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國泰 澳幣300萬配息6.25%

看板Insurance作者 (一個開始一個結束)時間13年前 (2010/12/29 03:26), 編輯推噓2(2015)
留言1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25 (看更多)
這裡再次拿澳幣基金和該連動債做比較 個人認為主要明顯的差異在於以下幾點: 1、標的到期日 澳幣基金的標的平均持有期間不到一年 六年內的澳洲公債殖利率會如何變化難以預測 而該連動債直接綁在年期較長的公債上 理所當然配息較確定 不過年期越長的公債價格受利率影響越大 中間淨值的波動可能會更劇烈 2、潛在的獲利空間 連動債因為和選擇權做連結 自然有可能獲取更高的報酬 而澳幣基金就沒有了 不過這點也可能加大連動債的信用風險 3、信用風險 共同基金基本上比較沒信用風險 可是連動債就不是這樣了 金融海嘯時很多號稱保本的連動債最後不保本 都是發行公司出問題 那時雖然是以雷曼兄弟的新聞最多 不過相關新聞也顯示出問題的連動債 這對兄弟佔的其實不到一半 換句話說出問題的發行機構其實不只一家、兩家而已 以這張連動債的發行公司瑞士銀行來說又如何呢? 當時它的連動債投資人基本上是沒事的 不過我雖然英文很爛 還是查了一下它的財務報表 http://finance.yahoo.com/q/is?s=UBS+Income+Statement&annual 特別說一下它在2008年的成績 前一年度末的股東權益是312億 而2008年就賠掉了196億 隔年續賠20億 今年的財報則是還沒出來… (季報我不會查...) 金融海嘯前的股價最高大約是65元 而之後有超過兩年的時間排迴在10~20元之間 今晚則是在16.5元左右 以上不是在表示我認為瑞士銀行就是很危險 不過金融海嘯時期雷曼兄弟都能倒 貝爾斯登、美林證券被賤價出售給其他銀行 房利美、房地美和AIG被美國政府接管 我想對於連動債的銷售人員和購買民眾都應該要有一定的了解和心理準備 不需要過度強調、放大信用風險 但已經有前例了 所以銷售端都應該有完整的告知 當然發行機構出事是不一定會影響到投資人 不過該連動債比起澳幣基金的優勢沒大到哪裡去 是否有必要為此而承受這樣的風險或可能的困擾 總是該好好考慮一下 另外 再補一個剛查到的澳幣基金 除了瑞銀的澳幣基金外 富達也有一個澳元貨幣基金 不過內扣費用明顯較高 有興趣的再多多比較了解吧 最後 這裡沒有提到壽險成份、中途贖回風險的差異 (匯損因為是兩者皆有,就不提了) 歡迎哪位大大來補一下這方面的說明 有數字最好 (我想匯率、投報率的數字假設一下,算出來的結果總是有參考價值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36.97.247 ※ 編輯: falseshelter 來自: 114.136.97.247 (12/29 03:27)

12/29 07:20, , 1F
還是推認真補充!XD
12/29 07:20, 1F

12/29 07:22, , 2F
不過金融海嘯期間賠錢甚至倒掉的非金融機構也是不少阿...
12/29 07:22, 2F

12/29 07:23, , 3F
當然我想金融機構受的直接衝擊可能還是比較大~~~
12/29 07:23, 3F

12/29 07:25, , 4F
我想表達的只是若能有更多同類型公司同類參考數據會更具意義
12/29 07:25, 4F

12/29 07:30, , 5F
有趣的是,如果此結構債保單中間停效後又復效,
12/29 07:30, 5F

12/29 07:31, , 6F
會連結到falseshelter大您所提及的富達基金!:P
12/29 07:31, 6F
我對金融股本來就沒有特別在研究 更別說是國外的了 A大有興趣的話可以幫投資人多比較多了解 我不知道找更多同類型公司數據有多大幫助 但舉個也常發行連動債的德意志銀行好了 財報就比瑞銀好看多了(淨值更高,2008年損益只賠了瑞銀的近四分之一,且只賠這一年) 但我也無法預料六年後它會怎樣 畢竟風險控管的洞可以在幾年前就慢慢的挖 幾年後搞不好就可以收成了 而就算一波金融海嘯過來只有1%市佔率規模的發行公司倒掉好了 這樣的風險報酬比和澳幣基金比起來值得嗎? 嗯…當然 這只是假設 因為前面的文章大多只談及匯損的問題 這裡我只是想再多討論並提及信用風險的可能性 畢竟投資人要保護自己 業務也要保護自己啊 至少業務把該說的都說了 但至少不是過度輕描淡寫 剩下的才是讓客戶決定 因為我媽以前也買了好幾張鏈結型保單 上次金融海嘯就很擔心 雖然結果是沒事 不過那個業務大概也滿頭包了

12/29 10:10, , 7F
壽險成分就是上一篇保額30萬的部份的危險保費。
12/29 10:10, 7F

12/29 11:37, , 8F
好奇怪捏~ 這兩項產品確定標的是公債嗎???
12/29 11:37, 8F

12/29 11:39, , 9F
而且鏈結指數是東証一為主~反正公司不倒就不至於賠錢
12/29 11:39, 9F

12/29 12:55, , 10F
如果標的不是公債,那豈不更加恐佈了?@@
12/29 12:55, 10F

12/29 12:56, , 11F
公司不倒的確不至於賠錢,只是金融海嘯前很多理專和
12/29 12:56, 11F

12/29 12:56, , 12F
投資人也沒預料到就是了
12/29 12:56, 12F
※ 編輯: falseshelter 來自: 114.137.145.216 (12/29 13:32)

12/29 14:05, , 13F
反正公司說保證配息~ 匯損不要差太多就好啦~
12/29 14:05, 13F

12/29 14:15, , 14F
投銀的財報沒那麼容易解~ 旗下設立子公司太多,
12/29 14:15, 14F

12/29 14:16, , 15F
子公司暗地裡操作手法跟投銀或避險基金一樣,
12/29 14:16, 15F

12/29 14:17, , 16F
原本帳面上的虧損可以巧妙的不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上~
12/29 14:17, 16F
所以我也認為找這些資料沒多大幫助 再說每次金融海嘯常常伴隨新的金融工具出現 上次是次貸 誰知道下次是什麼 而且金融股的透明度本來就很差了 更別說是這種金融集團了 就當我烏鴉嘴吧 這種東西保證配息、但不保證發行機構不會倒啊 ※ 編輯: falseshelter 來自: 114.137.145.216 (12/29 14:22)

12/29 14:30, , 17F
我個人覺得明年景氣並沒有真的想像中好啦~ **烏鴉嘴**
12/29 14:30, 17F
文章代碼(AID): #1D6ZdOR4 (Insuranc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6ZdOR4 (Insu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