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讀經] 《地藏十輪經》〈懺悔品〉夢參老和尚講

看板Learn_Buddha作者 (lilneige)時間13年前 (2011/08/09 13:31),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http://hi.baidu.com/fojin/blog/item/fb63034a65525b2108f7ef5e.html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受,不著外受,不著內外受, 不著過去受,不著未來受,不著現在受,名第二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 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想,不著外想, 不著內外想,不著過去想,不著未來想,不著現在想,名第三法, 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 不著內行,不著外行,不著內外行,不著過去行,不著未來行,不著 現在行,名第四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 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識,不著外識,不著內外識,不著過去識, 不著未來識,不著現在識,名第五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受,不著外受,不著內外受, 不著過去受,不著未來受,不著現在受,名第二法。”這是色受想行識, 這五個就連前面都講過了。 不過文字稍微變化一下。 這裡包括八識,我只總講一下,這叫色受想行識五蘊,觀自在菩薩是 用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 現在佛告訴我們,你只要不執著, 這就叫修觀。 同時你也不要執著此色,不要執著彼色,那麼你漸漸的 就能夠得到成就了,這叫正路法忍。 你雖然能夠不執著五蘊,但是用智能照空,我們還達不到。 因為你必須 能夠進一步知道五蘊皆空的。 怎麼樣能才能不執著?不貪著?你得修空觀。 這個就在另外一方面的意思。 你用觀照,前面講了,《大集十輪經》 就教我們修觀,數息觀,好好修一修就能得到。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此世,名第六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 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他世,名第七法, 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 不著欲界,名第八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 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色界,名第九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無色界,名第十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 獲得正罪正路法忍。” “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此世”,你這一生什麼事都不要執著, 不著就是不執著的意思,這就是第六法。 “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他世”,此世不執著,他世也不要執著, 過去也好,未來也好,都不要執著,這叫不著三世。 過去未來,過去的 已經過去了,不要想他,現在的不住?一下子又過去,就變成三世皆空的。 未來,未來還未來,你想它幹什麼?