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陪伴高雄人43年 高雄公車轉運站下月拆除

看板Kaohsiung作者 (喵哩)時間6年前 (2017/12/06 17:13), 編輯推噓8(915)
留言15則, 13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聯合新聞網的原文連結: https://www.udn.com/news/story/7327/2857743 高雄火車站前公車轉運站啟用至今已有43年歷史,乘載許多高雄人的回憶,如今 配合鐵路地下化工程,將於明年1月拆除,今起至拆除前,將舉辦熄燈紀念展供民 眾回味。另在新站蓋好前,民眾需改至周邊3處臨時候車站搭車。 高市交通局9月向民眾募集高雄車站前轉運站的攝影作品或合影照片,獲選的作品 今起至拆除前在轉運站內展出,同時也將陳列許多歷史文件資料,民眾可搭乘公 共運具前往轉運站內參觀,把握機會回味轉運站相伴的美好回憶。 交通局表示,高雄車站前公車轉運站預計明年1月上旬拆除,在鐵路地下化完工、 新轉運站蓋好前,轉運站原有的26條公車路線,將打散至周邊3處臨時候車站。 其中2處臨時候車站位於中山一路(近河北二路口),承接原轉運站的12、56、60 覺民科工幹線(往鹽埕)、69、72、82、248(往鼓山)及26、36、52、60覺民科 工幹線(往鳥松)、83、100、248(往鳳山)等公車路線。 另1處臨時候車站位於建國三路(近同愛街口),候車站北側有紅27、28、紅30建 工幹線、88建國幹線、92、205中華幹線、218、245、301,南側則為53、88建國 幹線、205中華幹線。 交通局表示,預計臨時候車站將使用約3年,之後所有路線才會再度回歸完工後的 新轉運站。鐵改局表示,高雄鐵路地下化預計明年8月完工通車後,將展開地面工 程,目前使用的高雄火車站體將隨之拆除,新站預計民國112年完工。 討論就業空汙之餘,也關心一下高雄的公車吧 看到新聞最底下的遷移指南 有人可以理解以後60往鳥松、248往鳳山、紅30往長庚的行駛路線要怎麼走嗎? 60往鳥松和248往鳳山的行駛路線會變成: 中山右轉七賢→七賢左轉林森→林森左轉建國→建國左轉中山→? 要怎麼再轉回建國林森(八德)?因為不能直接在中山左轉八德 所以要中山八德自立建國順時針轉圈圈? 還是要繼續直行中山,再左轉七賢接林森和八德? 照這樣無限迴圈鬼打牆,會不會以後尖峰時刻火車站這一段就要先塞個半小時呀? 紅30往長庚也是不懂,看起來只有單邊設站 難道說要調整路線由自立陸橋過鐵路 變成自立七賢林森建國單邊設站逆時針轉圈圈嗎? 自立左轉七賢→七賢左轉林森→林森左轉建國→建國右轉自立? 這樣為什麼不像53採單邊設站順時針轉圈圈不是比較順暢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99.21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512551630.A.23A.html

12/06 17:39, 6年前 , 1F
28 92 245應該要改路線吧,不然怎麼迴轉
12/06 17:39, 1F

12/06 17:48, 6年前 , 2F
丑丑的公车站终于要拆了
12/06 17:48, 2F

12/06 17:49, 6年前 , 3F
誤切成簡體.抱歉@@
12/06 17:49, 3F

12/06 18:23, 6年前 , 4F
早該拆了
12/06 18:23, 4F

12/06 18:29, 6年前 , 5F
拆吧 超醜
12/06 18:29, 5F

12/06 18:43, 6年前 , 6F
火車站到底要蓋多久?
12/06 18:43, 6F

12/06 18:45, 6年前 , 7F
快拆了吧
12/06 18:45, 7F

12/06 18:53, 6年前 , 8F
從高中蓋到我現在都31了
12/06 18:53, 8F

12/06 19:21, 6年前 , 9F
酸民觀點怎麼與現實世界不一樣啊 XD
12/06 19:21, 9F

12/06 19:35, 6年前 , 10F
終於要更換了
12/06 19:35, 10F

12/06 22:56, 6年前 , 11F
高中到現在31+1
12/06 22:56, 11F

12/07 07:20, 6年前 , 12F
高中在轉運站廁所看到遊民打手槍,留
12/07 07:20, 12F

12/07 07:20, 6年前 , 13F
下不好印象=_=|||
12/07 07:20, 13F

12/07 09:23, 6年前 , 14F
可參考東京北千住站、仙台車站的設計
12/07 09:23, 14F

12/07 12:22, 6年前 , 15F
迴轉的就要繞一大圈 中山七賢林森建國
12/07 12:22, 15F
文章代碼(AID): #1Q9xJE8w (Kaohsiu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9xJE8w (Kaohsi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