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山難35天花150萬救!李明翰怨「救援品質」 花蓮消防局火大聲明

看板Hiking作者 (向遠方走去)時間7年前 (2017/07/01 01:22), 編輯推噓-2(3523)
留言31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這次事件看來要延燒一陣子了,目前覺得... 1.記者標題殺人?(社會中心?) 2.媒體刻意挑起對立? 3.年輕人腦衝沒看場合講話? 總之希望大家還是要理性討論,避免踩到版龜喔。 「李明翰歷劫歸來,特別對所有參與救援的人員說聲「謝謝」;他提到,未來自己會更加 小心,準備好充足裝備,包括無線電和衛星電話等,也希望政府未來能夠明確訂定搜救付 費,以及專人專責搜救隊的相關辦法。但因為受訪提到付費搜救時,表示「但是台灣搜救 品質還有很大進步空間,若做到搜救專責、專職,就有資格收費。」此言讓花蓮縣消防局 心寒,6月30日發聲明稿回應他的說法。」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70701/956776.htm 山難35天花150萬救!李明翰怨「救援品質」 花蓮消防局火大聲明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市29歲男子李明翰5月13日獨自攀登「能高哈崙橫斷」探勘路線,失蹤將近一個月後 ,大難不死,最後以手機求救,搜救人員上山搜救找了5天,最後終於在20日找到人。不 過這次救援代價150萬元,將由政府埋單,李明翰卻在28日受訪時表示支持付費搜救「但 是台灣搜救品質還有很大進步空間,若做到搜救專責、專職,就有資格收費。」對此,花 蓮縣消防局看了報導,火大發聲明稿回應「若台灣搜救品質不足,怎可能2次成功救援( 他)。」 登山客李明翰6月獨攀「能高哈崙橫斷」,不料跌落溪溝雙腳骨折,受困35天後,直到20 日才被救難人員吊掛送下山就醫,休養1周後逐漸恢復體力。李明翰28日出面說明遇難經 過,表示自己靠意志力跪爬10公里,在稜線上移動,最後順利獲救。 李明翰報案時,提到他在12日所帶的食物已吃完;他摔落溪谷後在溪谷待了一週,爬上哈 崙舊鐵道等了3天,最後勉力爬上稜線打電話求援。 29歲的李明翰申自5月13日從南投屯 原登山口入山,進行15天的「能高哈崙橫斷」行程,原預計28日從花蓮壽豐鄉池南鯉魚山 下山。但在15日以簡訊向父母「報平安」後隨即失聯,家屬靜等約半個月後於6月1日報案 請求協尋。 搜救人員以黑鷹直升機將李明翰吊掛救出後,躺在擔架上由消防人員送往慈濟醫院急救。 (圖/記者王兆麟攝) ▲李明翰深山30多天失聯奇蹟生還獲救,躺在擔架上由消防人員送往慈濟醫院急救。(圖 /記者王兆麟攝,下同) 花蓮縣消防局說,多天搜索計動員20多人力救援,空勤直升機出動10多架次空偵。當李明 翰以手機求救時,即要求他不要任意移動。雖然山區天氣不佳,但他搭起帳篷外帳遮風避 雨,還有一張塑膠袋蓋在身上保暖,所以能避免失溫。 另表示,李明翰在電話中說有攜帶GPS,但渡溪時被沖走,因他使用2G手機,無法得知他 的座標,只好從他描述研判大約受困在大檜山西北方、海拔2457峰至2418峰間的稜線,不 過最後找到他的位置與他描述所在差了1天腳程。 李明翰後來看見有直升機盤旋,知道搜救行動已經展開,但他沒有足夠的工具升起狼煙, 直升機看不到他,他只好以跪爬方式爬上稜線,希望能讓搜救人員發現。 有一天在稜線上,他發現攜帶的2G手機有訊號,立刻打電話求救,但之後天氣轉壞,直升 機沒辦法飛,他又等了1個星期,後來糧食耗盡,手機也沒電,天氣卻仍沒有轉晴,決定 捨棄所有裝備,往哈崙工作站移動。 李明翰沿稜線上的獸徑爬上哈崙鐵道,山區晚間仍有10多度,不算太冷,可以就地躺著就 睡了,白天醒來後就跪爬移動,沿途發出喊叫聲吸引搜救隊伍注意,直到第3天,還沒抵 達哈崙工作站就先遇到搜救隊伍,救難人員立刻聯絡直升機,將他送下山就醫。 花蓮慈濟醫院表示,李明翰頸椎1、2節受傷,用頸圈固定,另外右小腿、左髖關節骨折, 已經進行手術治療,至於氣胸和顱骨輕微出血已經恢復,要完全恢復登山,至少要休養半 年以上。 李明翰臉頰凹陷,膝蓋、手掌都留有疤痕,體重只剩下60公斤,相較入山前足足瘦了10公 斤,受困期間依靠鹽巴、剩餘糧食和雨水維持體力。