究竟怎麼樣?凡事都要講計劃,那是錯誤的。 計劃不由你計劃,你不知道自己的業果是怎麼樣安排的,人都不能安排自己。 好像是自己安排的,其實你是瞎操心,早就安排好了。 你怎麼做怎麼受,除非你現在轉變,怎麼轉變的呢?你聞了佛法,而且能行, 現在你一天念著地藏菩薩,你當成救命王來了,又抓著他不放,就這麼念吧! 這起碼轉變了,三塗再不受了。 聞著地藏王名字,就不落三塗了。 有的人說, 在睡夢中念地藏菩薩不靈,不是夢中念的不靈,是你醒的時候,沒念靈, 你念的不是心念,要是心念就靈。 做夢,你一念,夢境就沒有了, 要生死都了得到,何況做夢呢!要相信。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欲界,名第八法”,就是我們所 住的世界,叫欲界。 欲界有六天,加上人間,加上畜生,加上餓鬼, 加上地獄,這都是屬於欲界的。 “不著色界”,有十八梵天,這叫“第九法”。 “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 不著無色界。”無色界是空的,既然無色界是空的,還作什麼呢?到了無色界天, 那是羅漢定,羅漢定他不發菩提心,到了一定的時候,他就動搖了, 還得發菩提心,那空也定不久。 所以不要去執著無色界。 “名為第十法, 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就能夠成佛。 如果連三界都不執著, 當然成就了,他就不受苦。 “諸善男子,是名十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世尊為眾說此法時, 於眾會中,有七十二百千俱胝菩薩摩訶薩同時證得無生法忍,復有八十四百千 那庾多菩薩證得隨順法忍,復有無量百千聲聞,乃至永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 復有百千那庾多眾生,先未發心,今發無上正等覺心,於如來智住不退地。 復有無量無數眾生,先未發心,於今乃發獨覺乘心。復有無量無數眾生, 先未發心,於今乃發聲聞乘心。” 佛說法的時候就有七十二百千俱胝菩薩摩訶薩,同時證得無生法忍,登地了。 聽到那麼一說,大家一求加持,他們登了地,我們現在還沒有入,信不信? 希望大家信,我們就信無生法忍,並不是入。 我們能信無生法忍, 將來一定能證入,信為一切功德母,有信就能進入。 “復有無量百千聲聞,乃至永斷一切煩惱”,除了這個,還有百千的八十四百千 那庾多菩薩,得隨順法忍。 “復有百千聲聞,乃至永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 復有百千那庾多眾生,先未發心,今發無上正等覺心。”我也想成佛,這是發心。 剛發心的菩薩,“於如來智住不退地”,誰發心,這些人都能夠住到不退地, 如來的智能是不退地,到了初住就不退了。 要是到了七住,七住就位不退; 初住心不退,七住位不退,那就是不退位了。 他相信佛的一切智能, 我一定能成道。 還有無量無數的眾生現在發心,發什麼心?不是成佛。 “發獨覺乘心。 復有無量無數眾生,先未發心”,於今發心了,發什麼呢?我了生死就好了, 發的是“聲聞心”。 “爾時世尊復告大眾:若諸有情已得法忍,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 及處種種富貴尊位,是我所許,非餘有情。金剛藏菩薩白佛言:世尊, 若諸有情未得法忍,於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餘種種富貴尊位, 定不許處,為亦許耶?” 已經得了法忍,“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處種種富貴尊位, 是我所許非餘有情”,做剎帝利,除了造業的旃荼羅王之外,還有已經證得 無生法忍了,登了地的菩薩。 他們要示現化現,就處灌頂王位。 受那個 王位所應當享受,這是我許可的,別的有情不可能。 “金剛藏菩薩”, 就問佛,“世尊”,“若諸有情未得法忍,於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 及餘種種富貴尊位,定不許處。”