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編譯] 上帝與象牙塔(宗教是政治社會運動的基礎)

看板IA作者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時間11年前 (2012/08/09 01:45), 編輯推噓2(2076)
留言78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Ethan1987 (小王子)》之銘言: : 上帝與象牙塔:我們不瞭解的宗教很可能害死我們 :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2/08/06/god_and_the_ivory_tower : 從法國大革命到冷戰,世俗的各種主義 : (共和主義、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自由主義) : 正在由宗教的主義來承接。 1.自由主義: 最早的自由主義主要是英國為了調解新舊教宗教戰爭而產生的政治哲學 試圖尋找一個每個人都能生活的最基礎平台 http://www.ptt.cc/bbs/Marxism/M.1338761215.A.754.html 2.共產主義 源自於馬克思對自由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批判 馬克思綜合了德國觀念論和法國社會主義和英國經濟學產生的東西 http://www.ptt.cc/bbs/Marxism/M.1299509932.A.CD7.html 3.無政府主義 可以追朔到重浸宗的反對新舊教和世俗政府勾結對人民的迫害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8D%E6%B4%97%E7%A4%BC%E6%B4%BE 4.法西斯主義 主要是以強調政府的權威控制為主 把民族,國家製於個人之上 ----------------------------------------------------------------------------- 就以上的政治哲學流派來說 都是把宗教退居於後,避免發生戰爭,從這點展開追求尊重人性的價值為起點 ps: 啟蒙以來的哲學反對宗教權威 ps: 共產主義反對宗教 對大多數的宗教而言,也不希望宗教和政治掛勾,這會造成宗教內部的腐敗 因為宗教到了某個階段以上就會呈現封閉性,這封閉性並非輕易的能讓外界所知 這封閉性還帶有某種權威和神秘主義的色彩,所以並不能被外界檢驗 再者每種宗教還有排他性 ps: 什麼宗教平等那個東西實際上都是不可能的... 若掌握政治資源很容易造成內部腐敗 ex: 天主教和大多數的新教還有佛教就是這個立場 : 從中東到北非,宗教運動在社會與政治領域發酵,。 : 土耳其、巴勒斯坦、埃及、突尼西亞和摩洛哥都有政黨揮舞著伊斯蘭大旗。 大多數伊斯蘭國家基本上還是神權和王權的結合方式統治 但這不符合現代社會的主流 : 在全球的尺度,新教徒福音教會持續增長,尤其是在拉丁美洲。 大概中南美洲就只有解放神學這支,結合士林哲學和共產主義 用天主教的力量反對右派剝削 : 但是在南部非洲以及東亞南亞與伊斯蘭基本教義派並駕齊驅。 :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0802824838/ : 在俄羅斯,歷經幾十年的無神論,大部分的人口仍然保持宗教信仰。 :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0521603676/ : 中國從無神論到現在名義上的宗教自由後,宗教運動也逐漸興起。 中國的宗教定義還有人在吵 就好比儒家算不算宗教? : 在美國,多數人宣稱希望宗教能夠更退出政治, : 但是大部分的人仍然不會在總統大選中投給無神論者。 : 社會科學家對於宗教與經濟、政治、社會議題的相關性已經有多年的探索。 : 但是自從1902年哈佛大學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出版他的大作 :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之後, :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0140390340/ : 幾乎沒有從心理學或認知神經以及生物的角度來探索宗教對行為影響的研究。 科學背後的依據是唯物決定論 http://www.ptt.cc/bbs/Christianity/M.1336585575.A.C1D.html 但是否信仰宗教本身依靠的是自由意志 在各個宗教本身也會把這點劃出來 也就是說,若用科學來談宗教可能會造成預設衝突的問題 : 如果科學的目的就是要改善人類的生活,包含減少文明衝突與戰爭的話, : 這會是個嚴重的問題。 : 宗教刻劃出他所誕生的國家,有時甚至創造出人民願意為其犧牲性命的團結力量。 : 但是宗教也可能會阻礙社會與其他意見不同者的相互合作, : 尤其是若這些不同者並不清楚這個宗教是什麼樣的東西。 : 於是,今日不只是美國境內不同宗教族群正在衝突, : 世俗者、猶太─基督教美國以及穆斯林國家也在相互對立。 這是文化造成的衝突 該問的是文化哲學或政治哲學相關的東西 而不是宗教本身 : 各個國家屢次因為不願了解別人宗教的世界觀而興起戰爭。但我們不需要重蹈覆轍。 : 科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宗教,正如同他幫助我們了解基因組合與宇宙的架構。 : 科學能夠使政策更加地有憑有據。 : 最近幾年科學對於宗教的研究取得許多進展,但阻礙仍舊強大。 : 綜觀歷史與文化,宗教經常用情感(而非不變的神)將各個社群編織在一起, : 結果這(些)神祇變得在邏輯上矛盾、在經驗上也不可靠。 : 跨文化研究先驅 Pascal Boyer 就發現, : 反而是超自然現象(會講話的樹叢、飛上天的馬匹)令信徒印象最深刻, : 並且願意將信仰傳遞給下一代。 : 難以置信的本質更使文化以捉摸不定的方式傳遞, : 使得宗教信仰被迫去接受多元的詮釋(藉由隱喻象徵或佈道) : 而且越古怪越好。因為堅守顯然不合情理的宗教將付出極大代價。 : 例如,Amish沒有電力的生活增加了成員的認同感, : 因為他們相信離群索居將會導致生活困難。 : 當信仰者能夠輕易地被辨別出來,團體信任、群體的認同甚至對外防禦就會建立起來。 : 人類學家Richard Sosis等,為了檢驗這個理論, : 研究了200個19世紀就設立的美國社區。 : 如果共有的宗教信仰真的促進了忠誠度, : 宗教所構成的社區,應該可以比世俗的意識形態(如社會主義)活得要久。 : 他們的發現是驚人的。只有6%的世俗社區在設立20年後仍然運作, : 而宗教社區則有39% : 我們並不難發現為什麼由純理性所組成的社區特別脆弱而瓦解。 : 背景條件變化,可能會使群體相互拋棄變成理性的選擇。 : 有趣的是,近期的研究呼應了14世紀歷史學家Ibn Khaldun的論點, : 北非穆斯林王朝長期以來都互不相同,但是來自於宗教的群體感, : 促進了相互合作與共同繁榮。 : 基於這個理由,縱使是明顯的世俗國家以及跨國運動, : 也會試圖取得重要的半宗教象徵或儀式。 : 想想聖歌和聖典,或是奠基於天命或自然授意的人權假設。 : 這些神聖的價值以道德規範的方式運作, : 激起了為共同的努力而做出不理性的犧牲,例如戰爭。 : 叛亂者、革命者、恐怖份子...都使用這套邏輯, : 創造更大的義務與承諾,成功抵抗物質強烈的誘惑。 : 美國革命先輩以「不自由毋寧死」 : http://www.law.ou.edu/ushistory/henry.shtml : 尋求「我們的生命、財產和神聖的榮耀」 : http://www.archives.gov/exhibits/charters/declaration_transcript.html : 對抗當時世界最強大的帝國。 : 他們當然知道他們不太可能成功, : 因為物質、資源、人力、訓練等等的差異都相當巨大。 : 哈瑪斯外務部委員Osama Hamdan就說, : 喬治華盛頓超越任何理由去對抗這世界最強的戰爭機器, : 而這就是我們正在進行的事情。 : 但使宗教信仰更有可能持續的邏輯,也會使他們對於妥協的可能毫不考慮。 : 在巴勒斯坦、以色列、印尼、印度、阿富汗和伊朗的訪談、實驗、普查中, : 我(本文作者Scott Atran)和心理學家Jeremy Ginges、Douglas Medin、以及其他人員 : 驗證了給予人們物質動機(大量的金錢、免於政治迫害的保證)來換取宗教價值的承諾 : 將會導致事與願違、並且增加使用暴力的意願。 : 這些反效果會使信仰者對信仰更加狂熱(耶路撒冷、伊斯蘭律法)、 : 也會使原本不是信仰因素的事情(如伊朗擁核權、巴勒斯坦難民回國權)開始摻入宗教。 : 根據2010年的研究,多數的伊朗人認為,政府的核計畫沒有任何宗教性。 : 但仍有相當比例的少數(13%)認為擁核能力(能源用途而非武器用途)是宗教性的神聖目標 : http://journal.sjdm.org/10/101203/jdm101203.pdf : 這些少數傾向於接近政權,並且現在相信核計畫已經與國家認同和伊斯蘭教本身綁在一起 : 結果,提供物質獎賞或給予懲罰都增加了伊朗的憤怒並使人民支持計畫。 : 雖然這個原本世俗議題的宗教化打亂了既定的談判戰術, : 我(作者)和政治學家 Robert Axelrod 在中東以及其他地方的政治領袖訪談結果指出 :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571-9979.2008.00182.x/abstract : 強烈的象徵姿態(誠摯的道歉、展現出尊重他人的價值)增加了出乎意料外的靈活性, : 縱使是在軍事上,也可能引出物質上的談判。 : 因此我們發現,巴勒斯坦領袖以及他們的支持者, : 在被承認自主的議題被明白明白排進議程的情況之下, : 大致上願意接受以色列所提供的經濟改善。 : 縱使是沒有實質上的動作,只有純粹象徵性的宣言, : 例如「我們承認你們正在受苦」或「我們尊重你們在耶路薩冷的權利」, : 就可以減少暴力的支持,包含自殺恐怖攻擊。 : 這是很具體的保證,因為象徵性的動作將綁進宗教概念, : 而這宗教的概念使得在不需要在「真理」上讓步之下, : 擁有詮釋的空間,包含可能的框架修改。 : 例如說,耶路撒冷可能會被接受為只是一個地方,而不是什麼通往天堂的大門。 : 如果這些事情能夠被認知到,為什麼科學家仍要避開宗教? : 部分的原因是大部分的科學家是強烈的無信仰者。 : 如果去看美國國家科學院或英國皇家學會,90%以上的成員是沒有信仰的。 :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這些科學家寫的有些關於宗教的暢銷書, : 和宗教的科學沒有關係,因為他們並不認為這有必要去相信。 : 新一代的無神論者強烈地將人類苦難的主要因素歸咎於宗教, : 更將這些書帶入死胡同。 : 他們認為科學已經回答了人類的起源, : 以及一些在科學進步以前必須透過宗教去回答的問題, : 因此人類再也不需要這些跛腳的信仰。 : 但是幾乎沒有證據支持我們能夠脫離宗教的影響。 : 雖然心理學家Will Gervais和 Ara Norenzayan近期的研究發現, : 人在進行分析類型的思考時,傾向於不摻上宗教, :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6/6080/493 : 但是其他的研究認為那些看起來相反的證據 : 沒有辦法沖蝕掉宗教信仰, : 特別是那些由儀式化的犧牲所黏合起來的團體在面對外力威脅的時候。 : Norenzayan 等人也發現,在人高度緊張、面對生命危險甚至死亡的戰爭時 : 對神以及神蹟的信仰會強化。 : 並且,宗教是歷史上主要造成文明衝突的這個論點,是經不起檢驗的。 : 宗教議題只是一小部分戰爭的動機。 : Encyclopedia of Wars 收集了歷史上1763筆暴力衝突的資料, : 只有123筆(7%)是宗教因素。 : BBC所贊助的God and War,評估了3500年來重要的衝突 : http://news.bbc.co.uk/2/shared/spl/hi/world/04/war_audit_pdf/pdf/war_audit.pdf : 將宗教因素由小到大給予0-5分。 : 超過60%沒有宗教動機,7%超過3分。 : 宗教動機在俄羅斯與中國境內的衝突以及最血腥的世界大戰也非常少。 : 確實,「人道關懷」被認為是一種崛起的普世信仰。 : 社會學家Rodney Stark發現, : 早期的基督教能夠成為羅馬帝國的主要宗教,並不是透過征服, : 而是透過奠基於信任的社會過程。 : 重複的利他主義行為,例如瘟疫期間對非基督徒的照顧, : 促進了社會網絡的擴張。 : 同樣的,Joseph Henrich 等行為經濟學家對糧草徵收人、農夫、牧人等的研究發現 : 世界性宗教的出現,與對廣大陌生族群的慈善行為相關。 :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27/5972/1480.abstract : 這項研究解釋了為什麼伊斯蘭教在北部非洲這麼快速地擴張。 : 在盧安達,許多被穆斯林保護的基督徒與萬物有靈論者迅速轉變了信仰。 : 雖然很少戰爭是宗教引起的,但是戰爭一旦開打,宗教會扮演關鍵的角色。 : 當衝突的雙方都將利益與宗教與信仰價值綑綁在一起, : 衝突可以持續數十年甚至數百年。 : 世俗的現象馬上成為生存奮鬥,而土地成為了聖地。 : 世俗議題被神聖化且不可談判,不論是物質獎賞或是受到懲罰。 : 在一個多年研究中,我們發現, : 社區受到強烈威脅以及高度參與宗教活動的巴勒斯坦青少年 : 更容易將難民回到以色列的居住權等政治議題,視為道德上不可退讓的。 : http://journal.sjdm.org/12/12305/jdm12305.pdf : 這些個體因此反對妥協,並且不計任何代價。 : 這些行為還可以在神經學上找到證據, : 我們與行為經濟學家Gregory Berns等人的研究發現, : 這些價值在腦部呈現為一種責任義務而非經過算計的功利主義行為 : http://rstb.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content/367/1589/754.abstract : 腦神經影像顯示出,宗教價值下的暴力觸發了情感上要去回應某種道德上的暴行。 : 歷史與經驗研究認為,群體鄰居的反抗性越大,群體就越會去尋找宗教價值與儀式。 : 結果產生更大的團結性,但也增加了與其他群體衝突的可能性。 : 針對60個小規模社群的研究發現, : 經歷過高度衝突(戰爭)的群體,往往擁有犧牲性的儀式(割禮、犧牲)。 : 同樣的,印度、墨西哥、英國、俄國與印尼的研究指出, : 大規模社群中,對宗教儀式越多的參與,越會導致短視的利他行為, : http://pss.sagepub.com/content/20/2/224 : 也就是說,願意為自己所屬的群體犧牲(不論是穆斯林或基督徒),甚至支持自殺攻擊。 : 這個互動隱藏著今日的世界自身的相互矛盾: : 現代全球的跨文化主義越來越挑戰基本主義運動, : 而後者就是要透過純正的意識形態與更多的宗教付出來復興群體的忠誠度。 : 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從世俗的主義移動到更大的宗教主義。 : 在這個宗教因素越來越被強調的年代, : 我們非常需要有科學的努力去了解他們。 :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6/6083/855.short : 今日人們可以藉由科學得到毀滅自己的核子武器, : 我們裡當不該忽略同樣對宗教信仰的努力,也不能就讓科學輕易地對此「沒在關切」。 : 政策制定者應該使用科學來理解為何宗教同時對於合作與衝突都強而有力, : 並且試圖增加前者而減少後者。 這種研究方式不是不行 而是回到現代的宗教和政治哲學脈絡,都剛好是要反對的東西 (或許某些伊斯蘭教例外) 你要如何進行辯駁? 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把範圍擴大 用群體的意識型態解釋 那麼,這和文化研究有什麼差別嗎? --------------------------------------------------------------------------- http://www.ptt.cc/bbs/Atheism/M.1336459150.A.F8F.html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1.160.84

