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LIVE] 坂上之雲 16、17集

看板Japandrama作者 (innominate)時間10年前 (2013/10/26 20:59), 編輯推噓6(6037)
留言43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ss59418ss (protect)》之銘言: : 而推文討論日軍在遼東半島登陸的部份, : 其實跟馬卡洛夫死亡是沒什麼相關的。 : 書中也說當時全世界海軍包括俄國並沒有"水際擊滅"的觀念, : 而奧軍(第二軍)登岸地點的大連灣以北離旅順也有相當距離, : 對當時採"要塞艦隊主義"的旅順艦隊來說並不在計畫之內, : 而是俄陸軍將金州南山臨時要塞化以砲兵部隊阻絕日軍登岸。 : 不過史實上日軍在開戰之初原計畫是在大孤山投入第二軍, : 這地方離大連更加往北而靠近朝鮮側(遼寧大東灣附近), : 預計能更快與跨過鴨綠江的第一軍會合直抄遼陽與俄軍主力決戰。 : http://www.furuyatetuo.com/bunken/img/01_04_.jpg
: 但後來據大連的間諜情報判斷,認為大連一帶防備薄弱, : 因此陸軍更改計畫先向南佔領金州南山, : 進佔大連後將旅順要塞徹底孤立化後再往北。 : 馬卡洛夫在任時最大功用就是提昇了俄方士氣而已, : 當時閉塞作戰雖未完全成功(已實施三次,後續仍繼續規劃中), : 但旅順港已被日本聯合艦隊實質封鎖, 東鄉的聯合艦隊其臨時駐紮地在朝鮮西北方之海洋島 海洋島距離大連灣(約100公里)比起旅順到大連灣(40公里)還多上不少 海軍作戰與陸軍不同 陸軍可以建構工事圍住敵人 但海軍不行 所以聯合艦隊在活動之後都需要回到海洋島駐紮 也因此,以距離跟控制力來說 旅順控制大連灣要比聯合艦隊從海洋島出發容易 第二軍的登陸,以及圍攻都需要海軍的掩護支援 甚至包含補給等等 所以如果從旅順出發進行襲擊或砲擊,會對第二軍造成很大的損害 有的人可能以為所謂的封鎖旅順是指東鄉的聯合艦隊就在旅順港外游來游去 但事實上不是這樣運作 通常是先從海洋島派遣驅逐艦隊進行偵察 這部分是由第四,第五驅逐隊負責 而主力艦隊隨後再跟上 在這過程內 東鄉為了將敵艦隊驅逐出旅順 曾經多次派遣艦隊進行直接或間接的炮擊 與馬卡羅夫之間的數次交手也頗有可看之處 例如3月22日的間接射擊 根據<<日俄海戰史>>所記 "是其主力艦隊,除歷多維山,芝耶砂歷維幾,馬爾雅達外悉出港外,然其艦隊終止在砲台下 顧盼自雄,不敢越雷池一步,見日本艦隊中止間接射擊也.又退避港內.故東鄉司令長官亦 督其全軍於午後一時四十分退去港外.第一第二戰隊於二十三日午前返抵韓國西北岸.(海洋島)" 從這些敘述我們可以大致拼湊當時的聯合艦隊行動順序 俄國的旅順艦隊會跟要塞砲形成互相掩護之勢,以擊退日軍聯合艦隊,而日軍聯合艦隊 雖然急於跟旅順艦隊決戰,卻不會在有岸炮掩護下進行決戰. 另外,整個事件的順序我要重新敘述一次 日軍襲擊旅順港(仁川冲海戰)->第一次閉塞作戰->馬卡羅夫到任->第二次閉塞作戰 ->馬卡羅夫觸雷身亡->第三次閉塞作戰->陸軍第二軍登陸->金州大連陷落 ->編成第三軍->圍攻旅順 然後我們看一下陸軍第二軍的戰略意圖 "第一軍上陸既達鴨綠江南岸,固可一躍而入滿州.然當此時,俄國陸軍方面旅順要塞之 防備漸次完成,金州城附近亦大施防禦工事.由大連灣至鴨綠江沿岸要地分派監視兵. 其大兵團集中於遼陽蓋平及鳳凰城附近.故日本大本營之計畫更擬編成第二軍.與舉行 第三次閉塞.同時由鹽大澳方面上陸,以期與第一軍互相策應." 如果翻開東北地圖 遼陽,蓋平,金州剛好形成一個包圍態勢,所以如果無法先將金州拿下而直撲遼陽的話 隨時有可能被蓋平,或金州的部隊進行包圍或切斷補給線的可能性 另外如果不能早點對旅順港進行包圍施加壓力,就無法逼迫或殲滅旅順艦隊 這中間所有的戰略意圖是一環扣著一環 如果旅順艦隊作為積極的艦隊進行活動,首先是有可能阻止日本第二軍的登陸 或者是在第二軍登陸之後給予砲擊或補給線的損害,進而減輕金州城的壓力 對俄軍來說,在波羅的海艦隊到達之前,所有能夠拖延敵軍之軍事行動都是有 價值的 至於馬卡羅夫到任後除了士氣大振外他做了甚麼? 根據<<日俄戰爭史>> 1.搶修損壞艦艇,例如他發現沒有無水船塢就無法修理太子號時,他就創造了圍堰進行 操作的新辦法. 2.在受傷戰力未恢復前,艦隊任務是通過布雷,派出兵力保衛雷區,利用一切方式阻止 日軍在遼東半島登陸,並逐漸擴大艦隊輕型兵力,並且擴大艦隊活動範圍 3.另外他積極的整肅軍隊,除了撤換一批無能的軍官外,也重新制定新的SOP跟流程改善 讓旅順艦隊離港所需時間,從22小時縮短至2小時. 4.他認為要守住旅順,陸軍跟海軍必須密切配合,所以他改變了傳統俄國的要塞艦隊思想 而是積極的讓要塞炮作為艦隊作戰的一環,所以不但構築了一些小口徑炮壘,同時將這些 砲台的運用做為掩護旅順艦隊在外遊弋的作用 5.馬卡羅夫尤其注重組織偵查,為了查明日本海軍在旅順外的位置.每夜都派遣雷擊艦出 海. 6.同時擴大旅順艦隊出港巡弋的範圍,其遠甚至到廟島列島,用以宣示其有效打擊範圍 而馬卡羅夫死後呢? "俄國太平洋艦隊自從馬卡羅夫戰死之後,士氣更加低落,整個艦隊躲在港內不出,專門 從事防禦." 而後,日本大本營決定新編第二軍登陸遼東半島,東鄉並同時開始第三次閉塞作戰 馬漢曾經如此評論日俄戰爭,他認為俄國作為要塞艦隊的思想是錯誤的 而是應該透過要塞炮積極的活動,簡單的說,雖然俄國旅順艦隊在戰力上 略輸聯合艦隊一籌,但透過要塞炮的掩護,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而非消極 的作為存在艦隊 此思想其實與馬卡羅夫的戰略不謀而合 所以也有人如此評論,日俄戰爭的最大轉折點就是馬卡羅夫之死 : 不過日方最大的焦慮還是隨後而來的波羅的海艦隊。 : 馬卡洛夫也清楚知道他們的任務是等待第二艦隊到來, : 兩艦隊會合後以2:1之勢一舉將日本聯合艦隊殲滅。 : 但與前任司令不同之處是他不僅只是消極等待, : 而是這段期間盡量能削減日方艦艇的積極作法, : 並且將作戰任務清楚的傳達給每一位水兵都能瞭解。 : 不過這也釀成了爾後旗艦觸雷的悲劇... : 最後不得一說的是, : 原著小說還有很多詳盡描寫的內容, : 但戲劇並未交待清楚甚至"改編"的部份。 : 而且原著有些內容跟史實也有些許出入, : 就變得像"喝水傳話"般,不要當真比較好... : 另外4,5,6冊即後半部感覺跟前半彷彿是不同作品, : 作者對乃木與伊地知這兩人的猛烈批判, : 跳針到真是讓我有點受不了XD : 不過整體上我還是對這部作品很喜愛的,不管是小說還是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127.156

