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關於富士山

看板Japan_Travel作者 (揮淚斬馬雲)時間5年前 (2018/09/17 12:00), 5年前編輯推噓18(18051)
留言69則, 17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明年中有打算去一次看看,選擇吉田路線。 水管有很多參考影片可看,大致看了一下以及 google 相關登山遊記: 富士山登山路線 https://goo.gl/AgFJNZ 假設一大早從新宿搭高速巴士,大約三小時左右的車程,可抵達富士山 五合目(最近台灣有個公眾人物說他"首度登上五合目"),辦好登山相關 手續後,先走一段路到吉田路線五合目登山口,再從這裡依序登上六合 目、七合目、... 但是看了很多遊記都沒有提到(或是只有隻字片語帶過): 一、從上面的登山路線圖可看出,在六合目的地方它是登山道跟下山道   的會合處,根據我看的影片,從六合目走登山道上七合目的花小屋   這一段,是有人登山、但也有人下山,因為路面寬、坡度也沒很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PGRMXhPaug
這段是否真的可逆走? 二、吉田路線貌似上到花小屋後,再過去,就真的只能一路往上到八合 目的太子館,才有路可連通到下山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mlyk4fu_lQ
  這個路會封起來不給過嗎?(上面的影片有圍繩子) 三、上洗手間的問題,google查到的情況是每間山小屋都有對非住客開 放的付費洗手間,那遇到要排很長時間的情況時怎麼辦?憋住嗎? 還是說有其它可行的自力手段(在遵守其規則的情況下)? 四、在富士山五合目買的可燒印的木製登山杖,有買過的人,請問登機   時是怎麼託運的?我目測的結果是就算28吋行李箱用斜放的方式應   該長杖會放不下,那單獨託運的話買這個登山杖它有布製的護套袋 嗎?還是就裸裝託運或自備護套袋呢?還是說會因為託運考量,一   開始就不買長杖呢?   這篇有提到要託運被航空公司拒絕的情況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969594#post5561100 但也有提到可託運,似乎是看航空公司? 五、怎麼選擇登山鞋?是走進像全家福那樣的鞋店說要買登山鞋,還是   去一般的體育用品店說要買登山鞋,還是說去登山露營的戶外用品 店說要選一雙登山鞋呢?有計劃登山的人會帶兩雙鞋嗎?就是一雙 登山用、一雙非登山用?(整個行程可能五到七天,登山最多兩天) 那其實我目前初步目標是先"走"到七合目的花小屋,然後在那邊實際評 估情況,真的能"爬"時才擬定下次真正的登頂計劃,有些影片總是把過 七合目後的登山道拍得很陡很誇張..我是知道實際不可能陡成那樣,但 還是小心為上。那雖然第一次只打算到七合目,但燒印還是可以做的、 也能評估穿登山鞋後登山的情況,那洗手間問題還是得打聽清楚、以及 過了哪裡就是 no return 點也是要留意的.. PS、我沒穿過登山鞋及健行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7.106.2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537156837.A.960.html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9/17/2018 12:00:54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9/17/2018 12:01:10

09/17 12:54, 5年前 , 1F
我上次帶的木製登山杖是直接算一件托行李 那次搭日航
09/17 12:54, 1F

09/17 12:55, 5年前 , 2F
當初是直接託運沒有包裝
09/17 12:55, 2F

09/17 12:56, 5年前 , 3F
吉田路線因為很多人爬 有時比較窄的地方要排隊
09/17 12:56, 3F

09/17 12:57, 5年前 , 4F
滿多時間可以休息 走起來是不會很累
09/17 12:57, 4F

09/17 12:58, 5年前 , 5F
印象中廁所沒看到大排長龍 記得多準備百圓硬幣
09/17 12:58, 5F
感謝,會準備一堆百元硬幣。排隊的影片有看到幾個,ex: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DCF_WryBM

