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蝦夷

看板JapanHistory作者 (阿遠)時間12年前 (2012/06/29 11:29),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SnowMann (阿遠)》之銘言: : 上古日本歷史裡,「蝦夷」這詞不斷出現,在大和王朝中,蝦夷更是最大的敵人。征夷大 : 將軍也由此而生 : 想要嘗試了解蝦夷,可是在台灣書籍市場中,別說蝦夷,上古日本至中世日本的相關書籍 : 更是從缺,最受歡迎的還是戰國史,而戰國史又以小說類為主。而日文Wiki也沒有記太多 : 。 : 蝦夷一直以來放置的疑問,發文原因無他,只想問問看有沒有知道有人做相關考據? : 非歷史的考古也可以,當然從人類學角度,更廣的範疇也更歡迎 在《梁書》的「東夷傳」裡,似乎找到了一點蛛絲馬跡 是接在「倭國」之後,所謂的倭,當是指當時的大和王權,而有別於大和王權,又列了另 外倭國以東的國家。   倭者,自云太伯之後,俗皆文身。去帶方萬二千餘里,大抵在會稽之東,相去絕遠。從 帶方至倭,循海水行,曆韓國,乍東乍南,七千餘里始度一海;海闊千餘里,名瀚海,至一 支國;又度一海千餘里,名未盧國;又東南陸行五百里,至伊都國;又東南行百里,至奴國 ;又東行百里,至不彌國;又南水行二十日,至投馬國;又南水行十日,陸行一月日,至祁 馬台國,即倭王所居。其官有伊支馬,次曰彌馬獲支,次曰奴往鞮。民種禾稻籥麻,蠶桑織 績。有姜、桂、橘、椒、蘇,出黑雉、真珠、青玉。有獸如牛,名山鼠;又有大蛇吞此獸。 蛇皮堅不可斫,其上有孔,乍開乍閉,時或有光,射之中,蛇則死矣。物產略與儋耳、硃崖 同。地溫暖,風俗不淫。男女皆露紒。富貴者以錦繡雜采爲帽,似中國胡公頭。食飲用籩豆 。其死,有棺無槨,封土作塚。人性皆嗜酒。俗不知正歲,多壽考,多至八九十,或至百歲 。其俗女多男少,貴者至四五妻,賤者猶兩三妻。婦人無淫妒。無盜竊,少諍訟。若犯法, 輕者沒其妻子,重則滅其宗族。   漢靈帝光和中,倭國亂,相攻伐歷年,乃共立一女子卑彌呼爲王。彌呼無夫婿,挾鬼道 ,能惑衆,故國人立之。有男弟佐治國。自爲王,少有見者,以婢千人自侍,唯使一男子出 入傳教令。所處宮室,常有兵守衛。至魏景初三年,公孫淵誅後,卑彌呼始遣使朝貢,魏以 爲親魏王,假金印紫綬。正始中,卑彌呼死,更立男王,國中不服,更相誅殺,復立卑彌呼 宗女台與爲王。其後復立男王,並受中國爵命。晉安帝時,有倭王贊。贊死,立弟彌;彌死 ,立子濟;濟死,立子興;興死,立弟武。齊建元中,除武持節、督倭、新羅、任那、伽羅 、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鎮東大將軍。高祖即位,進武號征東將軍。   其南有侏儒國,人長三四尺。又南黑齒國、裸國,去倭四千餘里,船行可一年至。又西 南萬里有海人,身黑眼白,裸而醜。其肉美,行者或射而食之。 文身國   文身國,在倭國東北七千餘里。人體有文如獸,其額上有三文,文直者貴,文小者賤。 土俗歡樂,物豊而賤,行客不齎糧。有屋宇,無城郭。其王所居,飾以金銀珍麗。繞屋爲緌 ,廣一丈,實以水銀,雨則流于水銀之上。市用珍寶。犯輕罪者則鞭杖;犯死罪則置猛獸食 之,有枉則猛獸避而不食,經宿則赦之。 大漢國   大漢國,在文身國東五千餘里。無兵戈,不攻戰。風俗並與文身國同而言語異。 扶桑國   扶桑國者,齊永元元年,其國有沙門慧深來至荊州,說云:「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里 ,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爲名。」