李明翰說,自己喜愛大自然,一年有 一半時間都在山上,雖然遇到意外,「但始終確定可已下山,求生是人的本能」。 李明翰歷劫歸來,特別對所有參與救援的人員說聲「謝謝」;他提到,未來自己會更加小 心,準備好充足裝備,包括無線電和衛星電話等,也希望政府未來能夠明確訂定搜救付費 ,以及專人專責搜救隊的相關辦法。但因為受訪提到付費搜救時,表示「但是台灣搜救品 質還有很大進步空間,若做到搜救專責、專職,就有資格收費。」此言讓花蓮縣消防局心 寒,6月30日發聲明稿回應他的說法。 花蓮縣消防局「對於獨攀受傷登山客李明翰6月28日記者會新聞回應」聲明稿, 全文如下: 報導獨攀能高哈崙橫斷墜谷的登山客李明翰於6月28日召開記者會說明遇難及求救過程, 所述「支持付費搜救,但台灣搜救品質有很大進步空間,如果做到搜救專責,專職,就有 資格收費」、「要不要保險、帶什麼裝備是個人選擇和自由」及「不接受法律規範專業領 隊帶領」。 花蓮縣消防局提出回應表示,台灣攀登百岳、高山活動的熱潮非常盛行,然而許多意外事 故多為在山區獨自行動,不甚發生失聯、受傷等狀況,而依歷次山域搜救紀錄顯示,山域 主管機關(國家公園管理處或是林務局各管理處)、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各級消防機關 (消防署特種搜救隊及各縣市消防局)及警察機關在接獲報案後,總以最積極的態度、不 計成本的展開搜救行動,希望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救援任務,確保待救者的生命安全。 然而為了更能有效保障從事山域活動民眾的安全,現階段以訂定登山管理法規方式規範愛 好登山者在從事登山活動前必須做好充足的行前準備,例如必須攜帶定位器材、緊急聯絡 用的通信設備及供應電源,必須有專業領隊申辦登山綜合保險後再引導從事登山活動,為 的是有效提高每位登山客入山時的安全保障,希望可以有效降低山域意外事故發生機率。 花蓮縣消防局統計從99年至105年7年來平均每年發生28件山域意外事故,而106年截至6月 底就已發生15件,每次總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檢視歷次發生原因均以迷路、墜谷、失 蹤(聯)、受傷及高山症等為主,各機關接獲山域意外事故報案時,透過橫、縱向的協調 聯繫及動員,總希望將失事者安全救出。 而台灣登山活動非常盛行,為了有效保障每位登山者的安全,各縣市政府訂定登山自治法 規,並不是限制民眾從事登山活動,而是規範民眾在從事登山活動前,就如同出門旅行般 應做好充足的行前準備,例如必須攜帶定位器材、緊急聯絡用的通信設備及供應電源,必 須有專業領隊申辦登山綜合保險後再引導從事登山活動,希望規範要求登山者結伴同行、 相互照應,有效提高每位登山客入山時的安全保障。 搜救人員以黑鷹直升機將李明翰吊掛救出後,躺在擔架上由消防人員送往慈濟醫院急救。 (圖/記者王兆麟攝) 萬一不甚發生意外時,透過領隊或是隨行者在第一時間進行救護處置,透過定位器材( GPS)將身處位置座標提出求救,方能使搜救隊伍能在最短時間內抵達待救者身邊提供救 援所需,這才是有效確保方式。 消防局林文瑞局長指出,這次是李明翰第2次發生獨攀事故求救案件,104年6月22日(2年 前)李明翰就曾獨自攀爬奇萊山域,當時因右手遭石頭砸傷,無法自行下山而經搜救護送 下山就醫,而就這2件山域事件來看,山域獨攀風險非常高,倘若台灣搜救品質不足,怎 可能2次成功救援,因此,每次山域意外事故搜救成本總是相當高,也都是耗費每個民眾 繳稅的公帑。 因此,透過要求每位登山者投保「登山綜合保險」方式,用以支付山域事故時產生的搜救 費用,為的是可以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有效降低社會成本,同時呼籲登山客不可過 度自信、自大,讓自己陷入險境,空耗社會資源。 -- 從大學時代開始與山岳結下不解之緣,常在星月下漫步山徑,在山巔上迎接朝陽。 喜歡和夥伴一起行動,熱愛在自然中自由生活的感覺。 戶外裝備指北針:https://www.facebook.com/touchpolesta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56.2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498843333.A.DC9.html