09/17 13:28, 5年前 , 6F
當時登山鞋是買迪卡X的,八月中爬五月開始訓練,一週三天
09/17 13:28, 6F

09/17 13:28, 5年前 , 7F
下班去爬象山到六巨石+負重至少8公斤,週末天氣好去爬陽
09/17 13:28, 7F

09/17 13:29, 5年前 , 8F
明山,會背到那麼重是因為要背腳架跟單眼上山,一般可能
09/17 13:29, 8F

09/17 13:30, 5年前 , 9F
背5公斤左右加食物就可以。吉田路線明確不怕迷路,廁所
09/17 13:30, 9F

09/17 13:30, 5年前 , 10F
沿路山屋都有,零錢準備好,沒想像中這麼困難!
09/17 13:30, 10F
感謝,台中costco旁有迪卡X,會先列入考慮。我住台中市區, 能自主訓練的點只有公司大樓(1x樓)的樓梯,確實要背負重物 的訓練才比較有意義。 也有考慮從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一路走到東海再往回走的上下坡 訓練方式,一週2~3次。

09/17 13:30, 5年前 , 11F
去年爬的 剛好可以分享一下
09/17 13:30, 11F

09/17 13:32, 5年前 , 12F
1.沒特別注意有沒有人逆走 不過那段的確很寬 而且也不陡
09/17 13:32, 12F

09/17 13:34, 5年前 , 13F
2.對 那邊沒有別條路 只能一路往上爬
09/17 13:34, 13F

09/17 13:35, 5年前 , 14F
3.說實在的爬山體力跟水分消耗很大 其實不太會想上廁所
09/17 13:35, 14F

09/17 13:35, 5年前 , 15F
4.我買小隻的 而且其實那根應該不是很好用
09/17 13:35, 15F

09/17 13:36, 5年前 , 16F
建議你要帶自己順手的登山杖會比較好
09/17 13:36, 16F

09/17 13:36, 5年前 , 17F
5.我是在百岳買的 而且那一雙登山鞋很耐穿
09/17 13:36, 17F

09/17 13:38, 5年前 , 18F
我去日本一整年都穿那一雙 走了快3000公里 應該穿一雙就
09/17 13:38, 18F

09/17 13:38, 5年前 , 19F
夠了 但沒穿過登山鞋的建議提早平常穿適應一下感覺
09/17 13:38, 19F

09/17 13:39, 5年前 , 20F
個人當初對於富士山也是很謹慎 網誌應該多少有點幫助
09/17 13:39, 20F

09/17 13:39, 5年前 , 21F
你可以參考看看
09/17 13:39, 21F

09/17 13:39, 5年前 , 22F
山梨 - 富士山(上) https://tinyurl.com/yc5ym4zh
09/17 13:39, 22F

09/17 13:40, 5年前 , 23F
山梨 - 富士山(中) https://tinyurl.com/yczdtyhl
09/17 13:40, 23F

09/17 13:41, 5年前 , 24F
山梨 - 富士山(下) https://tinyurl.com/y7umxkwx
09/17 13:41, 24F
感謝,這個有拜讀過了~ ,事前準備越充份,爬山越能期待順利。 我是腸胃常常不聽話,所以會特別留意洗手間的部份,目前評估腸胃 問題主因是過胖,正在減下來,或許問題就能解決大半。登山杖有在 想從公司員購網買就好,適當的長度方便塞進行李箱,但也蠻想入手 那根能燒印的木製杖,今天才知道除了長杖還有其它長度的,還在想 到時怎麼進行較好。 (公司賣的是 NatureHike, 1000~2000價位) 鞋子我再問問看有沒有健走+登山混合、好穿、適合我此次目的的。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9/17/2018 13:52:41

09/17 13:58, 5年前 , 25F
3年前登山杖我們四根綁在一起,香草賣我們一個100圓的大
09/17 13:58, 25F

09/17 13:58, 5年前 , 26F
透明塑膠袋打包託運
09/17 13:58, 26F
感謝,有賣就好了,怕裸裝在託運過程會壞掉或斷裂。 (不過後來想想,它應該很堅固才能當登山杖..)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9/17/2018 14:08:59

09/17 14:09, 5年前 , 27F
很多遊記對於下山也都輕輕帶過,但真正想死的卻是下山這段
09/17 14:09, 27F
我想起動畫登山少女第二季,對於從五合目→山頂→巡缽&劍峰, 描述的很仔細,可是下山的部份只有主角跟學姐從本八合目下到 五合目,而且描述也不多。 是有看到寫下山才是最難的遊記^^;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9/17/2018 14:19:23

