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勞健保 分開or一起

看板Insurance作者 (beriaura)時間12年前 (2012/01/14 15:18), 編輯推噓4(4016)
留言20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igogo916 (愛勾勾)》之銘言: : 各位先進好 : 敝人蒐遍了各大入口網站以及批踢踢上的相關版 : 依舊找不到我要的答案 : 想說在此發問可能比較妥當 也可提供給後進查閱 : 希望了解的先進能不吝解惑 在此先謝謝了~ : 問題如下: : 由於最近要外出工作了 在此之前的健保是依附在老爸之下 : 現在工作後公司會加保勞健保 : 如此的話 請問 : 1.只在公司保勞保 而健保可以繼續依附在老爸之下嗎? : 2.只要一個成年人出外工作 規定公司勞健保就要綁在一起嗎? 勞健保分開的可能如下 1.依規定每一雇主皆要為勞工投保,故同時受雇不只一處,便有數個勞保,但健保只有一 處,若健保在A,則B便有勞保.無健保(勞健保分開)。 2.健保施行細則第二十七條 保險對象原有之投保資格尚未喪失,其從事短期性工作未逾三個月者,得以原投保資格繼 續投保。 通常是短期工讀生,才會有分開的情況(健保加在職業公會或父母) 但其實這樣並沒有比較省錢 因為 1.健保的方面因為有雇主補貼,員工及家屬可以得到比工會 更低的保費支出,家屬所繳的健保費用與勞工相同。 健保的部分:公司負擔60%、員工負擔30%、政府負擔10% 如果不跟公司的話,自己負擔60%,政府負擔40% 2.勞保部分是一定要跟公司的,因為5人以上的公司為勞保強制投保對像 如果雇主不幫員工投保,還會被罰錢,而且未來要申請勞保給付的時候,也比較沒問題 而且還多了一項就業保險(資遣的時候用的) 跟公司投保 就業保險保費負擔、公司負擔70%、員工負擔20%、政府負擔10% 勞保部分,公司負擔70%,員工負擔20%,政府負擔10% 另外,無論公司有無勞健保,最少會有6%薪資提撥到勞退 如果不跟公司投保 勞保自行負擔60%,政府負擔40%,但無就業保險(資遣的時候無失業給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3.82.48

01/14 15:22, , 1F
謝謝解答 故一般所述有勞健保的定義 是包含了就保嗎?
01/14 15:22, 1F

01/14 15:22, , 2F
這個由我來補充
01/14 15:22, 2F

01/14 15:23, , 3F
假如你有很多雇主 就業保險 可擇一雇主投保
01/14 15:23, 3F

01/14 15:24, , 4F
另外 要如何得知公司有幫我保勞健保? 有小卡證明之類的?
01/14 15:24, 4F

01/14 15:25, , 5F
請問h大 我目前單一雇主的話 勞健保就有含就保嗎?
01/14 15:25, 5F

01/14 15:26, , 6F
這問題,打給勞健保局問最快
01/14 15:26, 6F

01/14 15:27, , 7F
如果有自然人憑證卡,也可以上網查詢
01/14 15:27, 7F

01/14 15:28, , 8F
如何知道雇主有無幫你投保勞保,1.自然人憑證 2.勞動保
01/14 15:28, 8F

01/14 15:28, , 9F
2.勞動保障卡
01/14 15:28, 9F

01/14 15:28, , 10F
另外,問公司不一定準,惡劣的會扣錢但沒繳...
01/14 15:28, 10F

01/14 15:29, , 11F
101年1月1日起,勞保普通事故保險費率調高0.5%
01/14 15:29, 11F

01/14 15:29, , 12F
,按被保險人月投保薪資7.5%計算,與就業保險
01/14 15:29, 12F

01/14 15:29, , 13F
費率1%合計為8.5%
01/14 15:29, 13F

01/14 15:30, , 14F
只要有受雇之事實,不管有幾人都要幫你投保 (就業)
01/14 15:30, 14F

01/14 15:30, , 15F
故~勞保費 以包含就業保險
01/14 15:30, 15F

01/14 15:31, , 16F
↑以你的情況
01/14 15:31, 16F

01/14 15:33, , 17F
兩位好熱情 有概念了 謝謝你們幫助小小新鮮人~
01/14 15:33, 17F

01/14 15:35, , 18F
推一下好了@@
01/14 15:35, 18F

01/14 15:39, , 19F
b大 回答得很棒
01/14 15:39, 19F

01/14 16:07, , 20F
哈,我的都會留一堆漏洞,還好有高手幫補:D
01/14 16:07, 20F
文章代碼(AID): #1F4ImeKZ (Insurance)
文章代碼(AID): #1F4ImeKZ (Insu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