07/01 01:34, , 1F
大家都會隨風起舞的話,那本來就沒有可能好好的討論事情的。
07/01 01:34, 1F

07/01 01:36, , 2F
檢討個人失言沒有意義,檢討媒體的不專業報導也是…
07/01 01:36, 2F

07/01 01:37, , 3F
既然在這裡了,專心濾除雜訊讓可以做的事發酵就好了。
07/01 01:37, 3F

07/01 01:57, , 4F
他向所有參與救援的人員道謝,並非不知感恩啊
07/01 01:57, 4F

07/01 01:57, , 5F
只是同時希望未來能有專責專職的搜救隊並訂定收費辦法
07/01 01:57, 5F

07/01 01:58, , 6F
這跟他是否感謝救援也沒有衝突啊
07/01 01:58, 6F

07/01 01:58, , 7F
是花蓮消防局不知道為什麼聽到要這麼大反應
07/01 01:58, 7F

07/01 01:59, , 8F
難道花蓮縣消防局覺得他們的高山救援資源技術都充足?
07/01 01:59, 8F

07/01 01:59, , 9F
再者,就算要求使用者付費,也該訂定出標準啊
07/01 01:59, 9F

07/01 02:00, , 10F
而在現在不健全的體制下,要求付費給消防局進行山難救援
07/01 02:00, 10F

07/01 02:01, , 11F
字面不是很奇怪嗎?應該要付費給專職專責的單位吧
07/01 02:01, 11F

07/01 03:09, , 12F
真好 所以只要表示感謝就給以濫用資源 看消防員的留言
07/01 03:09, 12F

07/01 03:10, , 13F
他不是第一次了
07/01 03:10, 13F

07/01 03:27, , 14F
事實上是,品質不好,你還是得付錢,這就是社會現實。
07/01 03:27, 14F

07/01 03:27, , 15F
有沒有資格不是你說了算啊,不然你別付等死啊。
07/01 03:27, 15F

07/01 04:12, , 16F
遭石頭砸傷跟獨攀什麼關係?很多人就不會遇到落石嗎
07/01 04:12, 16F

07/01 06:46, , 17F
沒救了 風向底定
07/01 06:46, 17F

07/01 10:22, , 18F
不是第一次又怎樣?他爬山的頻率跟行程長度比較長
07/01 10:22, 18F

07/01 10:23, , 19F
本來就會有比較多的機會遇到意外,又不是惡意的
07/01 10:23, 19F

07/01 10:24, , 20F
就像之前討論的白澟,討論她的意外次數根本不客觀
07/01 10:24, 20F

07/01 10:25, , 21F
花蓮縣消防局把人從奇萊山救下來,就宣稱救援品質很好?
07/01 10:25, 21F

07/01 10:58, , 22F
噗~下次等做到搜救專責、專職,再去搭救李先生吧!
07/01 10:58, 22F

07/01 11:00, , 23F
150萬到底捐不捐?\
07/01 11:00, 23F

07/01 18:21, , 24F
還抱怨品質
07/01 18:21, 24F

07/01 22:23, , 25F
笑了 信誓旦旦說可以活下來 結果是不打電話就活不下
07/01 22:23, 25F

07/01 22:23, , 26F
07/01 22:23, 26F

07/02 00:31, , 27F
既然選擇不遵守登山自治條例,為何還有臉打電話請警察救
07/02 00:31, 27F

07/02 00:32, , 28F
而不是打回家請家人自費找民間救難隊?
07/02 00:32, 28F

07/02 01:31, , 29F
花蓮的登山條例還沒公佈施行吧
07/02 01:31, 29F

07/02 15:58, , 30F
從推文看,好多乖乖吞食媒體餵飼料的酸民,
07/02 15:58, 30F

07/02 15:59, , 31F
還有「想當然爾」的,連人家條例還沒施行都不知道就在嘴
07/02 15:59, 31F
文章代碼(AID): #1PLeZ5t9 (Hiking)
文章代碼(AID): #1PLeZ5t9 (Hiking)