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法律經濟分析

看板LegalTheory作者 (吃經濟學家的恐龍)時間17年前 (2007/04/05 15:49),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0 (看更多)
※ 引述《hyperion (吃經濟學家的恐龍)》之銘言: : 值就愈小,這就有操作的空間。比方說,老年人若不因流感而猝死, : 他還有十五年可活,這十五年內若他還能工作,仍然對社會產出有貢 : 獻,那他未來十五年的可能貢獻可以透過折現率公式抓到今天來算; : 他要是死了,我們就損失這個人的未來可能貢獻的現值。而拉高折現 : 率,可以讓這個老人的折現後當期總貢獻看起來沒那麼高。因此,兩 : 個方案的機會成本估算是有可能動手腳的。 現在我們來看下一題。 承上,該國外研究還指出,人們高估了「被傳染流感的機率」、「該流 感具有感染力的時期」;低估了「疫苗之效力及有效期間」。若人們得 到正確資訊,人們可能會更加自私。年輕人自願接種之機率將更低。此 時老年人被傳染之機率將更高,其自願接種疫苗之機率將更高。現在, 政府是否應該揭露正確資訊給社會大眾? 原po在最後的經濟分析有一個嚴重的缺陷,導致經濟分析不完備。這個 缺陷就是老年人的死亡問題,請注意,在原本的問題中,年輕人得了流 感幾乎不會死(故為行文方便起見,假設為年輕人不會因流感而死)。 但對老年人來講,因流感而死亡的機率是顯著存在的。而不幸的是,我 們不知道這個機率到底多高,也不知道在老年人的主觀認知中,這個「 因流感而死亡」的機率是否與真實值有落差(高估或低估)。 而從理論的角度來講,我們也實在不知道一個人究竟如何評價「死亡」 這個事件?對,你死了就不能賺錢或花錢,但「死亡」標價幾許?用「 提前死亡」而導致的總所得損失來估計「死亡」此一事件的價格,充其 量只能得到一個下限而已。如果老年人已經不工作,純粹在消耗過去工 作的儲蓄所得?在這個 calculus 底下,提前死亡搞不好比較划算哩, 政府可以抽遺產稅促進所得重分配,下一代可以把得到的遺產轉來作更 高報酬的投資?如果真是這樣,CBA 的結果可能是導致一個「楢山節考 」式的社會。 -- Yours truly, Chiaheng Seetoo Member, Journal of Law, Technology & Policy, 2006-07 Juris Doctor, Class of 2007 College of Law,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4.139.214.115

04/06 10:17, , 1F
「楢山節考」式的社會
04/06 10:17, 1F

04/10 06:32, , 2F
可見 經濟分析 有其方法優勢 也有其運用的限制...
04/10 06:32, 2F
文章代碼(AID): #165AeIbh (LegalThe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5AeIbh (Legal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