10/26 21:09, , 1F
我以為我進到戰史版了.......
10/26 21:09, 1F

10/26 21:18, , 2F
不是馬死後才新編第二軍 開戰前早編好了 包括好古的騎兵
10/26 21:18, 2F

10/26 21:19, , 3F
旅也是開戰之初就待命出發 不可能為有誰死了而定的計畫
10/26 21:19, 3F

10/26 21:21, , 4F
閉塞作戰也是 如果後任更龜著不出也沒必要實施第三次了
10/26 21:21, 4F

10/26 21:28, , 5F
當然是待命出發沒錯,但第二軍可以如此順利登陸
10/26 21:28, 5F

10/26 21:29, , 6F
與旅順艦隊的消極作為是有關連的
10/26 21:29, 6F

10/26 21:29, , 7F
至於第三次閉塞作戰,除了掩護第二軍登陸外,東鄉始終
10/26 21:29, 7F

10/26 21:30, , 8F
害怕旅順艦隊突圍逃走
10/26 21:30, 8F

10/26 21:52, , 9F
你可以說他沒死的話也許登陸會有更多麻煩 但登陸計畫都
10/26 21:52, 9F

10/26 21:53, , 10F
早就擬定好的 俄軍反登陸也是 而且責任在陸軍而不是艦隊
10/26 21:53, 10F
是的,我的意思就是對登陸或登陸後的日軍造成損害 首先有可能讓登陸失敗,其次是可以減輕陸軍的壓力 最差的狀況也是可以拖延日軍的軍事作戰進度 馬卡羅夫不斷跟阿列克賽耶夫爭執的點也在此 馬卡羅夫的思想就是陸軍跟海軍互為表裡,需要協同作戰 旅順艦隊不能只作為防衛旅順要塞用,而是需要更積極的控制周邊海域 畢竟比較海洋島距離大連,旅順到大連的距離要近得太多 至於責任歸屬問題就不在討論範圍內