09/17 14:41, 5年前 , 28F
下山沒那麼想死啦,毛巾襪+鞋子不要太合腳(一指符),還有
09/17 14:41, 28F

09/17 14:41, 5年前 , 29F
腳要側著走下山是基本,一方面防滑一方面保護腳趾
09/17 14:41, 29F

09/17 14:46, 5年前 , 30F
然後網上的影片都是六日,平日人不多還好
09/17 14:46, 30F

09/17 14:50, 5年前 , 31F
然後(二)太子館那個不是下山通道,下山分歧是在江戶屋
09/17 14:50, 31F

09/17 14:53, 5年前 , 32F
15秒開始是六合目到花小屋
09/17 14:53, 32F

09/17 14:54, 5年前 , 33F
太子館那個不要穿越喔
09/17 14:54, 33F

09/17 14:55, 5年前 , 34F
洗手間問題,其實很耗體力與水分,所以廁所大概只上兩次
09/17 14:55, 34F

09/17 14:55, 5年前 , 35F
然後登山杖用保鮮膜綑一綑就保護很好了
09/17 14:55, 35F

09/17 14:56, 5年前 , 36F
明年也打算去爬!
09/17 14:56, 36F

09/17 14:57, 5年前 , 37F
我明年要當爬第二次的大笨蛋了
09/17 14:57, 37F
感謝回覆~ 原來太子館那個不是連通道..囧 下山通常會側腳,我下樓梯也都是側腳下。 想要明年爬(以及不會挑六日)是因為: 1.其實我已經算晚了。(今年才第一次跨出關西,原本應該是兩年前) 2.奧運是2020,到時一定一堆人 3.今年到明年是一串減肥過程,現在的我爬不了(兩年前的話還可以)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9/17/2018 15:03:09

09/17 15:00, 5年前 , 38F
然後你最後一段,七合目到八合目是真的陡的很誇張喔
09/17 15:00, 38F

09/17 15:01, 5年前 , 39F
並不是拍的很陡,但過八合目就好多了
09/17 15:01, 39F
我第一次先到七合目,然後看人爬看看^^; 第二次(第一次登頂)可能 2021 起了,明年中體重絕對減不到能 登頂的程度。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9/17/2018 15:05:25

09/17 15:09, 5年前 , 40F
我34歲97公斤有登頂,有背相機和Mavic Pro給你參考下
09/17 15:09, 40F
我比 97 公斤要重很多很多。兩年前 107 公斤。

09/17 15:10, 5年前 , 41F
12點5合目出發結果晚上9點才到御來光館XD 當然邊走邊拍
09/17 15:10, 41F

09/17 15:10, 5年前 , 42F
花了不少時間。
09/17 15:10, 42F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9/17/2018 15:12:24

09/17 15:20, 5年前 , 43F
山頂風超大,禦寒準備要做好
09/17 15:20, 43F

09/17 15:47, 5年前 , 44F
這是吉田線預估時間表
09/17 15:47, 44F

09/17 15:48, 5年前 , 45F
5合目到6合目約1個小時沒誤差,6合目到花小屋差不多1.5H
09/17 15:48, 45F

09/17 15:49, 5年前 , 46F
可以先試著以7合目5勺的鳥居館作為目標
09/17 15:49, 46F
如果到時體重能減到 9x 會考慮^^; 9x 10x 目前體重 |---------------------------|-----|------------------| 目標 登頂 七合目 先減再說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9/17/2018 15:55:20

09/17 16:00, 5年前 , 47F
預估時間不能信啊XDDDD
09/17 16:00, 47F

09/17 16:01, 5年前 , 48F
沒錯預估時間不能信XD,我邊走邊拍邊飛花了9個小時才到
09/17 16:01, 48F

09/17 16:01, 5年前 , 49F
御來光館,我70歲的怪物老爸5個小時就登頂...
09/17 16:01, 49F

09/17 16:03, 5年前 , 50F
他跟他那群朋友登頂後用LINE打給我說他登頂了,我都驚呆
09/17 16:03, 50F

09/17 16:10, 5年前 , 51F
前一天記得睡飽
09/17 16:10, 51F

09/17 16:35, 5年前 , 52F
你要重視不是體重而是體力 體力不好就先練
09/17 16:35, 52F
現在過重我怕下山會出問題^^;

09/17 16:41, 5年前 , 53F
我登頂13小時(遮臉),但下山4小時不到
09/17 16:41, 53F

09/17 16:42, 5年前 , 54F
金剛杖建議買短的,怕空間不夠烙可以買兩支,就可以塞進
09/17 16:42, 54F

09/17 16:42, 5年前 , 55F
行李箱,登山還是正規登山杖好用金剛杖滿微妙的XD
09/17 16:42, 55F
ok~ 感謝大家的回覆!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9/17/2018 17:15:28

