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Re: 這個政府就是殺人不見血的騙子政府

看板KMT作者 (觸身球專家)時間15年前 (2008/09/26 23:51),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0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politics 看板] 作者: Mehta (Zubin Mehta) 看板: politics 標題: Re: 這個政府就是殺人不見血的騙子政府 時間: Fri Sep 26 23:38:08 2008 我在KMT版看到一個非常令人吃驚的po文, 大意是引用一篇自由時報的報導,該報導宣稱: 美國衛生總署、癌症研究中心、食品檢驗局等單位一九八三年公布對三聚氰胺研究報告 指出,四十九隻雄老鼠、五十隻雌老鼠經餵食三聚氰胺第二十週時,六分之一的雄老鼠 即被化驗出有癌細胞,一百零三週後,四十九隻雄老鼠全數罹癌。既然是這麼毒的東西 ,衛生署憑什麼放寬可添加在食品中。 ^^^^^^^^^^^^^^^^^^ 我想三聚氰胺被形容成有如劇毒一般,這真的是很荒謬的事情, 顯然有人在散播不必要的恐慌,可惜我沒法在KMT版po文, 不過我想這裡也很多人關注毒奶事件,把我一點淺見貼在這裡應該也是很有意義的事. 除了澄清一些事情外,也可以看看別有用心的媒體人是如何扭曲科學研究來製造恐慌. (如果是的話,我覺得七八成就是了,原因詳下) 我不知道自由時報這篇報告到底是哪裡來的,不過1983年美國官方的確 有個極端類似的技術報告,但是結果似乎與自由時報的報導有很大的出入. 這個技術報告後來轉投到知名期刊"毒理學與應用藥理學": Ronald L. Melnick, Gary A. Boormana, Joseph K. Hasemana, Richard J. Montali and James Huffa. Urolithiasis and bladder carcinogenicity of melamine in rodents,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Volume 72, Issue 2, February 1984, Pages 292-303. 這個研究大體如下: 科學家把rats與mice各分成幾組(此文忽略性別), 餵食750ppm到18000ppm的三聚氰胺作13週短期實驗, 再把rats與mice分成幾組分別餵食2250ppm,4500ppm,9000ppm的三聚氰胺, 做103週的長期實驗.當然兩種實驗都同時準備了對照用的老鼠. 結果科學家發現最顯著的結果是,雄鼠比雌鼠更容易被引發膀胱結石. (Most noticeable was the development of uroliths (urinary bladder stones), which occurred at a greater frequency in males than females of either species.) 至於大家關心的癌症,不是沒有提到,但是沒有那麼明顯的結果. 13週的實驗中,沒有老鼠得癌症, 103週的實驗中,49隻4500ppm的老鼠中有1/6發現癌細胞, 2250ppm的老鼠沒有一隻發現癌細胞(昨天衛生署的標準是2.5ppm). 不知道為什麼自由時報會冒出一個百分百罹癌的實驗?難道兩者不是同一個實驗? 但是整個時間與實驗條件完全相同,我是不太相信美國政府同時進行兩個一樣的實驗. 所以我想到一個可能,該實驗發現4500ppm的雄鼠中,93%發現膀胱結石. (再次提醒,三聚氰胺與雄鼠膀胱結石的關連是最明顯的發現) 或許自由時報的報導先把膀胱結石扭曲成癌細胞,再把93%扭曲成100%就完成了這篇報導? 最後這個研究的結論是,短期食用三聚氰胺不致癌, 長期使用三聚氰胺的老鼠中,2250ppm的老鼠不生癌(昨天衛生署的標準是2.5ppm), 4500ppm的雄rats可能生癌(機率為1/6),4500的雄mice不生癌, 4500ppm的雌mice不生癌,4500ppm的雌rats不生癌,9000ppm的雌rats不生癌 (9000ppm只投予雌rats,不同品種不同性別的老鼠,其投予設定有些不同,細節請看論文) 所有實驗的老鼠中,只有4500ppm的雄rats有1/6發現癌細胞, 連9000ppm的雌鼠都沒事,這不能不讓人覺得三聚氰胺與癌症沒有直接關係, 科學家判斷4500ppm那8隻倒楣的雄rats,其罹癌與結石對細胞的刺激有關. 