 慧型手機,ipad滅絕了古代的平板,對創造性破壞做出最佳演繹。而 Mac, iPad, iPhone這三項分類,其實就是一個資訊Portal從固定端 到隨身端的光譜,他很簡單的區分了從最複雜而固定的portal,到最 隨身而即時的portal,然後現在再用iCloud把這三個環節串起來。 這裡說個題外話,先前某家手機廠出了4.5吋的手機和7吋的平板,我 有幸試用了幾次,覺得這家廠商怪怪的,隨身的portal大的像磚塊, 放口袋裡褲子會歪掉,高資訊密度的portal卻小的像文庫本,然後廣 告上都是主打cpu、記憶體和解析度,從一個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我 懷疑他們究竟是認為繼續推大螢幕有其必要性呢,還是只是單純對數 字大小抱有狂熱。讓我想起以前智慧手機的時代,所有手機長得都差 不多,各家只會在哪裡比誰的手機大,誰的手機處理器更強,誰的手 機記憶體多,誰的手機鍵盤更完整,可以這樣推出來,那樣推進去。 而現在?自從蘋果iphone揭櫫了一條路線之後,又是一樣的風潮, cpu、記憶體、螢幕大小,好像他們只能在數字上做出所謂的產品差 異化。 現在,讓我們回頭檢視一下,目前的介面雖然方便許多,但想「告訴」 portal我們要什麼,硬體上還是得透過手指,透過鍵盤,透過多點觸 控,軟體上還是得去看程式說明,試試看程式需要的操作方式。如果 ,只是如果,我們可以把手指也省掉,直接把我們的想法,直接轉化 為資訊的呈現。當我想要天氣,我不需要去找出天氣的app icon,我 直接問他天氣如何,當我想要簡訊,我不需要找這個人的聯絡方式, 我直接告訴portal幫我送訊息給誰的手機,當我想要放大一張圖,我 不需要知道程式的按鍵在哪,或者滑鼠的快捷鍵要點兩下還是三下, 直接告訴他放大兩倍,當我想要編輯文件,我直接說把我上次那份文 件叫出來。就像我們俗語說的,動嘴比動手快!而這個過程裡,我並 不需要記住並說一些像機械人的搞笑指令,例如『send text message , steve jobs, cell phone, how's it going up there?」 而是簡單 的說「幫我問一下Steve:他在上面過的如何」,如此生活的用語(當 然現在只能用英法德三國語言),簡單來說,你所使用的不是一台機 器,是一個工作夥伴(伙計!),那該是怎麼樣的世界!這是我從影 片裡得到的震撼。我並沒有試用過Siri這個功能,所以不能評論他是 不是真那麼好,但就過往apple的紀錄,以及他們對使用者介面的重 視程度,他們很少把一個半調子的東西內建成為主要的UI介面(應用 程式倒是不少XD),而Siri之前是App Store裡面的一個販售程式,網 路上也可以找到不少評價頗高的介紹。 再來,說說Apple這家公司的優勢。如果我們從資訊傳遞的角度來看, 資訊的儲存、流通、和出口(portal)是三大塊,而在portal面對消 費端,PC、tablet到smartphone則是個人領域目前的三大塊,Apple 是少數(如果不是唯一)在這縱橫六大塊裡,都有第一手的開發能力 ,也已經售出非常出色的產品的公司,當他們掌握從軟到硬,從程式 到系統,從前端到後端的所有技術和資料時,也就擁有在如何呈現資 訊這方面最大的彈性,在他們手裡這只是粘土,就看怎麼做「最好」 ,而我從來不懷疑他們對「最好」的理解能力。現在Amazon想從資訊 的儲存與通路切入portal,可惜的是傳統kindle只是電子書(雖然是 極佳的電子書!),而kindle fire,我還沒用過,但是在服務、OS 與硬體結合的部分,他們不可能做的比Apple好。Google呢?他們也 積極發展這一塊,但是目前的成果來看,我只能說我期待他們能夠成 長為Apple更強勁的Rival,只因我堅信生產者的競爭是消費者最樂見 的結果。至於其他的廠商,都只能在其中任一塊諸侯割據,而想從資 訊的硬體端切入軟體提供者端,或從軟切入硬的難度,只怕都不是件 容易的事。 最後,單純談談iCloud與Siri的策略面。iCloud很多人在談論他會不 會成功,我自己試用後的看法是,他沒有什麼成不成功的問題,有多 少的Mac OS和iOS產品,就有多少portal,也就有多少的iCloud使用者 ,他不是蘋果推出一個新的「產品」,反而是對於過往推出的各個區 塊間進行一個無縫整合,就像Apple自己的行銷語:it just works。 使用者不用做任何的設定,包裝盒裡拿出來就能用!你用iphone照張 相,他就馬上出現在你的ipad和mac上,你在mac上編輯了文件或圖檔 ,ipad或iphone的備份也馬上更新,就是這麼簡單,所以他必然也必 須免費,真正讓他賺錢的,是在這個無縫接軌的背後,mac使用者就 會去買ipad、iphone,而iphone使用者也只會把mac當成他電腦的唯 一選擇,然後到後來整個家裡都是Apple的東西,然後你所有的資訊 都餵給他,他也使用所有的資訊用以做出更好的產品,這裡面唯一 的問題,或許是反托拉斯的法律問題。Siri則不宜評論過多,但是 很有想像空間,我前面已經做了一堆夢,一切等十月中就分曉。但 是iphone4S主推這個更新,代表的是Apple從不把硬體的規格推進當 成唯一的方向的想法,螢幕、解析度,夠用了就好,軟體與介面才 是這個階段的決戰場。當然還是會有想要4.5"螢幕而不care使用者 經驗的使用者,會想想要複雜功能表和樹狀目錄的狂熱者,但那就 留給別的大廠吧,市佔率向來也不是Apple賴以為生的根本。姜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如此而已。 關於這次推出的是iphone4S而不是iphone5,引起市場失望性賣壓, 我只覺得可笑,其實iphone4S軟硬體規格幾乎完全符合先前對於 iphone5的推測,換個殼,換個名字,大家就高潮了,反之,大家就 失望了,這裡面的區別,也是Steve Jobs的價值所在,如果Steve Jobs 是前天進行keynote的人,大家看完多半會痛哭流涕,覺得iphone4S 根本就是「the one」,並深切地自責前兩天肖想iphone5是再愚蠢 不過的事,然後著手準備到apple store排隊的家當,但tim cook貧 乏的語調,連講amazing都讓人想睡覺,並無法扭轉大家的看法,平 息這一切的失望怒氣,但,也不過如此而已。我倒是很喜歡有人天 馬行空地想像iphone4S意味著iphone 4 Steve這個浪漫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警語: 本文作者為天大的嘴砲王,喜歡想像,不喜歡負責。想到什麼講什 麼,絕無正確性可言。亦非相關產業內部人員,一切皆出於使用者 角度,如與事實有所雷同,純屬巧合XDXD 我在iPhone 3G上看到Steve的死訊,在iPad上瀏覽,並在Macbook pro 上打出這篇文章,good Job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48.133

10/07 09:59, , 1F
我覺得蘋果很棒,可是其他產品不如文中這麼不值
10/07 09:59, 1F

10/07 10:09, , 2F
iphone 4 Steve
10/07 10:09, 2F

10/07 11:51, , 3F
Siri會用Wolfram|Alpha
10/07 11:51, 3F
文章代碼(AID): #1EZb1E6d (MA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Zb1E6d (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