09/17 17:01, 5年前 , 56F
我覺得每個禮拜選一天去爬個小山也好,體重不是問題
09/17 17:01, 56F
感謝,這個等再減個5kg左右,膝蓋夠支撐了再執行。

09/17 21:26, 5年前 , 57F
登山杖長的可以托運 每家限制上官網看長寬高就可以
09/17 21:26, 57F

09/17 21:26, 5年前 , 58F
我坐國泰他會拿出一個長型紙盒幫你裝再托運 不用
09/17 21:26, 58F

09/17 21:26, 5年前 , 59F
自己先包好 還有長的登山杖下山超好用 我都用那個
09/17 21:26, 59F

09/17 21:26, 5年前 , 60F
當輔助小跑下山 下山防滑倒好用
09/17 21:26, 60F
感謝,下山我應該會用側滑走的方式,再用登山杖輔助,通常我寧 願側滑倒也絕不想前跌或後趴,然後過兩三個之字型後應該就會適 應。

09/18 02:37, 5年前 , 61F
可以考慮直接在日本租整套裝備(衣褲,登山鞋,頭燈,登山
09/18 02:37, 61F

09/18 02:37, 5年前 , 62F
杖等)約萬元日幣,金剛杖買短的烙印紀念用,空間足夠每合
09/18 02:37, 62F

09/18 02:37, 5年前 , 63F
目1個印+山頂,不追求看到御來光的話住一晚慢慢上下山應
09/18 02:37, 63F

09/18 02:37, 5年前 , 64F
該是辦得到的,加油
09/18 02:37, 64F
感謝,是想說長的比較有登山杖的感覺,因為第一次只走到七合目 左右,大概就是花小屋燒印一下,然後帶回國,第二次再帶自己的 登山杖,兩手各拿一根。 租裝備的部份可能頭燈吧。登山杖如果也能用租的那也會考慮。