扶桑葉似桐,而初生如筍,國人食之,實如 梨而赤,績其皮爲布以爲衣,亦以爲綿。作板屋,無城郭。有文字,以扶桑皮爲紙。無兵甲 ,不攻戰。其國法,有南北獄。若犯輕者入南獄,重罪者入北獄。有赦則赦南獄,不赦北獄 。在北獄者,男女相配,生男八歲爲奴,生女九歲爲婢。犯罪之身,至死不出。貴人有罪, 國乃大會,坐罪人于坑,對之宴飲,分訣若死別焉。以灰繞之,其一重則一身摒退,二重則 及子孫,三重則及七世。名國王爲乙祁;貴人第一者爲大對盧,第二者爲小對盧,第三者爲 納咄沙。國王行有鼓角導從。其衣色隨年改易,甲乙年青,丙丁年赤,戊己年黃,庚辛年白 ,壬癸年黑。有牛角甚長,以角載物,至勝二十斛。車有馬車、牛車、鹿車。國人養鹿,如 中國畜牛,以乳爲酪。有桑梨,經年不壞。多蒲桃。其地無鐵有銅,不貴金銀。市無租估。 其婚姻,婿往女家門外作屋,晨夕灑掃,經年而女不悅,即驅之,相悅乃成婚。婚禮大抵與 中國同。親喪,七日不食;祖父母喪,五日不食;兄弟伯叔姑姊妹,三日不食。設靈爲神像 ,朝夕拜奠,不制縗絰。嗣王立,三年不視國事。其俗舊無佛法,宋大明二年,罽賓國嘗有 比丘五人遊行至其國,流通佛法、經像,教令出家,風俗遂改。   慧深又云:「扶桑東千餘里有女國,容貌端正,色甚潔白,身體有毛,發長委地。至二 、三月,競入水則任娠,六七月產子。女人胸前無乳,項後生毛,根白,毛中有汁,以乳子 ,一百日能行,三四年則成人矣。見人驚避,偏畏丈夫。食鹹草如禽獸。鹹草葉似邪蒿,而 氣香味鹹。」天監六年,有晉安人渡海,爲風所飄至一島,登岸,有人居止。女則如中國, 而言語不可曉;男則人身而狗頭,其聲如吠。其食有小豆,其衣如布。築土爲牆,其形圓, 其戶如竇云。 話說,最後一段怎麼像《山海經》了....? 刺青是較原始的民族跟部落比較會有的普遍現象,在之前的《魏志.倭人傳》裡,邪馬台國 也有黥面紋身的情形,但日本在這時已經進入古墳時代,文明水準已經明顯提升,在基本 精神上,對人的祭祀也較對自然神靈的祭祀為偏重。 而古墳時代,水稻耕作範圍也比記載的邪馬台還大,邪馬台較像的是農業文明的過渡期, 在服裝、種植跟器物上都叫為粗略,但古墳時代,已經有金屬製的劍、鎧甲及馬匹的運用 ,大和王權的穩定性也比較早的邪馬台還高。 或許是當時中國屬於三分一統至五胡亂華和南北朝時期,日本列島跟中國來往減少,認知 仍停留在較早的刻板印象所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9.152.232 ※ 編輯: SnowMann 來自: 210.209.152.232 (06/29 12:03)

06/29 12:19, , 1F
黥面兩字似乎不太好
06/29 12:19, 1F

07/01 14:53, , 2F
黥面難道是蔑稱?
07/01 14:53, 2F

07/01 15:23, , 3F
是刑罰,但字面意思就是在臉上刺青
07/01 15:23, 3F

07/01 18:06, , 4F
是呀,此處的黥面應該只是想表達在臉上刺青。y
07/01 18:06, 4F
文章代碼(AID): #1FxI4CLq (Japan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問題
3
22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4 篇):
問題
3
22
問題
2
4
問題
2
4
文章代碼(AID): #1FxI4CLq (Japa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