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關於竊盜罪的不法所有意圖

看板HolySee作者 (pigdog)時間15年前 (2009/05/21 02:3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ozzyfly (fly)》之銘言: : ※ 引述《pigdog (pigdog)》之銘言: : 牽涉到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毀損早已不是犯罪的主流。 : 1. 歐洲於十八世紀末前,僅處罰毀損建築物、田圃、城壁、街道等公共財的破壞行為。 : 私有財產的毀損並不會被處罰。 : 之前委由民事處理?那可能在發展回除罪化嗎? 你是彗星撞地球嗎?你以為有錢人會放棄以刑逼民的好處? : : ???你從哪裡來得來的結論??? : 其實不必要說有兩種,一種是主張只要有故意,不需要有目的(意圖)。 : 另一說則比較精細,其主張雖然在責任領域需要有雙重故意,但原則 : 上仍舊需要靠解釋在客觀的構成要件要素中找到得對應的客觀事實。 : 這種說法若貫穿到所有的目的範、傾向犯、表現犯時,就是我所主張的 : 客觀主義刑法理論。無該客觀要素時,根本就是構成要件不該當,反之, : 若有該客觀要素存在,則需要在責任層面討論主觀意圖等,不過通常都會 : 被推定為「有」。這個問題在停車場人獸交的地院、高院判決中,可以看到 : 非常有意思的矛盾。 : 其中客觀要素的存在如果會組卻構成要件的同意是不是可理解為客觀構成要件? : 還是這是證明的問題?我打錯應該是取得罪...  第一段是我講義的內容,我當然沒有異議。  看不懂,你的第二段。不太像中文。 : : 你是在談立法論嗎? : 對,立法上還原回動機而不區分竊盜跟毀損會有什麼大問題?倘毀損依個案判斷與 竊盜難 : 以區分(拿別人牙刷刷牙或刷馬桶)然解釋為毀損跟竊盜就必須受法定刑先天的拘 束是否 : 合理?  兩罪的法益並不一致。想想毀損建築物與竊佔間的區別,而不要去想沒可罰違法性的  牙刷問題。 : 誰和你說,這些主觀要素有分事中事後? : 沒有人跟我說,但如果意圖好像應該限於當下(跟故意一樣),從講義上例子亦可得 知倘 : 非當下就不會成罪,但這樣是否能充分評價? : : 第一個問題,不懂你在問什麼;主觀的不法意圖是客觀的構成要件要素?第二個問 題, : : 是。 : : 李茂生 : 謝謝老師回答~  一定是事中當下,事後的動機等,只會是五十七條的問題。如果允許事後心意的  轉變得以改變罪名,則會天下大亂。  李茂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29

05/21 06:13, , 1F
瞭解,謝謝老師~
05/21 06:13, 1F
文章代碼(AID): #1A54szMH (HolySee)
文章代碼(AID): #1A54szMH (Holy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