10/26 21:56, , 11F
或者說馬卡洛夫當總督的話可能會有不同戰略思維 但你提
10/26 21:56, 11F

10/26 21:57, , 12F
的一些部分實不是一個艦隊司令能左右的
10/26 21:57, 12F
事實上馬卡羅夫的一些作為,例如要塞砲的布置以及軍官的撤換 都跟阿列克賽耶夫起過衝突,馬卡羅夫都用其威望跟辭職要脅來達成他的目的 ※ 編輯: innominate 來自: 123.204.127.156 (10/26 22:00)

10/26 22:14, , 13F
你說的是沒錯 但日軍登陸計畫決不是因他死才改變的 甚至
10/26 22:14, 13F

10/26 22:15, , 14F
規劃時他都還沒上任 而當時他的確提出不少意見都沒被鳥
10/26 22:15, 14F

10/26 22:16, , 15F
上任後改採的補救措施也讓日軍吃不少苦頭
10/26 22:16, 15F

10/27 10:14, , 16F
第二軍登陸的位置離旅順並沒有比較近 軍艦可沒辦法走陸路
10/27 10:14, 16F

10/27 10:20, , 17F
旅順艦隊如果想干擾登陸作業, 非先穿過日本的防衛網不可
10/27 10:20, 17F
我不太清楚你講的防衛網是指甚麼? 海軍是不可能在海上構置任何工事,海軍的優勢就是機動力 對日本海軍來說,有兩個害怕的東西 1.俄軍出動干擾襲擊登陸及運輸船團 2.俄軍直接突圍逃往海蔘威與海蔘威艦隊合流 對於要對付戰力尚有聯合艦隊6成甚至7成的旅順艦隊來說 同時要擋住這兩件事情其實壓力很大 你的艦隊可以去掩護哨戒登陸作業 或者盡全力防止旅順艦隊突圍 如果分兵的話有被各個擊破的危險在 這也是為何東鄉在兩次失敗的閉塞作戰後,又再度發動第三次閉塞作戰 並不是東鄉要把自弟兵當作砲灰去送死 而是為了徹底封鎖旅順艦隊不得不然 這代表旅順艦隊只要能自由出港就是很大的威脅 可惜的是旅順艦隊在這個過程中(馬卡羅夫死後)就失去了之前的積極作為 我前面也有回過,登陸作業能否阻止是一回事 但如果旅順艦隊還有馬卡羅夫生前的活力,登陸作業即便無法阻止 對於之後陸軍的干擾還是可以進行 簡而言之,在馬漢論中,作為一個存在艦隊的目的,是要在能力所及範圍內 盡全力的去取得海域上的控制權,而非一昧的龜縮起來 這一點馬卡羅夫生前做得很好,也製造了日軍不少的麻煩 但他死後,很可惜的就是接任者的才能或者膽識不足,無法持續積極的活動 ※ 編輯: innominate 來自: 123.204.127.156 (10/27 10:48)

10/27 10:25, , 18F
另外 有一點對日俄雙方都成立 就是協同作戰根本不可能
10/27 10:25, 18F

10/27 10:26, , 19F
能幫到一些小忙(例如岸轟 護航之類) 不要互相扯後腿
10/27 10:26, 19F

10/27 10:27, , 20F
就已經要謝天謝地了...
10/27 10:27, 20F

10/27 10:56, , 21F
防衛網就是海上可能佈置的巡邏網 只要拿張地圖
10/27 10:56, 21F

10/27 10:57, , 22F
把雙方基地和登陸地點位置標出來 很容易看的出是怎麼回事
10/27 10:57, 22F
如果你聯合艦隊的戰力是旅順艦隊的兩倍以上 當然你可以安排密集的巡邏網同時阻止對方突圍以及配合陸軍登陸並保證其萬無一失 事實上戰爭有的時候除了計畫,雙方也是在鬥智,甚至有些運氣 該怎麼配置有限的戰力在不同的任務上去觀察雙方的決策是很有趣的 否則馬漢就不用講那些有的沒的,直接說日本就是贏定就好... ※ 編輯: innominate 來自: 123.204.127.156 (10/27 11:06)

