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裁判判決不公對跆拳道選手心理的影響初探

看板KARATE作者 (台灣體院北京體大)時間14年前 (2009/12/21 19: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感謝KarateWu的意見,針對您的意見與看法我特別說明: 體育的研究是基於對體育的關懷,亦即這個研究對體育這個領域到底有沒有貢獻.... 關於您一直認為裁判不公這個部分很耿耿於懷.您也提出了您的意見與指導... 可是我還是要強調,這個題目的用意在於選手"主觀"裁判不公的心理反應, 當選手在比賽中產生了主觀裁判不公的反應,是否會去影響他在比賽的成績呢? 如果對選手表現產生了影響,那是否要想出對付的方法來幫助選手克服呢? 經過本研究證實,選手主觀裁判不公時.對於選手自身的運動表現是有影響的. 意即選手需要專要的運動心理介入.... 因此這個研究不去在乎裁判判決是否公正, 或者去探討選手在該比賽是否真正遭遇裁判不公, 重點在於選手他自己知覺裁判不公.而這樣的情況隊選手而言確實會造成影響. 這種議題就像你問選手說他學了某個建立自信心的技術之後, 他覺得他的自信心有沒有比以前好? 自信心的確可以用問卷去施測.可是當選手他自己回答對他有幫助, 那對他而言就確實是有所提升的了.... 如果您還是針對這個部分還是很在意, 那可以請您去學習質性研究.瞭解後再來提出意見.... 另外本研究為初探研究.當我們經由本研究發現這些問題後, 未來還會找20位國家隊的選手探詢他們主觀遭遇裁判不公時所產生的心理困擾. 本研究的貢獻,筆者認為是以體育.技擊類.跆拳道.為對象所做的研究, 最重要的,是實驗對象以優秀選手為主要對象.幫助優秀選手克服競賽場上的問題. 您說的冷飯我瞭解是指舊調. 問題是,電子護具開始在國際比賽中使用了嗎?沒有... 電子護具一定公平公正嗎?難...因為電子的東西更可以操弄. 因此電子護具這個議題可以一直沒完沒了的吵下去.... 最後,感謝您對不才提出要幫忙找尋其他領域的論文, 不過我在運動心理領域就已經無法學有專精了, 對於您的熱心,我心領了... ※ 引述《KarateWu (慢郎中)》之銘言: : ※ 引述《TKD (台灣體院北京體大)》之銘言: : 對不住,最近忙到爆,除了可愛的學弟妹跟可0的老闆、以及綁在他們之間的紅線~deadline : 外,實在抽不出時間細細說明疑慮,僅就被老闆丁丁(以及看人家被丁丁)的經驗述之, : 對於本人的問題,部份已略解一二,部份仍有誤讀,得空容後再議。 : 1.文章用途==>如果是還沒發表的論文,我想大家還可以討論、攻錯,如果是學報學刊, : 已然付梓。我想自有大德去「丁丁」,我只要準備印表機就可以了...XD : 2.命題。 : 在庭辯得常見「引導陳述」,亦即使用本已「蘊藏」結論的語言,誘使辯訟二者做出 : 不利於自己的陳述。亦即偏見/結論在論述之前就已然形成,以「不公」為論,一以明顯 : 失其客觀論據(不公還討論啥,翻桌嘍?因為不公已然先判), : 二又悖逆運動家精神(服從裁判),三則定義失其論述的正確性(有違基本邏輯a=b,b=a), : 舉個例子,如果我拿類似的題目給我的老闆看<白色恐部時期受難家屬實錄:以xxx為例> : 就會被打的下十八地獄你知道嗎XD? (說實在我同學就被他「喜你卡」的老闆爆頭了) : 一樣出包的是的是,白色恐怖是政治語言,無清楚的界定(我看到老闆在同學的標題 : 上大大鉛筆圈,眉批:1.人云亦云,時間?作為?參與者? 2.請問與蔣介石時期肅清叛亂 : 的不同? 3.xxx足供縮影? 是男是女是軍是民還兼任蕃薯與芋頭? ) : 這裡面不是文字、顏色、領域問題,是「態度」的問題~ : 也就是sTance、spport & theory 立場不超然,論據不俱足,論述自然就嬴弱。 : 二者"實錄"之實,廟堂之上,怎有虛言?