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讀經] 《地藏十輪經》〈福田相品〉夢參老和尚講

看板Learn_Buddha作者 (lilneige)時間12年前 (2011/09/04 23:17), 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3 (看更多)
http://hi.baidu.com/fojin/blog/item/3b751582297d2ca30df4d26a.html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不依明師,不依善友,修行世間善巧方便,是諸菩薩 愚於世間善巧方便,向諸惡趣,不能隨順安住出世巧方便智,亦非一切真實 福田,不能善巧知諸有情根行差別。以於善巧方便愚故,為諸聲聞,及獨覺乘, 非大乘器,及於大乘根本未熟者,宣說大乘令其修學。又為大乘法器有情, 宣說聲聞獨覺乘法,令修聲聞獨覺乘行,為獨覺乘法器有情,說聲聞乘, 令其修習聲聞乘行,為聲聞乘法器有情,說生死法,令其愛著,不為宣說厭生死法。 又於善巧方便愚故,若諸有情樂行殺生,廣說乃至執著邪見,為彼宣說甚深大乘, 不為宣說生死流轉,死此生彼,眾苦果報,令其厭怖,離諸惡法。又於善巧方便愚故, 乃至若諸有情樂修淨戒,令修布施,若諸有情樂修安忍,勸舍安忍令修淨戒。 若諸有情樂修精進,勸舍精進令修安忍。若諸有情樂修靜慮,勸舍靜慮令修精進。 若諸有情樂修般若,勸舍般若令修靜慮。如是菩薩愚,於世間善巧方便,不能真實 利樂有情,與諸有情為惡知識,此巧方便依有所得有所執著,如是名為菩薩世間 善巧方便,如是世間善巧方便,共諸聲聞獨覺乘等,此不名為大甲胄輪,亦不由此名 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 在善巧方便裡頭,我們隨順世間法而能轉世間法,你隨順世間法卻被世間法轉了, 那就不是大菩薩了。 這個善巧方便智,你必須是真實的通家。 所謂通家者,經、律、論,無法而不知, 無法而不曉。 真正通達了,因為這個根機,就這樣的來攝受他,他才能入佛道, 這等於是菩薩先以欲鉤牽,漸令入佛道。 不止這個,還可以用五欲引誘他。 世間上都貪財愛色,這兩者是一切眾生的通病。 菩薩就示現滿足你, 又示現生滅無常,你貪到了,又沒有了,你馬上就醒悟了。 他是這樣來度你, 大菩薩才有這個方便善巧。 像大家所熟悉的道濟禪師,瘋瘋顛顛的,以酒度世,用瘋顛濟人,他裝瘋賣傻, 就去度人家。 人們為什麼那麼恭敬他呢?他認識真實處,還能夠解決你的一切困難。 如果你沒有善巧方便智,不能解決眾生的痛苦,你這個善巧方便智就落於愚癡, 這就不是智慧,而是善巧方便愚,不是善巧方便智;這就是向諸惡趣, 不是向諸善趣,不能隨安住出世間的巧方便智,不能隨便善巧的方便智。 前面講了,你說這些法可以,但是得順如來故,能夠像如來所教導的,能夠得解脫, 你違背那個,就不順法性,成就不了。 你也不能夠作真正的善知識,也不能作 真實的福田,不能夠善巧方便。 你沒有這個智慧,不知道眾生的根性差別, 他的行為,一切差別相,你不知道,你怎麼度他?沒有辦法度他,這叫善巧方便愚, 愚癡的愚,這個不是大乘器,連聲聞獨覺也成不了。 因為善巧方便愚,面對三乘的根機,你顛倒說法。 他是聲聞的種性,你卻給他說 世間的恩愛,不給他說知苦斷滅,不給他說厭離生死法;對緣覺乘法,不給他說 因緣法,反而給他說大乘法;對大乘的根器又給他說聲聞緣覺法,說生死法, 苦集滅道。 這是不可以的,這叫顛倒,也就是善巧方便愚,這不是善巧方便。 “若諸有情樂行殺生,廣說乃至執著邪見。”這是殺盜淫妄酒,說五戒的話, 這個有情能夠理解的,就是世間的五欲。 面對五欲,你應該給他說斷欲法, 了生死法,像五欲怎麼害人?怎麼對你不好?這就對他的機,你給他宣說甚深的 大乘法,不給他宣說生死流轉法。 “死此生彼,眾苦果報”,你說這個他能厭怖,你們依諸法都皆空的,正投其所好。 