09/18 06:43, 5年前 , 65F
金剛杖我是買長的,下山後去百元商店買緩衝材料包起來
09/18 06:43, 65F

09/18 06:43, 5年前 , 66F
,直接託運。酷航什麼都沒說直接算一件,也順利回來了
09/18 06:43, 66F

09/18 06:43, 5年前 , 67F
。(沒有另外收費)
09/18 06:43, 67F
感謝,我應該會選不看件數只看總重、以及符合其託運規定的廉航 ,或者台中飛的華信(這個就不確定,得問一下)。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9/18/2018 09:07:43 2018/09/30(日) updated 輕度訓練一個月後,趁星期日傍晚有空,先搭BRT到東海新城附近 下車,開始往上走緩坡朝東海的方向前進,約略走了 50 分鐘後, 抵達東海別墅站,過天橋到對面再搭 30x 路回東海新城。 負重是兩瓶 2000cc 的多喝水放背包,約 4kg,基本上無感。 過程中發現一個問題,右腳肌肉會痛,但是還可以走完,左腳則 完全沒問題,推測路面是微傾斜才造成這種情況。 雖然標高不同,但自我評估的結果,至少從五合目走到六合目, 在體力上應該是沒問題,主要是高海拔.. 下次應該可以從福安→玉門路→坪頂,預計會走上兩個小時,以 玉門路做為中繼的短暫休息處,負重會加到 5kg 左右。實際登富 士山時因為不是以看日出為目標,我預期我的背包負重不會超過 5kg,每兩個禮拜 2~3 次,進行持續爬坡 1.5~2 小時的訓練,並 在適當的時機併行下坡的訓練。(目前下坡是先搭公車) 2018/10/01(一) updated 雙腳無異狀,不過下午時間非常睏。看來爬山完的隔天還是多休 息,住河口湖的溫泉飯店可能是最理想做法。根據查到的資料, 我至少要準備 1.足夠禦寒裝備(我有三合一頭套、再帶足夠禦寒外套) 2.擋沙的護目鏡或其它措施 3.頭燈 4.登山健行鞋及防沙子進去的機制 5.護膝 6.氧氣瓶,以防萬一 7.適當的食物,以及至少2000cc+600cc的飲水 8.登山杖至少一把(另一把買金剛杖) 9.麻布手套兩雙(一雙備用) 10.夠好用的背包 11.最最基本的適穿雨具 12.肌樂、休足時間等類似的東西 13. 總之計劃已變更為爬到山頂。 2018/10/04(四) updated 今天趁台中風超大,實行上次計劃的福安→坪頂上行路段,晚 上 19:45 從福安站下車後出發,到 20:47 步行抵達坪頂站, 除了右腳同樣覺得痠麻外(不會痛,而且坐著休息一會就好了) ,完全不會喘也不會累,負重同樣 4kg,步行距離 4.1 公里, google 地圖估步行時間 58 分鐘(還蠻準的)。 福安站海拔 85 米,坪頂站海拔 245 米,爬了 160 米左右。 我覺得關鍵在 Stable Lento,這應該也是爬富士山的關鍵, 如果撇開高海拔的因素,從五合目走到六合目應該沒啥問題, 因為這段坡度比走到東海更緩。 這也給了我步行運動計劃裡頭一個很重要的hint,Lento 對減 肥是沒幫助的(只對控制體重有作用)。 但是底下這段可能就會有問題 https://i.imgur.com/vzwq6UH.jpg
從六合目2390m→七合目2700m是抓步行 70 分鐘,代表耗費差 不多的時間下,坡度比走到東海陡一倍左右。這個只能走坡度 更陡的步道才能確定我是不是能負荷。 總之,連續緩上坡步行一小時是 ok 的,我評估連續步行三個 小時大概也沒問題,東海那一帶的風看得出來很大,但是吹在 臉上一點感覺也沒有,這也讓我對到時候爬富士山時要面對吹 在臉上的風的這件事比較放心了一些,當然到時候防風的措施 也會準備。 目前剩下兩件事,一是高海拔(至少2500公尺↑)對身體會產生 什麼影響,有必要確認,二是走上坡看起來沒問題了,那麼, 「爬山」呢?這也必須確認。爬山的部份我規劃了三種確認方 式: 1.爬階梯。我有找到一個適合實行的環境。 2.爬大坑步道。部份步道的坡度很棒,我想爬看看。 3.爬合歡北峰,也就是實際跑高海拔+爬山的行程。 其實太平一帶也有適合爬的步道,但是人太少,我還蠻怕看到 蛇或其它東西的,人多的地方起碼比較安心一點。 2018/10/05(五) updated 今天進入步行運動的第二階段,我調快了步頻,在相同的時間 下只是走 15 分鐘,我就覺得像之前走 40 分鐘的疲累程度, 不過走到 30 分鐘時身體就已經適應,我後來有多走 5 分鐘。 我預計每天以這樣的步頻走 3x~4x 分鐘,一邊觀察每天體重 的變化,我很希望體重能降一些,即便我運動的目的不是為了 減肥(是為了爬富士山),但內心還是對減肥有點期待。 2018/10/06(六) updated 今天早上趁吃早餐前,去爬了公司的21層樓階梯,階梯總數為 462 階,7:42 開始爬,到 10 樓時有休息比較長一點的秒數, 7:58 爬到頂樓,沒休息,直接再下樓,8:03 回到一樓。 上樓時沒有握扶手,下樓全程握扶手。 發現兩個問題: 1.