所以三聚氰胺是否為一種很毒會引發癌症的物質呢? 由這個實驗來看,顯然不是. 當然這些老鼠很倒楣,得了結石還不能就醫,結果在與膀胱細胞不斷的刺激摩擦中, 有八隻倒楣的得了癌症.(細胞不斷破損又重生就容易產生突變癌細胞) 但是通常人類得了膀胱結石或腎結石,會痙攣,絞痛,噁心... 延醫治療後,就不用擔心結石摩擦細胞造成潰瘍甚至癌症的事情. 除了這篇論文外,其實還有其他的論文可以參考,以下是一篇"癌瘤學"期刊的論文, Masanao Okumura, Ryohei Hasegawa, Tomoyuki Shirai, Masao Ito, Seiji Yamada and Shoji Fukushima. Relationship between calculus formation and carcinogenesis in the urinary bladder of rats administered the non-genotoxic agents, thymine or melamine. Carcinogenesis, Volume 13, Number 6, pp. 1043-1045. 其結果是長期食用3000ppm,10000ppm皆沒有觀察到致癌性, 只有30000ppm有觀察到致癌性(昨天衛生署的標準是2.5ppm). 當然許多人心情可能還是不爽,雖然要超高劑量才可能間接致癌, 但本人還是一定要堅持食品中絕對不准驗出才安心. 這是各位的權力,不過如果你真的有類似的想法, 我再告訴你一件事實... 在關於癌症的治療中, 科學家會使用一些強誘變劑,直接在健康的細胞中"製造"癌細胞,來實驗新藥的效果, 在這些強致癌劑中有一種叫做甲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sulfonate; EMS) 非常常被科學家拿來使用, 這種強致癌劑,在食品中是容許被驗出的. 如果可以量化的話,我想三聚氰胺的致癌風險比EMS低一千億倍還不只. 接受食品中驗出EMS但不接受驗出三聚氰胺,這有沒有道理呢? 污指此舉是殺人不眨眼,這有沒有道理呢? 今天晚上看民視新聞訪問了一位食品工業研究所的何博士, 他說(大意,細節可能有誤):化學上很難定義含量多低是0, 就他的看法,2.5ppm的三聚氰胺與0沒什麼差別,都是很少. 對於部分一般人而言,這話可能不中聽,不過真的是實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48.155 ※ 編輯: Mehta 來自: 123.193.48.155 (09/26 23:43)

09/26 23:44,
你認為可以吃你就泡一杯來喝吧,扯那麼多..
09/26 23:44

09/26 23:46,
去問醫生,每個都說不贊成添加,你認為呢?
09/26 23:46

09/26 23:46,
其實重點是不能加吧~報導看看就好
09/26 23:46

09/26 23:47,
不應該把塑膠添在奶粉裡 管它多少
09/26 23:47

09/26 23:47,
這樣難道是反向告訴廠商 只要夠少 人人
09/26 23:47

09/26 23:48,
科學人體容許量跟食品安全標準,你搞錯方向
09/26 23:48

09/26 23:48,
都可以把塑膠加進去 提高蛋白 省成本?
09/26 23:48

09/26 23:51,
我幫你轉,但我覺得大部分人會直接end
09/26 23:5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49.176

09/27 00:01, , 1F
分析化學真的很難定義含量多低是0
09/27 00:01, 1F

09/27 23:32, , 2F
今天民進黨當權, 三聚氰胺就不是毒品了.
09/27 23:32, 2F
文章代碼(AID): #18tGJpc4 (KM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tGJpc4 (K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