08/09 02:04, , 1F
或許會出現"伊斯蘭教義如何教導自殺炸彈客"這種題目吧
08/09 02:04, 1F

08/09 02:04, , 2F
西方本位主義的題目
08/09 02:04, 2F

08/09 02:06, , 3F
你要不要把後面你都跳過沒回應的部分看一下,因為我覺得
08/09 02:06, 3F

08/09 02:06, , 4F
他那好幾段(加上citation)就已經回答了你最後一句的問題
08/09 02:06, 4F

08/09 02:07, , 5F
剛回歸的某版友會很樂於討論
08/09 02:07, 5F

08/09 02:10, , 6F
看了阿
08/09 02:10, 6F

08/09 02:10, , 7F
你如何回應前一個問題呢?
08/09 02:10, 7F

08/09 02:10, , 8F
而是回到現代的宗教和政治哲學脈絡,都剛好是要反對的東
08/09 02:10, 8F

08/09 02:11, , 9F
西。這裡....
08/09 02:11, 9F

08/09 02:11, , 10F
我認為作者並沒有在宗教與政治的分合中作預設立場,他各
08/09 02:11, 10F

08/09 02:11, , 11F
方面都舉了些例子,表示並沒有一面倒的傾向。我認為他的
08/09 02:11, 11F

08/09 02:12, , 12F
重點是在於,現代的科學途徑(心理、神經、腦部科學)能夠
08/09 02:12, 12F

08/09 02:12, , 13F
我提的這個是當代大多數的政治哲學和大多數的宗教的立場
08/09 02:12, 13F

08/09 02:13, , 14F
從人自己的身上找出宗教在社會政治運動中最直接互動的機
08/09 02:13, 14F

08/09 02:13, , 15F
我提的那幾個都是從政教分離的角度出發
08/09 02:13, 15F

08/09 02:13, , 16F
制,而如果這個機制能夠被理性分析,這對於政治決策將會
08/09 02:13, 16F

08/09 02:13, , 17F
是很大的幫助。
08/09 02:13, 17F

08/09 02:14, , 18F
自由主義是如此,共產主義反宗教,無政府主義是如此
08/09 02:14, 18F

08/09 02:14, , 19F
這是政治哲學內部論述和論證的方式
08/09 02:14, 19F

08/09 02:15, , 20F
大多數的宗教也希望政教分離
08/09 02:15, 20F

08/09 02:16, , 21F
用科學研究宗教? 你有沒有看我的回文和連結呢?
08/09 02:16, 21F

08/09 02:18, , 22F
能做的只是研究群體的意識型態
08/09 02:18, 22F

08/09 02:19, , 23F
來反駁政治哲學和宗教哲學內部的反對
08/09 02:19, 23F

08/09 02:21, , 24F
你如何證明群體的意識型態只是出自某特定宗教影響???
08/09 02:21, 24F

08/09 02:22, , 25F
我認同你所說的關於政教分離的潮流。但這不是作者的重點
08/09 02:22, 25F

08/09 02:23, , 26F
他沒有要去談宗教和政治哲學內部如何論證。我覺得他想
08/09 02:23, 26F

08/09 02:23, , 27F
講的是從自己下海的研究發現的兩者間運作機制更直接的證
08/09 02:23, 27F

08/09 02:23, , 28F
據。然後你給的連結是在講科學與宗教的哲學,我認為和他
08/09 02:23, 28F

08/09 02:23, , 29F
談的是不同的東西,兩者並沒有相互否定。
08/09 02:23, 29F

08/09 02:24, , 30F
上帝與象牙塔(宗教是政治社會運動的基礎)
08/09 02:24, 30F

08/09 02:24, , 31F
這是標題對吧
08/09 02:24, 31F

08/09 02:25, , 32F
括號是我取的標題,或許誤導您我很抱歉
08/09 02:25, 32F

08/09 02:25, , 33F
那假若政治哲學和宗教哲學都盡量避免互相干涉
08/09 02:25, 33F

08/09 02:27, , 34F
那對他們而言,何來基礎的可能?
08/09 02:27, 34F

08/09 02:28, , 35F
在這裡,你只能拉高到意識型態來談
08/09 02:28, 35F

08/09 02:29, , 36F
不,你講的是應然面(應該避免政教不分),但是他提的是針
08/09 02:29, 36F

08/09 02:29, , 37F
對實然面(政教仍正在相互牽扯)的理解途徑。
08/09 02:29, 37F

08/09 02:29, , 38F
至於你的標題沒取錯
08/09 02:29, 38F

08/09 02:31, , 39F
他講的是群體意識型態問題
08/09 02:31, 39F
※ 編輯: kuopohung 來自: 122.121.160.84 (08/09 02:33)

