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一些政治體制的問題

看板JapanHistory作者 (喵)時間13年前 (2011/03/12 04:32), 編輯推噓7(7011)
留言18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先處理一下這個問題好了....最近剛好在處理武士起源和公武關係這塊 ※ 引述《ew198685 (一尾)》之銘言: : 看了一段時間的書籍, : 大概了解了一些天皇與幕府的關係, : 也了解了攘夷與開國派; : 但是我還是不太懂, : "朝廷"到底又跟天皇與幕府是怎麼樣的關係呢? : 幫我解答一下吧!謝謝囉! 我先擅自界定一下你提問的時代背景好了,你應該是問德川幕府時代,朝廷與幕府關係吧 不過在回答之前,先說明一下德川幕府的成立背景和思維好了。 其實制度的形成並不是一般人想像的嚴肅或複雜,而是一群人為了讓自己和周圍的人 能得到長久的利益,而針對目前環境的險峻和危機所作出的回應。 比如說:因為要避免蘇我氏貴族以姻親和大腿,挾持了皇室的血脈和權力 推古天皇就找了聖德太子作為對抗蘇我的盟友,這個盟友對應蘇我持政的危機 就打出了『建立新遊戲規則』,他引進了中國的典章和儒家價值;編撰史書 建立憲法14條做為世俗尊王的價值觀,讓蘇我氏增加弒君的難度,但又給予 蘇我氏輔助佛法傳教的承諾,以換取蘇我氏的中立和合作態度。 但這種人治的利益分配藝術是會隨能臣和天皇亡佚而瓦解的;推古天皇死後,蘇我氏 為了不讓聖德血脈的山背大王當上天皇,蘇我蝦夷不惜再幹出刺殺王儲山背大王; 面對外戚蘇我氏的再度持權,中大兄皇子才會以姻親誘邀同系的蘇我石麻呂,一起參與 誘殺蘇我蝦夷的乙巳事變。幹掉了魔王蘇我蝦夷後.... 成為孝德天皇的中大兄皇子為了不讓這種外戚干政的危機再度發生,則走向了參考唐代的 中央律令制的集權制度。企圖藉由朝廷的中央集權來消化、取代各豪族的權力。 以及藉由土地公有制來阻止貴族併購土地、人力,而成為權力的基石。 於是日本的政治環境也因此從氏族政治,走向了中央集權的嘗試。 然而新的體制也會因為時勢的變遷而產生新的問題,律令制政府第一個新挑戰是在保護下 過大茁壯而成為新勢力佛寺,他們一方面因專有佛法知識享受著高階級和免稅特權 拿到了租稅不輸、官吏不入的特權後則變成天皇新的頭痛對象。 這個危機最後還是爆發,變成了佛僧奪權的色和尚道鏡之亂。 再來是稅制和國策的問題,律令制的大和朝廷為了鞏固利益和權勢,積極的對東北進軍 以及平安京的建立;這些花費最後還是轉嫁到底層的農民身上。其租、庸、調基本稅負 再加地方特產上繳的雜稅和義倉稅目,況且土地最後還要歸公。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最後的下場卻是使農民棄田出逃,乃至躲到寺社領尋求庇蔭逃稅 而這又加強了寺社的勞動和武裝力量..... 朝廷的對策一開始是獎勵墾田;但最後還是要歸公,農民也不是笨蛋所以成效不彰 最後朝廷只好認清現實,打破了公有制允許新墾土地能私有。律令制的破壞興起了新經濟 型態莊園的興起。為了守護莊園不受土匪惡黨的侵擾,莊園出現了武士團和地方土豪 武士階級的出現又對律令制帶來的新興的威脅勢力,以及新的制度演變.... 把演變快轉一下後看到的結果,則是源平兩大陣營的割據,和為了避免武士繼續割據相戰 而一統管理的鐮倉幕府體制。 到這邊其實你就可以發現,政體的發展也可視為是針對各種勢力威脅和矛盾下的回應 而制度史的發展,則是人類和環境危機的考驗下,無盡的討論和對抗結果。 對於德川幕府也是一樣的事情。德川幕府就事後評論來說,我們可說她是一個疑心病重、 控制慾強的怪主管。他會用盡一切的手段,巧令各種的罰則與義務,讓員工無法摸魚搞怪 業務繁重又無心力讓你再找資料尋求被挖角而倒戈到其他公司。 但他會這樣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室町幕府對各守護大名之無力,以及避免下剋上的 戰國大名威脅再度竄出,才會這樣搞一堆惱人但可理解的制度....比如說: 容許寺社建立,但不論寺僧的人事、獎賞、甚至出入都需受幕府監督,避免本願寺再現 用參覲交代制,讓幕府握有各藩妻兒子女人質,並讓各藩定期花錢和疲於奔命。 鎖國,把外國人鎖在一個極小的隔離交易區:出島。以斷絕異人知識和軍火流竄到各藩 設立大目付、御庭番眾作為幕府抓耙子的耳目,和削弱各藩的工具。 最後就是天皇和公家了。天皇的威力在於他神聖的象徵,其朝敵的諭令可對德川幕府正統 性做出毀滅性的傷害。故幕府對待朝廷其實是監視,而非恭敬的態度。比如說以京都所司 代監視公家是否和諸藩暗通款曲,或是和寺社有奇怪的互動。此外就是作禁中諸法度 作為限制貴族和天皇行動的法源。