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讀經] 《地藏十輪經》〈福田相品〉夢參老和尚講

看板Learn_Buddha作者 (lilneige)時間12年前 (2011/09/02 10:08),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3 (看更多)
http://hi.baidu.com/fojin/blog/item/c502b7f222e06f12b17ec551.html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般若大甲胄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 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 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云何般若大甲胄輪? 善男子,菩薩般若有二種相,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云何菩薩世間般若? 謂諸菩薩唯依讀誦書寫聽聞,為他演說三乘正法,欲求除滅一切眾生無明黑暗, 欲求發起一切眾生大慧光明,謂於如來所說種種與聲聞乘相應正法,精勤讀誦, 聽聞書寫,為他演說勸正修行。或於如來所說種種與獨覺乘相應正法, 精勤讀誦,聽聞書寫,為他演說勸正修行。或於如來所說種種與無上乘 相應正法,精勤讀誦,聽聞書寫,為他演說勸正修行,不求賢聖無漏道支, 不求聖道,不求聖道所攝解脫,不行寂靜真實般若,常行有見有相般若。 如是般若,若取有著,是名菩薩世間般若。如是般若,共諸聲聞獨覺乘等, 此不名為大甲胄輪,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 云何菩薩出世般若?謂諸菩薩精勤修習菩提道時,隨力讀誦聽聞書寫, 為他演說三乘正法,而於其中依無所得方便而住,無所行動,無所思惟, 無有根本,以如虛空心,普寂滅心,無增減慧無取著心,無生滅心,無退轉心, 法平等心,真如心,實際心,法界心,無我心,無分別心,寂滅安忍離分別心, 善巧安住無成壞地,善巧安住無住無著勝妙慧地,如是般若,無取無著, 是名菩薩出世般若大甲胄輪。” 要是菩薩摩訶薩成就這個智能般若的大甲胃輪,從他初發心的時候, 就能斷絕五欲,這是指著十住菩薩的發心,並不是指初信的。 像我們也發心, 可是斷不了五欲。 十住的初住菩薩,他發菩提心,五欲已經都斷除了, 他能頓斷的;而且一發心就勝過聲聞獨覺,勝過阿羅漢了,勝過二乘人。 所以,他能給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那麼一切聲聞獨覺乘都應該供養承事親 近守護他。 這都是相通的,文字跟前面是一樣的。 什麼叫做般若大甲胃輪?菩薩的般若,他的智能有 兩種相,一種是世間, 一種是出世間,一種是世間的般若,一種是出世間的般若。 世間的般若就跟 聲聞獨覺共的,出世間的般若就跟聲聞獨覺共不到了。 菩薩成就此輪之後,給一切眾生說法的時候,依著什麼呢?菩薩就要讀誦、 書寫、聽聞,菩薩過去生修行的時候,也是依著讀誦、書寫、聽聞。 聽聞是聞思,聞而後能思,思而後能修。 讀誦書寫,作為修行的一種, 跟打坐、參禪是不同的,一個是從相上入的,漸進;一個是從體上入的, 頓悟。 我們曉得惠能大師,他沒有讀誦,也沒有書寫,文字也不認識, 他是頓悟的。 我們與他的根機不同,如果像他那種機,給他再說聲聞二乘法, 讓他讀誦聽聞,那就錯謬了。 我們前面講對三乘無有誤失,要那樣子就誤失了。 如果對漸進的人,只說頓悟,參明心見性,現在對這個機都不適合了。 菩薩為什麼這麼做呢?他就是為了修行,修行是為了眾生,讀誦、書寫、聽聞, 都是為了演說三乘正法。 