一定不許可,“為亦許耶?”或者還可以許可他, 就是除了這個已經得了法忍的,佛就許可了。 如未得法忍,還有什麼方便法 許可他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呢? “世尊告曰:若諸有情未得法忍,有能受行十善業道,亦勸眾生令受學者, 我亦聽許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餘種種富貴尊位。 若諸有情未得法忍,亦不受行十善業道,及勸眾生令勤受學,以強勢力, 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處種種富貴尊位,名剎帝利旃荼羅王, 及餘種種富貴尊位旃荼羅王,愚癡驕慢,毀壞擾亂,我甚深法,滅正法燈, 斷三寶種。於我出家諸弟子眾,種種惱亂,捶拷刑罰,奪其衣缽基業財產, 退令還俗,課稅役使,系閉牢獄,乃至斷命。於我所說微妙法義,誹謗輕毀, 障蔽隱沒,不令流布,奪窣堵波及僧祇物。如是諸人,皆當墜墮無間地獄, 受諸劇苦,輪轉惡趣,難有出期。” “世尊告曰:若諸有情未得法忍”,他沒有證得無生法忍,未登到這個位, 但是他能夠受行十善業道,這個我們都能做得到;無生法忍,我們還做不到。 十善業道,你防護身口意三業,可不是啞巴,不說話。 有些人說,我不說話, 口業就防護了。 但是啞巴,啞羊僧,啞巴都成道?啞巴都沒有作業, 說不出來怎麼說?不是那個意思,別說錯話,是說讚揚三寶話,你多說好話, 對誰都別說惡話,那就對了;不是不說話,多講佛經,對誰多講三寶,多講因果。 還有,你可以看看那眾生的煩惱,或者是愛情片,愛情的煩惱特別重,所走的 道路是死亡,而且業非常的深,自己拔不了貪欲。 你從哪個角度看, 你戴什麼眼鏡看,就現什麼,這是絕對的。 戴有色眼鏡看,當然是有色的。 所以“受行十善業道”,“亦勸眾生令受學者,我亦聽許處剎帝利灌頂王位, 受用種種勝大財業,及餘種種富貴尊位。若諸有情未得法忍,亦不受行十善業道, 及勸眾生令勤受學,以強勢力。”這個勢力是什麼勢力?增長你生天,乃至於成道, 乃至當來做人,生生世世都來學。 我也聽許受用種種勝大的財業,登了灌頂王位, 沒有關係,他不會造業的,可以受種種富貴。 相反的,要是剎帝利的,“旃荼羅王,及餘種種富貴尊位旃荼羅王,愚癡驕慢, 毀壞擾亂,我甚深法,滅正法燈,斷三寶種。”那個法在社會上就像智能燈一樣的, 有他才能照到光明,破除黑暗,三寶種他都斷絕了。 “於我出家諸弟子眾,種種惱亂,捶拷刑罰,奪其衣缽”,出家修道者的資具, 這是他的基業,把這個都給奪了,他還怎么生存了呢?或者是,勸令他還俗, 或者科他的刑役,“系閉牢獄,乃至斷命。於我所說微妙法義,誹謗輕毀, 障蔽隱沒,不令流布。”窣堵波就翻塔,或者寺廟,以及僧祇物,你給他搶了, 就是“搶僧祇物”,搶寺廟物,“如是諸人,皆當墜墮無間地獄,受諸劇苦”。 這是毫無問題的,一定受劇苦,輪轉惡趣,難有出期,再想出來很困難了。 “時金剛藏菩薩复白佛言:世尊,若諸有情未得法忍,亦不受行十善業道, 及勸眾生令勤受學,以強勢力,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受用種種勝大財業, 及餘種種富貴尊位,頗有別緣,得方便救,令其免墮無間地獄,及餘惡趣, 受諸苦不?” 還有什麼原因來救他呢?“令其免墮無間地獄,及餘惡趣,受諸苦不?” “世尊告曰:亦有別緣,得方便救,謂有眾生處剎帝利灌頂王位,及餘種種 富貴尊位,雖復未得成就法忍十善業道,而有信力尊敬三寶,於佛所說 三乘相應諸出要法,下至一頌,終不謗毀障蔽隱沒,不令流布。於佛出家 諸弟子眾,持戒破戒,下至無戒,剃除鬚髮被袈裟者,皆不惱亂捶拷謫罰, 侵奪衣缽基業財產,退令還俗,課稅役使,系閉牢獄,乃至斷命, 亦不侵奪窣堵波物及僧只物,遮制摧伏諸暴惡人,不令惱亂諸出家眾, 不令侵奪三寶財物,於佛所說三乘相應諸出要法恭敬聽受,既聽受已, 精進修行法隨法行。於我三乘賢聖弟子,恭敬供養親近承事。於大乘中 誓願堅固,終無疑難退屈之心。亦常勸導安置眾生,令於大乘信受修學。 此剎帝利旃荼羅王及餘種種富貴尊位旃荼羅王,過去諸佛,皆共聽許處帝王位, 及餘種種富貴尊位,雖復受用種種國土城邑聚落勝大財業,而得免墮無間地獄 及餘惡趣,我亦聽許處帝王位,及餘種種富貴尊位,雖復受用種種國土城邑聚落, 而得免墮無間地獄及諸惡趣。