讓天皇的一舉一動都能掌控和受於幕府限制之內... 大致上就是這樣,當然這種制度對公家和天皇都是很不滿的。雙方也呈現緊張的關係 如寬永四年(1627),皇室賜紫衣予大德寺、妙心寺之僧作為獎品,但幕府不惜要兩寺僧人 還獎品給幕府,讓天皇沒面子,又特地立一個寺院法度讓天皇不能任意頒獎 這個典型的範例則代表著公、武關係迅速惡化的里程碑。但這並不代表武家就都輕視公方 相反地,不論是上層的水戶藩,乃至下層的武士(如長州,肥前,土佐)大多有勤王的思想 在這裏的勤王是比較傳統的想法,也就是幕府必須認天皇才是武家共主,因為是主子 所以凡事必須恭敬與尊重天皇的諭令。幕府則可在天皇的認可下實質統治武家。 至於視天皇為武家禁臠,挾天子令各藩,是低級需鄙視的霸權作法。此論又可稱為 『尊王賤霸』論。水戶德川家可說是其中著力最深的一派,他們藉由編『大日本史』 企圖從神道教神話,天皇譜系來建構天皇神聖萬世一系的共主框架。此外亦引用唐土 儒家的孔孟思想,以強化『尊王賤霸』在學說上的說服力。 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話,水戶學的尊王論也許只會成為少數武人的精神寄託和信仰夢想 但很可惜的是,正式培理扣關,以及日美和親條約建立,鎖國策、治外法權、關稅喪失 這些逆境造成的是經濟上物價嚴重負擔,尚需面臨列強霸權侵略的危機。宛如國難 更慘的是幕府對列強的霸強妥協,更是加深國難的推手共犯 在這個國難的逆境環境下,則注定了尊王論開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如同日本武士面對 蒙古襲來,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事蹟,對於各藩的下層武士則開始對幕府抱持著懷疑 不信任的心態,而開始信仰『尊王賤霸』論才是正當政體之流。 至於憑藉著船堅砲利以軍事優勢脅迫幕府的列強,更是鄙視的霸權代表。日本怎麼可受 此等國家侵略而成為他國之奴和殖民地呢?於是思想開始成長了,在各地衍生出了 『尊王攘夷』之思潮。不論是否從水戶藩的尊王論類推衍生攘夷論也好;或純粹認為日本 問題都是外國人引起,而產生之排斥心也好,甚至原本就討厭幕府作為,舊恨加列強霸凌 新仇就高喊的「尊王攘夷」論也好.... 總之,不論是精緻的水戶思想,或廣泛的民粹反夷論。「尊王攘夷」開始成為一個茁壯的 大旗。在這大旗下有容許幕府存在較溫和的尊王黨,也有痛恨幕府顢頇又妥協的激進黨 激進黨則又把「尊王攘夷」的大旗推向「倒幕」的策畫和實踐。實踐也隨各人認知而不同 有集眾搞勤王黨密謀推翻的,也有直接到橫濱殺外國人的,或跑到京都殺官僚的... 到這步田地,幕府的困境不僅是倒幕的威脅,更面臨失去統治正統的隱憂 為了要自「尊王攘夷」大旗奪回民心的正統。幕府的回應則是打出了「公武合體」論 公武合體其實很簡單,他是武家(幕府)和溫和勤皇黨(公家)的利益交換之策 既然民間說要「尊王攘夷」,那只要:a.天皇的子女和幕府將軍通婚 則→b.天皇是將軍的岳父,也就是一家人(公武合體) c.既然是岳父當然要尊為上位(尊王目標達成) d.倒幕=推翻天皇一門,沒必要(倒幕威脅消失) 至於攘夷就...再研究看看,不過尊王派能使幕府尊王,幕府又可得到政權正統阻止倒幕 雙方雙贏,可喜可賀,可喜可賀XD 幕府的安藤信正和公家的大老九條尚忠談妥後,就說服孝明天皇把和宮親子內親王嫁給 了14代將軍德川家茂。整個姻親唯一的衰人則是川宮熾仁親王──因訂婚硬生遭將軍搶走 至於和宮......一開始對這種政治婚姻很討厭,但最後夫妻倒挺和睦的,也算是善終 到這邊幕府和公家的關係則有好轉的跡象。但姻親實務上並沒有造成倒幕運動的阻止 相反的──反而是加深了尊王倒幕和尊王溫和派的對立,以及倒幕運動受危機下更加偏激 倒幕派第一個獵殺也變成安藤信正。其兩派的矛盾則是尊攘派內鬨的主因 以及薩摩寺田屋之變、水戶天狗黨之亂、長州大和行幸奪取天皇作戰和818政變的主因 不過對於幕府和天皇(朝廷公家)來說,公武合體後雙方都有助於權力的鞏固 這個政策也的確是公武關係在寬永4年後有難得好轉的結果。 但犧牲的則是勤王激進派,對勤王溫和派的公家關係惡化。雖然說這些人大多是下級武士 上層的藩主大多是溫和的佐幕勤王思想。然而這個情勢最後卻因薩長同盟而再度逆轉 明治維新後,吾人可說新政府是再學習了德川的方法,設了宮內卿成為阻隔天皇和對外 交流的看不見之牆。雖說在明治憲法享受了權力和軍事統帥的大權,但實質上 仍是派閥內閣和軍部的禁臠,公武之間的關係再度回歸到不平衡的關係 很遺憾的,這個囚禁於宮內卿體制的神聖家庭,直至今日仍無法脫離神聖的鳥籠而得自由 但對於皇室來說,自由,也許也真的始終是難以冀望的奢求之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180.90