這加個“正”字,為了除滅眾生的無明黑暗, 眾生的無明煩惱就靠這個法來解救,靠法才能夠除滅,不是燈光、太陽光、 月光。 這種光明,除不了他的黑暗,這是現像上的黑暗,要想去除心理上的 黑暗,要學法,要修法。 讓他產生自己本具有的大慧光明,為了這種緣故, 菩薩就要觀機了。 觀機了,看是哪一類的機,哪一類的機就應當給他說 那一乘的法。 以下就是種種的法。 如果與聲聞乘相應的正法,就對聲聞說,讓聲聞乘聞了法, 也能夠精勤讀誦,“聽聞書寫”。 勸他修行,聞了法之後,就勸他修行。 “為他演說勸正修行”,別走邪道。 我們聞法的目的,是怕我們自己所行的, 不是正行。 如果不是真正的功夫,用錯了,學氣功也很容易岔氣。 如果你引進不好的工夫,修不好會引出很多毛病。 所以這法也得如是說正法, 完了要精進,不要懈怠。 勤,不要懶惰。 讀誦的意思,讀是照著經文讀,誦是背的。 像我們念咒大多都是誦的, 讀經大多照著經本讀。 一部《法華經》,以我們的智力是不可能背下來, 《華嚴經》,我們也背不下來,《大般若經》,我們也背不下來。 只是其中一部份,像《心經》,我們都背得下來,你背得下來,就是誦。 照本讀了,或者自己抄寫,這都做得到。 但是勸他正修行,這就做不到了。 修觀就觀不到了,像觀自在菩薩是讓你修了,啟發你的般若智能,那智慧產了 大慧光明,你才能夠照見五蘊皆空。 不然拿什麼照見五蘊皆空?我們還往五 欲裡頭鑽?不曉得五十種陰魔,你根本就在魔中,還以為自己很會修行, 這就錯誤了。 為什麼要經常讀經?用經來對照,經好比是鏡子,我們臉上有黑斑, 自己看不到,你對鏡子一照,就知道了。 因此,要勸他正修行。 如果感覺到修行不對,對著經本,看看佛是怎麼說的?對照一下。 照著如來 所說的種種法,如果是聲聞乘的根機,給他說《阿含經》、《俱舍論》, 與聲聞相應的正法;要是獨覺乘,給他說因緣法,說十二因緣。 三十七道品, 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些都是三乘共的。 你可以深,可以淺。 那麼,就是聲聞獨覺,“聽聞書寫”的,“為他演說勸正修行”。 “或於如來所說種種與無上乘相應正法”,要是遇到求無上乘的眾生, 勸他正修行,說無上乘的相應正法。 像《般若經》、《華嚴經》、 《法華經》,明心見性,特別是《法華經》開示悟入佛的知見,給他說 佛的知見,二乘人他不能信受的;就拿現在道友來說,我所遇到的, 他不反對,你講《法華經》,他也跟著聽聽,你講《華嚴經》,他也聽聽。 這樣是種善根,二乘根機都沒有,他不能證得聖果的,只是種善根, 但是他能聽經的名字,能夠來聽一聽,都是無量劫來種的善根。 不然, 他聽不下去,他一坐著,起來就走了。 我在廈門南普陀寺講《華嚴經》的時候,講了半年多,有的聽一聽他就走了, 不會從頭到尾的聽完。 學生就不行了,不聽也不行,因為他是佛學院的學生, 必須聽課。 他不是那個機,不是那個機就算是種善根,在未來世,他就該逐漸 的成就那個機,這就是種因。 但是能種這個因,有宿世的因緣,就像這段 經文所說的,我們要想真正的得到真實般若,就是我們現在講《占察善惡業報經》 的後半卷,現在我們講的是真實般若,像我們經常所說的,那是有相的般若。 有相的般若跟無相的般若,是不同的。 有相,“有取有著”,無相是沒有。 他這樣的精勤讀誦大乘聽聞、書寫,那麼他的正修行跟前面的修行不一樣, 不求二乘的無漏道智,不求聖道是指著二乘說的,無求無證,不求聖道所 說的解脫,不行寂靜的真行涅槃。 相反的,寂靜的真實般若,他不作, 那麼他所行的是見到有相的般若。 對這個般若,有取有捨,就是有執著相。 那麼這樣的修行,這個般若不是真實般若,不是真實般若,就是不行寂靜 真實般若,行的是見到,所作的是有相的般若。 那麼這個般若是有取有捨的, 這不是菩薩真正的究竟般若。 這是什麼呢?是菩薩的世間般若。 所以, 對著三乘法要區分對待的,佛不是講無差別、平等嗎?這就是平等,他所應受的。 他能乘好多量,你就給他好多,他不能受的,你超過他的量,那就不平等。 就像前面我舉吃飯的意思是一樣的。 我們給他定三碗,大家都得吃三碗。 