若諸有情慾得懺悔除滅一切諸惡業障令無餘者, 於我所說如是法門,當勤修學,勿令廢忘,有能如此現前大眾慚愧懺悔諸惡業者, 先世所造一切惡業,皆得銷滅無有遺餘。” 方便善巧,是救度他們的。 有的眾生處了剎帝利灌頂王位,或者是其餘的 種種富貴尊位,不一定是什麼位子,總之是富貴尊位,雖然是未有成就無生法忍, 或者未有成就法忍,或者十善業道都未成就,但是他有信心。 就憑著信仰, 對三寶恭敬,尊敬三寶。 於佛所說的聲聞乘,獨覺乘,大乘, 相應的諸出要法,恭敬聽受。 出要法,就是出離生死最要緊的方法, 最善巧的方便要道之法。 “下至一頌”,只說一個偈頌,別的不會說,只會說“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麼一個偈頌就不得了, 就是全部《金剛經》的要義,你給人家講,人家一聽到,一切有為法都是苦的, 都是空的,無常的幻化的,我還貪著什麼?他就證道了,解脫了,你的功德就大了。 在正法的時候,就是這樣子,只要聞到一個偈頌就開悟了。 佛最初度 五比丘之一的馬勝(阿說示)比丘,舍利弗遇見馬勝比丘,看見他的威儀。 他說:“你的師父是誰?你師父說什麼法?”馬勝比丘說:“我只給你說兩句,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舍利弗就證得阿羅漢果了。 這就是一個偈,兩句話。 六祖慧能聽見旁人讀《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開悟了, 成就了,就是一句話。 不過,讀《金剛經》的人並沒有開悟,聽經的人開悟了。 我在這裡講經,我沒有開悟,你們開悟了,這就是你們的功德,我也有了。 這樣的人,我也許可他享受那些財富。 為什麼呢?因為他不謗毀,不隱滅, 對聖法不謗毀,不隱滅,他不會不令流布的。 於出家的諸弟子眾,持戒破戒 下至無戒,只要剃除鬚髮被袈裟的,他都不會惱亂 他們,捶拷他們,謫罰他們, 侵奪他們的衣缽基業財產。 “退令還俗,課稅役使,系閉牢獄,乃至斷命”,他不會做的。 這個是有信心的, 剎帝利王,乃至斷命,“亦不侵奪窣堵波物,及僧祇物”,他不去做。 窣堵波, 寺廟的財產他不去沾染,也不會搶奪。 他能夠遮制摧伏了那些暴惡的人, 也不令他們惱亂出家眾,也不令他們侵奪三寶財物。 剎帝利王,他有權力, 所說三乘的相應諸出法要,都能夠恭敬聽受,聽受已,還能夠照著去做, 精進修行,修行法隨法行。 怎麼樣法隨法行呢?例如生滅法,他沒有說,只是依事物,看這個壞了, 為什麼壞了?無常的,這叫隨順。 他不知道佛法,但是他能夠知道這個涵義, 這叫隨順佛法的。 違背佛法呢?佛說無常,他就把他譯成斷滅了,他說這是 釋迦世尊所說的,諸行無常,無常就沒有了,這就不隨順法。 同是一句話, 順著說就能成道,就福德無量,不順著說,罪業無邊。 這個是說隨順法, 我們往往就理解錯了,就是說他不隨順是法。 於佛所說的三乘相應諸出要法, 恭敬聽受。 聽受已,能“精進修行”,那就是“法隨法行”,隨順三乘法的,隨順三乘法的, 我們說空,空者就是顯妙有的意思。 如來諸功德藏,不空,空是一切的 煩惱斷盡了,諸如來功德藏不空。 真正見了法身,諸如來藏也空了。 但是隨順法,看你怎麼說,“於我三乘賢聖弟子,恭敬供養親近承事”。 但是,始終於大乘誓願,堅固終無懷疑,或者危難,或者退屈,這個心從 來不懷疑,就是“終無疑難,退屈之心”,不因為法難,不因為修行道路長遠, 而懷懼退二乘。 大乘堅固,“亦常勤導安置眾生,令於大乘信受修學”, 讓一切眾生信大乘法,好好的修,好好的學。 “此剎 帝利旃荼羅王及餘 種種富貴尊位旃荼羅王,過去諸佛皆共聽許”,說這惡王,也聽許他, 只要他改變了,不做惡了,皆共聽許處帝王位。 過去諸佛都是這樣聽許的。 “及餘種種富貴尊位,雖復受用種種國土城邑聚落勝大財業”,國內的所有財富, 他受用了,那不會墮無間獄的;這是佛所聽許的,也不會墮到其餘的惡趣。 我還“聽許處帝王位,及餘種種富貴尊位,雖復受用種種國土城邑聚落, 而得免墮無間地獄及諸惡趣”,就是惡王,只要懺悔,也許可他。 印度提婆達多跟無厭足王,一個害佛,一個害死他父王,犯忤逆罪;害死父王, 兩個都應該墮地獄。 