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車禍理賠金額

看板LAW作者 (嘿嘿)時間9年前 (2015/03/24 21:22), 編輯推噓3(3012)
留言1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事件發生經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UYzKhNX-7g
我方車子行經 T 字路口,主要是因為跟隨前車,未注意到直行車輛有一 輛機車接近,待注意到時,機車已經靠近至車前側方,雖我方有緊急煞車, 但仍與機車有所接觸,造成機車倒地,主要接觸的部份為機車的車牌和汽車 的側邊前檔,機車車牌有部份彎曲,汽車側邊前檔有一道刮痕, 體傷部份主要是後座乘客手臂有一處有骨頭裂掉。 當時我方有馬上下車,呼叫救護車與警察。 急診部份,當時醫生是說不用開刀,只需要休息幾個禮拜便會自行復原。 後來對方一個禮拜後回診,描述手臂傷勢沒有好轉,變成需要開刀, 因此對方轉診至他們家附近的醫院進行開刀手術,開完刀後的診斷書註明 需要休養三個月,後來三個月後回診,新的診斷書上有註明三個月內不能進 行粗重工作。 目前對方認為可以開始與我方進行和解(事發第一個月有上調解委員會, 對方才剛開完刀,認為待傷勢好點再來談), 只是沒想到第二次的調解委員會,對方列出一張理賠單,數目直上 168 萬。 這邊可能需要對傷者做一個描述,傷者是弱視,從事的工作是幫人家按摩, 有在三家公司工作,每家領到的月薪約是2萬塊,也就是 2萬*3 = 6 萬(一個月)。 對方覺得手受傷,可能長達一年無法工作,因此想要我方賠償一年的工作損失 7x 萬, 再加上之後醫療費/復健/精神賠償~ 我方有保第三人責任險,保險公司看到這個數字,只是搖搖頭,說不可能賠這麼多, 因此請求對方先出示稅收單,讓他回公司請示理賠數字,因此第二次調解也就 草草結束。 事後我有問保險公司,這樣的情況,到底理賠多少是合理的, 保險公司回應是第一張診斷書的三個月沒有問題,第二張註明的不能進行粗重工作, 不代表不能工作,因此會有爭議,要理賠這麼高的數字,幾乎是對方手殘廢才有可能。 後來我私下有再跟對方說明,這樣的數字,真的賠不出來,但對方也是說明至少要 一百萬,也再次強調,他按摩生意很好,這樣的數字是很合理的~ 目前保險公司有拿到稅單,約是 7x 萬,目前對公司提出申請可理賠的數字, 待出來後,再與對方進行第三次合解, 但保險公司有跟我說,可能頂多只能賠到 2x 萬, 目前看起來合解之路還很漫長~ 想請教一下,這樣的 case 到底怎樣的理賠數字是合理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5.197.16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AW/M.1427203360.A.0AB.html

03/24 21:31, , 1F
一般是建議等對方告,直接交給法官判...
03/24 21:31, 1F

03/24 22:10, , 2F
保險公司有跟我說,可能需要上法院
03/24 22:10, 2F

03/24 22:12, , 3F
只是沒想到原來以為只是輕微的碰撞,理賠金額會這麼高
03/24 22:12, 3F

03/24 22:20, , 4F
對方如果拿得出月薪6萬的證明就比較麻煩
03/24 22:20, 4F

03/24 22:20, , 5F
對方提告刑事部分你得自己負責,民事才由保險公司處理
03/24 22:20, 5F

03/24 22:21, , 6F
光是工作減損至少就是半年=36萬
03/24 22:21, 6F

03/24 22:30, , 7F
想請教一下,我保的第三人責任險 300/3000/30
03/24 22:30, 7F

03/24 22:31, , 8F
若真的上法院,民事的部份,我會需要額外賠錢嗎?
03/24 22:31, 8F

03/24 22:32, , 9F
理論上,民事判決多少,保險公司就賠多少
03/24 22:32, 9F

03/24 22:33, , 10F
保額超過的話你還是得自己付沒錯啦
03/24 22:33, 10F

03/24 22:44, , 11F
那工作損失至少36萬是算在每一事故30萬財損嗎?
03/24 22:44, 11F

03/24 22:45, , 12F
整起事故,至目為止醫療費大概是5萬多塊
03/24 22:45, 12F

03/24 22:45, , 13F
那是人損不是財損 財損是指修車之類的
03/24 22:45, 13F

03/24 22:49, , 14F
暸解,太感謝KKyosuke和niceshotse的解惑~
03/24 22:49, 14F

03/24 22:49, , 15F
期望第三次合解可以順利 ~ Orz
03/24 22:49, 15F
文章代碼(AID): #1L4MKW2h (LAW)
文章代碼(AID): #1L4MKW2h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