03/12 07:18, , 1F
好文大推:)~
03/12 07:18, 1F

03/12 08:06, , 2F
PUSH!
03/12 08:06, 2F

03/12 12:24, , 3F
03/12 12:24, 3F

03/12 18:49, , 4F
好文
03/12 18:49, 4F

03/12 19:26, , 5F
阿對了,在撰寫時是以讀者有對日本通史有基礎概念
03/12 19:26, 5F

03/12 19:27, , 6F
所以導言是用蜻蜓點水方式帶過,若有不明可於wiki查閱
03/12 19:27, 6F

03/12 19:28, , 7F
若還是不明可推文詢問。最後請原諒脫稿...orz
03/12 19:28, 7F

03/12 20:57, , 8F
推~
03/12 20:57, 8F

03/15 12:17, , 9F
推~ 但是古代史部份有些錯誤的,不過不影響全文主旨啦
03/15 12:17, 9F

03/15 12:43, , 10F
麻煩樓上指出一下問題點..我再找一下資料修正好了
03/15 12:43, 10F

03/15 19:44, , 11F
幫道鏡平反一下, 色和尚是江戶時代才有的說法, 在唐朝
03/15 19:44, 11F

03/15 19:45, , 12F
那時候出家的和尚應該是嚴守誡律的, 道鏡的存在其實礙
03/15 19:45, 12F

03/15 19:47, , 13F
到許多既得利益者, 所以在日本史書中才被含沙射影
03/15 19:47, 13F

03/15 22:42, , 14F
疑?那道鏡到底有沒有政變呀?
03/15 22:42, 14F

03/15 22:44, , 15F
....我查了Wiki一下,的確有後世含沙射影的可能啦..
03/15 22:44, 15F

03/15 22:46, , 16F
畢竟史源都是談集或故事傳抄,有些還是江戶擴大渲染的
03/15 22:46, 16F

03/15 22:47, , 17F
當初看通史書真的沒想過這問題..現在回想一下,道鏡
03/15 22:47, 17F

03/15 22:50, , 18F
可能是牽涉到皇位繼承事件,最後失勢而被左遷
03/15 22:50, 18F
文章代碼(AID): #1DUeRhaS (Japan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DUeRhaS (Japa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