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聞過則喜

看板IGuanTao作者 (on diet)時間12年前 (2012/01/08 01:06), 編輯推噓11(11052)
留言63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8/22 (看更多)
※ 引述《realmuzic (Dao)》之銘言: : : → pork:孔子明傳詩書暗傳道,那"吾無隱乎爾"一段該怎麼解? 12/23 15:44 : 後學才疏學淺,重新整理來傳達,這個很值得討論的問題。 : 學詩學禮 : 《論語》孔子:「吾無隱乎爾。」 : 聖人之學並無不傳之祕,如果必求聖人的祕傳,那就是「學詩學禮」。 : (網頁資料) : 《論語》的匯編 : 《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為 : 主的匯編,又稱為論、語、傳、記,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由孔子門生及再傳 : 弟子集錄整理,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 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資料。(維基百科) : 《漢書˙藝文志》:「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與夫 : 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孔子既卒,門人相與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 (網頁資料) : 孔子晚年才得道 : 一些學者認為,孔子之後,其弟子們主要分化為"八派"。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 : 不過七十二,而「孔子晚年才得道」,「未得道的人是不能傳道」的,所以在這 : 三千弟子之中,真正像顏淵那樣接受孔子傳道而成為入門弟子的可能並不多,大 : 部分都是一般的學生。 : http://www.ivu.org/ivcb/big5/articles/confucius.html : 孔子得道 : 《莊子˙天運》: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老聃曰: : 「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 : 老子曰:「子惡乎求之哉?」曰:「吾求之於度數,五年而未得也。」老子 : 曰:「子又惡乎求之哉?」曰:「吾求之於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也。」 : 孔子51歲了還未得道,於是前往南方沛地拜見老子,老子問孔子是否得道了, : 孔子回答說沒有,孔子接著又回答說他曾多年求之於度數和陰陽的方法,但均 : 未能得道。 : 孔子見老聃歸,三日不談。弟子問曰:「夫子見老聃,亦將何規哉?」孔子 : 曰:「吾乃今於是乎見龍。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乎雲氣而養乎陰陽…」 : 後來,孔子在此次見老子之後,曾三日未開口說話,並讚歎老子如龍,能自在 : 自如地駕御陰陽。 : 文中雖然沒有談及老子向孔子傳道的細節,但我們從前言後語中可以看出, : 此次孔子與老子的會面,實際上是老子應孔子的請求向其傳道。孔子得道後, : 三日未開口說話,則顯然是陶醉在聞道後的內在喜悅之中。古人所謂「問道」 : 或「求道」即為拜師並依師父所傳之法修行的意思,是非常嚴肅重大的事情。 : 《論語˙裡仁》孔子:「朝聞道,夕死可矣。」早上能聞道,那麼即使晚上死 : 了也知足了。由此可見,所謂"問道"決非等閑之事,授道者一般也不會隨隨便 : 便就傳道。 : http://www.ivu.org/ivcb/big5/articles/confucius.html : 孔子講道 : 《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 子出,門人問:「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 孔子:「曾參啊!我的道是用一個理貫穿全部的啊!」曾子:「是的!我懂。」 : 孔子離開講堂。同學們問曾子:「老師剛才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曾子:「老師的道,就是忠和恕而已!」 : http://www.wretch.cc/blog/tanshanw/22686891 : 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 : 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維基百科) : 孔子傳道 : 孔子是素食者的證據,是孔子要求其入門弟子齋戒之後才能給予傳道。 : 《南華真經》:「顏淵問道於孔子。孔子曰:汝齋戒,吾將告汝。顏淵曰: : 回貧,唯不飲酒、不茹葷久矣。孔子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 顏淵向孔子拜師求道,孔子則要求他先齋戒,顏淵回答說他很窮,已經很久 : 都沒有喝酒或吃肉了。孔子則進一步要求顏淵要心齋,意即淨化心靈。由此 : 可見,孔子向弟子傳道時,也遵循道教的規矩而要求弟子持戒。這也進一步 : 證明瞭,真正的儒家和道家是一脈相承的。 : http://tw.myblog.yahoo.com/joekuo999/article?mid=4204&prev=4205&next=-1 : 相互矛盾的記載 : 既然孔子及其入門弟子們都是素食者,那麼為什麼在很多儒家的經典中有 : 很多矛盾的記載呢?例如有記載說:《論語˙鄉黨》孔子:「魚餒而肉敗 : ,不食。」腐爛變質的魚或肉孔子是不吃的。其實,在古書中經常會有相 : 互矛盾的記載。其原因可能是由於古人傳抄的失誤或篡改。要知道,在二 : 千多年前孔子及其弟子們生活的年代裡,書都是用與現代文字有很大差別 : 的古文字抄寫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書的流傳則完全依靠人工抄寫。很多儒 : 家經典(包括《論語》)都是在孔子去世後由弟子們編纂的,並靠手工抄 : 寫在民間流傳了幾百年。其中,孔子弟子們記憶上的誤差已經在所難免, : 加之各派弟子也會各有不同主張。 看大德所言 可能有一點標準雙重了 南華經是莊子與其門人所作 vs 論語為孔子直接弟子所作 論語會出錯的因素 南華經也都會有 而且可信度更差 孔子要肉乾當學費 孔子堅持殺羊拜拜 孔子說肉雖多不使勝食氣 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這類證據 隨便抓都一把 這些錯的話 那吾道一以貫之我看也可能是錯的 論語的史實參考價值 沒有比別的宗教經書還差 那在下是希望儒家事蹟由儒家經典與當代史書為主考證就可以了 本宗典籍認為可能有錯 反而去相信他家典籍 這樣是不對的 吃素是很大的事 孔門弟子沒記錄 被南華寫出來 這太離譜了 當然這不是對經典有分別心 而是為了探究史實更要特別謹慎 事實上說自己的聖人渡化別教聖人的經典與傳說一點都不少 看來看去只有儒家不會玩這招而已 : http://tw.myblog.yahoo.com/joekuo999/article?mid=4204&prev=4205&next=-1 : 儒家經典 : 漢代定型的《禮記》一書中也曾記述孔子的思想(如其中的《大學》及 : 《中庸》等),又有記錄孔門思想的《孔子家語》一書,傳統上被認為多 : 偽撰,但近年漸得學界重視。南宋時,朱熹將《論語》以及《禮記》中的 : 《大學》、《中庸》兩篇與反映亞聖孟子思想的《孟子》一書合在一起撰 : 寫了《四書集注》,是謂四書。四書與《詩》(詩經)、《書》(尚書) : 、《禮》(禮記)、《易》(易經)、《春秋》五部經典合稱「四書五經 : 」,乃儒家學說之核心經典。(維基百科) : 《大學》作者 : 《大學》是儒家經典《四書》之一,《大學》原是《禮記》第四十二篇, : 內文的撰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作者是誰尚未定論。一說是曾子所 : 作;一說是孔門七十子後學者所作。(維基百科) : 《中庸》作者 :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內文的 : 寫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作者是誰尚無定論,一說是孔伋(孔子的 : 孫子)所作,另一說是秦代或漢代的學者所作。(維基百科) : 不才的心得 : 後學曾聽聞過某位點傳師提到《論語》是孔子「年輕時」與弟子的對話 : (參考「相互矛盾的記載」)。後學推論可能是部份「得道前」與部份「 : 得道後」的言論,由弟子們編纂集合而成;《大學》、《中庸》依某位 : 大德者說是孔子得道後(五十知天命)的言論,作者不詳或有另說。此部 : 份,符合大道「有隱有顯」、早期「單傳獨授」天命傳承的使命。 : 天意不可測,後學再學習。 : 不才的後學學習分享到這邊,請前賢不吝包涵和指正。 我想那位點傳師是錯的 論語都講到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所以不會年輕到哪裡 最後希望大德做學術推論時能明白 任何史料都是可能錯的 您的推斷方式是把論語的史實可信度打到很低 然後拿南華經論證 但恕我直言 怎麼看都不可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1.82.250 ※ 編輯: GFDS 來自: 210.241.82.250 (01/08 01:33)