是以傳記文字?影像?聲音?幾手?作為評 : 介,又如何詮釋?又何以為信(如張學良的轉述稿就是很大的敗筆) 第三就是證據證明 : 力,XXX正好就是以「白馬是馬」的謬論(以偏概全),123三點,供你參考。 : 在強調一遍,這裡面不是文字問題,是為學態度,言可以不盡意,得意也可以忘言 : 但是名正始而言順,而後事成,慎之~ : 總之 建議以<爭議性判決與對策>的角度為之,更為客觀妥且~ : 另外,在舉證部份,既然您你focus在心理層面,建議廣涉具代表性選手,不是金牌 : 掛滿滿那種,而是依比賽經驗、受虐經驗XD、性別等等分佈取樣構成母體,而後 : 導入樣本的一致性。論文始具較佳的結構與說服力。 : 另外,我所說得炒冷飯,不是冷門,是舊調,他的問題不是方向的錯誤(量化與儀器 : 一直是許多學科的方向,自當無誤),而是從研究「裡面」看見他的必然性,而不是 : 外朔的「常見說法」,這不是常見說法一定是錯,而是讀者是不是可以從一篇客觀的 : 報導「中」析得文脈,萃取出相當程度的真實。 : 最後一部分 是我的語意不清,如有造成你的困擾,實在報歉, : 我不是說師大有「跆拳」+「判決不公」的文章,而是去爬論文的時候, : 冷不防就翻到運動生理研究所有關單項運動策略取向與分子生物有關的文章的,我覺得 : 可以供你參考,但是近來真是爆頭也爆肝,若有需要,待我再去師大逛論文的時候... : 以上 : : 回覆KarateWu先生的問題: : : 您好,感謝您的發問,因為體院課業與訓練繁重,所以現在才為你解答,請別見怪... : : 關於裁判不公的定義上,往往很難就其字義上做出解釋, : : 因此本研究利用選手"主觀"裁判不公這個部分去釐清, : : 發現林柏聰本人是因為「自身攻擊無法拿下分數」、「對手犯規沒有獲得判罰」、 : : 「攻擊時機被裁判刻意破壞」、以及「指導教練對裁判判決的不滿」 : : 等來源線索來知覺裁判判決不公的。 : : 關於信度方面,本研究透過與林柏聰訪談了解其裁判不公時的心理影響, : : 訪談次數三次,訪談後皆進行逐字稿工作,進行分析, : : 發現三次訪談後的內容分析結果重複出現,擁有一致性,此為其信度... : : 效度則是研究者受過專業運動心理學.質性研究.研究法等課程, : : 並由同一位研究者對林柏聰進行訪談,確保其一致化,減少誤差.... : : 關於文獻背景理論, : : 過去不論中外對於跆拳道選手遭遇裁判判決不公的心理狀態並不是那麼了解, : : 因此本研究嘗試透過訪談林柏聰,試圖得到裁判判決不公對跆拳道選手心理的影響初探. : : 本篇研究為給審查老師的摘要,沒有提供完整結果內容,在此表達歉意, : : 如果您有需要完整內容,可以跟我聯絡.... : : 電子護具不是冷飯,只要國際賽事沒有使用電子護具,就永遠不是冷飯. : : 本篇題目只是探討選手心理影響狀態,沒有提及管理、心理、策略的建言, : : 關於跆拳道選手遭遇裁判不公的應對策略(coping strategy)將是本研究未來的方向.... : : 另外,關於您所提及的師大有篇類似的內容, : : 我必須澄清,此篇為裁判判決不公對跆拳道選手心理的影響初探, : : 國內外鮮少有這個研究議題,所以請您再行檢閱....謝謝 : : 以上為我的回答. : : 希望有回答到您的問題...謝謝 -- ╭──────╮ ╭───────╮ │頭髮燙壞啊?│ │哼﹋這是自然捲│ ╰─┬────╯ ╰─┬─────╯ ╰ ╯    ε  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7.102.130
文章代碼(AID): #1BBrKspE (KAR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BrKspE (KA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