無厭足王后來懺悔,護持佛法,護持三寶,佛也聽 許他懺悔,就能夠得到清淨。 所以諸有情,能夠懺悔就好,能夠除滅 一切惡業的業障。 “於我所說如是法門,當勤修學”,我說這兩種十法,要好好兒修學, 一個修十善業法,十善業法是我們做得到的。 其實十善業就是正路法忍, 大家體會一下,十善業是你做的功德,有深有淺,不殺,不只我不殺, 我勸一切人不殺,這個十善業就不是一般的十善業了。 不但我不飲酒, 我勸一切眾生不飲酒。 為什麼不飲酒?跟他們講清楚。 不殺不盜,就是五戒。 有的道友怕受五戒,說怕受了,犯了怎麼辦?犯了當然是錯誤的,犯了, 你就懺悔,隨犯隨懺悔。 但是你曉得不曉得受五戒的功德?你受了五戒, 不失人身,知道嗎?這個你就不知道了。 只想到不利的一方面,有利的一方面, 為什麼不考慮? 你受了五戒,就有二十五個護法神保護你,你想犯戒,他總是給你作遮難, 使你不犯。 現在你沒有受戒,五種罪事,照樣的有,你殺人不犯罪?你能脫罪? 你受了戒,之後你卻殺了人,你在佛前懺悔也念經咒加持,他就以別的力量 幫助你,不要生起邪知邪見。 受了戒,犯了怎麼辦?這個見是不正確的,為什麼要去犯?那些戒,你雖然不受, 你犯了也是罪。 佛就制戒了,說你不要犯這個。 我再說一種戒的功德, 戒有加持力,是加持你不去做。 殺盜淫,我想沒有一個眾生不犯的, 而且國家許可犯的。 像他執行職業上的責任,你說這是殺生;殺豬殺羊,犯什麼罪?誰給他定的罪? 夫婦的關係,如果說這個犯淫戒,那就沒有人了,人種都斷了!能這樣說? 不可能!不會的!他有種加持力,不是說你的犯,你從那個受戒的功德方面考慮, 學佛法聽到這麼多地獄,我不學佛法該好,對不對呀?我連地獄也不知道, 我也不相信,罪你也要受。 我不相信,我就不受?沒那麼便宜,你不信也得受; 不過佛說出來了,有一個好處,不要把這個意思體會錯了。 我不是勸你們受五戒, 你感覺到我受了不行,你還是不要受,不過,你要想到受五戒加持的功德。 我後來想到,自從出了家之後,受了比丘戒,我說這個簡直危險,動輒得咎, 二百五十戒一條一條的,八萬四千威儀,清規戒律那麼多。 那時真想罷道 還俗算了,受不了;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四威儀,隨便你做哪一樣, 你在廟裡最初出家時,舉止動作沒有一樣不是錯誤的。 我記得,在掛單的時候,那時還沒有燈,黑夜到廁所去太遠,廁所也沒有燈, 不能去。 夜間起解小手,怎麼辦呢?知客師他的窗戶底下擺幾個尿桶, 就在那兒去解決。 那個知客師他就說:“這個一定是新來掛單的。”我說: “這知客師有神通了,他怎麼知道是我?”因為我尿尿,沒有尿對。 大家是知道什麼意思嗎?尿尿不能有聲音,一有聲音就驚動別人了。 吃飯、屙尿,乃至一切行動,沒有一處沒有清規戒律的,初出家人剛受戒 當沙彌受得了? “懺悔除滅一切諸惡業障,令無餘者,於我所說是法門”,你要好好兒修學, 那麼“先世所造一切惡業,皆得銷滅無有遺餘”,他在佛前懺了,無餘了。 我們現在聽了《大集十輪經》,拜懺的時候,你就叩三個頭,默念:“我聽見 《大集十輪經》,佛講〈懺悔品〉,我都具足,我也發如是願,希望佛加持我, 希望地藏菩薩加持,你也具足跟那些人一樣。”這是我說的,你可以不信,沒有罪過。 -- 隨聞而得覺,未聞慎勿毀,無量餘未聞,謗者成癡業。 如文取義時,師心退真慧,謗說及輕法,緣此大過生。 惡意自性惡,不善不應起,況移於善處,應捨大過故。 【大乘莊嚴經論 成宗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7.181.130

08/09 18:22, , 1F
隨喜^^
08/09 18:22, 1F
※ 編輯: lilneige 來自: 124.78.29.18 (08/09 18:46)

08/09 19:39, , 2F
阿彌陀佛
08/09 19:39, 2F

08/09 20:11, , 3F
阿彌陀佛...
08/09 20:11, 3F
文章代碼(AID): #1EGCOLG6 (Learn_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GCOLG6 (Learn_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