「爬」樓梯跟「走」緩上坡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我差不多  爬到七樓就開始累了,之後每一層樓都得休息幾秒,到後面  每半層樓就得休息幾秒。我猜大坑步道情況也會一樣,因為  坡度較陡,這個再找時間驗證。 另外忘記模擬侷限空間的休息,爬山過程可沒太多空間可以  讓我來回走動喘口氣,這個只好下次爬的時候再試。 2.下樓梯有扶手沒感覺,但是之後去逛大賣場,光是走緩下坡 的電手扶梯我就覺得腿軟到不行。 情況是這樣,首先膝蓋只是微曲時就是整個腿軟不支力,當  你發現這情況時自然在走路時就會盡量把腳打直,減少膝蓋  微彎的情況,然後才勉強可以在平地行走。這時,縱使是緩 下坡,步筏踏地時腳必須承受身體整個重量,下坡又不可能 腳打直走,再怎樣膝蓋本來就會微彎,完了,每一步就是腿 軟不支力....不管速度放再慢、步筏再怎麼調整都沒用,然 後必須連續這樣走至少三小時才能下到五合目.. 必須克服這個問題,也就是登頂後,我必須有讓整個腿軟的腳 能在兩個小時內(包含巡缽)恢復成至少不腿軟的方案才行,又 或者是縱使處於腿軟情況,仍有辦法下山的方案。 這兩個方案並行的做法,會在下次挑戰大坑登山步道時施行, 會戴上護膝,也會帶登山杖去。 總之,爬樓梯的部份應該也沒問題,爬的過程很累,腿會累, 但是不會痛也不會麻也不會痠,就只是累(感覺膝蓋消耗很大) ,採取適當的休息頻率,就能一樓一樓爬上去,爬之前有做小 熱身,下次做更長一點的秒數應該也會有幫助。 另外,查詢結果日本最深的車站,階梯剛好也是 462 階,看過 youtube 的爬階影片,我想應該是沒什麼問題,階梯之間的落 差沒很高,可能跟走緩上坡差不多而已。 下次爬階梯以及走大坑步道,預計是減 5kg 後。現在實在也太 重了不適合爬階梯,至少減個kg 再說。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10/06/2018 18:58:33 2018/11/03(六) updated 今天早上吃完早餐後,腳上還穿著拖鞋,突然心血來潮就騎去 大坑了。 由於是第一次走大坑步道到上面,就選了人最多的九號步道, 大約是 08:30am 開始走,在 09:15am 左右抵達寧靜海觀音亭 ,中間休息了三次,大抵上不坐下、不握扶手,最多是靠著, 無負重,我連水都沒帶。 下山則大概是 09:30am 開始走,10:05am 左右回到山腳下。 中午吃完午餐就去躺了,到下午三點多醒來,腳無異狀。 嘛....是說我不是很想定義為「爬」,畢竟是穿拖鞋,但中途 有喘到休息三次也是事實,就是陡陂+陡階梯的部份,看來往 後要針對這部份多做訓練,吉田路線這種坡度的可不會少.. 下山的部份,因為腳力還在,下山是還好,但無法走快,這個 也是問題,因為體重過重。 有用到之前經驗的部份: 1.Stable Lento,這個確實是走山路的訣竅 2.下階梯時用側走 3.平常晚上快走運動時,加快步頻確實很有幫助 4.在9號跟10號的登山口做選擇時,選9號XD(10號的階梯讓我想起公司的...) 至於這次走山路的經驗嘛.. 1.有登山杖、護膝跟登山健行鞋的話,應該是會比較輕鬆。 2.純粹要練陡坡的話,九號步道的前段就夠練了不用全走完, 前段很適合上下坡的混合訓練,只要總步行時間達45分鐘以  上就相當於走到上面了。 3.最近快走時覺得肺活量有提高,但是走山路時就會發現瓶頸 仍在,這跟體重有關,現階段這也是沒辦法的,而且我還在  喝含糖飲,.. 總之,三個確認方式已經實行了兩個,走陡陂跟陡階梯的部份 應該是沒問題了,至少第三個--合歡北峰的部份,打算明年再 實行,至少是車子大保養完之後。在此之前,平日的運動仍以 快走為主,以及偶爾去走一下九號步道(下次去會穿鞋了),住 的地方附近實在沒啥陂度陡的道路..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11/03/2018 21:41:02 2018/11/18(日) 再度走大坑登山步道,這次選擇 9之一步道,一開始是超緩上 坡,然後就開始接階梯步道,應該有個幾百階,中途休息了三 次左右,最後抵達與九號步道的接攘處,從指標來看約略是九 號步道 2/3 左右的距離。(再這之後九號步道也是一堆階梯) 這次有穿鞋,走起來還算ok,但走階梯真的挺累人。 之後腿有痛了幾天,朋友建議我可以貼休足時間或是噴肌樂, 嗯,好主意,去日本時應該會買肌樂相關的東西帶去,晚上洗 完澡後也會貼休足時間。 2018/11/23 第一次以快走的步頻繞操場持續 28 分鐘。近期的目標是希望 能拉長到 40 分鐘。 2018/12/02 早上大坑步道九上九下,無休息走上山35分鐘,休息3分鐘後, 無休息走下山30分鐘。下山時運用側步的方式減少膝蓋的負擔 當晚不運動。隔天雙腳無異狀。 2018/12/05 晚上操場快走 36 分鐘,學會沉肩挺胸的呼吸方式。 體重自 11/1 開始到 12/05,共 -8kg。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12/04/2018 22:57:33

