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 論] 法 律 影 片

看板LegalTheory作者 (放風箏)時間19年前 (2005/03/23 21:36),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3 (看更多)
※ 引述《askaryu (a year of考拷烤~)》之銘言: : ※ 引述《maximilian (涉事)》之銘言: : 因為有的片子的「分類」或「敘述」太簡略... : 所以在這裡就看過的片子稍微補充一下涉及的內容... : : 作者 pigco ( 帶我去月球) 站內 P_pigco : : 標題 Re: 法律有關的片子 : : 時間 2004/12/26 Sun 12:43:58 : : 失控的陪審團 Runaway Jury 2003 -黑槍 : 這部片子跟黑槍是有關係,但真正涉及到的,是美國向來實行已久的「陪審團制度」, : 藉由這部電影來反映陪審團的構成的缺失以及人性的弱點。 原著小說本就探討的是美國煙草的訴訟案,在整體訴訟上,我個人覺得遠比槍枝買賣有 說服力。不過原著探討的角度,似乎並不特定「鎖定」在陪審團的設計缺失。我覺得更 近於檢討針對陪審團以「合法卻危險的手段」達到勝訴的探討,而不像電影為了效果, 誇大了被告的違法行為。整的來說,他還是想要表達的是個人對於正義的追求,畢竟想 要使得整個陪審團「失控」是不太可能的。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iaobruce/3/1245408498/20050308235030/ 這邊有一篇政大廖元豪老師個人在印第安那州的法庭觀察,其實很有趣。 : : 造雨人 The Rainmaker 1997 -醫療保險 造雨人描寫一個剛從law school畢業的菜鳥,卻經由許多巧合,以各種巧妙的手法取得 勝訴。個人認為噱頭滿多的(和法官友好、利用竊聽),不論是原著和小說都可以說是 非常好看。不過似乎也彰顯了一點,法官個人的立場,對於整體訴訟(像是他給陪審團 的指示)影響無比之大,但是相形之下,大陸法法官的自由心證,卻也是令人咋舌不以 吧。(根據心證的結果,我覺得...←[(-_-")]) : : 魔鬼代言人 Devil's Advocate 1997 -律師... : 這一部電影有反諷律師的意味在,因為律師為好人辯護,為壞人也辯護。尤其是為後者 : 常令人詬病(一般的印象是認為律師應該是站在正義的一方),因此,為後者辯護,就 : 彷彿成了為「魔鬼」宣傳的人。 在很多電影或是文章裡面,都會特別強調:「律師不是肯定他的行為,而是即使他是壞 人,也應該得到公平的審判。」而在美國特有的制度下,律師的工作目的就是用盡一切 「合法的」手段,為他的當事人得到最大的利益,這和我們的價值觀畢竟還是有差吧。 : : 黑色豪門企業 The Firm 1993 -律師... : 這部電影最主要涉及的,是律師的「保密義務」。在律師的職業倫理中,為其當事人保 : 密,是很重要的任務。在美國,倘若律師違背保密義務,則其律師執照將因此被吊銷。 : (在這部片子的後半部,值得一看的,是湯姆‧克魯斯如何全身而退且保住其律師執照) : : 終極證人 The Client 1994 -證人... : : 致命追緝令 Double Jeopardy 1999 -謀殺、一事不再審 : : 驚悚 Primal Fear 1996 -刑事、精神分裂 : 其實這部片子挺精彩的,不過也有些許諷刺的意味在。律師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因此 : 不顧一切地爭取案源。但有時候難免有「判斷錯誤」的時候,結果往往鑄成大錯。另一個 : 值得矚目的地方是,在刑事案件上,律師常常會為其當事人主張「心神喪失」(insanity) : 作為抗辯,使其當事人因欠缺責任能力而無罪開釋。但,所有的犯罪行為人都可以主張心 : 神喪失嗎?而這也是片名「驚悚」的由來。 : : 正當防衛 Just Cause -死刑、黑人 : : 終極審判 The Chamber 1995 -死刑 : : 軍官與魔鬼 A Few Good Men 1992 -軍事審判 : : 火線衝突 Rule of Engagement 2000 -軍事審判 : : 永不妥協 Erin Brockovich 2000 -公害 : : 法網邊緣 A Civil Action 2002 -公害 法網邊緣和永不妥協都刻意表明了一點:「公害案件的因果關係。」往往是很難成功證明 的。前者不顧一切終於勝利,後者即使用盡手段依然敗訴。比較令人靠杯的是,前者竟然 利用傳單發與小鎮市民,表明水有滲漏進去若干物質,但是對於身體有益。這是電影沒有 特別強調,卻是決定該真實案件勝敗的關鍵。 : : 驚爆內幕 The Insider 1999 -菸害 : : 殺戮時刻 A Time to Kill 1996 -黑人 這一部電影給我的印象是很深刻的,因為它會留下一個疑問:「不管行為人有多可憐、多 令人鼻酸,但是為私人正義的刑罰就是犯罪,為什麼可以判決無罪?」事後修習英美法才 會發現英美法制度在無形之中,利用陪審團的力量用以約束檢察官的起訴,這也是為了避 免「國家的律師」過度侵害了人民的權利,在「死刑」和「無罪」且沒有其他決定的黑白 分明中,巧妙藉著「人」維護制度的合理性。 : : 勇者無懼 Amastad -黑人 : : 費城 Philadelphia 1993 -愛滋 我覺得丹佐華盛頓是黑人第一帥哥吧。 : : 相關資訊: : : 約翰‧葛里遜(John Grisham)- : : 「黑色豪門企業」(The Firm, 1991)、 : : 「終極證人」(The Client, 1994)、 : : 「殺戮時刻」(A Time to Kill, 1992)、 : : 「終極審判」(The Chamber, 1995)、 : : 「造雨人」(The Rainmaker, 1995) : : http://homepage.ntu.edu.tw/~d92341001/law_movie/law_moive.htm : : → venni:借轉~ 推 140.112.214.43 : : → kmu:借轉 謝謝 推140.119.196.11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49.124 ※ 編輯: tallwood 來自: 61.224.49.124 (03/23 22:23)

59.112.162.54 03/24, , 1F
感謝tallwood兄的補充喔~^^
59.112.162.54 03/24, 1F

61.224.49.124 03/24, , 2F
: )
61.224.49.124 03/24, 2F
文章代碼(AID): #12GN33gi (LegalThe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2GN33gi (Legal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