10/27 11:01, , 23F
五月份準備陸上攻擊的時候, 海軍的方針變成死盯著旅順港
10/27 11:01, 23F

10/27 11:01, , 24F
這樣做的缺點是如果俄國方面海上有援軍來會死的很難看
10/27 11:01, 24F

10/27 11:07, , 25F
如果是五月的日本海軍 重點應該是擺在 1 協助登陸
10/27 11:07, 25F

10/27 11:08, , 26F
但是這兩件事情其實並不是完全的互斥 有可能同時間顧及
10/27 11:08, 26F
能不能兼顧要看彼此的戰力以及指揮官的調度 就我來看,指揮官的決策是重要得多 ※ 編輯: innominate 來自: 123.204.127.156 (10/27 11:09)

10/27 11:08, , 27F
從地理位置來看 選定的登陸點(現在的猴石村附近)利於掩護
10/27 11:08, 27F

10/27 11:11, , 28F
從旅順港過來雖然直線距離是很近 但是對船艦來說得繞路
10/27 11:11, 28F

10/27 11:12, , 29F
俄國方面繼續主動出擊 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多增加幾次海戰
10/27 11:12, 29F

10/27 11:14, , 30F
方針一直包含避免海上決戰的不是日本 其中必定有原因在
10/27 11:14, 30F

10/27 11:15, , 31F
即使馬卡羅夫自己 海上決戰應該也是需要避免的選項
10/27 11:15, 31F

10/27 16:57, , 32F
避免海上決戰原因很單純 就是旅順艦隊噸數艦數都居劣勢
10/27 16:57, 32F

10/27 17:03, , 33F
馬卡洛夫最後觸雷那次就是為了馳援一艘驅逐艦被誘出外洋
10/27 17:03, 33F

10/27 17:04, , 34F
結果發現對方後面人更多要逃回港 就中了日軍前夜設的雷
10/27 17:04, 34F

10/27 17:06, , 35F
因為之前多次出港被日方抓到"馬卡洛夫的呼吸"慣性航路
10/27 17:06, 35F

10/27 17:08, , 36F
不過隔一個月後換日方中了同一招 一次折損兩隻戰艦
10/27 17:08, 36F
當時短短六天內聯合艦隊就損失八艘艦艇 這件事情後來也被馬漢批評 他認為旅順艦隊沒有利用這個機會擴大戰果是很可惜 這也是我認為如果馬卡洛夫如果活著的話可能結局不同的可能性之一

10/28 15:57, , 37F
聯合艦隊有辦法長期堵在旅順岸防砲射程外的海域嗎?如
10/28 15:57, 37F

10/28 16:00, , 38F
此旅順艦隊一出港就被發現、攻擊.既可圍堵俄艦又可掩
10/28 16:00, 38F

10/28 16:01, , 39F
護陸軍登陸及海上補給.
10/28 16:01, 39F
基本上是沒辦法的 海軍作為一個機動/攻擊力強的部隊,主要是擔負進攻,而非防守 陸軍可以透過構築工事來達成其防禦的目的 海軍除了要攻擊以外,同時也要提防對方的攻擊 所以要不斷的透過運動來防止對方掌握艦隊的行蹤 例如對方的魚雷艇跟水雷挺可以趁夜色攻擊 馬漢的海軍戰略一書就提到 因為懼怕旅順艦隊透過水雷跟魚雷趁夜色的突襲 日本聯合艦隊得駐泊在長山群島(初期是海洋島) 使得旅順艦隊得以從容的出港展開戰鬥隊列以及攻擊 東鄉也只能定期派遣驅逐艦隊巡邏監視旅順港以獲得敵軍情報 但駐泊地畢竟有超過100公里的距離 要完全控制住旅順艦隊也是有其困難的 這也是馬卡羅夫可以不斷的騷擾襲擊日本船艦的原因 ※ 編輯: innominate 來自: 123.204.127.156 (10/28 20:00)

10/29 09:37, , 40F
你忘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戰爭迷霧 俄國方面根本不清楚
10/29 09:37, 40F

10/29 09:38, , 41F
日本到底損失了什麼... 像兩艘戰艦都是二次觸雷才沈沒
10/29 09:38, 41F

10/29 09:39, , 42F
其中一艘還是準備拖走有途中中的獎... 那可是旅順門口耶
10/29 09:39, 42F

10/29 09:42, , 43F
馬卡羅夫自己也在避免正面決戰 對戰機會愈多俄方就愈吃虧
10/29 09:42, 43F
文章代碼(AID): #1IQxou6U (Japandrama)
文章代碼(AID): #1IQxou6U (Japan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