他說原來是空的,更加勁乾了;他就執著五欲境界,這就不是方便善巧智,這都叫 善巧方便愚,不是智慧。 對這個有情,他樂於殺盜淫妄的,你給他說,這個要 墮地獄,要離開這些惡法,那才對。 但是你給他說大乘法,說空義了義, 那就錯了。 乃至於在六度萬行當中,他本來是喜歡持戒的,你卻給他說布施; 本來他樂意修忍的,你卻要他持淨戒,這就是說法不對機。 若諸有情樂修精進的, 勸舍精進令修安忍,人家在那兒很精進修行,你勸他把這個捨了,你要修忍辱, 這就是法說非法,非法說法。 若諸有情樂修靜慮的,想修定的,勸他舍定令他修精進。 那麼若諸有情樂於 修般若的,勸他舍般若令修靜慮,他要修智慧,你讓他去學定,兩個都不成。 “如是菩薩愚”,這個菩薩就相當愚癡,不是菩薩,於這個世間的善巧方便, “不能直實利樂有情”,菩薩的善巧方便是為了利益眾生,你這樣一顛倒, 眾生就得不到利益,那不是有情的善知識,而是有情的惡知識。 “此巧方便依有所得有所執著”,依這個善巧方便,因為行這個善巧方便就能得道, 就執著這個善巧方便。 “如是名為菩薩世間善巧方便。”這不是出世間的善巧方便, 有得就有失,有得就有不得,這是相對法,所以這是錯誤的,不叫大甲胃輪, “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這就不是菩薩摩訶薩。 “云何名為菩薩出世善巧方便?謂諸菩薩但為利他不為自利,示現種種工巧伎術, 為成熟他承事供養諸佛世尊或諸菩薩,或諸獨覺,或諸聲聞,或母或父,或諸病者, 或諸羸劣無依怙者。若見厄難臨被害者,種種勤苦方便救濟,以四攝事成熟有情, 隨其意樂,隨其根器,為諸有情宣說正法。又能漸次勸諸聲聞修獨覺乘,勸諸 獨覺修習大乘。若於聲聞及獨覺乘根未熟者,為說厭離生死苦法令其修學, 厭離生死,欣求涅槃。若諸有情樂行殺生,廣說乃至樂著邪見,隨其根性。 或為宣說生死流轉,死此生彼,眾苦果報,令其厭怖,離諸惡法。或為宣說與 聲聞乘相應正法,或為宣說與獨覺乘相應正法,或為宣說無上乘中淺近之法 令漸修學。若諸有情已樂布施,為說勝上受持淨戒令其修學,廣說乃至若諸有情 已樂靜慮,為說勝上無漏聖道所攝般若令其修學,此巧方便依無所得無所執著, 如是名為菩薩出世善巧方便大甲胃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善巧方便 大甲胄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 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所修慧有二世間出世間取著名世間無取著出世 修善巧方便依二種差別有所得世間無所得出世 若唯說一乘是名惡說法不能自成熟亦不能度他 一向惡眾生為說三乘教是則為愚癡不名摩訶薩 有堪趣三乘欣求聞正法為說樂生死非為智者相 專意諦思惟隨根欲教化此善巧方便智者所稱譽 眾生雖有惡而堪入三乘隨根器教導令解脫眾惡” 前面講的是雙重關係,為自利利他。 這裡不是,這是出世間菩薩的善巧方便, 專為利他不為自利。 他也“示現種種工巧伎術,為成熟他承事供養諸佛世尊”。 那麼,這大菩薩全為利他,不為自利,示現種種工巧伎術,他的目的, 就是承事供養諸佛。 例如,我們看見拉薩的喇嘛,他們拿酥油糌粑,能做很多的花,能做壇城來修道, 他也沒有什麼名,沒有什麼利,壇城立在那兒,誰也不知道是哪個喇嘛做的。 這是沒有記名的,也得不到財的,什麼都沒有,這是給寺院打工,打工是沒有 代價的。 這種工巧全為利益人,供養諸佛的,也不是利益人,都是供養諸佛。 有厄難了,這位大菩薩就示現種種勤苦方便救濟他,跟他接近,使他能夠改變。 但是你必須有智慧,你沒有智慧,怎麼行呢? 像濟公救那個賣狗肉的故事,那個賣狗肉的,他每天都殺狗,對他母親非常不孝, 經常罵他母親,打他母親。 