12/05 09:47, 5年前 , 68F
台中人 明年也打算爬富士山 感覺可以揪一下大坑(到現在還
12/05 09:47, 68F

12/05 09:47, 5年前 , 69F
沒開始練的小嫩嫩
12/05 09:47, 69F
一起加油吧! 2018/12/21 中間又去走了一次大坑,這次刻意放慢上山的步調,並走到更 高的地方(比觀音亭高一點)。 這次有明顯感受到雙腳走陡坡的肌耐力有提高,這代表操場快 走的鍛練方式的選擇是正確的,鍛練方法也是正確的。 會持續,並且在明年加上負重練習,也會在走陡坡時逐漸加上 護膝、穿上登山健行鞋等。 年底京阪跨年行程,有打算在 Day6 搭叡電去鞍馬寺,然後走 一下那邊的超多階梯,如果到時沒去,就是回國後開始把大坑 九之一步道、十號步道(都是階梯)列入自主訓練中。 一月預計找一天開車前往合歡北峰登山口,視情況或許會在那 邊的露營區露營(我還在評估,最起碼會在登山口待1~2小時)。 四月預計去東京賞櫻,並在至少五天的行程中插進一天的富士 山五合目一日來回的勘查行程,目前還在考慮要新宿直接搭高 速巴士到五合目,或是鐵路先搭到河口湖再轉巴士到五合目。 七月登富士山的計劃目前不變,並從至少推進到七合目,更改 目標為至少推進到本八合目。為此我需要找一個能讓我進行手 腳並用練習的適當地點。 體重目前 -9kg。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12/21/2018 18:06:07 2018/12/23 這次選擇九上,然後走到與九之一的接攘處時,改走九之一的 階梯下;然後再繼續走九上,不過走到 1/4~1/3 的地方,就有 點上氣不接下氣,我想原因是 1.這中途我都沒適當補充水份(流了超多汗) 2.這次有負重 4kg;中途的短暫休息時我都沒卸下背包 3.沒有適度補充能量(不確定) 4.走樓梯或是走陡坡下山很累(有登山杖的話就不會選九之一下) 下次仍會負重 4kg,並會留意上面的情況。之所以走到九之一 就下,是因為我暫時不想練爬階梯,想先練走陡坡,近期目標 希望可以在有負重的情況下,一次完成兩趟九上+九之一下,並 且在訓練過程中鍛練小腿爬坡力及肌耐力。 五月前若還是繼續拿大坑練習,會適度加進爬階梯的訓練。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12/24/2018 00:10:11 2018/12/30~2019/01/05 出國 前五天每天都走 10km 以上,走到後來腳痛且累,不過第四天時 我想到我是把目標設定在要爬富士山的人,如果連平地這一點點 路都走不了的話那還談什麼爬山啊! 這時腳就突然不痛了可以大步走了(PS、其實只是在忍痛) 第六天的自走行程也走了不少路,第七天選擇中回的班機因此早 早回到台中休息,但疲勞仍是三~四天後才消除。 疲勞消除後的昨晚,就恢復原先的快走運動,昨天走了 28 分鐘 左右,看來已經恢復的不錯。 最近則有規劃找一天開車到至少翠峰的高度,需開車 1.5 小時, 休息至少 20 分鐘適應高度,沒啥問題的話再開到鳶峰,在那邊 至少會停留 30 分鐘,再沒啥問題的話才開到合歡北峰登山口。 2019/01/31(四) 目前體重 -11kg,最近的目標是再 -1kg,做為這個階段的結束。 開車前往合歡北峰(或翠峰)仍未成行。 最近透過走馬路+google地圖,瞭解了每天晚上的快走都是走大 約三公里的距離,極限步頻大概撐 15~20 分鐘,後面是一般快 走步頻,最後是一般步行。 過年後一直到二月底,目標就是極限步頻穩定在20分鐘,挑戰25 分鐘,然後快走時間拉長到35分鐘,並入手對快走有幫助的鞋子 第二階段跟第一階段的自主訓練內容差不多,差別在於會適當增 加運動時的負重。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1/31/2019 14:25:23 2019/02/02~2019/02/10 春節九天連假 回胖是一定的。 最近才找到紗醬我老婆登富士山的紀錄影片,看完後更加深了想 登頂的念頭。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2/05/2019 19:03:07 2019/02/12(二) 目前體重 -9kg,過年期間復胖。 