能吃五碗的,他吃不飽,只能吃一碗的,吃三碗把他撐倒了,這才不是平等。 他是什麼根機?能夠聽聞什麼法?能夠書寫什麼法?你給他演說,勸他正修, 不要錯謬;不是甚深的根器,不想成佛,不想達到究竟果位,你給他說甚深 的是不可以的。 他能夠聞法,也能夠聽聞,也能夠書寫。 但是他的目的不同, 他所修的解脫也不同,他所修行的總是在有相、有為、執著。 就像菩薩戒跟比丘戒,比丘戒跟沙彌十戒,沙彌十戒跟八關齋戒,八關齋戒 跟五戒,這些都是有區別的,不同的。 因為他的量只有那麼大,這就是有 相的般若。 這個般若就有取有捨,執著這是不淨業,我不能去做,這就叫 執著。 在菩薩他是無著的,那就是真正平等的,那麼這個說聲聞緣覺的著, 他不是執著於世間的五欲,他是執著於什麼呢?他執著於法,“我”沒有了, 修成功了。 我執斷了,法執他沒斷。 雖然他有智能,但他是半邊的,這叫菩薩的世間般若。 菩薩要具足兩種般若, 這個般若就跟聲聞、獨覺乘共有的,他們也是依著這個學,也如是證得。 菩薩雖然也依著他學,是為了學完時利益眾生的,不是自己受用,是他受用法。 這個不能叫做大甲胃輪,沒有這個輪的力量,不名為菩薩摩訶薩。 這個不算是 入到大菩薩,不能稱菩薩摩訶薩,也不能給聲聞獨覺作真實的福田,這是 菩薩的世間般若。 般若有兩種相,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 出世間菩薩般若,“謂諸菩薩 精勤修習菩提道時”,這個標題就不同了,他是修行菩提道,在因地的時候 依菩提道而進修;在果地證到菩提果,“隨力讀誦聽聞書寫”,就是他的力量, 就是智能力,有好大的智能力,就能學習那一法的。 學完了之後就為了 利益眾生,給眾生演三乘正法。 “而於其中依無所得方便而住,無所行動,無所思惟,無有根本,以如虛空心, 普寂滅心,無增減慧無取著心,無生滅心,無退轉心,法平等心,真如心, 實際心,法界心,無我心,無分別心,寂滅安忍離分別心。”這一共有十二心, 菩薩所證得的根本智,他要依根本智而生起後得智。 菩薩要有方便善巧, 在根本智上的方面,二乘人只證了一半,沒有方便善巧,因為他不能度眾生, 產生不出那方便善巧。 怎麼樣方便善巧呢?菩薩是度眾生不見眾生相,眾生應以何機得度就現什麼機, 乃至這個眾生應該布施他一點錢財,或者應該布施他點法。 菩薩就應該給他 布施點錢財或法,那也不能讓他持戒,給他受戒,讓他行大忍辱般若行,他做不到, 沒有這麼大的力量。 雖然是種種作而無所著,無所行動都是無所著的意思, 要度眾生不見眾生相,也不表示自己是能度眾生的;也沒有我所度的眾生者, 不著,這叫三輪體空。 後面這個心都是形容在你度生境界上,你是用什麼心; 相反的,就是依著真如的般若智能。 我們無所行動,我們也沒有度眾生。 一切眾生無所思惟,就是空義, 證得寂滅了,空義了。 我們有所思惟沒有?我們的思惟都是妄而不是真, 菩薩的真思惟是不思惟,但是不是沒有思惟,大乘的意思就這個涵義。 說沒有根本,是說他不依於什麼、執著什麼,是這樣說根本;你想諸佛成道 的時候,他並沒有說依著法身而修一切行,而成就報身,依著報身而成就化身, 並沒有這樣說法的,他是智能的顯現。 為什麼呢?他的心像虛空一樣的, 沒有作用,虛空有什麼作用?虛空沒有作用。 “普寂滅心”,讓眾生都能得到寂靜,不躁動。 他對於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 般若慧在凡不減,本具足的般若智能,本具足的諸佛法身德相,成了聖果, 究竟成佛了也不增。 諸位道友,我們講《心經》,大家都知道不增不減, 在凡的不減,在聖的不增,這種智能心就是沒有取著,不執著,不執一切法。 他不但不執我,一切法都不執著。 這是到了不思議的妙境界,妙慧地。 看一切法都是無生無滅的,我們看一切法是有生有滅的,有增有減的, 所以我們就不能入。 我們幫助別人的時候,幫助得不徹底,只能種個善根而已; 不能解決問題,不能讓他斷煩惱,也不能讓他證菩提。 因為菩薩心如虛空,永遠沒有退墮的,這是指登地的菩薩,大菩薩證了般若智, 永遠不退墮,八地不動地就再不退墮了。 