01/08 14:07, , 1F
拿肉乾當學費,自行束脩的"自"其實是反身動詞的主詞。把它
01/08 14:07, 1F

01/08 14:07, , 2F
當肉乾實在是千古冤案。這是新儒家目前的見解。
01/08 14:07, 2F

01/08 14:12, , 4F
不過我是認為孔子非素食這點,不該扭曲經典來說他是素食
01/08 14:12, 4F

01/08 14:14, , 5F

01/08 21:46, , 6F
中肯 謝謝讓在下長知識
01/08 21:46, 6F

01/08 22:29, , 7F
傅佩榮是「新儒家」嗎?...並非現代談儒家的人,都是新儒家
01/08 22:29, 7F

01/09 00:29, , 8F
發問 束修通束脩嗎? 脩字有肉乾之意
01/09 00:29, 8F

01/09 01:54, , 9F
傅的老師方東美是新儒家,傅自己不認為自己是,但淵源很深
01/09 01:54, 9F

01/09 01:56, , 10F
但傅也不見得認同新儒家如馮友蘭之流的看法,請看連結
01/09 01:56, 10F

01/09 02:04, , 11F
方東美則是桐城學派的傳人,桐城方氏應該不用介紹吧...
01/09 02:04, 11F

01/09 02:06, , 12F
另,只看到脩就以為是肉乾,不看上下文,這樣過於膚淺
01/09 02:06, 12F

01/09 02:09, , 13F
請看連結,從句型分析,"自"不代表自己,表"從"的意思
01/09 02:09, 13F

01/09 02:12, , 14F
陸九淵:學茍知本,六經皆我註腳。不從"本"出發,書讀越多
01/09 02:12, 14F

01/09 02:14, , 15F
越自我迷失。找不到本就會看這也是問題,那也是問題,最後
01/09 02:14, 15F

01/09 02:15, , 16F
大家都錯,乾脆自己當一塊石頭,不動如山,也沒有自我。
01/09 02:15, 16F

01/09 02:18, , 17F
孔子不吃素又怎樣?我也吃素啊,自己覺得對得東西,還需要
01/09 02:18, 17F

01/09 02:19, , 18F
到處找一些證據來證明這個對,那表示自己還有一堆懷疑。
01/09 02:19, 18F

01/09 02:20, , 19F
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需求,以前吃素不方便,現在方便可以
01/09 02:20, 19F

