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天子] 與其不斷受限歷史雷 反向操作或許是一條路

看板KingdomHuang作者 (WadeChang)時間14年前 (2010/03/14 18:27), 編輯推噓7(701)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 引述《NothingLeft (轉眼成空)》之銘言: : ※ 引述《wadechang (WadeChang)》之銘言: : : 編劇的問題不是歷史雷,而是在於愛上PTT看到板友破梗就硬要扭梗, : : 像世尊之子成為陳友諒是很合理的安排, : : 跟朱元璋的勁敵關係可以很自然的發揮, : 這段當時很多人在猜, 我也覺得這樣安排比較合理 : 但最後決戰兩人都以明教武功對恃好像也沒啥看頭 : 還是不同武功的對決比較有意思 : 世尊之子做中頭目可能比較適合 : 不過他的確是收得有點鳥 世尊之子之前花了不少篇幅鋪成,鋪成他同樣的也鋪成明神武典, 明神武典是本作起初著力描寫的絕世武功, 利用陰陽變化的原理,隨著個人天賦、創意,有不同的變化形, 同樣用明神武典對決不會沒有看頭, 反而可以讓雙方都在基本的原理下出現不同招術, 讓對方嘆服原來明神武典還可以這樣變化, 好好經營的話,可以編排一場非常精采的大決戰(鄱陽湖戰役) 如此,既不糟蹋對世尊之子的鋪成,也不會糟蹋讀者對明神武典的期待, 也可以把陳友諒的龐大艦隊合理化帶出,營造出氣勢非凡, 同出自明教,卻另闢蹊徑,與正主抗衡的反派角色, 結果鳥掉,最後邪童把呂布戰器穿在屍塊上還說現在你叫什麼名字都不重要, 這不是編劇會扭橋嗆讀者的行徑? 這種狀況也不是沒發生過,古早的和月伸宏就搞過, 但如果編的好就算了,可是偏偏不好,還造成後續失控,讓人覺得編劇很任性。 : : 結果莫名其妙收了,搞個不知所云的邪童跟十三, : 這邊可以看到世尊之子收了後 : 編劇努力想把邪童換成最大宿敵陳友諒 : 不過邪童角色實在沒什麼魅力, 編起來也綁手綁腳 在收之前(或說有收意時)就出現邪童陳友諒, 這角色麻煩的地方就是連帶著背後組織的陰謀, 定位上又是超等的怪獸,本來就很不好掌控了, 又弄個呂布戰器更是不知所謂,反而破格武神戰器, 初期很威的武神戰器跟明神武典一樣都開始雜魚化, 因為沒有讓世尊之子到該有的定位, 反而產生一堆梗,需要花一堆篇幅去描述, 讓整個劇情龐大而失控。 : 所以又再一次把陳友諒換成原本的十三 這也不是個好梗,十三的空降與陳友諒的強盛格格不入, 天完國現在檯面上的人物有誰?就十三一人! 那十三的等級與朱元璋、張松溪、徐達相若, 看起來天完勢力會不會弱了點? 如果當初直接用世尊之子入替,把扭橋篇幅中的少許帶出張定邊或張必先, 會不會比較能突顯群雄分立? : 編劇就像寫書一樣, 即使預先有個大綱 : 寫到後來可能還是會超出自己的預想 : 我們事後來看整部戲時可以很輕鬆地點出哪段太爛 : 但編劇就沒那麼輕鬆了 : 可能選錯了某個轉折點(例如韓林兒要由誰來扮演?韓山童?帝昺?她自己?) : 之後就不容易把它寫好 帝餅跟世尊之子都是初期就丟出來的人物, 編劇若沒想過該怎麼去定位就丟出來,非常不合理, 只怕是中途改變原有設定,讓原本該有的佈局整個亂掉, 編劇在ptt有沒駐板史拜? 我想是有的,有些梗太ptt風,甚至板友該剿過的梗隔期就解釋、補救, 重視讀者的意見是很好,但為了跟讀者互動而破壞佈局、甚至作解釋, 我覺得編劇有點捨本逐末。 : 他事後也不斷努力把路線凹回合理 : 我覺得再度用十三取代回陳友諒 : 這段算是巧妙彌補先前邪童爛橋的好橋了 為了凹回來不得不進入武當篇, 繞了太大的一圈,也模糊了群雄爭霸的緊湊感, 製造了更龐大佈局,看起來也更難去收拾。 : : 帝餅也是,如果韓山童死前能讓帝餅繼承,帝餅成為韓林兒(這應該不難凹吧), : : 國號宋,跟勢力在漢方第一強盛,這兩點都可以很合理的展開, : : 人才濟濟的朱元璋因此委身趨附於韓林兒,而韓林兒的強大但性格卻有嚴重弱點, : : 如殘暴好殺,特別以屠殺蒙古平民為樂,使張君寶理念開始動搖, : : 而風鷹即使卡等,但死前為守護蒙古族,爆氣重創韓林兒(帝餅)並傳功朮赤, : : 我想這種劇情會熱血多了吧,結果前面鋪梗的帝餅一直失蹤, : 把韓林兒用帝昺取代, 我記得這段當初版上好像沒討論到這點 有板友提過韓山童自稱是宋徽宗八代孫, 白蓮教國號又是大宋,很可能就是讓帝餅替代韓林兒鋪梗。 : 韓琳兒目前大多都是對上雜魚 : 爆氣的赤老溫等級太高 : 對上拖雷時兩人又都未盡全力 : 實在很難衡量她全盛時期的強度 : 不過應該也是一線高手算不上弱了 韓琳兒的招術是多重神遊物外,設定是戰力低但倚多為勝, 因為本作不是蛇貓門,這種設定很不討好, 先說神遊物外在韓山童身上已獲得不錯的迴響, 在琳兒身上續用沒什麼新鮮感, 高手對陣用蟻多咬死象的方式取勝只會讓讀者撕書, 所以只能淪為打打雜魚的角色,看不出到底強在哪裡, 憑哪點讓朱元璋屈於其下,白蓮教二號人物通哥又被弄成丑角, 一號角色弱化,只是讓白蓮教在韓山童死後缺乏領袖群倫的氣勢。 : 另外我認為武當篇並沒有那麼不堪 : 也許武當七子並不討喜 : 但武當篇其實是替之前爛到不行的龍威篇收尾的必要過程 : 首先, 主角風鷹必須死, 而且最好有個轟轟烈烈的結局 : 其次, 必須找個方法讓邪童下台, 讓十三扮回陳友諒 : 再來, 鋪梗讓當時只能算二線高手的兀赤有個再提昇的契機 : 最後, 處理先前沒寫好, 一直趴趴走沒事做的張君寶和龜縮不出的帝昺 : 相比爛到不行的龍威篇, 至少武當篇還是有用心的 : 不過看W兄的文, 我也在想當初讓風鷹對上帝昺而下台是不錯的選擇 武當篇雖然是必要的,可是給人的感覺是放著中原爭霸去打擂台, 又帶出了武當七子造成漢蒙勢力失衡,不得又要草草收幾個人, 這裡還是突顯出天六的真正問題,為了修補或轉換劇情導致劇情過度龐大而失焦, 人物多卻寫好的沒幾個,甚至有的角色棘手到編劇不知怎麼處理。 : : 因為板友破梗,編劇任性的不給破,結果扭的亂七八糟。 : 我們也不能說劇情和版友所猜不同就是爛扭橋 : 我認為, 有些該寫好的角色沒寫好才是最大的問題 : 天四把隋末唐初時一堆爭霸的群雄都刪掉了 : 劇情只集中在少數幾人身上 : 缺點是少了一大堆有魅力的歷史人物(例如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 : 好處是可以專心在寫主要人物的過程 : 如果將來出天子七的話 : 應該朝天四的虛擬人物和天六的歷史人物間做個平衡 天六的歷史人物也沒有寫好,天四刪掉爭霸群雄至少讓劇情聚焦, 天六帶出這些人物,卻花太多篇幅去變動跟修補劇情, 沒有集中焦點在群雄的描述,元末的重點在於五大勢力, 編劇應該減少過多的人物串場,花篇幅寫雜魚是沒有意義的, 把元、白蓮教、朱、張、陳五大陣營寫好才是重點, 元方基本上十三翼是很迷人的角色群,朱方還不錯, 問題是白蓮教在韓山童死後缺乏有力角色,琳兒在招術設定只能打雜魚, 通哥又丑角化,本來初期出來的帝餅如果能及早定位到宋(白蓮教), 既可避免帝餅不知所蹤的尷尬處境,也能強化這條劇情支線, 帝餅亡國之恨跟長期在玄棺的屬性也可以發展成為很好的角色, 特別帝餅是初期設定人物,難道編劇拋出他的時候沒有一點想法嗎? 再說陳,前面講過,為了不讓世尊之子定位這個角色,編劇花了很多代價, 張的商人性格描寫的不錯,可是太晚帶出張家第一高手張士德,以致漸漸雜魚化, 簡言之,天六的致命傷是帶出太多無謂的支線:邪童、武當etc., 主線反而弱化,以致整個氣勢虛掉,可惜初期擺了一堆好料:帝餅、世尊之子, 至於為什麼要帶這一堆無謂的支線搞爛自己原有佈局? 我認為是扭橋或修補,或許波士大人插手搞爛也有可能,見仁見智。 -- "Men in general are quick to believe that which they wish to be true." --Julius Caesar quote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165.251.137

03/14 19:09, , 1F
編劇扭梗讓天子6的後半部整個不知所謂.....ˋ(′_‵||)ˊ
03/14 19:09, 1F

03/14 21:29, , 2F
白蓮那邊有點麻煩 把韓林兒寫太好 會跟白蓮在他手上爛掉
03/14 21:29, 2F

03/14 21:29, , 3F
相矛盾 把他寫成武功強性格有弱點 又會變成世尊之子2
03/14 21:29, 3F

03/14 21:33, , 4F
張士德真的太晚登場 篇幅少 不然他搞垮白蓮這段還不錯啊
03/14 21:33, 4F

03/14 22:33, , 5F
推啊,這篇講出所有天六的問題。
03/14 22:33, 5F

03/15 00:21, , 6F
跟推
03/15 00:21, 6F

03/15 02:41, , 7F
鋪的好梗亂用 真的很可惜
03/15 02:41, 7F

03/20 12:57, , 8F
又看了一遍,這篇真的評論得不錯 版主給個M或收精華吧
03/20 12:57, 8F
文章代碼(AID): #1BdBeaNK (KingdomHua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dBeaNK (Kingdom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