最近走大坑九號步道,掌握了如何走階梯的秘訣,就是運用側身 走法。 再來會考慮開始負重訓練。 每日運動部份,目前已能緩慢跑10分鐘+混合快走20分鐘,晚上 更已進展到第一次緩慢跑25分鐘。 目前期望體重能按既定計劃順利減下來。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2/12/2019 22:37:33 2019/03/03(日) updated 目前在經歷春節前降下→連假復胖→2月底降下→228連假復胖後 ,開始新一輪的減重。2月底時體重算很勉強地降到設定目標, 四天連假期間就有點故意地大吃大喝讓它復胖。 也算是一種放鬆與舒解。 228 放假日又跑去大坑,這次走經補路停車場→九號步道→六號 步道→七號步道→松竹路→東山路→回到經補路停車場的路線, 全程約 2.5 小時。走完後當天腳的情況還好,3/1 開始鐵腿, 一直到 3/3 鐵腿的情況仍在,但不影響日常走路與上下階梯, 就是小腿肌肉有點痛。 這次又得到一些寶貴經驗,一是平常的運動選擇確實是正確的, 會持續下去。二是這次有稍微走一下平和步道,它的坡度就是我 一直想走一次看看的,實際走過的感覺是,看起來很陡的坡道, 實際上走的時候並不會覺得很陡,這讓我對之後挑戰七合目往本 八合目的路程稍具信心。三是走上坡時要注意的事項,就是不能 低頭,並且要留意腳下以及下一步的放足點。四是大坑九號步道 仍是很好的訓練場地,再來會開始負重爬坡訓練。 最近亦買了一雙快走及慢跑專用的鞋子,MIZUNO Wave Rider 22 寬桓版的,希望這雙鞋子至少能撐半年,預計之後的兩次日本旅 遊也會穿去。 3、4 月目標是體重 -15kg,努力!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3/04/2019 00:04:35 2019/03/18(一) updated 禮拜日第一次負重 4kg 走九號步道,穿新買的鞋,一開始走起來 很輕鬆愉快,使我過度自信,以大步伐及正常步頻,走到 0.5km 處就上氣不接下氣,處於非常高喘的情況,而且怎麼運用呼吸都 無法恢復疲勞,因此走到與九之一的會合處時就下九之一回步道 起點。 這次亦得到許多寶貴經驗: 1.處於有負重的情況下,疲勞很難消除。 2.因此必須避免過度疲勞,登山最好還是依先前得到的結論,以 適當的步伐及步頻來爬,才能持久不累。 3.我可能需要在日常運動中加進一些會令自己短時間內就陷入高 喘狀態的運動,才有讓身體適應這種狀態的機會,順便加強心 肺功能。 4.背包的背帶需調整到適當長度。星期日使用的背包或許可以帶 去爬富士山。 5.睡眠不足真的會影響隔天的爬山。 這個禮拜六日會再去挑戰一次負重走九號步道,回程則原路折返 ,然後走九之一回起點,在那之前則是讓每日運動、飲食、作息 配合目前的減重步調。 4月底 -15kg 的目標不變。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3/18/2019 21:59:20 2019/04/13(六) updated 四月初出國,出國前體重復胖而且降不下來,出國四天期間每天 實際步行量都 >3km 而且是背著很重的斜背包的狀態,回國後體 重下降很順利,目前又降到接近當初想挑戰 4 月底共 -14~17kg 時的體重。 打算 4/13~4/19 這幾天降到可行的體重區間,然後 4/20~4/30 拼到當初擬定的 4 月底目標體重值,並給自己到 5/5 的緩衝區 間。(就是四月底那個禮拜) 如果降不到目標體重,我會放棄已買好機票的五月北海道行,做 為對自己的懲罰,並進一步考慮是否放棄七月的富士山行。 目前已從快走運動轉變為跑步運動,快走運動對初期減重很有幫 助,但是減到一個程度後容易卡住、且容易復胖,我浪費了一個 月的時間才明白這件事。如果持續每天跑步並保護好膝蓋,隨著 天氣越來越熱,減重應該能順利。 ※ 編輯: laechan (122.117.106.224), 04/13/2019 11:19:33
文章代碼(AID): #1RdoRbbW (Japan_Trave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RdoRbbW (Japan_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