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Google輸入法 vs 搜狗輸入法

看板IME作者 (一生熱愛ACG)時間13年前 (2011/01/21 16:56), 編輯推噓7(7014)
留言21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0 (看更多)
※ 引述《Holocaust123 (奔跑的蝸牛)》之銘言: : 碰到用台灣發音打不出來的字 可以到這網站查大陸發音: : http://cn.voicedic.com/ : - 有許多常見的字被排在很後面 : 例如上一篇文章有人提到的"裡" : 這個問題真的很煩 : 解法好像只有從落落長的候選字清單中把字找出來 : 多打個幾遍讓字跑到前面 我用過搜狗輸入法,但後來還是轉回Google輸入法 就是因為在這部份有個令我很頭痛的問題-- 搜狗很多詞都會有簡繁轉換錯誤的問題 想必大家都知道(太久沒用搜狗輸入法都忘記有哪些例子了) 而我那時碰到的問題是 雖然我想用自己打出正確的詞並常用它的方式來修正這個問題 並讓我打的詞跑到最前面 但搜狗不曉得機制怎麼樣 當他們有同樣的音的詞時 我打的詞別說是跑到前面了 搞不好連記都沒記住 譬如裏面/裡面 前者是搜狗預設的,後者是我自己想要的 但不管我打多少次裡面 搜狗都沒把它記住 讓很習慣一次過把整個詞打出來而不是逐個字打的我感到非常頭痛 所以就跳槽了 因此今天來逛這個版發現大家對它評價蠻高時 我挺吃驚的 所以想請問一下它現在在這方面的問題有沒有好一點? 畢竟我雖然用Google輸入法用得挺順手 不過一旦碰到我不曉得讀法的生僻字時 就真的很懷念搜狗的手寫功能 雖說微軟輸入法也有這個功能啦 但我就是不想開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135.74.237

01/22 00:37, , 1F
我之前的使用經驗是選一次就會跑到前面去了說@@
01/22 00:37, 1F

01/22 00:43, , 2F
可以看擷圖就知道了 http://i.imgur.com/RIgms.png
01/22 00:43, 2F

01/22 00:44, , 3F
我原本禮貌不是第一個但是選一次就變第一了
01/22 00:44, 3F

01/22 00:52, , 4F
你的智能輸入選項有設嗎 http://i.imgur.com/XwuSb.png
01/22 00:52, 4F

01/23 13:34, , 5F
那邊我都沒更動,剛才有重新下載來用,發現那些都是預設的
01/23 13:34, 5F

01/23 13:34, , 6F
不過也發現,現在的搜狗已經可以選擇刪除不要的詞
01/23 13:34, 6F

01/23 13:34, , 7F
或將特定的詞排到首位了,實在是很不錯的功能
01/23 13:34, 7F

01/23 13:35, , 8F
所以現在正在試用
01/23 13:35, 8F

01/23 20:24, , 9F
我在打後面時也是一次就到前面了 ^ ^
01/23 20:24, 9F

01/23 23:33, , 10F
搜狗是個不錯的輸入法,可惜他不能自訂選字鍵~
01/23 23:33, 10F

01/25 21:46, , 11F
用到現在,有些字還是會有問題,譬如慶幸
01/25 21:46, 11F

01/25 21:47, , 12F
我已經刪掉慶倖了,但打完慶幸再打同樣的音
01/25 21:47, 12F

01/25 21:47, , 13F
出來的還是我不想要的慶倖,也壓根沒記起慶幸
01/25 21:47, 13F

01/25 22:54, , 14F
慶倖好像真的無法快速的打出來,打qingxing再把遊標移到n
01/25 22:54, 14F

01/25 22:55, , 15F
的右邊就有慶幸可以選了
01/25 22:55, 15F

01/25 22:57, , 16F
其實應該算是有記,但可能是使用文化不同變成慶倖這樣
01/25 22:57, 16F

01/25 23:02, , 17F
應該是g的右邊不是n,你打完qingxing再按←即可
01/25 23:02, 17F

01/26 09:54, , 18F
原來有這招,感謝指教
01/26 09:54, 18F

01/26 16:16, , 19F
要知道谷歌輸入法是抄襲搜狗輸入法的。
01/26 16:16, 19F

02/12 01:14, , 20F
還在練習 XD
02/12 01:14, 20F

11/11 13:29, , 21F
搜狗不能解決這些問題,所以後來我就跑去練嘸蝦米了XD
11/11 13:29, 21F
文章代碼(AID): #1DEKf1gs (IM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DEKf1gs (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