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如何判斷樓梯是否為結購可否打掉

看板Interior作者 (熱情)時間6年前 (2017/12/11 10:50), 6年前編輯推噓6(6012)
留言18則, 7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russiatango (堅定信念)》之銘言: : 最近在桃園買一小間房子 : 中央有一樓梯 : 請問如何判斷是否為結構牆? : ㄧ定要找技師出報告嗎? : 另徵求桃園水電水泥木工鐵工師傅~ : 謝謝大家 : https://i.imgur.com/Yd4sDyl.jpg
: https://i.imgur.com/mb37qVY.jpg
: 已補圖XD這樣看得出來嗎XD 樓梯不是重點,樓梯旁的牆才是重點。 如果想拆牆,只有補強一途。 一般為了增加建築物抵抗地震或風力的側向橫力, 會把主要的R.C.核心結構(抗剪和彎矩)結合電梯或樓梯, 盡量配置於建築中心,形成口字型的core,如同人的脊椎, 這種方形核主要靠外圈加厚R.C.或鋼構提供勁度, 而內部中空(越偏離形心,構件的慣性矩才會越大,如箱型柱、樑), 也就是無論你塞電梯或樓梯在core中間,都不影響整個建築物的結構行為, 分析時,也不納入考量, 因為單看樓梯立面是不連續的,無法傳遞垂直載重, 平面上來看,樓梯所在位置造成平面不連續,也無法傳遞剪力、彎矩。 樓梯和電梯只需負責自身重量,加上有人員時所造成的應力, 樓梯本身是完全無法提供建築物側向或垂直勁度的, 換言之,樓梯對建築物而言,無結構意義 但是,電梯和樓梯旁的牆 絕 對 不 能 拆 ! 如果要拆旁邊的牆,勢必要補強結構。 以下附上樓梯本身的力學行為: 1.彎矩、剪力圖 https://i.imgur.com/bNMcp6f.png
(上方受壓力,下方受拉力) 2.配筋原則 https://i.imgur.com/IWtRxNE.png
3.實際樓梯配筋 https://i.imgur.com/fZ5AxAF.p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56.1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nterior/M.1512960627.A.38C.html ※ 編輯: javator (123.192.156.15), 12/11/2017 10:53:21 ※ 編輯: javator (123.192.156.15), 12/11/2017 10:59:21

12/11 14:16, 6年前 , 1F
專業推
12/11 14:16, 1F

12/11 14:41, 6年前 , 2F
樓梯用金屬或木頭做會不會比較適合?
12/11 14:41, 2F

12/11 15:15, 6年前 , 3F
木頭可做踏板或立面修飾,因為非等向受力材料
12/11 15:15, 3F

12/11 15:16, 6年前 , 4F
鋼板可做漂浮或落地樓梯
12/11 15:16, 4F

12/11 16:20, 6年前 , 5F
12/11 16:20, 5F

12/11 21:52, 6年前 , 6F
好厲害。。可是其實是想拆牆XD不然堵在房屋中間真的
12/11 21:52, 6F

12/11 21:52, 6年前 , 7F
很難用。。要如何補強呢
12/11 21:52, 7F

12/12 01:14, 6年前 , 8F
12/12 01:14, 8F

12/12 01:15, 6年前 , 9F

12/12 01:23, 6年前 , 10F
照片請自行轉向 XD
12/12 01:23, 10F

12/12 11:52, 6年前 , 11F
補強A-鋼框速度型斜撐:https://i.imgur.com/NqFXxR8.jpg
12/12 11:52, 11F

12/12 12:03, 6年前 , 12F
12/12 12:03, 12F

12/12 12:03, 6年前 , 13F
原則上都是利用斜撐牆原本牆的側向勁度
12/12 12:03, 13F

12/12 12:04, 6年前 , 14F
但是仍舊必須調圖,請建築師或技師依個案評估
12/12 12:04, 14F

12/12 12:05, 6年前 , 15F
可能還必須配合擴柱或基礎補強,所費不貲
12/12 12:05, 15F

12/12 12:06, 6年前 , 16F
直通樓梯拆除後位移,也必須經過結構計算
12/12 12:06, 16F

12/12 12:07, 6年前 , 17F
這篇只是告訴你原理,讓你心中有底
12/12 12:07, 17F

12/14 12:56, 6年前 , 18F
專業文
12/14 12:56, 18F
文章代碼(AID): #1QBV9pEC (Interior)
文章代碼(AID): #1QBV9pEC (Inter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