有一天要宰一條母狗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忘了, 出去再回來,他的殺狗刀不見了,怎麼找也找不到,裡頭外頭都找,他就罵他媽媽 也去找,他媽媽根本沒看見,最後找到了,看見那小狗在跟前橫著。 他踢那 小狗一腳,他這一踢,把小狗踢跑了,小狗底下有把刀,小狗就拿身子把宰狗的 刀壓在下面。 當時他還是把這條母狗宰了。 不過,他心裡很慚愧。 他說:“我要殺牠的媽媽,這條小狗都把這個刀藏起來, 用它的生命掩護起來。我是個人,我對我媽媽這麼不孝!”他就給他媽媽叩頭懺悔。 他說:“媽媽,我們今天把狗肉賣了,再不做這個生意,另外找個職業,以後我要 好好孝敬您。” 本來他應該受“五雷轟頂之報”。 所謂“五雷轟頂之報”,就是指死在金、木、水、 火、土五行當中。 當他推著車出去,想解大手,他那個狗肉車子停在路上, 解手得跑個僻境地方,他就跑到一片土牆旁邊,人家看不見的地方蹲著解手。 他一邊解手一邊看著他的狗肉車。 那濟公是有神通的,知道他快要被壓死, 因為他一念的孝心,就把他的罪惡消失了。 濟公來了,就把車子推走,他就 焦急了,“這是最後一次,就這麼一點本錢,你給我推跑了,我怎麼辦?”他大便 也不解了,把褲結了,他說:“師父我供養你狗肉,你停下來,這是我的本錢。” 他一直在喊,濟公把車停下來,他說:“大師,我謝謝你。”但是他剛一跑的時候, 他蹲的土牆就倒了,嚇得他一身冷汗。 他說:“師父我要謝謝你,我這個狗肉給 你一半。”他說:“我不要你的,我只是幫你賣。” 濟公就幫他賣,過路的人都買。 他說:“今天我們提高三倍價錢!”“三倍價錢能 賣得到嗎?”濟公說:“你不要管,我來賣。”那濟公一念咒,在這兒過的人誰都買, 聞那個狗肉香的不得了,他就買,一下子就把這車狗肉賣完了,那錢很多, 多了三倍,本錢更大。 他說:“大師,我怎麼謝你?”他說:“你不要謝我。 一念孝心起,今天早晨你跟你媽媽懺悔,這是孝心的感動。” 如果你沒有這個善巧,你救不了人家,讓那個牆砸死,砸死不就墮地獄去了! 還沒有等到懺悔,他的殺業那麼重!菩薩度眾生得有本事,那種善巧方便不是 我們這種善巧方便,我們的善巧,不是善巧,簡單說是為了自利,不是為利他, 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不能藉口幫助別個道友,你存的是什麼心,確實純粹為利他, 對自己毫無是處,這是菩薩真正的發心。 我們這樣學,你做一件事一定觀照你的心,從什麼地方產生這個心,你離開貪瞋 癡愛,這是很關鍵的。 菩薩做愚癡的,“種種勤苦方便,救濟一切眾生”, 用四攝法成熟有情,四攝法是布施、同事、利行、愛語,隨眾生的意樂, 可不是隨你的,你的心裡想怎麼樣,就想怎麼做。 現在利益眾生的菩薩, 以為自己想怎麼做,大家就得聽我的,這完全錯了。 宣說正法,要隨他 喜歡什麼,給他說什麼,那一法他能得度,因為能漸次的勸諸聲聞獨覺乘, 勸他們回小向大,勸諸獨覺乘脩大乘,勸聲聞乘要進一步修獨覺乘;他要是 聲聞乘的根器,令他修學,厭離生死,就求涅槃,求不生不死。 “若諸有情樂行殺生,廣說乃至樂著邪見”,殺盜淫妄,這是五根本的。 “隨其根性”,就為他宣說生死流轉。 “死此生彼”,那個眾苦的果報, 讓他生起恐怖感,生厭離感,離開這些惡法,你就給他宣說與聲聞乘相應的 一切正法,或為與獨覺乘相應的正法。 大乘根機的,“或為宣說無上乘中 淺近之法”,不是一下子就能進入大乘,從初開始,從淺近到那個相似的中等的, 最後說最上乘的。 大家讀〈華嚴三品〉的時候,你可以感覺到,〈淨行品〉,誰都做得到, 看什麼念什麼,這叫發心。 〈梵行品〉,入真空清淨行,梵行就是清淨行, 所作一切都清淨,一切都沒有,甚至於連佛的十力都沒有了。 那就空了, 那是真正的真空。 但是還不夠,〈普賢行願品〉,重重無盡,從空出有, 有是妙有,妙有非有,就是空;真空不空,不空就是妙有,這樣反反覆覆的 行普賢行,是有階段的。 你若念《華嚴經》,最好選擇這三品,這樣都有了。 從善財童子初發心, 從十信位開始,一直參到等覺,都參完了,已經到了成佛階段,還不夠, 又回到文殊菩薩跟前。 