法平等心,一切諸法平等平等, 無染無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這就是法平等心。 這個心是真實的, 是真如心。 我們講“實際理地”,那名詞就是形容法身的,而“實際心”,“法界心”, “無我心”,這個“無我心”加上一個區別。 “無我”,二乘人也應達到“無我”, 他是“小無我”;“無我”也沒我所有的境,心能轉一切境,心能轉一切法。 這一切法上都“無我”,無有分別心,沒有染淨大小,沒有長短方圓。 寂滅安忍,寂靜不動,不來不去,所以沒有分別心。 “善巧安住無成壞地”, 很方便善巧的成壞平等。 剛才講平等,就是成就與破壞,他把兩個看成平等的。 還有這種分別,一個東西成就了,不願意去破壞它,這就有分別心, 不能看得平等平等;如果看平等了,是不是要破壞呢?平等,更不破壞, 一切諸法安立,說世法諸法位,世間相常住。 每一法就住在每一個本位上, 這種相常住的,一切的法,他都不壞法的本位,這就世間相常住。 常住的意思,並不是認為花永遠是開的,這個常住是指相續不斷的,相續常住。 所以《金剛經》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個壽者相就是 相續不斷;壽命相續不斷,並不是我們要活一萬億歲,不是那個意思。 我們這一生來了,那一生又來了,你在三界流轉永遠相續不斷,是這個意思。 “善巧安住無住無著勝妙慧地”,這是真正的般若,這個般若是什麼 樣子呢? “無取無著,是名菩薩出世般若大甲胄輪”,若是菩薩成就了這個輪, 從他最初一發心這個輪能摧毀一切,每段經文都這樣說。 十甲胃輪都是這樣。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般若大甲胄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 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 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他一發心,就能夠除斷五欲惑,“一切五欲皆能除斷”,這就是大菩薩, 得名菩薩摩訶薩。 大菩薩,從他一發心的時候就“超勝一切聲聞獨覺”, 這必須依著教義講,你才能懂。 因為他從十信滿心,那個十信的心是什麼 境界呢?是願心,願度一切眾生成佛,他不但發了這個願,而且照這個做, 所以他就是發菩提心,度一切眾生。 十信心,按著《華嚴經》講,是很深刻的。 凡夫發心,最初的念心,他念念不退,念念不離三寶。 覺知前念起惡, 止其後念不起,這是信位。 有信的菩薩,真正的發了信心,我們可以觀察 自己是不是這樣?如果這樣,入了信位,一心、二心、三心、四心。 這四個慧心,有願心,有護法心,到了第七信是護法。 怎麼樣護法呢? 要是有人毀謗三寶,我能夠捨掉我的身命護持三寶;聽見毀謗三寶, 我用我的身命保護法,保護佛,我們做得到嗎?這是第七信心。 第八是迴向心, 迴向給一切眾生。 我們所做的一點點好事都迴向給眾生,這樣到了發心住的時候, 登了初住,十信滿登發心住了,這個一發心就發大心了,就能給一切聲聞 獨覺作福田,也能給一切聲聞獨覺作所依,讓他勸發大乘。 這是般若的大甲胃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7.54.133

09/02 10:15, , 1F
隨喜^^
09/02 10:15, 1F

09/02 20:20, , 2F
隨喜
09/02 20:20, 2F
文章代碼(AID): #1EO3gal7 (Learn_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13 篇):
文章代碼(AID): #1EO3gal7 (Learn_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