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 發起[精進念佛]活動--阿彌陀佛--AHJKL

看板Learn_Buddha作者 (hi)時間13年前 (2011/01/31 00:11), 編輯推噓8(804)
留言12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 (看更多)
http://book.bfnn.org/books/0086.htm 佛說阿彌陀經:「......,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 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 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 執持名號,並不限於一佛菩薩名號,如果您覺得對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 、彌勒菩薩、地藏菩薩,藥師琉璃光如來、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等十方無量諸佛 菩薩有所感應者,即可執持,如覺得可能分心,亦可專念於一佛菩薩名號。 --------------------------------- 有關念佛者,再補充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其中有關念佛與迴向者: http://book.bfnn.org/books/0089.htm 無量壽經:「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 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迥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 ,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 總持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 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 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 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於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 ,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 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宇,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 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宇,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 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佛說阿彌陀經:「......,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觀無量壽佛經 http://book.bfnn.org/books/0031.htm 有關"十六觀想",請詳讀全經,此僅選出"觀佛、稱名、上中下品生"者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 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見像坐已,心 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 眾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 『見此事已,復當更想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 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 。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 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鴈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恒聞妙法, 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 若與合者,名為粗想,見極樂世界。』『是為像想,名第八觀。』 『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阿難!當知無量壽佛 ,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 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 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 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八萬四千光 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其光明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 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 眾生。』 『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 『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聞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 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 『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 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 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 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 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 ,勸進其心。』 『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 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授記,還至本國,得無 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 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遶,持紫金臺 ,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 時授手。』 『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臺 ,成大蓮華,經宿則開。』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 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 『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 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授記。』 『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 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 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 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 法明門,住歡喜地。』 『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齊,修行諸戒,不造 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遶,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 、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 『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 生極樂世界。』 『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齊;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 ,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 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法,我來迎汝 !」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 洹,無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 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 『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 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 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 生死之罪。』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 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 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敷。』 『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 。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 『是名下品上生者。』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 ,偷僧祗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 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 『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 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 ,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 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 『是名下品中生者。』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 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 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所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 ,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 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 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http://book.bfnn.org/books2/1116.htm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 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 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 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 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 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 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 不多說了,念佛、執持阿彌陀佛名號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因暫有事,故先十念阿彌陀佛聖號,希望大家多多參與,明日在補增一阿含有關念佛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ㄨ▌▍/ ▌◢◤ ▌ ▌▊▄▉▄ ▌▆█▆ ▌▆▆▆▆▆ ▍ ▌ ▌▍X▌ㄨ▌▍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184.192.77

01/31 00:14, , 1F
本篇甚多,故尚未補充完,因暫有事,明日再行補充
01/31 00:14, 1F

01/31 00:27, , 2F
只有推了
01/31 00:27, 2F

01/31 00:43, , 3F
隨喜^^
01/31 00:43, 3F

01/31 02:19, , 4F
阿彌陀佛
01/31 02:19, 4F

01/31 07:20, , 5F
阿彌陀佛
01/31 07:20, 5F

01/31 09:26, , 6F
阿彌陀佛
01/31 09:26, 6F

01/31 10:13, , 7F
阿彌陀佛
01/31 10:13, 7F

01/31 20:51, , 8F
阿彌陀佛
01/31 20:51, 8F
※ 編輯: AHJKL 來自: 218.165.246.59 (01/31 22:05)

01/31 22:33, , 9F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01/31 22:33, 9F

02/08 23:17, , 10F
阿彌陀佛~
02/08 23:17, 10F

02/24 01:37, , 11F
阿彌陀佛
02/24 01:37, 11F

02/24 20:45, , 12F
阿彌陀佛
02/24 20:45, 12F
文章代碼(AID): #1DHOsSI9 (Learn_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HOsSI9 (Learn_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