08/09 02:33, , 40F
也只能從意識型態理解
08/09 02:33, 40F

08/09 02:37, , 41F
你大概沒處理過宗教哲學和政治哲學相關議題吧
08/09 02:37, 41F

08/09 02:41, , 42F
再者我也不認為科學能夠深入而廣泛的研究宗教
08/09 02:41, 42F

08/09 02:42, , 43F
科學在這個議題上只能研究到表面而已
08/09 02:42, 43F

08/09 02:43, , 44F
我認為作者太抬舉科學了
08/09 02:43, 44F

08/09 02:43, , 45F
甚至意識形態科學也跑不動
08/09 02:43, 45F

08/09 02:49, , 46F
我僅針對我所理解(原文與回文)的部分作比較。若你要推到
08/09 02:49, 46F

08/09 02:49, , 47F
對話者身分問題,恕我無意願在此種對話停留。
08/09 02:49, 47F

08/09 02:49, , 48F
至於科學能研究到哪種程度,他已經把自己多年來成果的連
08/09 02:49, 48F

08/09 02:49, , 49F
結都丟上來了,認不認同就看個人囉~
08/09 02:49, 49F

08/09 02:52, , 50F
說實在,我認為隨便一篇社學學談宗教的論文都還比較好
08/09 02:52, 50F

08/09 02:53, , 51F
我也沒有要質疑作者身分
08/09 02:53, 51F

08/09 02:53, , 52F
我質疑的是研究方式和研究路徑問題
08/09 02:53, 52F

08/09 10:26, , 53F
關於第一點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系都會
08/09 10:26, 53F

08/09 10:27, , 54F
設法干涉政治 以目前的伊斯蘭國家來講 一個議題若提升到
08/09 10:27, 54F

08/09 10:28, , 55F
宗教的高度 往往會被狂熱了執行 更別提天主教本身就是在
08/09 10:28, 55F

08/09 10:29, , 56F
歷史上常期干預各國政治的角色 即使到現今也是一樣
08/09 10:29, 56F

08/09 10:30, , 57F
所以第一點的假設前提恐怕很難站得住腳 另外一點原文作者
08/09 10:30, 57F

08/09 10:30, , 58F
在文章中卻實有提到過就是因為理性思考潮流以來人們蔑視
08/09 10:30, 58F

08/09 10:31, , 59F
忽略宗教的影響力 而反對宗教 卻忘了即使如此宗教對社會
08/09 10:31, 59F

08/09 10:31, , 60F
的影響在很多層面上是如此之大 很難抹滅 所以才更應該重
08/09 10:31, 60F

08/09 10:32, , 61F
是宗教在社會、政治上的地位 並加以研究 當然我也覺得原
08/09 10:32, 61F

08/09 10:34, , 62F
po的副標並不是很好就是 因為的確會讓人誤解宗教是唯一的
08/09 10:34, 62F

08/09 10:35, , 63F
基礎而特意放大其影響 然而在原文中僅是表示他很重要 我
08/09 10:35, 63F

08/09 10:35, , 64F
們應該把他正是為影響中的一環 而非他就是全部這樣
08/09 10:35, 64F

08/09 10:37, , 65F
至於科學能不能研究宗教就是另外一個議題 或許成果有限
08/09 10:37, 65F

08/09 10:38, , 66F
但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當然以唯物論觀點探討宗教是必會引發
08/09 10:38, 66F

08/09 10:39, , 67F
很多宗教人士的反感 樊締岡那位應該又會跳出來譴責一番吧
08/09 10:39, 67F

08/09 10:40, , 68F
就算是心理學家也不會喜歡別人分析他們得心理的 所以才會
08/09 10:40, 68F

08/09 10:41, , 69F
有 Don't analize me! 這個說詞的
08/09 10:41, 69F

08/09 10:42, , 70F
而這也有可能是長期以來科學不願意與宗教正面交鋒的另一
08/09 10:42, 70F

08/09 10:42, , 71F
個原因吧 畢竟在西方宗教在社會底層還是根深蒂固的
08/09 10:42, 71F

08/10 00:12, , 72F
推。聰明人不需要宗教的。
08/10 00:12, 72F

08/12 03:19, , 73F
嚴格來說 宗教在政治學的理解不等於原文的理解。
08/12 03:19, 73F

08/12 03:20, , 74F
我不認為目前的研究方向有什麼如原文所述的缺失
08/12 03:20, 74F

08/12 03:21, , 75F
拉丁美洲研究中 對於政治文化與宗教聯繫一直著墨很深
08/12 03:21, 75F

08/12 03:22, , 76F
會認為這塊缺乏恐怕是文獻的語言跟途徑選擇的問題
08/12 03:22, 76F

08/13 10:27, , 77F
我質疑的是研究方式和研 https://noxiv.com
08/13 10:27, 77F

09/17 05:12, , 78F
們應該把他正是為影響中 https://daxiv.com
09/17 05:12, 78F
文章代碼(AID): #1G8gMVCI (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8gMVCI (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