彌勒菩薩叫他再參文殊菩薩,他又回到文殊菩薩, 以信為根本,“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長養成了,又回歸於心。 文殊師利菩薩叫他回去重參普賢菩薩,才能究竟成就不可思議的法身佛, 也就是報身佛。 要這樣才叫做菩薩具足的善巧方便,這個善巧方便, 無所執著。 說了中淺近之法,之後令他漸漸修學。 這個眾生以樂布施, 只有布施不夠,還得修持戒,只是持戒還不夠,還得修忍辱,忍辱不夠, 還得修禪定。 一個一個,讓他修六波羅蜜,讓他證得,但是無所得、 無所執著。 菩薩是這樣的出世善巧方便,這才是真正的大甲胃輪。 你若修行善巧方便,也依二種差別,有所得世間,無所得出世;世間無所得, 就可以出世間。 “若唯說一乘,是名惡說法,不能自成熟,亦不能度他。” 不說三乘法,只是說大乘一乘法。 這個說法是惡說法,不是善說法, 自己也成熟不了,也不能度他。 “一向惡眾生,為說三乘教”,沒得善根, 盡作惡的。 你要是給他說三乘法,不給他說淺近的歸依,不讓他行十善法, 他怎麼入得到呢?這就叫愚癡。 “有堪趣三乘,欣求聞正法,為說樂生死,非為智者相。”他已經可以了, “堪”是可以,能夠成就趣向小乘中乘大乘,他非常的欣樂,要欣求聞著真正的法。 你給他說生死法,為說樂生死,說生死法,生天,做人,種善根,這是生死法, 入門的十善法,這不是智者相,不對機。 “專意諦思惟,隨根欲教化。”菩薩度眾生不是那麼隨便的,應當諦思惟, 如理的想一想。 你不知道他的根機,你可以聽他的發言。 你跟他多談一談, 他會表達出來的,他會告訴你,他是什麼根機。 所以你跟眾生談話的時候, 每一個人不會把他所求、所想的寫到臉上。 但是,他臉上確實的告訴你, 他想做什麼,他也有希望的,你可以知道的。 這要善觀察,要善思惟, 隨他的根機,隨他的慾望,這樣來教化他,這才叫真正的善巧,這是智者所稱讚的。 “眾生雖有惡,而堪入三乘”,這個眾生是作惡的,就像剛才我講的故事, 他是殺狗的,是作惡的,對母親又不孝。 但是他過去有善根,現在他的 善根成熟了,能放下屠刀,能夠一念善心起了,他的善根生長了,作善的人, 行了一輩子善事,到了臨要死的時候,惡性不改,這就是過去的惡很重,障道因緣。 能以這樣的善巧方便,來觀察眾生的機,雖然他過去惡了,但是現在他可以 證入三乘。 你要教導他,攝受他,令他解脫眾惡。 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的涵義就是這樣,不能因為他作惡,就不攝受他,不給他說善法,這也是錯誤的, 這不是善巧智慧,觀察不到他現在已經成熟了。 --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4.46.38

09/04 23:43, , 1F
推 善巧方便篇要下功夫 另外利他無論如何都會利己到~
09/04 23:43, 1F

09/04 23:44, , 2F
如同助人為快樂之本,教學相長..等等,利他之後心裡的
09/04 23:44, 2F

09/04 23:45, , 3F
安適滿足感是無法形容的快樂 那這樣不就是利他利己了^^
09/04 23:45, 3F

09/04 23:49, , 4F
09/04 23:49, 4F

09/05 00:36, , 5F
隨喜^^
09/05 00:36, 5F

09/05 18:57, , 6F
隨喜
09/05 18:57, 6F
lilneige:轉錄至看板 Buddhism 06/26 15:50
文章代碼(AID): #1EOvQa6S (Learn_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3 篇):
文章代碼(AID): #1EOvQa6S (Learn_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