01/09 02:21, , 20F
吃就放心吃,不需要去扭曲古人言行來說明自己行為的正確性
01/09 02:21, 20F

01/09 02:23, , 21F
聖人的道理會只讓人注意到那種吃不吃素的小事上嗎?
01/09 02:23, 21F

01/09 05:59, , 22F
1.「傅自己不認為自己是」,那為什麼你把他當新儒家?
01/09 05:59, 22F

01/09 06:06, , 23F
2.曾受到新儒學大師的啟迪,就可以被歸納進「新儒家」?那
01/09 06:06, 23F

01/09 06:07, , 24F
得請教一下,「新儒家」們,如何看待傅佩榮獨有的「人性
01/09 06:07, 24F

01/09 06:09, , 25F
向善論」?...方東美「可能」如何評價「人性向善論」?
01/09 06:09, 25F

01/09 06:10, , 26F
3.當然極需要您介紹一下「桐城方氏」,因為我才疏學淺,不
01/09 06:10, 26F

01/09 06:11, , 27F
太懂「桐城方氏」究竟與「新儒家」到底有何關連!有勞了!
01/09 06:11, 27F

01/09 12:05, , 28F
這裡是儒家版還是哲學版?
01/09 12:05, 28F

01/09 14:03, , 29F
因為這些一貫道都教
01/09 14:03, 29F

01/09 16:45, , 30F
只看Point,不看Big Picture,我沒什麼空一一去回。
01/09 16:45, 30F

01/09 16:46, , 31F
1.我為什麼不能說他是新儒家?一貫道一堆支脈互不隸屬,你
01/09 16:46, 31F

01/09 16:46, , 32F
自己還不是把他們都當成一貫道?
01/09 16:46, 32F

01/09 16:48, , 33F
他們有的人也不用一貫道當名字啊,你就沒有把他灌上一貫道
01/09 16:48, 33F

01/09 16:49, , 34F
的帽子嗎?
01/09 16:49, 34F

01/09 16:51, , 35F
2.方東美會說,不錯,可以成一家之言。人性動態論與本質論
01/09 16:51, 35F

01/09 16:52, , 36F
各有所長,看起來你很不認同動態論。傅跟新儒家的關係就如
01/09 16:52, 36F

01/09 16:53, , 37F
一貫道各支脈的關係。何況新儒家也不是一師所成,融合中西
01/09 16:53, 37F

01/09 16:54, , 38F
哲學系統的就可以如此稱之。
01/09 16:54, 38F

01/09 16:57, , 39F
3.擺明雞蛋裡找石頭,不需要回。
01/09 16:57, 39F

01/09 16:58, , 40F
你對我前文的回應我看了,沒什麼好回的,先解決自己的邏輯
01/09 16:58, 40F

01/09 17:01, , 41F
命題再說吧。邏輯不清,即使要跟你談學術也談不了
01/09 17:01, 41F

01/09 18:19, , 42F
一貫道都教?這是滿新穎的說法...誰教?
01/09 18:19, 42F

01/09 19:35, , 43F
看來 cruise版友 是個幽默的人,嘴巴說不要,身體倒是挺誠
01/09 19:35, 43F

01/09 19:35, , 44F
實的 ... 看在你那麼有誠意回應的份上,那我也來拋點個人看
01/09 19:35, 44F

01/09 19:35, , 45F
法好了 ... 免得您太過孤單 ... ^^ ...
01/09 19:35, 45F

01/09 19:37, , 46F
1.「為什麼」是問你「原因」,沒人說你「為什麼不能」...怪
01/09 19:37, 46F

01/09 19:37, , 47F
了,一定要這樣模糊焦點嗎?被看穿的把戲耍第二次就無趣
01/09 19:37, 47F

01/09 19:38, , 48F
囉。何必這樣呢?...理性一點不好嗎?...
01/09 19:38, 48F

01/09 19:39, , 49F
2.請您搞清楚「一貫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他的由來是什麼
01/09 19:39, 49F

01/09 19:40, , 50F
「一貫道」不等於「一貫道總會」,可以嗎?這跟隸不隸屬
01/09 19:40, 50F

01/09 19:40, , 51F
有何關連呢?您又一次混淆焦點啦?... ^^ ... 理性好嗎?
01/09 19:40, 51F

01/09 19:41, , 52F
3.您要不要先搞懂「新儒家」的意思與由來再發言呢?否則我
01/09 19:41, 52F

01/09 19:42, , 53F
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 ... ︿︿
01/09 19:42, 53F

01/09 19:43, , 54F
4.將「桐城派」扯進「新儒家」概念的明明是您啊,您忘了您
01/09 19:43, 54F

01/09 19:44, , 55F
的推文:「方東美則是桐城學派的傳人」... 「新儒家」講
01/09 19:44, 55F

01/09 19:45, , 56F
著講著,就天外飛來一筆這一句話,不讓人疑問嗎?既然您
01/09 19:45, 56F

01/09 19:45, , 57F
有獨到見解,何不妨說出來讓大家長長見識?為什麼會跑「
01/09 19:45, 57F

01/09 19:46, , 58F
擺明雞蛋裡找石頭,不需要回」... 怪哉!到底是想怎樣呢?
01/09 19:46, 58F

01/09 19:48, , 59F
5.從您會天外飛來一筆的「邏輯」思維來看,我倒是同意您所
01/09 19:48, 59F

01/09 19:49, , 60F
言... 沒什麼好講的 ... 要向您解釋「一貫道」、「新儒家
01/09 19:49, 60F

01/09 19:49, , 61F
」這些詞語的意思,確實得花費我不少時間 ... ^^
01/09 19:49, 61F

01/09 23:06, , 62F
回brother 前一篇道親不是說點傳師都在說論語如何
01/09 23:06, 62F

01/09 23:08, , 63F
不過談儒談哲學去專板的話 談佛談道也應當如此
01/09 23:08, 63F
文章代碼(AID): #1F27kkxw (IGuanTao)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27kkxw (IGuan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